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情(1)

一抹嫣红

<p class="ql-block">1952年8月,父亲任中国人民志愿军24军74师220团卫生队副队长,随全师奉命由闽南泉州北上,参加抗美援朝。</p><p class="ql-block">爸爸和妈妈结缘于抗美援朝战场。</p><p class="ql-block">1954年5月回国后结婚。爸爸任华东军区工兵教导队卫生所长。1955年1月任华东军区司防新兵团,卫生所主任。妈妈已复员,部队驻入上海。</p> <p class="ql-block">1955年3月12日,妈妈在上海市华东医院生下了我,取名“朱琳娜”</p> <p class="ql-block">1955年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国防部长彭德怀9月25日命令:授予父亲朱景夫军医上尉军衔。</p><p class="ql-block">1956年9月,父亲调南京,任南京军区华东高炮五二九团卫生所主任。妈妈调南京百货商店工作。我一岁半随父母从上海来到南京,我家住在军区大院。</p><p class="ql-block">1956年10月6日妺妹在 浙江衢州出生,取名“朱琳娅”</p><p class="ql-block">1958年2月13日大弟在江苏南京出生,取名“朱广亮”。</p><p class="ql-block">1958年,10月18日由南京军区防空委员会上报,福州军区空军干部处晋升父亲朱景夫军医大尉军衔。基础工资加军龄工资150元左右。</p> <p class="ql-block">几年中家里有了三个孩子。父母亲除了上班,每天还要照顾孩子们,包括喂食、陪孩子玩耍、学习等各种日常活动,虽然很累,家里仍然充满了乐趣和挑战。</p><p class="ql-block">爸爸说,有一天他和妈妈有点急事出去了一会回来,家里像个战场一样乱成一团,玩具、书本、衣物等各种物品散落一地,三个孩子哭闹成一团。看到这个情景爸妈哭笑不得。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爸妈给予了我们最好的关爱。</p> <p class="ql-block">有一天我和邻居家的一个小孩说去接爸爸下班,就这样我们手牵手一起走出大院,到了晚上天黑了还没回去,两家大人到处找也找不到,万分着急,只好去派出所报案,最后爸爸和民警在东郊水库那里找到了我们,俩丫头还在聚精会神玩沙子,全然不知所发生的一切,爸爸一把抱起我,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p><p class="ql-block">有一年过年,我在家门口玩,过来一个人叫了我一声,他说他是我舅舅,让我带他回家,我们回家了,妈妈看见了舅舅特别的高兴,懂事后才知道那是我三舅,从浙江瑞安到我家来过年,因为找不到地址了,在南京大街小巷到处找,最后在巷口看到了我,因为妈妈带我回过浙江老家,所以舅舅一眼就认出了我。</p><p class="ql-block">还有每到傍晚就会听到各种吆喝声传来...,“冰棒马头牌,马头牌冰棒!”“磨-剪-子咯!”</p><p class="ql-block">童年的记忆如同影片般岀现在我脑海里。</p><p class="ql-block">爸爸头上长了一个圆圆的小肉球,软软的,小时候我经常去捏它,爸爸从来不瞪眼,有的全都是对孩子满眼的爱。爸爸总是自己洗完脸之后,再用他的大毛巾顺便给我擦一把脸,印象里爸爸的毛巾总是滑溜溜的,擦在我脸上不舒服。</p><p class="ql-block">1959年12月父亲调江西省赣南大余县莘城镇大型军用飞机场,任空军雷达三三二团卫生所主任。那时候搬家很简单,全家从南京乘船到九江,记得天黑后在九江码头上岸,爸爸提一个大藤篮子牵着我先上岸,妈妈和弟弟妹妹还在船上,爸爸吩咐我守着篮子不要离开,转身回船上拿东西去了,当时我很害怕,毕竟天黑了,留下一个四岁的孩子独单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p><p class="ql-block">全家人在九江找了个旅馆住了一夜。第二天乘坐汽车一路颠簸终于到了大余莘城机场。该机场在1945年1月建成通航,曾在当时是东南亚最大的军用机场。