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情(5)

一抹嫣红

<p class="ql-block">妈妈去世后,正值大批干部下放劳动,由于爸爸一个人带着我们姊妹四个,生活上有很大的困难,组织上为了照顾爸爸,我们全家没有下放。爸爸调到地区药材公司工作,我们全家从化成岩搬到了药材公司。</p><p class="ql-block">妈妈去世二年后,有人跟爸爸介绍一个阿姨,有一天放学,婆婆跟我说爸爸房间里有个长辫子的阿姨,叫我过去看看,我很生气,书包一甩,“我不去”!后来这件事不了了之,听说那个阿姨嫌我爸爸有四个孩子。</p><p class="ql-block">过了几个月,药材公司之前有一个姓陶的科长因肝癌去世了,他的遗孀王姨,知道了爸爸也是单身,她很主动的靠近爸爸,帮做家务等等,她是陶科长从老家娶的老婆,大字不识几个,又是个家属工,各方面比我妈差太远,我妈妈在浙江瑞安读书以后参军,跟爸爸相知相伴。不知道后来爸爸为什么会娶王姨,我觉得爸爸是鬼迷心窍了。</p><p class="ql-block">爸爸和王姨结婚了,我暗自哭了一场。我把弟弟妹妹叫在一起,告诉他们,我们只有一个妈妈,以后谁都不许叫王姨妈妈。</p><p class="ql-block">自王姨来我家里后,家里的婆婆跟我说她要走了,说爸爸娶了新老婆她也接受不了,婆婆是地委门诊部许医生爱人的姑妈,那时看妈妈身体不好,又要上班,家里四个小孩没人照顾,就把婆婆介绍给我家当保姆,妈妈也称婆婆为姑妈。因为婆婆19岁就死了丈夫,几十年都末改嫁,妈妈说好了将来为婆婆养老送终。</p><p class="ql-block">可是命运却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妈妈先她而去!</p><p class="ql-block">婆婆走后,我很伤心。每天放学回来王姨不做饭给我们吃,我们几个孩子都吃食堂,有时候我放学回来晚了,食堂只有饭,没有菜了,但咸萝卜干每天都有,只好打二小匙咸萝卜拌饭吃。而我看见爸爸房门口有个小炉子,我知道他们吃小灶,我常常流泪,这就是我们没妈的孩子像根草…</p><p class="ql-block">很快初中二年就要过去了,1970年底,我们全排照了一张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宜春中学69届和70届一起毕业分配,我们这二届学生毕业都没有下放。1971年上半年,学校开始分配,一部分参加工作,一部分继续上高中。爸爸说让我参加工作,妺妹读高中。</p><p class="ql-block">1971年三月份我16岁,学校分配我到新余铁路段,可是一直等不到通知,后来听说铁路段招工不要女生。到六月份了分配参加工作的同学基本都走光了,我很着急,跟爸爸说了这事,爸爸去了一趟地委要了一个内招指标。</p><p class="ql-block">我开始在家里做去工厂的准备了,家里有两个箱子,爸爸问我要哪个?我喜欢宝蓝色的箱子,爸爸就拿给我了,把我需要的东西都装进箱子里,又陪我上街买了一些日用品,过了二天,爸爸要亲自送我去江西无线电厂报到,在宜春汽车站等车的时候王姨赶过来了,也不知道爸爸是不是和她吵了架,质问她:“你来干什么”?她说我也来送送小勤。</p><p class="ql-block">我和爸爸乘公共汽车一个半小时的路程,来到万载无线电厂(江西无线电厂建址在万载),在办公室我们碰到了宋炎厂长,爸爸在地委就认识他,我在劳资科办完手续后,爸爸对宋厂长说:“我女儿就交给你了”,宋厂长让爸爸放心。</p><p class="ql-block">1971年6月10日,我从学校走向了工厂,成了一名国家正式工人,进厂学徒三年后才能转正,第一年工资19元,第二年21元,第三年23元,转正后技术工能拿36元钱。