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扎墨公路是第一条通往墨脱县的公路,从扎木镇到墨脱镇,全长117公里。这是从扎墨公路起点看到的扎木镇全貌。</p> <p class="ql-block">扎墨公路是G559国道的一段,G559国道起点是察隅县城,穿行于帕隆藏布、雅鲁藏布峡谷,终点为墨脱县城,全长约410公里。</p> <p class="ql-block">进出墨脱要按双号日子进墨脱县,单号日子出墨脱县城。</p> <p class="ql-block">冬天就更严格了,还有时间限制。</p> <p class="ql-block">墨脱是我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扎墨公路被称为云端绿海。</p> <p class="ql-block">扎墨公路以多热拉山为界,北侧属于波密县,是沿着嘎弄曲向上盘沿,嘎弄曲水是向北流,过多热拉山墨脱公路就属墨脱县管辖了,墨脱境内的嘎弄曲水是向南流,与雅鲁藏布江汇合。</p> <p class="ql-block">嘎弄曲边上的红石滩,和四川燕子沟内的红石滩一样红。</p> <p class="ql-block">多热拉山北坡的波密地区属高原温带气候,北坡上的植物从高向低分布是:灰山顶、草甸、低矮灌木、松树、草场。</p> <p class="ql-block">扎墨脱公路于2009年4月20日开工建设,到2018年底建成通车,历经9年的时间,建成了全长117公里的四级公路。</p> <p class="ql-block">墨脱公路通车纪念碑,据介绍从墨脱公路从1961年10月由西藏军分区开始线位踏勘,到2018年底建成通车,51年的规划、建设中牺牲34人,重伤近百人。</p> <p class="ql-block">到嘎瓦龙景区,嘎瓦龙景区位于多热拉山北坡,多热拉山海拔5320多米,是波密县与墨脱县的界山,因距波密21公里,当地人称嘎瓦龙为21K处。</p> <p class="ql-block">雪山脚下的嘎瓦龙寺,380年前的第一世达香仁波钦内丹多吉,受莲花生大师托梦,来到波密嘎瓦龙修行,募资筹建了嘎瓦龙寺,成为波密多东寺的分寺。</p> <p class="ql-block">嘎瓦龙寺的饮用水源,泉水冬暖夏凉,四季长流不断。</p> <p class="ql-block">听喇嘛说,这里夏季稀稀拉拉的小雨下个不停,冬季大雪纷飞,厚度达一两米深,每年只有不到3个月时间不积雪,其余时间都大雪封山,雪崩无处不在,气候极其恶劣。</p> <p class="ql-block">嘎弄曲西坡的冰川,海拔太高远处看看得了。</p> <p class="ql-block">嘎弄曲源头,</p> <p class="ql-block">嘎弄曲东侧的冰川海拔较低,进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去冰川的路上鲜花盛开,真不忍心下脚踩,</p> <p class="ql-block">冰川前的原堰塞湖已经干枯,里面长有很多不认识的植物,在这里遇到国家一类保护植物毛杓兰。</p> <p class="ql-block">毛杓兰为兰科,<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中国特有物种,</span>毛杓兰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毛杓兰喜欢生长在海拔1500-3700米的深山幽谷中的湿润灌木林中。</p> <p class="ql-block">毛杓兰的根及根状茎是藏药用于气滞咳嗽,胸胁疼痛,腰腿痛,跌打损伤等。</p> <p class="ql-block">翻山越河的终于来到了冰川前,冰舌上面铺盖了一层落石。落石随时随地的往下滑,不敢太靠近冰川。</p> <p class="ql-block">今天下雨,老天爷不给力,没有看到蓝天下的蓝冰洞。</p> <p class="ql-block">融化的冰水从冰洞中流出,形成溪流,流入嘎弄曲。</p> <p class="ql-block">3315米长的嘎隆拉隧道贯穿多热拉山,过嘎隆拉隧道就连续盘之字形公路下破。</p> <p class="ql-block">从嘎隆拉隧道口看到的52K处全貌。</p> <p class="ql-block">墨脱公路从海拔高度3700米的嘎隆拉隧道口,骤降至海拔1100多米的52K站处,才行驶了4公里,可见坡有多陡。</p> <p class="ql-block">墨脱县52K站位于墨脱公路第52公里处,是从扎木镇过多热拉山后的第一站,52K原先是翻越雪山后查验边防证和卖票的游客中心,现在就是一个观景的站点。