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千里是诗和远方

草西

<p class="ql-block">  俩位退休老同志开车远游。十九天里行程四千公里,路经闽、赣、鄂、豫、湘五省,经停南昌、武汉、洛阳、郑州、南阳、岳阳、长沙七城。一路所见,绿水青山,好山好水,风光无限,祖国山河一片好!</p> <p class="ql-block">  晴天,青山秀美,雨天,腾云驾雾。遗憾路上风光基本没拍……</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福建境内多山路弯道,高速公路穿过很多长长的隧道群。数了数,其中,单个连续长度超过2000米的隧道有18条之多:天龙山隧道6500多米,牛岩山隧道9200多米,黄竹山隧道8668米,淮溪隧道2977米,玉祥隧道4405米,碗厂隧道5532米,黄坑隧道3900米,太宝山隧道4500米,马头岭隧道4059米,文田隧道2523米,罗源隧道4 094米,大窠山二号隧道3023米,岩仔头隧道3047米,北门隧道2685米,和顺1号隧道3020 米,茅坪隧道3092米,银坑山隧道2581米,岗上隧道2806米。</p><p class="ql-block"> 出了福建就鲜有隧道,基本是一马平川的平原湖泊地带了。</p><p class="ql-block"> 也难怪全国打隧道最厉害的是福建人。</p> <p class="ql-block">  到达南昌的下午,参观1985年重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p><p class="ql-block"> 满脑子想着王勃的文赋,一气登上了滕王阁,想一睹千古名篇《滕王阁序》里面描绘的美景: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p><p class="ql-block"> 登阁远眺,只见对岸林立的高楼扑面而来,似乎江不阔,水也不深了,更加之刚刚登楼时的闷热感,完全找不到1300年前王勃所描绘的景象……心中泛起失落感一丢丢。</p> <p class="ql-block">  从酒店窗户腑瞰滕王阁景区</p> <p class="ql-block">  夜幕下的滕王阁</p><p class="ql-block"> 此刻,滕王阁在华灯的映衬下,更是美仑美奂……眼前灯光璀璨的漂亮城,已然不似当年的洪州府了。</p><p class="ql-block"> 感叹!时空已然穿越不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  南昌市夜景</p> <p class="ql-block">  到武汉,游览长江流域第一名楼——黄鹤楼,位于武昌区蛇山黄鹄矶上,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五层,高达51.4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登楼揽胜,映入眼帘的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此时脑海里更有“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船游三峡大坝的深刻印象。无论是登楼体验,还是文化沉浸都感觉良好。</p><p class="ql-block"> 如《长安三万里》所言,只要诗在,楼就在。有伟人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诗在,黄鹤楼就在。</p> <p class="ql-block">  武汉市夜景</p> <p class="ql-block">  此次出行的缘由是与妹妹俩口子相约洛阳玩的,所以,无惧炎日,第一站直奔龙门石窟。</p> <p class="ql-block">  武则天时期的造像——卢舍那大佛,秀美的面容透着慈祥,深邃的眼神透着温柔,亲切的微笑透着神秘……好有魅力的脸庞!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朝拜、观赏。</p> <p class="ql-block"> 难得的是,大佛两侧的菩萨和天神也基本保存完好,唯妙唯肖,极有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  石窟造像虽精美,却难抵千年血雨风霜。满目皆是无法忽略的残缺!几乎没有完整的洞窟,盗、铲、凿、切、灼……造像损毁相当严重,令人心痛不已。</p> <p class="ql-block">  该窟里佛主讲经说法的手势,手指残缺,倒成了网红剪刀手✌️真是啼笑皆非。</p> <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的窟龛,远不及云岗石窟的精巧富丽,<span style="font-size:18px;">造像亦不及云岗石窟的伟岸,题材的丰富性也远远不及。</span></p> <p class="ql-block">  洛阳一个地级市的博物馆,荣膺国家一级博物馆。里面的宝贝真不少!用两个上午参观洛阳博物馆,粗略地巡看了六个历史展和两个特别展。</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兽面纹方鼎,俗称“洛阳鼎”,是西周早期极难得的上乘之作。鼎为炊具,也是等级、身份象征的礼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商代晚期的“母鼓方罍”</p><p class="ql-block"> 罍是一种酒器,器型稳重大气,纹饰华丽,是商晚期青铜酒器中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匹精美的三彩黑釉马</span></p><p class="ql-block"> 所谓三彩,寓意“三生万物”,实际色彩远不止三种,以绿、黄、白三色最为常见。