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离开兰州,开车行两个小时到了刘家峡水库,准备行程坐船驰行在刘家峡水库上,至下游的丙灵寺参观再返回。</p> <p class="ql-block">一走进景区,视野中蓝天白云让你想拥抱这片天。</p> <p class="ql-block">买了船票,每人160元的往返,据说是往返时间两小时,中间留出1个半小时参观柄灵寺。</p> <p class="ql-block">刘家峡水库,又称为炳灵湖,位于甘肃临夏永靖县,是黄河上游的第七个梯阶电站,是中国自主设计、自主施工建造的大型水电工程,被誉为“高原明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刘家峡水库由设计到竣工共耗时17年,其水库呈西南--东北走向,湖岸线长55千米,水面最宽处6千米,水域面积达130多平方千米,蓄水量约57亿多立方米,正常水位1735米,海拔2100米。该水库于1974年竣工,截至2024年7月,刘家峡水库兼有发电、防洪、灌溉、养殖、航运、旅游等功能。</p><p class="ql-block"> 刘家峡水库周边地貌丰富,有许多峡谷和川地相间。黄河水在这里转了一个九十度急弯,穿过千岩壁立的深邃峡谷,水势如万马奔腾,呈现出壮观的景色。特别是刘家峡,以其九十度急弯而著称,为黄河河水画上一道迷人的弯曲线条。</p> <p class="ql-block">登上了快艇,放眼望去,满眼碧水蓝天,远处的山显现出红黄绿,丹霞地貌的感觉中有绿衣披身。</p> <p class="ql-block">快艇行至约半小时水突然变黄了,黄河水的感觉出来了。这种黄衬托的周围更美了。</p> <p class="ql-block">水面上测量的海拔一千八百多米的海拔。</p> <p class="ql-block">到了柄灵寺,我们跑步奔向其中,唯恐时间不够。</p> <p class="ql-block">门票是50元一人。</p> <p class="ql-block">远眺各种山峰,造型极美,甚至不逊色張家界山峰。</p> <p class="ql-block">中间有一道观,可惜时间不允许,没去拜见。</p> <p class="ql-block">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崖壁上,为世界文化遗产。炳灵寺石窟开凿于西晋初年(约3世纪),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最早称为唐述窟。唐朝称龙兴寺,宋朝称灵岩寺,明朝永乐年后称炳灵寺。2014年6月炳灵寺石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炳灵寺石窟有上下四层,存有窟龛183个,共计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约900平方米,分布在大寺沟西岸长约200米,高60米的崖面上。石窟以位于悬崖高处的唐代“自然大佛”(171窟)以及崖面中段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其主体。</p> <p class="ql-block">出于对众神仙的尊重,未一一拍照,仅拍了些介绍。</p> <p class="ql-block">藏教的六字真言。</p> <p class="ql-block">炳灵寺大佛,位于炳灵寺石窟第171佛龛内,上半身依山石雕,下半身泥土塑成,高达27米。大佛始建于唐代,之后历朝历代多次给予了修缮。佛顶原有七层阁楼建筑,后被战火烧毁。炳灵寺大佛为世界第九大佛、中国第五大佛、甘肃第三大佛。</p> <p class="ql-block">炳灵寺石窟第16窟涅槃佛像是北魏时期的泥塑作品,经过了唐代和明代两次重修,是我国石窟中保存最早的涅槃佛像。佛像身长8.6米,肩宽1.8米,佛床高1米,坐西朝东,右胁而卧,左手平伸于体侧,五指并拢扶腿部,手指纤细柔软,头枕二层台。面部长圆,有毫光,磨光高肉髻髻,颈细,身躯修长,着红色通肩袈裟,衣纹作有规律的阶梯式上旋,颜面肢体呈白色。双足并拢,足穿帛带木屐。</p><p class="ql-block">第16窟原位于大寺沟西侧山崖石窟群最底层,俗称卧佛院,是一个不规则长方形天然溶洞,人工加以平整后用土坯砌筑佛床,佛床上泥塑释迦牟尼涅槃像。这是我国惟一的一尊北魏时期的佛祖涅像,也是全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卧佛像,人们称之为“中国第一卧佛"。