</p><p class="ql-block">江西省宜春无线电厂,是由国家四机部直接拨款企业,建于1969年,共有专业高级技术人员退伍军人和职工16人,工厂设宜春地区计量局院内。因时代的特殊性,工厂于1970年搬迁万载县城内。先后又陆续招收学生、转业军人,全厂共88人。工厂生产军用“150”载波机,供抗美援越战争使用。</p><p class="ql-block">我是第二批学生招进来的。</p><p class="ql-block">我们是六个人一间的女生宿舍,全部都是从宜春来的,说白了都是地委干部子女,属开后门进厂的。</p><p class="ql-block">我的工种是注塑工,去江西上饶注塑厂和南昌注塑厂学习了一年多,回厂后不知道为什么买了机器却没有进行生产,只有去金工车间打杂。金工车间年轻人很多,我上班也比较轻松,就这样一天天的过的很快。</p><p class="ql-block">每天上午十点钟,全厂职工要岀车间到广场统一做广播体操,也是我们玩的时候,年轻人说说笑笑,打打闹闹,非常开心。</p> <p class="ql-block">每天下班回到宿舍,稍休息一下拿着饭碗去食堂打饭,蔬菜五分钱一份,肉炒茄子、肉炒苦瓜、肉炒葫芦一毛五一份,红烧肉二毛一份。因为我不吃肥肉,一些年轻的男职工就抢我碗里面的肥肉吃,把他们的瘦肉拨给我吃,单身生活无忧无虑,天天都过的很快乐。</p><p class="ql-block">我们那时候才16、7岁,还是很幼稚不成熟,在宿舍里经常会互相吵架,但很快又会和好,好的时候,6个人在床上蹦来蹦去,你跳到我床上,我跳到你床上,用被单当台幕,一个人岀一个节目,六个傻丫头可爱极了!那段时间是最愉快的日子。</p><p class="ql-block">还有一次,厂里一个职工心梗突然去世,全厂在操场上开追悼会,我因为看不见,既然爬到棚架上去看,大家都吃惊得看着我,我却不以为然。</p><p class="ql-block">我们还有一帮一,一对红。互帮互学,我和同宿舍董艳是一对红。有一次我和董燕在篮球场的篮球架下谈心,活学活用毛译东思想,斩断思想上的杂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那时候年轻人的心特别纯洁,真诚,对一切都向往美好!</p><p class="ql-block">我们工厂也经常要参加劳动。</p><p class="ql-block">有一段时间,厂里自盖车间。宋厂长带头,带领全厂职工挑砖挑瓦,那时候厂里有一段佳话,无线电厂的老职工一直当作趣事常常提起,“朱勤和宋厂长,这一老一少挑扁担的姿式一模一样,扁担不是一前一后挑,而是用背横着挑”,当时我感觉用肩挑骨头多痛呀,背上肉多呀!想起来确实挺有趣。</p> <p class="ql-block">有一天上班,我在车间里不知道做错了什么事情,车间主任说我了一顿,我顶撞了他,他就叫我滚,我也很倔强,扭头就走!回到宿舍捡好几件衣服,背着包出去,准备买汽车票回家,正好在厂大门口碰到我平时玩的很好的朋友胡晓明(她爸爸是西安地委13级高干),她在150车间,问我去哪里,我把事情经过告诉她后,小明说那我陪你回宜春。</p><p class="ql-block">万载汽车站就在无线电厂马路对面,我们到车站买了票就这样回到宜春,到家后,爸爸很奇怪问我,今天不是星期天怎么回来了?我和爸爸说,车间主任叫我滚,我就回来了。爸爸听完又好笑又生气,他告诉我,主任叫你滚不是真的呀,你怎么能够不上班回家呢?这是旷工,是要扣工资的。嘱咐我和小明在家里住一晚,明天回厂跟车间主任承认错误,我只好答应了。</p><p class="ql-block">我和小明上街玩,买了一些东西,第二天早上又乘汽车回到厂里,去车间上班后我又耍了个小聪明,在岀勤表上写了一行字“某月某日,回家待命”。