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p><p class="ql-block"> 《论语•述而第七》里第八篇阐述了教学的方法,也说出了学习的方法。什么时候“启”?不到他思考问题时有疑难想不通时,不去开导他;什么时候“发”?不到他想表达却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就是要到经过了积极主动的深思熟虑还是想不通、想表达却说不出来时再去开导,启发他,才是对的方法。现在家长往往操之过急,陪孩子写作业,孩子刚一写,发现错了就马上指出或指责,不容孩子思考,不是好的教导。</p><p class="ql-block"> 后一句“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要做到举一反三,是对老师的要求,也是对学生学习深度的要求。解释为: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交给他了。没有弄懂弄透,不再教给他新的知识,没有做到举一反三,就不再学新的知识,这个个人感觉对于老师不易达到,一个是学生接受程度不一样,还有教学的进度安排,赶课在初中高中都存在。对于学生就需要主动多思考,多实践,到“愤”和“悱”时多与老师沟通交流,获得真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