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浏览网页时,突然有一条辣眼的热搜进入眼帘。即黑龙江乌米在网上火爆热卖中,而且价格不菲呢。瞬间转接上了头脑里记忆U盘,搜出在农村那些年,关于打乌米、吃乌米的碎片故事,整理出来与在农村生活过的那些同龄人,一起分享、回忆,那段回不去的故乡,和难以忘怀的儿时乡愁记忆……</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乌米学名叫做“大麦黑粉”。别名:乌米、“稔头”(认头音)灰包儿、乌蛋蛋、灰烟包、乌霉、米蛋等。简单来说,乌米并非大米中的黑米。是高粱植株被病菌感染之后形成的病穗,不是正常生长而结出来的高粱穗。</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农谚说:“处暑不拿头,割了喂老牛。”处暑节气一到,正是所有的农作物都开始打苞儿、秀穗、开花、结籽的季节,也是高粮黑穗病菌传播的季节。乌米也连同正常成熟的高粮穗一起,是该露出它庐山真面目的时候了。它们特别聪明,而且更会寻找时机,让自己必须马上成熟为黑孢子种子,寄生在成熟的高粮穗上,使得到更多繁衍、传播的机会。</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这是打乌米的最佳时机。打乌米都有种做贼心虚的感觉。一个人偷偷的溜进,比人还高的高粮地里,眼睛不停地四处撒摸着,找到形似乌米的高粮穗。先凭经验快速判断是或不是。然后,一是先捏,捏着稍硬点的是乌米,较软点的高粮穗。二是看外形,高粮穗特别容易显怀儿,暴露的比较突出。三是乌米根部有一段小弯曲,综合这三个因素,就能有95%把握判定是乌米。但有时候往往也会被一些假象所迷惑,错把高粮穗当成乌米给扒开了,这种现象是绝对不允许的,队长看了会特别生气的。扒开的高粮穗头,直接会影响到当年收成,队里是要派人看着,也叫看青。</span></h1> <h1> 打乌米不需要带工具,掰下来的乌米一把一把的挂在腰间,如同跳萨满舞时、围在腰间的“腰铃”。走起路来左右摇摆,虽然没响亮的声音,但煞是好看。</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乌米这个顽固性农作物孢子病菌,不仅仅是长在高粮上。也长在玉米、小麦、谷子等农作物上,都会生长。但只是见到过,并没亲口吃过。就连路边的鸡爪子草上也会长乌米,可想而知,乌米的孢子菌的危害性有多大。</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时候只知道乌米生吃能填饱肚子,真没想到还有医用价值和保健作用呢。乌米是菌类植物生吃,口感略微有点甜。上锅蒸熟、拌些蒜泥下饭,也可以与土豆、茄子、豆角放在锅炖着吃。放排骨就更好了,佐餐味道也相当不错。乌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尤其含维生素、真菌多糖、微量元素硒以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等功能因子。入药,对于月经不调、血崩便血等症有一定疗效。</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据说,美国已将乌米列入食用菌之列,墨西哥也将其视为美食佳品。见于乌米采收时间短,加之种植户下播种前,都有消毒杀菌程序,控制病菌漫延,种植面积有限,儿时的乌米,如今,在市场上变成了紧缺货。所以水涨船高,卖出五、六十元的高价呢。</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尽管如此,所有的农民还是对乌米非常讨厌的,并恨之入骨。你想想从春到秋,从种、蓐、搒、苗、趟,哪个环节,不都是拿它当“宝”一样的伺候着,眼瞅着都丰收在望了,突然蹦出棵异类、杂种、白眼狼。连种子、化肥钱都赔进去了,你说说这不是活坑人吗?不仅如此,乌米的孢子菌,传播性也相当的厉害,土地里、秸杆上、种子上都会留下它的子子孙孙,明年还会继续威胁到其它植物的生长。</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换句话说,秋天打乌米也是切断,孢子菌的传播最的有效途径之一。但这个时间的掌握,是需要绝对精准的。早了分不清粮与乌,晚了乌米开怀儿以后,即发干、发硬,不好吃了,孢子菌已经开始广泛传播了。含苞待放,正是最打乌米的最佳时机。乌米肉透特别好吃,也是及早的阻断乌米病菌的传播途径。</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事事非非的乌米,勾起儿时的记忆。袅袅炊烟、落日余辉的美丽,这乡味、乡音、乡恋、乡愁都浓缩、定格、凝固在一个画面里,又该是怎样一幅美景呢?</span></h1> <p class="ql-block">欢迎交流 感谢分享</p><p class="ql-block">图片选自网络感谢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