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为本地人,商州莲湖素来不陌生,也从未走出她的视线。</p> <p class="ql-block"> 学龄前后翻南秦岭上街,是必须经过十号信箱门口,过洲河桥,桥北头还有个露天游泳池,走累了时常会在那儿看上一小会,新奇的是那里的男男女女同在一个池子,还穿着有颜色的泳衣……也许我们从小四五岁到初中毕业游泳都是清一色男孩子,向来赤条条、一丝不挂打江水习惯了吧。</p><p class="ql-block"> 过了洲河桥到西门口是一段较长的梧桐林荫大道,夏天遮天蔽日,特别凉快,那时梧桐树也有水桶粗细,树枝、叶子都是自然生长、蓬勃状态,看不到一丝枯枝败叶,显得特别茂盛。那段路(现在的工农路)对孩子们上街简直是福利了,因为步行走到这里,已经过了五分之四的路程,何况不在头顶火辣辣的太阳了,自然行程是惬意和舒适的,还最主要是走完这林荫道就到西门口了,就是到街里了,按耐不住的喜悦也是不言而喻的。</p><p class="ql-block"> 西门口可是商县城那时最大的门户,也是牲口、粮食等繁华热闹的交易集市,记得也有个铁匠铺。集市坐落在西门口老城墙根下,那时护城河还有一些模样,在小河边上有一排核桃树,刚好交易牲口在树下也凉快多了(我爷爷给我买的那头黑丽丽花羊就是在那第二颗核桃树下买的)。</p> <p class="ql-block"> 莲湖的老城墙那时显得很高,都是古朴的又宽又长的大砖,砖缝长着杂草和野小树苗,还有黑厚的绿苔,上面被从莲湖里面生长的大榆树、柳树、杨树遮盖着,永远充满着那种苍茫古老的厚重感。</p><p class="ql-block"> 后来大一点也曾和同伴,从南侧偷踩老城墙砖的凸凹不平爬上城墙,第一次窥探了莲湖里面的部分容颜……那时莲湖已经成公园了,东南都是依老城墙圈了起来,没钱的人怎么进的去。</p><p class="ql-block"> 直到初中毕业那年,我们几个要好同学进了一次(记不清是否买票),还留下了一张可贵的合影照片,那个拍照的位置是现在的水门那儿,不知道是不是那会莲湖刚维修成有水门洞的,能确定的是还没有水门南侧现在的人工造湖部分,只有老莲湖区。</p> <p class="ql-block"> 以后多年也许是忙于上高中和参加工作诸事,期间七八年没有相关莲湖记忆,近在咫尺,并未涉足。</p><p class="ql-block"> 时间来到1995年阳春三月,我在和妻谈恋爱期间(应该在前一年冬天已订婚)的一天,我陪同未婚妻、岳母和妻弟买票游了一次莲湖公园,那时一张门票五元,按当时的物价一点都不便宜,因为当时一碗羊肉泡馍就一块二角钱。那次游园印象深刻,也留下了几张莲湖游园的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 第一张照片是在湖最北拍的,后面背景可以看到湖心岛亭子和老城墙南沙链,上面的槐树以稀还显萧瑟,照片远山背景应该是龟山东边和更远的流岭。 </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未婚妻手扶北侧湖边柳树,站在婆娑垂柳枝条下的照片,还能看到右手拽了几根细如发丝的柳条,自然会令人想起“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 上两张是我们在湖东北角的同一颗桃树 上拍的,“人面桃花相映红”,为与桃花靠近一些,我俩上在树上。我是上的更高了一些,后边背景是湖北紧靠湖边的住户民房,还是土瓦房,远一点也能看到有三四层的楼房,应该是武警住地。</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应该是和妻子的第一张合影,她17岁的弟弟给拍的。可以看到那时莲湖还是土路,有石凳供游人歇息,我穿的手工打的毛衣,那件上衣是我工作后买的第一件西服,妻穿的机制毛衣,也穿上了刚刚流行的健美裤……</p><p class="ql-block"> 记得还有两张我们和岳母的合影,应该是后来妻拿到岳母家了。</p><p class="ql-block"> 那时公园大门在中心街和南街区政府交汇的西侧坐南面北,大门内侧西边有一大一小两颗白玉兰树,大树桶粗样子,另一侧有颗粉红色玉兰树。春天玉兰绽放的格外引人注目,奶油白花挂满枝头,常常引起路人驻足仰望,赞叹绝美无比,久久不肯离去……那时现在的公园天下小区和中心街莲湖桥以南都在莲湖公园内,为莲湖景区的一部分,而且这大门东边的湖区,更显得幽静深邃,杂树丛生,除过青年男女,似乎游人鲜至。