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甘线day7: 月牙泉、榆林窟等

yinling

<p class="ql-block">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南五公里处,规划面积212.86平方千米,核心景区12.79平方千米。景区内的鸣沙山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相对高度在100-600米之间,主峰海拔1715米。鸣沙山因沙动成响而得名,每当晴天或有人从山上滑下时,沙粒摩擦发出阵阵声响,仿佛大自然的乐章。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该泉水质甘冽,澄清如镜,绵历古今,沙不进泉,水不浊涸。铁鱼鼓浪,星草含芒,水静印月,荟萃一方,故称“月泉晓澈”。鸣沙山月牙泉以“沙泉共处、沙水共生”的独特方式著称于世,千百年来,二者形成了浩瀚沙海中的奇妙景观。这里的最佳游览时间是下午,游客可以避开中午的酷热,欣赏夕阳西下的美景。(豆包)</p><p class="ql-block">但酒店小哥建议我们一大早去,清凉些。于是今天起个大早,6:30就出发了,10分钟便到达景区。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人生第一次遇见沙尘暴。沙雾弥漫,能见度超低,赶紧打卡鸣沙山、月牙泉算到此一游。在景区里竟也待了两个多小时,风中沙漠寸步难行,卷起的沙子抽得脸生疼。等我们出得景区,见客服中心通知关闭景区了,庆幸我们至少见到了鸣沙山和月牙泉,虽是雾里看花,也是一份独特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全景拍摄严重失真,月牙弯曲弧度反了哈。</p> <p class="ql-block">继续往酒泉前行,途径两个清华大学教授创作的雕塑:汉武帝和大地之子。见网上有无人机拍摄的大地之子,很棒!</p> <p class="ql-block">接着去榆林窟,相比莫高窟的人山人海,我们更喜欢榆林窟,小众但体验极佳。纵观全窟,设计开发保护都构思巧妙。</p><p class="ql-block">榆林窟,又名万佛峡,位于酒泉市瓜州县南75公里榆林河(亦名踏实河)畔,是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重要宝窟之一。榆林窟始建于北魏,洞窟形制、壁画内容、艺术风格及供养人题名等均表现出了与莫高窟石室艺术的密切联系,为敦煌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了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现存有完整壁画的洞窟43个,其中东崖32窟、西崖11窟,保存着彩塑272身、壁画5650余平方米。榆林窟的壁画内容十分丰富,有精美的佛和菩萨画像,有场面宏大的佛教故事画,有种类繁多的花卉禽兽,有极为精致的装饰图案。其壁画整体保存较好,根据内容、风格和用色等方面的特点,可划分为唐代,五代、宋代,西夏、元代五个时期。其中唐窟共有14个,仅第25窟保存完整,该窟壁画构图疏密得当,色调清丽淡雅,线描精准流畅,描绘的各类人物呼之欲出,画出的各种器物栩栩如生,堪称榆林窟壁画中的经典之作。榆林窟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精美的壁画上,其弥补了莫高窟壁画艺术的不足,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唐代至元代的佛教石窟艺术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961年,榆林窟被中国国务院列为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豆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驱车四个小时到达酒泉市。终于可一洗沙尘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