</p> <p class="ql-block">在部队里,特别是是军用机场老百姓是不允许随便进出的,所以部队里有军人食堂、小卖部、幼儿园等有一套完整设施。</p><p class="ql-block">爸爸妈妈要上班,把我和妹妹放在全托幼儿园,弟弟放在托儿所。周一至周五。</p><p class="ql-block">只要到了周五下午,孩子们的父母都到幼儿园来接自家孩子回家,我和妹妹也站在栏杆内眼巴巴地盼望着爸妈来接我们,远远的看到爸妈来了,高兴地又蹦又跳!</p> <p class="ql-block">在那个贫乏的年代里,小孩没有什么玩具,只有在外面玩,有一天刚下一场雨,我们姊妹三个跑岀去玩烂泥巴,爸爸下班回来,三个孩子已经玩的忘记回家,满身满脸的泥巴,但是爸爸没有打我们,这么脏的衣服可不好洗啊!</p><p class="ql-block">家里几个孩子,妈妈把在老家浙江温州的外婆接过来带我们,外婆来了后,爸爸妈妈这才稍喘了一口气。</p><p class="ql-block">记得小时候不懂事,睡觉前外婆要给我洗脸、洗屁股,我大声的叫喊“不要!不要老手洗,要妈妈洗”妈妈没有办法,过来帮我洗;在孩子眼里,妈妈的手很细腻柔软,不是“老手”。</p><p class="ql-block">孩子们比较淘气,外婆管不过来。</p><p class="ql-block">有一次我们三个人把家里墙上的插座盖拧下来玩,幸好被外婆发现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后来外婆还常常提起这件事,她说当时如果酿成大祸,外婆也活不了了,想着都后怕。</p><p class="ql-block">有一天我和妹妹去食堂打饭,大人们都排队,我们跑进食堂里面,小嘴甜甜地叫叔叔阿姨帮我们打好饭菜,那时的饭盒是铝的,一共五层,下面二层装饭,上面二层装菜,最上面一层装汤。有一次我们姐俩提着饭回家,不知道为什么吵架了,就把饭盒放在地下,谁都不拿,我甩手就走,妹妹也走,后来妹妹看我真走了,返回去拿。我比妹妹大一岁半,还是更有点小心机。</p><p class="ql-block">部队每到星期天,都会放露天电影,军人排队去看电影,家属和孩子拿凳子去看,我家经常拿个大大的军用毯垫在地上,全家坐在上面看电影,那时候的电影真好看!</p> <p class="ql-block">妈妈在莘城郊外一个镇上上班,不能经常回家,有时候爸爸骑自行车带我去看妈妈,路上要骑一个小时,马路边都是庄稼,还有好几座木桥,桥栏杆漆的是黑色的,现在还记忆犹新。爸爸那时30多岁很有力气,车蹬的很快,我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岀鬼主意,拉着车座身体往后倒,爸爸发现不对,有些蹬不动了,回头一看,我开心的笑的咯咯响!</p><p class="ql-block">记得妈妈开始在玻璃厂工作,我跟着妈妈去上班,看见大人们用笔一样的东西在一整块大玻璃上划一道直线,玻璃在桌边轻经一敲就下来了,真是很奇妙,小孩子看什么都好奇。</p><p class="ql-block">后来妈妈又在小学当老师,我那时候就像跟屁虫一样,妈妈去上课了,我就在空旷的操场上一个人玩。</p><p class="ql-block">妈妈在镇上住的房子是一条小街,进出的门口都有当地老俵卖菜,有时候进家门都要跨过去。房间很小,是木板房,里面就是一张床,一张桌子。</p><p class="ql-block">有一天可能白天玩疯了,晚上睡觉,半夜做梦尿尿,感到湿淋淋不舒服惊醒了,一摸床上都是水,不好尿床了!我怕妈妈发现,耍小聪明,用自己的身体盖住尿迹,想用体温捂干被单,不想让妈妈发现。其实现在想一想,妈妈就是发现了也不会打我呀。</p><p class="ql-block">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爸爸妈妈给我们改了名字,我改为“朱勤”,妺妹改为“朱玲”,弟弟改为“朱明”。</p><p class="ql-block">小弟弟朱勇1961年10月10日在江西赣南岀生了,我们一共姊妹四个,二男二女。</p> <p class="ql-block">1962年4月,父亲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任江西省宜春专署公费医疗门诊部主任,妈妈调门诊部收费科。