</p><p class="ql-block"> 曾几何时,那三颗白玉兰树慢慢的在一次次的修园改造中被折磨贬抄,那一白一粉两颗大玉兰树,应该和现在那儿仅存的那颗大梧桐树相当,多么痛惜玉兰早逝,若如今她们都还健在,那必然是莲湖景区最大的亮点,因为那唯一的梧桐已是莲湖景区的树王,何况有树王大小的满树盛开的白玉兰……那将是何等的风范?何等的满树银花、无视傲雪的景象……就是现在仅剩的那颗梧桐,原本是两颗的,像守护原莲湖公园卫兵似的伫立在大门两侧,后来也是和那几颗玉兰树一样,不知是被专家、工匠们计划掉了?还是和施工或干旱有关系……总之人祸大于天!对古树的继承和保护永比重启植树更有益!那是直接拿来用和毁了再造的选择……话说十年树木,其实几十年也未必成就一颗大树,现在三十年了,莲湖还有那么大的玉兰树吗?再过三十年似乎也不可能有!嗟乎哀哉!为莲湖失去大白玉兰树之不幸哀悼!伟人曾感慨二十八年弹指一挥间,拍这几张照片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十个年头,时间真是不经用,还没觉着,我和妻都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人生已走过了大半辈子……</p> <p class="ql-block"> 如今我经常早上从莲湖转一两圈去上班,或者晚上也去莲湖散步,只因和莲湖做了邻居,朋友打趣的说莲湖成我家的后花园了……去的多了,很多人都成了熟面孔,早上晨练蔚然成风,跳舞、做操、打拳、跑步、打球、遛狗的,围绕莲湖转圈走路的,上班时间东来西往碰面的……莲湖的开放包容,成了普通市民惬意人生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比较遗憾的是莲湖今年已无莲可赏,不光远路、外县或西安游客大失所望,生活在本市、附近居民也是谈到就气愤、无奈,往昔“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景象没有了,一片浑浊的湖水秃秃的无趣可言,昔日碧荷如伞,蜻蜓流连忘返,水中的游鱼在鱼草和荷叶间啄食,以大带小的野鸭成群结队在碧荷间嬉戏、黄昏天空中大群的白鹤盘旋于树间与湖面上空……如今都看不到了,彻底清理莲藕和鱼草破坏了莲湖的生态环境,湖水失去了自洁功能,往年的湖水清澈见底,“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景象不见了,人们看鱼跃起啄食荷叶的乐趣也没有了……</p> <p class="ql-block"> 其二之遗憾,是莲湖靠中心街道旁的月季没有了,往年从春到夏,莲湖路一簇簇月季五颜六色、繁花似锦,如今变成了冰冷的水泥平台(据说是防震逃生所),夏夜成了摩托车的停车场,散发着滚烫的热浪……</p> <p class="ql-block"> 其三的遗憾,是莲湖北边湖边路旁的大柳树被人为过分修剪,如同缺了手臂的残疾人,桶粗的树桩上廖廖几根柳枝细条,夏天给游人都不能带来一片阴凉……“梅以曲为美,直则无态”那是盆景,偌大的公园岂能剥夺大柳树的婀娜多姿、秀发垂湖?……</p> <p class="ql-block"> 其四的遗憾,是莲湖南侧人造湖的同心岛西侧一大片牡丹园不见了。那曾是城区多少游人每年四月期盼和留恋的打卡地,那国色天香的牡丹争奇斗艳,尽显国花的雍容华贵……不知何时牡丹开的好了、出名了,就从人们的眼皮下消失殆尽?植来烂草让牡丹园黄土遗恨……牡丹到底去了哪里?难道莲湖还不配做您高贵的安身家园?您又去哪里富丽堂皇去了?您给万千游园的民众尽情绽放您的雍容华贵还不够好吗?孤芳自赏天地便小了!也许您郁郁寡欢、留恋莲湖旧土早已香销魂散、遗恨九泉之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五的遗憾,还是那当初东门的三颗两白一粉的玉兰树,还有门神之一的那颗大梧桐树……</p> <p class="ql-block"> 最后的小小遗憾,是不见前几年,每天七点多,就在湖里划船打捞漂浮物的长者……开始几天不见我担心他的安危,后来打听到他是光荣退休。如今过段时间也能看到几个年轻人也会打捞漂浮脏物,但总不像长者那么早、天天如一……每当湖面脏兮兮我总会想起长者,总会在早上路过再眺望湖面,脑海中又是长者那熟悉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请不要说我恋旧,好的东西就是古董!</p><p class="ql-block"> 2024.06.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