蓝色和黑色因其原料成本高昂,或制作技术难度大,故“物以稀为贵”。</p> <p class="ql-block">  这只曹魏时期的“白玉杯”,由新疆和田玉雕琢而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玉器界中有句俗语“方易圆难”。</span></p> <p class="ql-block">  汝窑瓷碗,虽有小缺损和裂纹,但已相当难得了。</p> <p class="ql-block"> 北魏永宁寺的“泥塑佛面像”</p><p class="ql-block"> 尽管仅有鼻子、脸颊、下巴、嘴唇,但<span style="font-size:18px;">佛的“笑脸”,残缺的遗憾,</span>更催人遐思其艺术之美。</p> <p class="ql-block"> 东汉的“彩绘陶百花灯”</p><p class="ql-block"> 整盏落地灯,由灯盏、灯柱、灯座三部分组成。塑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朱雀、</span>羽人、蝉,底座上还分布着兔、鹿、羊、狼、虎等32个动物奔跑跳跃 ,生动有趣。反映汉代精湛的制陶技艺与丰富想像力,是不可多得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  镇墓兽“石辟邪” </p><p class="ql-block"> 出土于东汉光武帝<span style="font-size:18px;">刘秀墓。</span></p> <p class="ql-block">  正始石经</p><p class="ql-block"> 石经,是指刻在石头上的儒家经典。正始石经距今有近1800年的历史,因由三种字体写成,也被称为“三体石经”,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  彩陶牵手女俑,俩可爱的姑娘。</p> <p class="ql-block">  彩绘镇墓俑</p><p class="ql-block"> 三个显眼包,一个大张嘴哈哈笑,一个嘟嘟撅着嘴,一个露着满嘴牙,<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昵称为“吉祥三宝”</span>:哈哈、嘟嘟、大板牙。</p> <p class="ql-block">  一日游老君山,海拔高度2200米,天下名山,道教圣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AAAA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乘坐两级索道上山,走过长长的沿山栈道,十里画廊,风光旖旎。天气给力,美景尽收眼底! </p> <p class="ql-block">  再乘坐四部电梯至金顶道观群,对老同志十分友好!</p> <p class="ql-block">  金顶</p> <p class="ql-block">  金顶道观群,位于老君山顶的五座代表“福禄寿喜财”的建筑,分别是:</p><p class="ql-block"> 老君庙代表“福”</p><p class="ql-block"> 道德府代表“寿”</p><p class="ql-block"> 玉皇顶代表“禄”</p><p class="ql-block"> 亮宝台代表“财”</p><p class="ql-block"> 五母金殿代表“喜”</p><p class="ql-block"> 五座建筑十分大气、精美,无论远观,还是近看都非常美。我们四位老同志很努力登上“喜”、“福”、“寿”,三殿。因为太高,错过了“财”,景区因故又封掉了“禄”。如此这般就对了嘛,升官、发财老同志就别胡思乱想啦!</p> <p class="ql-block">  位于洛阳老城区的古都第一门——丽景门,高大壮丽。</p><p class="ql-block"> 天实在太热,无心登城楼,即入城内寻导游小仙女推荐的地方品尝洛阳水席。</p> <p class="ql-block">  穿过丽景门,进入又旧破又杂乱的小吃街,拐进不起眼一个陋巷,赫然见“管记水席老店”,坐条凳上等吃席。</p> <p class="ql-block">  因怕菜量大,只点了四道菜:牡丹燕菜、焦炸丸子汤、腐乳肉 、小酥肉、蜜汁红薯(甜汤)。</p> <p class="ql-block">  牡丹燕菜</p> <p class="ql-block">  腐乳肉和小酥肉</p> <p class="ql-block">  汤汤水水的洛阳水席,原来就是道道热菜都有汤水。由此想到,当新媳妇刚进王家门的时,诧见闽南人餐桌上顿顿必有汤,甚至四个菜里有三盆汤(搪瓷小面盆大小的),一个盘炒青菜。当然汤有荤有素,可以是排骨汤、鱼汤、蒸蛋羹、紫菜蛋汤什么的……这与洛阳水席如出一辙,又有异曲同工之妙。</p><p class="ql-block"> 可见,闽南人是南来的中原人无异。</p> <p class="ql-block">  焦炸丸子汤</p> <p class="ql-block">  来洛阳必去白马寺。</p><p class="ql-block"> 白马寺,佛教传入中国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p> <p class="ql-block">  沿着齐云塔院—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凉台……</p><p class="ql-block"> 白马寺,中华佛寺祖庭, 以为一定是香火鼎盛的地方,其实不然,礼佛的香客寥寥。