</p> <p class="ql-block">站在52K处看到的多热拉山坡上的盘山公路。</p> <p class="ql-block">多热拉山南侧墨脱地区属热带或亚热带山地气候,南坡上的植物从高向低分布是:山顶上没有灰山头,都是粗壮高大的墨脱冷杉或云南铁杉,海拔再低点是常绿阔叶林,山脚下是青稞。</p> <p class="ql-block">亲水叠瀑位于扎墨公路的第55公里处,是翻越多热拉山后遇到的第一个瀑布,也是墨脱公路上的最大瀑布,</p> <p class="ql-block">亲水叠瀑布水流入嘎隆曲中,</p> <p class="ql-block">进入墨脱县首先看到的是粗壮高大的松树,</p> <p class="ql-block">墨脱公路第62公里处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喜荣沟,喜荣沟海拔在2500-3900 米,分布着墨脱冷杉和云南铁杉,</span>面积仅次于常绿阔叶林。</p> <p class="ql-block">墨脱冷杉或云南铁杉的树树冠都很小,有的几乎没有了,</p> <p class="ql-block">这里虽然没有寒冷的冬天,但是冬天经常下冻雨或雪,树枝上会被冻结上冰雪,份量过重就将树枝压折,所以高大粗壮的松树树冠都很小。</p> <p class="ql-block">过喜荣沟嘎弄曲变宽变浅,从多热拉山南坡开始嘎弄曲水从北向南流,到林多大转弯汇入雅鲁藏布江。</p> <p class="ql-block">墨脱公路第80K处的热带雨林,为全球纬度最北的热带森林,海拔高度为1100 —2300米之间,分布着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乔木层以薄片青冈、像江青冈等为主,常绿阔叶林内附生着密花石豆兰、宽叶耳唇兰等,是墨脱分布最广泛的森林类型。</p> <p class="ql-block">扎墨公路第二道检查站80k处,标志性的大门是莲花圣地墨脱,大门上有:“世界只有一个墨脱,墨脱拥有整个世界”的标语。</p> <p class="ql-block">乌当瀑布观景点,位于扎墨公路的第90k处,透过繁茂的树木枝叶向峡谷对面望去,可见瀑布似从半空中喷薄而出,如白练、似哈达,在丛林中凌空而舞,颇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加隆瀑布,位于扎墨公路的第99k处,瀑布在密林中沿着峭壁倾泻而下,在山脚的嘎隆曲激起千波万浪,加隆瀑布是距离墨脱县城最近的一个瀑布。</p> <p class="ql-block">雅鲁藏布江林多大拐弯,海拔高度为820米,位于墨脱公路第113K处,这里是嘎弄曲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雅鲁藏布江峡谷险峻,江水湍急,在群山的环绕下,犹如巨龙在此处突然转向。</p> <p class="ql-block">林多大转弯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最东端,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交汇处。这段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在喜马拉雅山脉与横断山脉之间,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东部是横断山脉,林多这段大峡谷还是喜马拉雅山脉与横断山脉的分界线。</p> <p class="ql-block">墨脱地区海拔600—1100 米之间的地带,是以低山热带乔木为主,乔木主要是干果榄仁、小果紫薇和阿丁枫等,林内伴生有叶轮木、鹦哥花、鸡嗦子榕等,灌木层以云南九节和尖子木为主。</p> <p class="ql-block">扎墨公路的终点位于墨脱县城的莲花圣地公园。</p> <p class="ql-block">墨脱藏语意为花朵,因墨脱县被群山包围,北、东、西三面被高山相环,南面由中山向低山过度,形似莲花,故藏族称为墨脱。</p> <p class="ql-block">墨脱县属林芝市管辖,<span style="font-size:18px;">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的岗日嘎布山脉的南坡上,</span>位于西藏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下游,与印度阿萨姆邦相邻。