当年修建刘家峡水电站时,人们把它搬迁了出来,并且分成1米左右的9段,放入箱子内精心保存。在炳灵寺石窟大佛像的对面位置,专门为这尊卧佛修建了大殿,邀请了专家对卧佛进行拼装、粘接、归位、修补。在修复过程中,发现这尊佛像共有三层,最外层是明代的,专家们剥去了明代这一层后,发现里面一层是唐代的,于是剥去了第二层,最里面一层才是北魏的。这尊卧佛带着浓浓入世色彩。佛祖神态安详自如,怡然自乐,给人一种心安理得的感觉。这是北魏佛像的特点。它们往往嘴角上翘,流露出一丝微笑,神情上少了一分肃穆,多了几分亲切。</p> <p class="ql-block">为了不留遗憾,我们又购买了特窟的票,300元一人。克服恐高症,爬上近乎90度的榨小木梯,参观了特窟,包括第169窟和第172窟。</p><p class="ql-block">炳灵寺第169窟,又称"天桥南洞",是炳灵寺石窟中规模最大、时代最早、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窟内有西秦建弘元年的墨书题记,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有明确造像纪年的题记,甚至相较于敦煌莫高窟的题记还要早100多年。洞内仅留有唐人和明人游窟题记;可能由于洞窟距地面较高,在栈道被毁后,无人能登临,因此保留较好,至1963年进行勘察才有人进入。第169窟中,最有名的应该要属北壁6号龛侧石壁上的墨书题记,也被称为"建弘题记",因题记最后写有"建弘元年岁在玄号三月廿四日造"的题字,故而得名。"建弘题记"是目前中国石窟中发现最早的纪年题记。</p><p class="ql-block">网查,"建弘题记"并非建窟之初所记,而是重修后的题记,公元420年,崇信佛教的西秦国王立太子并改元建弘,而后大赦天下,为纪念这一事件,西秦国的达官贵人、高僧大德们对当时的"皇家寺院"--唐述窟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重修,修完后留下了"建弘题记"。</p><p class="ql-block">因此,在169窟中能看见饱经风霜的历史文物,能看见不同的艺术形式,能看见我国最早的石窟题记,也能看见不同时代的故事与历史文化的传承,感受艺术文化的交融碰撞,体会历史文化传承的艰辛与厚重。</p> <p class="ql-block">就是这个木梯。近乎直立登上又倒侧身下来的。</p> <p class="ql-block">内部不允许照相,网上截图的,看到的确是这样的。特窟,尤其是第169窟,因其保存了“建弘元年”的墨书题记,成为我国目前现存拥有最早明确纪年造像题记的洞窟。</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柄买寺出来了,又乘快艇返回,赶到船上一分钟没晚,一切都刚刚好!</p> <p class="ql-block">这是整个水库的形状。</p> <p class="ql-block">下船后来到现景平台上观看到了黄洮分界的壮美。如凝固的巧克力丝绸般柔美。这里峡谷壮观,地貌奇特,特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一清一浊泾渭分明的自然奇观。这里的黄河清澈而宁静,它在与洮河碰撞交汇的时候,出现了"黄河清,洮河黄"的神奇景象。站在山顶的观景台上,能清楚地看到两条河流的分界线。</p> <p class="ql-block">再见刘家峡,你的壮观柔美让我惊喜!</p> <p class="ql-block">看过交汇趋车经过刘家峡大桥,又是壮观的碰撞,无法用文字描述的奇美!</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柄灵寺一日游,寻得临夏特味手抓羊肉,满足味觉需要,补充一天能量所需。</p> <p class="ql-block">手抓羊肉,不羴不腻。论斤卖,不同部位价不同,70左右一斤。</p> <p class="ql-block">酿皮,香香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蒜香乳瓜。就是香油蒜片黄瓜,清香解腻。</p> <p class="ql-block">河沿面片。满满的一大碗,盖着厚厚的羊肉,又香又香又香。。。18元一碗,便宜。</p> <p class="ql-block">下塌酒店</p> <p class="ql-block">饭后慢步而归,小城市很美。希望大家有机会来此看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