北方礼佛气氛明显不及南方浓厚,南方人较之北方人法缘殊胜。</p> <p class="ql-block">  寺内还有现代版的泰国、缅甸、印度异域风情建筑。似乎是为弥补大寺的人气不旺。</p> <p class="ql-block">  来河南一定要品尝一下正宗的胡辣汤。 中午,“赶早”方中山胡辣汤洛阳旗舰店。</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优质胡辣汤四碗,特色牛肉盒、水煎包、香葱油饼各一份,一共花费45元。面点都好吃,但胡辣汤口味实在过于辛辣浓烈,真的是喝不了……看来, 正宗口味真的只能正宗的本地人受用。</p> <p class="ql-block">  在最炎热的中午参观专题性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在地下6米处,从邙山迁移此的25座墓穴,沉浸式了解古代殡葬礼制。还有两个主题馆——壁画馆、砖石馆。</p> <p class="ql-block">  两汉时,人们相信死亡并非是生命的终结。死只是生的另一种延续。</p><p class="ql-block"> 墓道门,穿过这道门,就意味着进入永生的仙界。</p> <p class="ql-block">  夫妇宴饮图,是东汉墓室壁画常见的题材。</p> <p class="ql-block">  墓室壁画:西王母、凤鸟图。</p> <p class="ql-block">  墓室壁画:宴饮</p><p class="ql-block"> 右侧壁画的左上方,形象地画着坐着的两个人,一人正在另一人的背后,双手环抱着……大概是宽袖大袍的官人喝多了,侍者正给他催吐呢。是不是像极了现代的海姆立克急救法?</p> <p class="ql-block">  墓室壁画:胡人牵骆驼。</p> <p class="ql-block">墓室壁画:门吏</p> <p class="ql-block">  在洛阳的几天真热呀,平均36~40度的高温。今天地表温度显示达50摄氏度,人有种被灼烤的赶脚。</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南方正值黄梅天。南方人终于比较出了南北方的两种体感——热蒸与热烤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郑州地标——二七楼,昵称“玉米大楼”,</span>中原第一高楼,地上60层,280米高。该楼为纪念1922年2月7日京汉线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也是中国劳工运动历史上的一个主要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上至玉米楼58观光层,鸟瞰大郑州夜景。</p> <p class="ql-block">  中原孕育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主干,开启了中华民族文明之源。</p> <p class="ql-block"> 贾湖骨笛,出土于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距今9000 -7800年。它用鹤类尺骨制成,是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乐器。</p><p class="ql-block"> 贾湖骨笛的发现也将中国音乐文明起源的时间,从距今5000年左右传说中的黄帝时期提前到距今8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p> <p class="ql-block">  乳钉纹红陶鼎</p><p class="ql-block"> 新石器时代,距今9000 -7000年。</p> <p class="ql-block">  涡纹彩陶壶</p><p class="ql-block"> 新石器时代,距今5500 -4600年。</p> <p class="ql-block">  白陶鬹</p><p class="ql-block"> 新石器时代,距今5 000 -4 000年。</p> <p class="ql-block">  彩陶双连壶,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p><p class="ql-block"> 它巧妙利用连通原理,将两个相同的壶体紧密结合在一起,被誉为“中国彩陶之冠”千古孤品。</p> <p class="ql-block">  兽面乳钉纹铜方鼎(商代晚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妇好鸮尊(商代晚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出土原器为一对两只,</span>另一件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器身铭文“妇好”,造型生动传神,整体作站立鸮形,两足与下垂尾部,构成三个稳定支撑点,头后为酒器器口,盖面铸站立状的鸟,造型雄奇,花纹绚丽。</p> <p class="ql-block">  云纹铜禁(春秋晚期)</p><p class="ql-block"> 中国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p><p class="ql-block"> 距今有2500多年的云纹铜禁,纹饰繁缛,工艺复杂,是我国最早的失蜡法工艺铸造的青铜器之一。一眼望去就是国宝。 今年龙年的网红“小酒桌”。