</p> <p class="ql-block">墨脱县是我国唯一一个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的县城,从北而来的寒流被喜马拉雅山脉阻挡在北侧,从南而来的印度洋温润季风,同样被喜马拉雅山山脉给阻挡在南坡,特殊的地貌使得墨脱成为最北的热带潮湿气候区。</p> <p class="ql-block">再加上巨大的海拔高差,使墨脱县同时具有热带、亚热带、高山温带、高山寒带等多种气候。特殊的气候使墨脱县植物种类繁多,四季植物俱全,从高山寒带植物到热带植物几乎都能生长,香蕉、橘子、柠檬、香橼等热带、亚热带水果齐全。</p> <p class="ql-block">墨脱县居民主要以门巴族和珞巴族为主,有部分藏族、汉族及其他民族。</p> <p class="ql-block">至此墨脱公路就到终点,与墨脱公路相连接的是新219国道,</p> <p class="ql-block">新219国道途经墨脱县城,沿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到派镇,因通车不久的多雄拉隧道塌方,墨脱至派镇这段新219国道暂时没有通车。</p> <p class="ql-block">墨脱最著名景点是果果塘大拐弯,因修路禁止私家车进入,没有去成。</p> <p class="ql-block">沿着新219国道向中印边境线上行驶,途中经过亚让瀑布,</p> <p class="ql-block">路过格林村观景台,格林村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的茶山顶上,这里是观看雅鲁藏布江出国地和南迦巴瓦主峰南侧山峰的佳地。</p> <p class="ql-block">格林村海拔1721米,是墨脱县海拔较高的村子,坐落于神山之母的达帕山脚下。达帕山另一侧便是奔涌向前的雅鲁藏布江,溯流而上的暖湿气流,跨过山体屏障,带来了大量的水汽,使得格林村常年笼罩在云雾之间。</p> <p class="ql-block">站在观景台看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总有白云缭绕,南迦巴瓦主峰始终也不露出真面目。</p> <p class="ql-block">这里以喜马拉雅山脉上的南迦巴瓦峰主脊线为界,以北的波密地区属高原温带气候,以南则是热带或亚热带山地气候,属两个截然不同的气候带,气候差异十分明显。</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地宣传画上的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的交会处,海拔7782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南迦巴瓦峰南坡是西藏墨脱县所在地。南迦巴瓦峰的三大坡壁大都是被冰雪切割成风化剥蚀的陡岩峭壁。坡壁上基岩裸露,残留着道道雪崩留下的沟溜槽,峡谷之中还布满巨大冰川。南迦巴瓦峰四周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能看到它的真面目真得有缘分。</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雅鲁藏布江从此地出国,进入印度叫贾木纳。雅鲁藏布江发源于我国喜马拉雅山脉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自西向东流到派镇,围绕南迦巴瓦峰构成马蹄形大拐弯,转向南流,切穿喜马拉雅山,形成雅鲁藏布大峡谷,于德尔贡村附近流出中国国境、流入印度经孟加拉国,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湾。</p> <p class="ql-block">德尔贡村位于墨脱县背崩乡,是一个古老的门巴族村落,德尔贡村南的更邦拉山口与印占区接壤,</p> <p class="ql-block">这里山高林密,紧邻麦克马洪线,这<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带是中印热点地区,在</span>这里曾经发生过德尔贡修路事件、印度边民狩猎越界被捕事件等。</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德尔贡村,至此墨脱游览完毕,下一站走318国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