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东北钭</p><p class="ql-block">津城西部近郊现在叫中北镇。如今高楼林立,各个花园式小区一个挨着一个。可喜的是成了中北工业园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的泥士地铺成一条条泊油大道畅通无阻。过去的庄家地成了一块块规正的农田。过去的泥瓦房不见了,成了一栋栋高楼大厦,过去的东北钭西北钭中北钭不见踪影。通通叫中北镇新区。</p><p class="ql-block"> 这里离市区很近,过了外环线就看见美丽的中北镇了。当时是九一九公社我对这里很熟悉,因为在七十年代,我经常去东北钭,因为老爸在万名干部下放就落脚在东北钭农村。</p><p class="ql-block"> 我家哥五个没有上山下乡的。我和二弟都当兵服兵役只有三弟四弟69届留城里当了工人,五弟还小只有老爸下乡了。听起来这是个笑话,老了老了还到乡下去了。不过老爸思想很先進,响应号召報名下乡。厂里用大卡车送老爷子几个颜料桶和一堆耐火砖,到家拉上铺板和被褥就开走了。邻居们还以为是被遣送了呢。老俩口坐在車里,我们哥四个坐在上面不知拉到什么地方去?其实不一会过了密云路外环沿着河堤就到了东北钭大隊。汽車就半小时的路程。可是这是农村啊,村里人都看热闹,城里來人了。住哪里?没有房子临时住在老乡家里。这家姓孫老俩口,她家连三间,我们住她家的偏房,住了几天大隊给盖了新房,我们就搬走了。老孫家还恋恋不舍呢,我们的关系搞得很好。我们包饺子或者是熬魚都给她们送过去。</p><p class="ql-block"> 有了房子住,按排就绪老爸就去大隊報到,按排的工作是知青办公室。负责大隊的年轻人的知靑工作。大隊看到老爸近六十岁的人了,豪爽热情积极要求工作,所以就给按排这个名誉上的知青的负责人,年轻人有事找大爷说去。这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事,可有可无吧。可老爸把这事当成大事。早去晚归按时上班下班。年轻人的事他都过问,提建议反映问题可认真呢。年轻人也愿意和刘大爷谈心,有时还到家里来反映问题。</p><p class="ql-block">不知谁给了一个小黑狗,老爷子天天喂它好吃的,一來二去混得很熟。老爷子上下班都跟着他后面,很听话就是个矮墩孑个头很轴实。很可爱,就怕四弟去逗它玩。让它做这做哪逗得很累。后来也不知去向了。</p><p class="ql-block">大隊给我家盖了一间房,就在道旁的田地里盖的房子,坐在屋里可以看到田地的庄稼绿油油的一片,树木林立开扩极了和城里比别有风味,我们觉得很新鲜烏语花香,田野风光,我们到是觉得很好愿意去这个风光美丽的新家。虽然简陋些,但坐在屋里就看见外面开阔的田园了。我有时周六一早起來帶上孩子去到新家玩,晚上就又回來了因为骑上二十多分钟就到密云路了。可是老娘觉得到了一个生疏的地方买莱做饭都不方便,也没有邻居说话,还惦记着城里的二个儿子。我们到是每周六日去到那里看望。有房子没有院墙,哥几个用树枝围了起来。算是有了院子。又用带來的耐火砖,在房子侧面壘起一个小屋,放置杂物和厨房用,哥几个没少下力气,挖土和泥壘砖盖起顶棚,一气呵成费了不少力气,真是有儿子多有儿子多的好处。别看吃得多干活也不少。从此家里的力气活,三伯四伯五伯没少出力气!邻居们也都眼热我们家哥五个。像以后的挖防空洞,修房顶,壘房山,城里的打断间。和煤灰贴煤饼子,熬臭油那更不在话下,哥几个都练就了一手好手艺。</p><p class="ql-block">老爸每天都热衷于自己的工作。老妈还是不习惯总是惦记城里的事,总想回家老爸拗不过,老妈就又回到城里。老爸自己在家做饭。这时老兄弟在村里報名参军了。老爸也时常回城里住下,转天一早就买大饼果子浆子骑着二八自行車顶风赶往东北钭知青点。年轻人又吃上城里的大饼果子,乐得合不上嘴。知青返城,老爷子更忙了,给他们办手续解决难题,为给知青返城到各单位开证明,受到年轻人的爱戴,他们都说刘大爷是我们的知心人!他老人家总是乐意邦助别人解决了问题才高兴呢。把知青们一个个送走,撤掉办公室。才回到城里安享晚年。但是他感觉东北抖村是他一辈子最愿意干的一件事。老爷子有一股子说干就干说走就走的冲劲!我们哥几个都深深地感到。谁也比不过老爷子那股犟劲。如今东北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芧屋草舍,道路泥泞。:大喇叭喊下地了,刘大爷到大隊部來!这些都一去不复返了。东北钭是中北镇了是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如果老爷子还活着再去看看老地方,九一九公社东北钭大隊恐怕都认不出来了。美丽的中北镇一我的东北钭!想念我的老爸老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