</p> <p class="ql-block">  垂鳞纹铜升鼎(春秋晚期)</p><p class="ql-block"> 鼎身的“束腰”,忍不住让人联想到一句谚语“楚王好细腰,宮中多饿死”,属于楚文化独具特色的审美和浪漫。</p> <p class="ql-block">  龙耳虎足方壶(春秋时期)</p><p class="ql-block"> 整件壶器身高大,造型神气,线条流畅。一对虎足,两只龙耳,形象生动,庄严之中透露出调皮可爱的元素。</p> <p class="ql-block">  莲鹤方壶(春秋中期)</p><p class="ql-block"> 为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共两件,另一件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p><p class="ql-block"> 方壶最精彩的是上层盖顶怒放的双层莲瓣,中央伫立一只引颈欲鸣、展翅欲飞的仙鹤。莲鹤方壶体积高大,装饰华美,并非是普通的盛酒之器,是主人地位、财富和权力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最喜欢的宝贝之一!</p> <p class="ql-block">  “匍”雁形铜盉(西周)</p><p class="ql-block"> 虽说器身小,但一点不简单,相当的精美、生动。</p> <p class="ql-block"> 玉柄铁剑(西周晚期)</p><p class="ql-block"> 玉柄铁剑,距今2800年。剑长20厘米,茎长13厘米。虽说出土时,剑身与包裹的丝织物锈死在一起,但它打破了秦国铜柄铁剑2600年的中国最古老冶炼铁器记录,把中国铁器冶炼推进了200年。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  四神云气图,西汉早期墓室壁画。</p><p class="ql-block"> 壁画展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的形象,以及各种吉祥图案和装饰纹样。</p><p class="ql-block"> 四神云气图,是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墓葬级别最高的墓葬壁画珍品。因年代久远、做工精美被中外专家、学者赞誉为“敦煌前之敦煌”,“敦煌外之敦煌”。</p> <p class="ql-block">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瓷瓶(北宋)</p><p class="ql-block"> “天下名瓷,汝窑为魁”,在北宋五大名窑“汝、钧、官、哥、定”中,汝窑位居魁首。</p><p class="ql-block"> 有“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 的说法。就是在北宋烧制汝官瓷的时代,“天蓝”也是妙手偶得。“天蓝”刻花,独河南博物院的这件天蓝釉刻花鹅颈瓶。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  白釉剔花牡丹纹瓷瓶</p><p class="ql-block"> 宋代北方磁州窑系中剔花工艺最为精湛,白釉剔花缠枝牡丹梅瓶是其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 武则天(武曌)除罪金简</p><p class="ql-block"> 这块金简是现存的唯一一件属于武则天的文物,其珍贵性不言而喻。但与金简本身相比,金简上的文字更加珍贵,因为它反映了和佐证了武则天崇仙仰道思想。</p> <p class="ql-block">  天气太热,纠结了好久,才决定去距离郑州74公里的登封嵩山少林寺游玩。</p> <p class="ql-block">  少林寺门前,游人不算多,遇见一队慕名前来的歪果仁。</p> <p class="ql-block">  进入少林寺,跟着临时请的野导,看了碑刻、碑廊,了解少林寺的历史。碑廊里有明代达摩像,听关于易筋经传说,看一口少林寺炒菜锅,还有藏经阁、立雪亭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  太宗龙潜碑(唐)</p> <p class="ql-block">  少林寺僧人表演少林功夫</p> <p class="ql-block">  寺内有两棵千年古树:桧柏1300年,</p><p class="ql-block">银杏1500年。</p> <p class="ql-block"> 树龄1500年的银杏,枝繁叶茂,成树精了。</p> <p class="ql-block">  金庸先生的题刻:“少林秘籍,国之魂宝”。</p> <p class="ql-block">  中午,在少林寺旁边吃素斋。两人100元,价格不便宜,三菜一汤,味道不错。</p> <p class="ql-block">  少林寺塔林</p><p class="ql-block"> 塔林,是少林寺历代高僧大德圆寂后存放灵骨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既到了嵩山脚下,怎么也得上山吧。</p><p class="ql-block">嵩山有两座峰,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p><p class="ql-block"> 不想费腿,索道上下,只走了一小段沿山栈道,领略太室山和少室山独具特色的地质地貌。</p> <p class="ql-block"> 书册崖</p><p class="ql-block"> 嵩山石英岩地貌的标志性景观之一,直立状,貌似一本本即将打开的地质史书,故取名“书册崖”。