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沁蕴-心理顾问-上海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不能走太快,
蜗牛已经尽力爬,
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好吧!松手了!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以上这篇散文源自于台湾作家:张文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昨晚宁波余姚的Q女士和我语音交流,抱怨上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为什么数数、复述故事、吃饭都不如她的同班小朋友,担心孩子智力会不会有问题。结束交流后,我就推荐Q女士阅读这篇文章……祝福Q女士内心的不安和焦虑慢慢平和下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每一次读它,总感觉有股温柔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生活在空前变化莫测的社会里,每一天我们都急急匆匆往前走,否则怕掉队,怕被淘汰、怕亲人担心、失望、怕承受不了来自自己内心和各方面无尽的压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成人如此也罢。幼小的孩子都已早早被父母或周围环境拉到这个匆匆赶路的行列。为了达到最快“催熟”的效果,父母担心孩子“如果现在不……以后就……”,焦虑心理,像是一种惯性,似乎慢不下来。一声“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把孩子们推到竞争激烈的独木桥,小小年纪变成了集万千期待于一身的疲惫选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忘了教育是滞后的效果,是慢的艺术,一切进步与成就都有发生的时间和规律。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耐心与等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想到了去朋友家玩的情景,年轻的爸爸一遍遍重复着孩子没有听懂的题目,直到孩子回答“会了”为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担任中学专职心理教师的时候,去听老师们的随堂课,教学方式简单而枯燥,一节课为了完成一个教学任务,机械而纯粹,孩子们都没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曾经应公益组织邀请,组织一场十天的夏令营,营员是5岁到18岁年龄跨度大的孩子们。我要求我们的老师按年龄分层定好规矩底线,但不催促,更多的是鼓励和赞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教师和父母的角色,更需要温柔,耐心,淡定。慢慢地,等待生命的自然成长,这需要稳稳的坚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教育呼唤真正能尊重孩子生命发展的家长和教师,孩子们终有一天会找到自己路,或许他(她)不会成为家长希望他(她)成为的企业家、艺术家,名人,但孩子能成为他(她)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就是教育的成功;当孩子热爱自己的生活、不后悔自己走过的路,那他(她)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则信息:说是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在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的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陪伴孩子亦是如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不要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孩子能深深的扎根在人生的沃土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多少家长,没熬过那三厘米!结果毁了孩子,自己终日叹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聪明的家长和老师懂得:陪伴孩子的过程,需要各种储备!需要等待时机,需要执着的耐心、需要相信孩子会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发芽的种子,只不过是各自的形状花期用途不同、或是结果实的时间有早有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些种子,破土而出后便能灿烂绽放;而有些种子,需要漫长的等待期才会开花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家长和老师不要看到别的种子开花结果,就断定自己的孩子不是好种子,也许你播下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结果,只要相信,他就注定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愿生命恢复它本来的自然面貌、让孩子们带着我们家长、成人散步,让我们的心安下来,进入到孩子们的世界,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尽情享受和孩子一起看路上风景的心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身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是多么幸运!父母的身份这真是世界上最幸福而美好的职业,只有这个职业能让我们有机会陪伴孩子的生命轨迹、再回到童年时代…</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