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河 . 小三峡

木化石

<p class="ql-block">  大宁河地处重庆市巫山县和巫溪县,它发源于巫溪县西北的新田坎,全长150多公里。从巫山峡谷流出的大宁河,河床狭窄,河水浅但水流湍急,河道里布满了礁石和险滩,在交通不发达时期,它是巫溪县连接巫山县的重要水上通道。从巫山深谷流淌的大宁河河水,在巫山县城汇入到流经巫峡的长江。</p> <p class="ql-block">  大宁河流域盛产食盐。上古时期生活在巫山的巴人,在巫溪县发现了盐泉,并掌握了熬制食盐的技术。他们用小船通过大宁河将食盐运出巫山,当地人又将大宁河称为水上盐道。唐朝时期,人们在巫山的崇山峻岭,又建了一条从巫溪县到巫山县的陆路盐道,这条路有一部分是在大宁河峭壁开凿的栈道。在大宁河龙门峡西边的绝壁,至今还存留着一排排凿刻的栈道石孔。据传说在宋太祖时期,宋朝大军就是通过大宁河畔这条陆路盐道进入的巴蜀。</p> <p class="ql-block">  长江三峡大坝地建成,使长江水倒灌大宁河。大宁河河床变得开阔了,河水已不再湍急,河道的礁石险滩被埋在了水下。游轮从巫山县码头启程,进入到大宁河小三峡第一峡的龙门峡。</p> <p class="ql-block">  龙门峡峭壁摩天的奇峰,如两扇敞开的石门屹立于龙门峡峡口,于是人们将它誉称为巫山小夔门。游轮犁开翠绿平缓的水面,船尾的涟漪犹如鱼尾缓缓舒展开来。峡谷西岸石壁残留的唐代栈道遗址,已被倒灌的江水淹没。在遗址对应的东岸新建了一条栈道,如果你想徒步游览龙门峡,则可沿栈道行走,去领略龙门峡旖旎的风光。</p> <p class="ql-block">  出了龙门峡,是一片山舒水缓的开阔水面,在碧绿的水中央,有一块形似琵琶的绿洲——琵琶洲。游轮绕过琵琶洲进入到铁棺峡。</p> <p class="ql-block">  铁棺峡谷悬崖千仞,层层叠加的页岩石宛如部部书卷。在峡谷高处的石洞放置着一口黑色悬棺,这是生活在巫山巴人留下的遗物。相传巴人过着游猎生活,他们随山而居,沿临江高山半肋凿龛以葬,信奉“弥高者以为至孝”。据说过去这里的峭壁石隙上有许多悬棺,由于岩石风化,悬棺腐朽等因素,大部分悬棺已消失,现在铁棺峡谷的悬棺已所剩无几。那横卧石洞的悬棺守护着巴人曾经生活过的大宁河,那流淌的大宁河水述说着巴人那悠久而神秘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滴翠峡峡谷悬崖对峙,奇峰多姿,天开一线,满目苍翠,串串水珠从倒垂的钟乳石滴落河中,峡谷显得宁静而幽深。在一突出的岩石上,一只呲牙的川猕猴对着游轮发出“吱吱”叫声,仿佛是对我们这些擅自闯入它的领地,而向我们发出警告。游轮上的导游告诉我,在小三峡现在生活着一千多只野生川猕猴。滴翠峡是幽静的,它仿佛在静静地期盼着在盐业鼎盛时期,那千舟过峡的喧闹盛况吧。</p> <p class="ql-block">  游轮上的导游是位年轻的姑娘,她是巫山本地人。在讲解大宁河与小三峡风景时,她眼里溢满了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她讲解的语气也充满了自豪感。她说,秋天是大宁河小三峡最美的季节,大宁河水碧绿如玉,小三峡两岸那奇峰异石上,一簇簇,一片片红彤彤的枫叶,将大宁河和小三峡渲染得如诗如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