</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远处见的山峰是“卓剑峰”,少室山36峰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一座能看到城阙的城,河南第三大城市——南阳。人杰地灵,有张衡、张仲景、范蠡、诸葛亮“四圣”,还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故乡,名头响当当。</p> <p class="ql-block">  南阳的第一站,来到我国东汉时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医圣祠。</p> <p class="ql-block">  祠内的历代名医塑像</p> <p class="ql-block">  参拜张仲景墓</p><p class="ql-block"> 张仲景被列入29位世界医史伟人名单。中国医学史悠悠数千年,获此殊荣者唯张仲景一人。</p> <p class="ql-block"> 祠内有历代名家题写的众多碑刻、匾额、楹联,与古建筑共同构成中医文化遗存和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  南阳知府衙署</p><p class="ql-block">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历经过元、明、清等不同时代。在清代设立的215个府中,能够保存至今,规模宏大、布局完整的府衙建筑,目前仅南阳府一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位于中轴线上的衙府,自南向北依次有:照壁、大门、仪门、大堂、寅恭门、二堂、内宅门、三堂,保存古建筑最多,最为完整,以其唯一性、完整性、真实性,被誉为“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p> <p class="ql-block">  南阳的饮食习惯,以面食、牛羊肉为主。酒店里做的当地特色,如牛肉烩面、芝麻叶绿豆杂粮面、唐河凉粉、沾汁羊肉、泉水煮牛肉、桐柏豆筋等,味道都蛮好。</p> <p class="ql-block"> 牛肉烩面</p> <p class="ql-block">  芝麻叶绿豆杂粮面</p> <p class="ql-block">  泉水煮牛肉</p> <p class="ql-block">  南阳,曾经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化高峰的汉代,雄居一方。</p><p class="ql-block"> 汉代,奠定了中国长达2000年农耕社会的基本形态。直到现代中国,甚至30多年前的乡村,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汉代相比,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汉画像石,一斧一凿,两笔勾勒,就描会出一个时代。画像石,是一部汉代的百科全书。</p><p class="ql-block"> 南阳市汉画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它是国内建馆最早、藏品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座汉画像石刻艺术博物馆,有2000块汉画像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鼓乐宴飨</p><p class="ql-block"> 画面上部二人击鼓奏乐,下部为食案。案上摆放蒸鱼、烤鸭、烧鸡、羊肉串,及盛满美酒的耳杯等。</p> <p class="ql-block">  舞乐百戏是汉画的主要题材之一。画像中杂技、嬉戏、歌舞……既反映了汉代表演艺术的空前繁荣,又展现了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p><p class="ql-block"> 跳丸、吐火</p> <p class="ql-block">  许阿瞿观舞赏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舞乐百戏 车骑征战</p> <p class="ql-block">  投壶,一种汉代人玩的游戏。</p> <p class="ql-block">  汉画中的“角抵”,可分为人与兽斗、兽与兽斗和人与人斗三种形式。画像石中的形象生动夸张,人物勇猛矫健,动物野性十足。</p><p class="ql-block"> 象人斗独角兽</p> <p class="ql-block">  羽人戏龙 异兽</p> <p class="ql-block">  斗牛 搏狮</p> <p class="ql-block">  斗牛 兽斗</p> <p class="ql-block">  斗牛 搏虎</p> <p class="ql-block">  天象与神话,是汉画像的重要主题,它被刻画在墓顶石上,是苍穹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嫦娥奔月</p> <p class="ql-block">  月神嫦娥会玄武</p> <p class="ql-block">  女娲</p> <p class="ql-block">  雷公出行</p> <p class="ql-block">  南阳市博物馆与洛阳市博物馆,同属国家一级博物馆,但个人观感体验,南阳馆略逊洛阳馆,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也少。