这件事发生后,主任并没有记我旷工,更没有扣我的工资,也许那时候看我还小,一个16岁的女孩犯点小错误,车间主任也没有计较太多。</p><p class="ql-block">国企工人享受工厂一年一次的工龄假。</p><p class="ql-block">1972年我休工龄假回家,不知道为什么我只要在家里住几天,爸爸和王姨总是吵架,后来我问爸爸为什么吵架?爸爸说王姨说她的穿的袜子不见了,怀疑是我藏了她的袜子;又说我偷了家里的腊肉,我很生气,跟她理论!她就要打我,正好家门口挂了一篮豆子,我就用豆子扔她,她长得胖,跑不过我,在院子里追来追去,爸爸正好下班看见了,一把把王姨推进房间,只听她在房间里面又哭又骂…</p><p class="ql-block">有一次大冬天很冷,我看见爸爸打开水龙头冲头,可能和王姨又吵架了,爸爸吵不过王姨,因为只要他们俩吵架,王姨就到县政府找县长告状,(爸爸任县卫生局长),县长打电话批评爸爸。</p><p class="ql-block">爸爸和我说,要跟王姨离婚,带我们回老家生活(老家在安徽滁州)…</p> <p class="ql-block">1972年下半年我入了团,成了一名中国共青团员。心里有一种自毫感和光荣使命,今后我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合格的共青团员!</p> <p class="ql-block">来年的工龄假又到了,我选择不回家过,跟后妈闹矛盾,爸爸又会左右为难。</p><p class="ql-block">我写了一封信给住化成岩的发小李建英,她爸爸李忠后来调工程机械厂任厂长。</p><p class="ql-block">于是我买了一张火车票去分宜工程塑料厂,我在她家很快乐,建英的妈妈,高阿姨每天给我做好吃的,又一次感到了有妈妈的温暖,工龄假很快休完了,回厂上班。</p><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厂里后勤设施不完善,经常没有供应足够的热水,打开水都要早早的去排队。冬天还好,到了夏天我们女生每天下午下了班要洗澡,没办法只好想办法,中午就打一桶冷水,放到太阳底下晒,当时就叫“晒水洗澡”。</p><p class="ql-block">我在厂里是个活跃的女孩,各项文体活动都积极参加。我们厂组织乒乓球参赛运动,我天天下了班苦练打乒乓球,和兄弟厂“江西省工具厂”和“万载水泵厂”打友谊比赛,拿到了较好的名次。</p> <p class="ql-block">我还是厂宣传队成员,经常下班后要排练节目去农村演出,周未就在厂大礼堂汇演,记得有一次我和姜小兰分别扮演《草原英雄小姐妹》里的龙梅和玉荣,用木偶戏形式表演,刘阿姨的女儿英子在幕后伴唱,演完后赢得了全场热烈地掌声,当时我觉得特别骄傲。</p> <p class="ql-block">休闲时迷上了用钩针钩各种好看的盖被子的装饰针织品,还有桌面、窗帘,那时候我的工资才21元钱(学徒第二年),但钩东西需要买很多白纱线,一毛钱一卷,我很喜欢岀自自己手里的作品,花多少钱也愿意,很有成就感,也深得同事们的赞美。</p><p class="ql-block">天气好时,宿舍室友都开始拆洗被子,这是摆在我面前最困难的时候。我不会洗被子,参加工作以前在家里从来没有洗过,家里的事都是由保姆做。没有办法只好到家属区借别人家的木盆和洗衣板,照着别人样子使劲搓,被单太大了实在搓不动,自己就想了一个办法,穿上高筒套鞋,脚盆里放满水,站进去踩,最后可想而知,挂出去晒时被头还是一道黑扛,显然是没洗干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