<p class="ql-block"> 从五月下旬始,山凹密林处便常常传来布谷鸟的叫声。在鲁南地区,往往听到布谷鸟叫,老人们便说,麦子快要开镰了。</p><p class="ql-block"> 布谷鸟的叫声,有着严格的季节性,这个过程,往往持续一两个月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 小的时候,只要听到布谷乌叫,孩童们便不约而同地一起模仿布谷鸟的叫声吆喝起来:“广广多夫,你在哪里?我在山上,你吃什么,我吃大肉,大肉香不?不香不臭。”这一问一答,将浪漫与遐想渲染得有声有色,孩子们在喧闹嬉戏中,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p> <p class="ql-block"> 成年以后,工作生活在不同的城市里,加之在压力下疲于奔命,便对布谷鸟的叫声渐渐淡忘了。近年来因常常骑行龙山,久违了的布谷声竟显得这么亲切,感觉与大自然愈发贴近了。但是,究竟何种原因导致布谷鸟只在特定的时间里发出独特叫声呢?</p> <p class="ql-block"> 原来布谷鸟的学名是杜鹃。每年的五至七月,是布谷鸟求偶期和繁育期。这个时候,布谷鸟会发出有节奏的“布谷布谷”的叫声。一来为吸引异性注意,二来当外来因素危胁到幼鸟时会发出警报,三来是宣示自己的领地。</p> <p class="ql-block"> 查看详细资料得知,布谷鸟是一种寄生性繁殖鸟类。它将卵分散产在其他鸟类的巢里,既不孵化鸟蛋,又不饲喂㓜鸟。更恶劣的是,为了防止其他鸟类发现,布谷鸟会将原已产下的卵叨出一个或干脆吃掉,再产下自己的卵。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布谷鸟产下的卵与原有卵的颜色极为相似,这就更好地蒙骗了其他鸟类,使其兢兢业业地为其孵育后代。布谷鸟的卵孵化期短于其他鸟类,客观上为保证㓜鸟得到优先饲喂创造了条件。而布谷㓜鸟出壳后,会残忍地将其他鸟蛋或㓜鸟顶出鸟巢,自己就能享有更多的饲喂机会。古时,人们把布谷鸟称作“鸤鸠”,所谓的“鸠占鹊巢”,就是古人通过认真观察布谷鸟的繁育状况总结出的结论。</p> <p class="ql-block"> 这种不劳而获的繁育方式在乌类世界也是极为罕见的现象。布谷鸟虽不饲喂幼鸟,但是当雏鸟出现意外,就会发出预警,故而在从求偶、产蛋到㓜鸟出巢前的整个繁育期,布谷鸟的叫声,会持续两个多月,</p><p class="ql-block"> 了解以上真象,对布谷鸟产生了莫名的反感,对唤起童年记忆的布谷声声也失去了兴趣。</p><p class="ql-block"> 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布谷鸟的繁育被科学家称为“卵寄生”自有其道理和合理性。适者生存,在物竞天择的残酷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是大自然对于布谷鸟的垂顾。能在每年五至七月里听到声震四野的“布谷布谷”声,是自然法则演化下,上苍对人类的眷顾。</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布谷鸟的叫声还象征着吉祥和幸福。在现代,其鲜明与动听的叫声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代表着春天、希望、幸福、吉祥。布谷鸟被视为报春鸟、吉祥鸟、幸福鸟,其叫声被认为是执着勤勉,尽职尽责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今早骑行龙山,又听到布谷叫声。想来,布谷鸟的求偶期快接近尾声了吧?明年,后年,以至于很多很多年后,人们还能听到布谷声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