</p> <p class="ql-block">  倒钩阔叶铜矛(新石器时代)</p><p class="ql-block"> 全世界仅发现十多件,多分布于欧亚草原及中国境内。此类铜矛在中国境内的发现,对探讨早期青铜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铜方敦(春秋时期)</p> <p class="ql-block">  彭宇铜簠(春秋中晚期)</p><p class="ql-block"> 为器盖、器身上下合二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番子带盖蟠虺纹铜鼎(春秋时期)</p><p class="ql-block"> 鼎的腹内壁铸有铭文5行29字。</p> <p class="ql-block">  鎏金熊足铜樽(东汉)</p> <p class="ql-block">  花釉双系瓷罐(唐)</p><p class="ql-block"> 花瓷是宋均瓷前身,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说。</p> <p class="ql-block"> “乾隆御制”玉碗</p> <p class="ql-block">  粉彩三国人物故事图瓷瓶(清代)</p><p class="ql-block"> 花鸟人物,装饰繁缛,绘有人物一百多位。</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武汉市东湖湖面面积33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城中湖,<span style="font-size:18px;">比杭州的西湖大4倍还多。</span>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是一个湖泊型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东湖宾馆就坐落于东湖之滨。</p><p class="ql-block"> 建国后,1953–197 4年间,毛主席曾48次下榻东湖宾馆,故被称之为“湖北之中南海”。</p><p class="ql-block"> 东湖宾馆内,高树如云,鸟语花香,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厚,素有湖北国宾馆之称。<span style="font-size:18px;">目前对外开放。</span></p><p class="ql-block"> 我们入住东湖宾馆听涛2号楼。</p> <p class="ql-block">  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同印度总理莫迪在东湖边散步的地方,现在被大家称为“习莫栈道”。我们身后的游艇,是两位领导人乘坐过的游湖游艇。</p> <p class="ql-block">  参观毛主席故居陈列馆,里面有未公开的手稿、照片、使用过的家具和衣物等,还有一辆前苏联送给毛主席的黑色轿车。</p> <p class="ql-block">  东湖宾馆的许多湖边和林间小道,留下了当年毛主席的足迹和故事。</p> <p class="ql-block">  来到武汉怎能不食武昌鱼呢?</p> <p class="ql-block">  武汉豆皮</p> <p class="ql-block">手工烤馍</p> <p class="ql-block">  清炒藕带,五行水饺。</p> <p class="ql-block">  湖北省,一个曾侯乙墓的出土,就让湖北省<span style="font-size:18px;">博物院</span>声名赫赫,吸睛无数,铁鞋踏破。但真的是好看!</p> <p class="ql-block">  曾侯乙展厅入门,巨大玻璃窗里,赫然排列着九鼎八簋。</p> <p class="ql-block">  这套编钟更是亮瞎眼!</p><p class="ql-block"> 现场近距离观赏,太震撼了!整套编钟共有大小65枚,重达5吨。它是目前保存最好,重量最重,音律最广,最精美的编钟。专家说,制作这套编钟,并让它奏出美妙的音乐,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p> <p class="ql-block">  与编钟同时使用的编磬</p> <p class="ql-block">  编钟独奏《东方红》乐曲</p><p class="ql-block"> 在博物馆的地下一层,购票观看半小时的编钟演奏会。曾侯乙编钟(复制品)和其它古代乐器的合奏乐曲,还真的很动听。</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个巨无霸,巨高巨大到无法用手机镜头拍全它。曾侯乙的外、内棺,总重量达7吨半,是先秦时期最重最大的梓木棺椁。</p> <p class="ql-block">  曾侯乙的外棺(图为百度上荡图 )</p><p class="ql-block"> 自1978年出土,秘不见人近半个世纪,直到2021年才向公众开放。难得!</p><p class="ql-block"> 百度知识:外棺长3.2米,宽2.1米,高2.19米,是以青铜框架嵌木板构成的,重约7吨。外壁以黑漆为地,上施朱彩,并以透雕、浮雕、圆雕等技法雕琢出各样纹饰,如云纹、龙纹、三角形纹等。</p> <p class="ql-block">  墙上的图文说明</p> <p class="ql-block">  曾侯乙的内棺(图为百度上荡图 )</p><p class="ql-block"> 百度知识:内棺长2.5米,头端宽1.27米,足端宽1.25米,高1.32米,出土时重约2吨(含水)。