</p><p class="ql-block">1962年9月1日,我七岁了,正式上宜春秀江小学一年级。妹妹比我小一岁半,像个跟屁虫一样,我去上课她也要去,爸爸没有办法,去学校找校长商量,让妹妹也上学和我同班。</p><p class="ql-block">我们的班主任叫张自芳老师,至今我对张老师的印象极深,她个子不高,比较瘦小,眼晴总是一眨一眨的。</p><p class="ql-block">我们班上还有一对姐妹叫万艳萍、万仔萍,加上我们姐妹俩。有一次老师叫我们二对姐妹,四个人一起上台在黑板上做算术题,想起来挺有意思。</p><p class="ql-block">读小学一年级不久,年满七岁可以申请加入少先队员。我和班里的一批同学申请入队了,在少先队旗下的宣誓: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好好学习,好好锻炼,时刻准备着,为共产党主义事业而奋斗!</p> <p class="ql-block">妈妈说我从小听话,各科学习很都好,经常拿奖状,家里一面墙都贴着我的奖状,记得那时候的奖状是黄色的,很大一张,爸爸妈妈经常表扬我,我自己心里也美滋滋的。</p><p class="ql-block">而妹妹更调皮,也不懂事,上课老抄我的作业。</p><p class="ql-block">虽然我在老师和爸妈的眼里是听话的孩子,但毕竟还是小孩,我和妹妹也会经常打架。老师把我和妹妹分在同桌,有一天上课时不知为什么,整节课都在打架,又怕老师发现,在桌子下面我掐她一下,她掐我一下,放学后发现我俩手臂上都是一块块青的。</p><p class="ql-block">我最喜欢上音乐课(那时候叫唱歌课)。记得我们上唱歌课要排好队经过学校一条小巷子,有一间专门唱歌的课堂,里面有一架脚踏琴,教我们唱歌的是贺老师,她说话的声音很好听,唱歌更好听!记得教我们的几首歌至今不忘;</p><p class="ql-block">歌词:</p><p class="ql-block">有那么一个星期天儿,</p><p class="ql-block">我家的门口一拐弯儿, </p><p class="ql-block">来了一位老奶奶在路边儿。</p><p class="ql-block">走一步,来一点儿,</p><p class="ql-block">走了半天没多远儿,</p><p class="ql-block">原来呀她是串亲戚儿呀,</p><p class="ql-block">忘记了住在哪个院。</p><p class="ql-block">歌词:</p><p class="ql-block">铁环铁环团团转,</p><p class="ql-block">铁环转,团团转,</p><p class="ql-block">叮叮当当真好玩,</p><p class="ql-block">叮叮当当真好玩呦喂。</p><p class="ql-block">歌词:</p><p class="ql-block">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p><p class="ql-block">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p><p class="ql-block">离不了。</p><p class="ql-block">不管是一寸钢</p><p class="ql-block">一粒米</p><p class="ql-block">一尺布</p><p class="ql-block">一分钱</p><p class="ql-block">咱们都要用的巧</p><p class="ql-block">好钢要用在刀刃上</p><p class="ql-block">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p><p class="ql-block">不能一日烧。</p><p class="ql-block">张老师儿子也在我们这一班,他上课很随便,想进教室就进来,想出去就出去,当时我就想,如果我妈妈是我们班主任就好,我也想进教室就进,想出去就出去。现在想起来特别幼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