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次到川西旅游,色达我是作了些肤浅的功课,毕竟,佛学太博大精深了。当看到真实的五明佛学院时觉得还是非常震撼的,密密麻麻的僧房铺满四面山坡,像红色的海洋一样,僧房很简陋,但是学院的建筑很是精美堂皇,喇荣沟佛学院分为三部分,学院、坛城、天葬台。从资料上了解到,五明佛学院的前身是喇荣寺佛学院,1880年德绛多吉修建一处藏传佛教宁玛派的“日追”(修行处)。上世纪80年代,宁玛派僧人晋美彭措扩建该修行点为学经点,至1993年,学经点学员增加至2千多人,经师54人。1997年,成立了喇荣寺五明佛学院。学院的课程设置分显教、密教和共同文化三大部分。显教又设有戒律、因明、俱舍、中观和般若,密教又设有续部经典、各类加行、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和窍诀等。共同文化课设有声明、医方明、藏文、汉文、计算机、历史等内容。 </p><p class="ql-block"> 远眺色达城外的东嘎寺。</p> <p class="ql-block">从东嘎寺往下俯瞰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色达县城的海拔有3800多米</p> <p class="ql-block">去色达参观第一站是瞻仰东嘎寺,第二站游玩金马草原,第三站才是色达五明佛学院。</p> <p class="ql-block">坐专线大巴去五明佛学院路上</p> <p class="ql-block">喇荣五明佛学院的全景</p> <p class="ql-block">色达五明佛学院,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由四川省佛教协会主办,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洛若镇,平均海拔3900米,属藏传佛教宁玛派。</p> <p class="ql-block">在金马草原停留了20分钟。蓝天白云下,山脊连绵起伏,延伸而下的是广袤的金马草原,色达在藏语便是“金马”的意思,传说在这富饶美丽的草原上,人们曾发现过“马头”形金子而得名,这里被称为格萨尔王最后的部落,流传着格萨尔王与王妃珠姆的美丽传说。</p> <p class="ql-block">大巴进入佛学院</p> <p class="ql-block">下课的女僧</p> <p class="ql-block">僧人的生活也是自理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行走在上山去观景台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在上山的路上俯瞰下方草原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走进佛学院,撞进眼帘的就是满山遍野的红:红房子、红衣喇嘛,非常震撼。</p> <p class="ql-block">1993年被美国《世界报》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 ("五明"是指古印度的五类学科,全称五明处,即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和内明。大乘佛教积极主张利益众生,以五明为学人所必学的内容,并认为经是圆成佛果的"大智资粮"。)</p> <p class="ql-block">佛学院的僧舍很壮观,连绵数公里的山谷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绛红色小木屋。在重重的群山环绕之中,僧舍以佛学院的大经堂为中心,不计其数的小木屋延绵无数,一眼望不到头。这些小木屋是数万名喇嘛和觉姆(尼姑)自己搭建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在色达五明佛学院,男女之间有许多严格的规定,如男女众之间不能说话(上师、法师、大管家除外)、男女众不可以一起行坐等,这些管理制度同样也反映在空间上,赋予空间性别属性。</p> <p class="ql-block">在汉族僧侣进入色达五明佛学院后,在空间形态上也发生了变化。在藏族觉姆进入后,佛学院分为两个区域,西侧为女尼区,东侧为喇嘛区;在汉族僧侣进入后,佛学院的中央核心区可以分成四个部分:藏族的觉姆经堂、汉族女尼的教学楼和综合楼、汉僧的显密经堂、藏人经堂。汉族僧侣的进入再次丰富了佛学院的空间结构。</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生活实施商店、医院、服装、食品等等用品一应俱全</p> <p class="ql-block">当今,藏民将送一子或女前往色达学习佛教引以为荣。色达佛学院学制一般为6年,特殊学科需要学习13年。由于学制时间长,为了解决住宿问题,僧众学员会沿着山坡修建木结构的藏式小平房,其外观一律被刷成具有神圣含义的绛红色,房顶平铺泥土,每间红房子占地几平方米,日积月累,修建的房屋就渐渐地布满了络若乡这处名叫喇荣沟的山谷!</p> <p class="ql-block">色达佛学院是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之一,连绵数公里的山谷中,成千上万个绛红色的僧舍堆堆叠叠、鳞次栉比,初见让人为之惊艳,不愧是被称作佛国净土。</p> <p class="ql-block">喇容五明佛学院是世界最大的藏传佛学院,据传僧侣已达40000余人,在此修习的僧侣称为“扎巴”,女僧侣称为“觉姆”</p> <p class="ql-block">色达县海拔高度为3878.7米,全境海拔大多在米以上,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色达县是四川省甘孜藏族治州下辖的一个县。色达县历史悠久。早在3000年前已有人类繁衍生息于此,古藏族六大氏族之一的董氏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当地人称“阿嘎洛麦”即猿人之意。</p> <p class="ql-block">远远看去坛下的那是转经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善男信女</p> <p class="ql-block">喇荣沟佛学院分为三部分,学院、坛城、天葬台。学院的课程设置分显教、密教和共同文化三大部分。显教又设有戒律、因明、俱舍、中观和般若,密教又设有续部经典、各类加行、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和窍诀等。共同文化课设有声明、医方明、藏文、汉文、计算机、历史等内容。</p> <p class="ql-block">在佛学院一座山峰上,有一幢金碧辉煌的建筑,叫做"坛城"(音译)。它的上半部分是转经的地方,下面一层是转经筒。山底和山梁上分布着几座寺庙和佛堂,建筑规模虽都不很大,但装饰考究而辉煌。</p> <p class="ql-block">整个佛学院是一座开放的学校,也一个完整的小社会,这里邮局、书店、餐厅一应俱全,头戴黄色遮阳帽、身披桨红色僧袍的扎巴喇嘛和觉姆来来往往,在这里生活学习修行,空气中充满不染人间烟火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一边走路,一边转着手转经是藏人的生活习惯</p> <p class="ql-block">雨后彩虹</p> <p class="ql-block">僧人除了念佛诵经做功课为主业,家庭生活还是能参加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的天葬台的三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因为研究天葬也是喇荣五明佛学院的三大主要任务之一。</p> <p class="ql-block">虽然天葬是可以开放参观的,但预约、登记、时间、手续繁琐对一般观众不是件容易的事。</p> <p class="ql-block">色达,一个神秘而充满信仰的地方,这里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清澈见底的河流、五彩斑斓的经幡,以及世界最大的佛学院——色达佛学院。拥有数以万计的僧侣和信徒。在这里,可以看到僧侣们忙碌于修行、诵经、上课,信仰的力量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站在佛学院的山顶,俯瞰整个山谷,满目皆是红房子和僧侣,让人深感震撼。色达是一个充满魅力和信仰的地方,这里的风光、文化、宗教都让人难以忘怀。对于我这种类型的喜欢探险的人,色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