相较于外棺的图案,内棺则是十分精美,以红漆作底,饰以黑、黄、金等色纹饰,勾勒出许多龙蛇、鸟兽和神怪图案。</p> <p class="ql-block">  墙上的图文说明</p> <p class="ql-block">  墙上的图文说明</p> <p class="ql-block">  铜尊盘</p><p class="ql-block"> 绝对的镇馆之宝!盘身饰有密密麻麻的蟠虺,还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盘龙。有密集恐惧症患者慎看。</span></p> <p class="ql-block">  大铜尊缶</p> <p class="ql-block">  铜联禁大壶(战国时期)</p><p class="ql-block"> 两只身高近1米的酒壶,已经吸引视线,再细看发现置放壶身的桌板下,有四只个头矮小的神兽,把高大的酒壶举得稳稳当当。堪称“最萌体形差”,“最强小力士”,让人忍俊不禁。</p> <p class="ql-block">  十六节龙凤玉挂饰</p><p class="ql-block"> 讲解员告诉,是用一整块玉精雕细琢而成的。你能想象吗?</p> <p class="ql-block">  彩绘漆木虎座鸟架鼓</p><p class="ql-block"> 以上几件都是曾侯乙的陪葬物品。</p> <p class="ql-block">  夸张的是,展厅门外需要排大队,展柜被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的“越王勾践剑”,费劲才能看到它的真颜。</p><p class="ql-block"> 眼前这把2500年前的剑,剑身仍然纹饰清晰精美,寒光闪闪,毫无锈蚀。 </p><p class="ql-block"> 从楚墓里出土越王剑,椐推测,应是越王嫁女的陪嫁。</p> <p class="ql-block">  错金云纹铜鉴缶(战国中期)</p><p class="ql-block"> 由鉴、缶两部分组成,有冰酒、温酒的作用。器身上镶嵌的绿松石已脱落。</p> <p class="ql-block">  曾侯舆甬钟(春秋晚期)</p> <p class="ql-block">  金盆</p><p class="ql-block"> 出土于明代梁庄王墓,这件金盆共使用1700余克黄金捶打而成。</p><p class="ql-block"> 明代的封王无权但有的是钱,生活奢靡。</p> <p class="ql-block">  牡丹花簪(明梁庄王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  金手镯(明梁庄王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  麻于铜卣(西周早期)</p><p class="ql-block"> 全器小巧精致,满花雕饰云雷纹、蝉纹和牛兽头,且盖和器身各铸有铭文。</p> <p class="ql-block">  2400年前的一尾武昌鱼。经考古:鱼中含有盐的成分,应该是尾腌制过的咸鱼,鳞片纹路也很清晰。据说刚出土时候还有腥味呢……</p> <p class="ql-block">  云梦睡虎地秦简</p><p class="ql-block">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共1155枚,记录着较完备的秦律,因而也被称为中国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法典。属国家一级文物。这都要归功于一位叫“喜”的秦国小吏,他对工作的热爱和勤勉敬业。</p> <p class="ql-block">  家书抵万金 </p><p class="ql-block"> 其中发现两件木牍,内容为家书,这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家书,是“喜”写给妈妈的家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看展的人群以年轻人居多,到处是穿汉服唐装的小美眉。这墙角就蹲着俩……</p> <p class="ql-block">  画着精致妆容,穿着富丽唐装的外国美眉。</p> <p class="ql-block">  开车经过岳阳市,花一小时参观岳阳楼。</p><p class="ql-block"> 岳阳楼位于岳阳市西门城台之上。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共三层,高20.35米。</p> <p class="ql-block">  范仲淹在邓州任上时,在花洲书院,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未登楼而作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全文仅360字,写山水楼观笔墨不多,重心放在纵议政治理想和家国情怀方面。</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登楼望远,感怀古仁人之心,万家忧乐到心头。</p> <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放“操场”电影,正片前必放映纪录片。印象最深的就是《马王堆》,记录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影像。今天终于如愿看到了实物真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马王堆汉墓被评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  辛追夫人T型帛画</p><p class="ql-block"> 据墓中遣册记载,T形帛画名为“非衣” (即“飞衣”),是墓主人灵魂升天的媒介。帛画至下而上绘有地下、地上、天上的景象,回顾她的升仙之路:地府重生——人间享祀——昆仑仙境——进入天庭,体现了汉代人的宇宙观和生命观。</p> <p class="ql-block">  利豨墓T型帛画</p><p class="ql-block"> 帛画主题与辛追墓帛画相同,但精美程度不及。推测可能是墓主突然去世,匆忙准备,制作不及。</p> <p class="ql-block">  直裾素纱禅衣</p><p class="ql-block"> 全衣仅重49克。它的轻薄被形容为“轻若烟雾,薄如蝉翼”。南京云锦研究所,从模拟环境到种桑养蚕,经过近十多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复制出重49.5克的素纱禅衣。</p> <p class="ql-block">  朱红菱纹罗丝绵袍</p><p class="ql-block"> 上衣下裳相连的袍服,东汉初贵族妇女中广为流行。</p> <p class="ql-block">  对鸟菱纹绮地“乘云绣”</p> <p class="ql-block">  双层长方型油彩漆奁</p> <p class="ql-block">  双层九子彩绘漆妆奁</p> <p class="ql-block">  云纹漆鼎</p><p class="ql-block"> 出土时,漆鼎内有一锅二千一百多年前莲藕汤……只是一出土就化为灰烬了。我们只能在当年专家拍的出土照片上看到清晰的藕片。</p> <p class="ql-block">  “君幸食”狸猫纹漆食盘</p><p class="ql-block"> 辛追、利豨墓出土30件。盘内于黑漆地上绘狸猫等动物100多只,无一雷同。</p> <p class="ql-block">  “驮侯家”云龙漆盘</p> <p class="ql-block">  “君幸酒(食)”酒食具</p><p class="ql-block"> 由此想到,福建是漆器之乡。福州的脱胎漆器,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是福州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原来福州的脱胎漆厂就十分有名气。据说,当年马王堆出土的漆具,就是由该厂复制成功的。</p> <p class="ql-block">  马王堆汉墓古尸素有“东方睡美人”之称,有幸在博物馆一睹辛追夫人芳容。还有,辛追夫人庞大的椁室和四层套棺,精妙绝伦得让人瞠目咂舌。</p><p class="ql-block"> 墙上说明,辛追墓巨大的井椁。</p> <p class="ql-block">  人面铜方鼎(商代晚期)</p><p class="ql-block"> 鼎壁以人面为主题,此器系孤例,有学者认为与黄帝四面传说有关。</p> <p class="ql-block">  “皿而全”铜方罍(商代晚期)</p><p class="ql-block"> 盖内、器内分别铸有铭文。整器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身,是迄今所见最高大的方形罍,被誉为“方罍之王”。</p> <p class="ql-block">  豕尊(商代晚期)</p><p class="ql-block"> 商代以豕(即猪)为造型的酒容器,仅此一件。其重30多公斤,可容酒13升。前后肘部有横穿的圆孔,可穿系绳索抬运。</p> <p class="ql-block">  象纹铜铙(商代)</p><p class="ql-block"> 铜铙纹饰繁缛精美,保存完整,是商代金属乐器中的精品。楚地好巫,祭祀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本地区乐器重于礼器。 </p> <p class="ql-block">  莲花碗(唐代)</p><p class="ql-block"> 唐代长沙窑的“莲花碗”,1998-2000年在印尼勿里洞海域打捞的黑石号沉船上……</p> <p class="ql-block">  青年毛泽东巨型塑像</p><p class="ql-block"> 离开长沙的前一天,冒雨来到长沙湘江橘子洲,瞻仰青年毛泽东的巨型雕像。巨像由8000多块产自福建永定的红色花岗岩拼接而成,寓意江山永定。飘逸的头发,俊美的脸庞,深邃的目光,不禁让人动容……</p> <p class="ql-block">  来到开放的湖南大学,参观岳麓书院。</p><p class="ql-block"> 湖南大学大礼堂,红墙、碧瓦、彩檐,与岳麓书院相对而望。</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岳麓山脚下的爱晚亭</p><p class="ql-block"> “爱晚亭”三字是毛主席所题。</p> <p class="ql-block">  从长沙回福州,又经南昌。</p> <p class="ql-block">  南昌八一广场,军旗升起来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绕塔三圈,向先辈们致敬!</p> <p class="ql-block">  近20天的远游,逛的最多的是博物馆。两个原因,一来天气太热,游山玩水太晒太累人;二来也是因为喜欢看博物馆。此行途经的几个中部省会,皆为全国十大博物馆之一。一路看来都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开心得就像老鼠掉进米缸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