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情(3)

一抹嫣红

<p class="ql-block">到了夏天,每天中午爸爸妈妈都要我们睡午觉,但我们几个孩子等爸妈睡着了,就提着鞋,光着脚轻轻地开门岀去,到外面穿好鞋,大热天也不怕晒,跑到小树林里去抓知了,晚上抓萤火虫放在瓶子里,萤火虫在瓶子里一闪一闪的真好看!</p> <p class="ql-block">我们家里养了蚕,我把纸上的蚕卵放在内衣口袋里,上学也捂着,这样小蚕岀来的比较快。然后准备好一个盒子,门诊部有很多打针用的空盒子,我拿回家,在盒子上戳上几个小洞,以便蚕宝宝透气。等小蚕岀来了,放进盒子里,这时蚕宝宝需要吃桑叶了。</p><p class="ql-block">讲师团的房子前面有二棵很大的桑叶树,树很高,但下面的桑叶都被摘掉了,我就叫弟弟小三抓到树上去摘桑叶,他小时候非常机灵,鞋一脱,一骨碌就爬上树了,爬上树顶在枝头上摘桑叶,树枝一晃一晃的,弟弟很勇敢,一点都不害怕,把摘到的桑叶往树下扔,我们就在下面捡,也有别家的小孩抢我们的桑叶,抢到就跑。反正我家蚕宝宝吃的桑叶弟弟全包了。</p> <p class="ql-block">我在家里用一个空罐头瓶子洗干净,养海宝。这种生物是活性的,从一片可以生长出五六七八片,但需要用白糖水养,我会向爸爸要钱买糖,爸爸也会给,过几天我们就能喝到一杯海宝水了,四姊妹轮着一人喝一口,这就是孩子们的乐趣。</p><p class="ql-block">我们女孩儿喜欢踢踺子,跳房,跳橡皮筋,丢沙包,攻城,那时候学校布置的作业少,做完了就玩。</p> <p class="ql-block">经常有打爆米花的人在我们家属区打爆米。那时候家里没有什么零食吃,所以我们一听到打爆米的响声就赶紧回家用脸盆在米缸里装好米去排队打爆米花,打爆米的人把米倒进黑色铁炉里,加一点糖精,盖上炉盖,一只手摇,一只手推动风箱,几分钟后随着一声巨响,米花就全部倒在麻袋里了,空气中弥漫着米的芳香,我们装好打好了的爆米花回到家里,迫不及待地吃,真是又香又甜,上学时都不忘装满口袋。</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在一起的很多女孩都存糖纸和邮票,我存的糖纸都很漂亮,有些是爸爸出差买回来的糖留下的糖纸,有不少糖纸是班上后来和我同桌的方小维给我的,他爸爸也经常出差,买的糖多数是玻璃糖纸包装的,镶嵌金边和银边。对着阳光照,可以折射出炫丽的光彩。我把糖纸压在厚厚的书里,压的很平,玻璃糖纸压久了放在手中会卷起来,我们小伙伴们称这种糖纸为“活糖纸”。那要三四张普通糖纸才能换取一张金糖纸。</p><p class="ql-block">放学写完作业后或星期天,我们存糖纸的小伙伴就聚在一起换糖纸,深刻的记得我和吴英坐在小沟上面的小拱桥上换糖纸。小小的一片糖纸,曾经带给我们童年太多欢欣和快乐!</p> <p class="ql-block">还有四个人打“调主”的扑克牌。坐两对面的是一对,从三打到K,抓牌时谁先现就是主。有输有赢,回忆起来真的童趣太多。</p> <p class="ql-block">小学放假后,每天都会玩疯,女孩也像男孩一样。吃过晚饭后,孩子们都在草地上玩“工兵抓强盗”跑啊、跳啊,个个都是满头大汗,玩的忘了回家,玩太晚了各种叫骂声传来,大人们叫唤自家的孩子回家睡觉。</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们女孩子也经常分二派,这帮人不跟那帮人玩,有时候派一个人假装跟她们玩,有什么情况就回来报告。或者这家小孩不跟那家小孩玩,有一次我和妹妹站在家门口和对面王琍姐妹吵架,妺妹大声喊“不要脸,穿花衣服”对面也大声喊“你也不要脸穿花衣服”显然妺妹忘记自己也穿了花衣服”现在想起来特别好笑,小孩就是小孩!</p> <p class="ql-block">我们家里一直请了保姆,所以我很少做家务事,放学或放假总是去找好朋友玩,和我玩的最好的朋友是李芭依,李建英,我们三个人都是同一年生的。</p><p class="ql-block">我家住在西一楼,芭依家楼上住的是后来我读初中班主任的三个男孩,他们家老大叫易新平,每天总是趴在窗户上往下看,我出门去芭依家时只要看见新平趴在窗户上,就下意识的整理一下衣服,抬头挺胸的走路,我也不知道是为啥?是为了吸引小男孩的注意吧?小女孩怎么也有这种小心思呢。</p><p class="ql-block">我每天都去芭依家找她玩,(芭依是文联李木子的女儿),不过她还要先做好饭才能玩,记得芭依煮稀饭,煮开了后把用匙子把稀饭四周的泡淘掉,我觉得很好玩,抢过她的匙淘泡泡。等她做好完了事我俩就会一起出去玩一会儿。</p><p class="ql-block">李建英家是后来搬来的,住在一个平房里,一间很大的房间,一圈都是床。我找建英玩印象最深的就是丢仔,用五个麻将,一个乒乓球,很好玩。最能锻炼眼睛和手指的灵活性。</p><p class="ql-block">每个月行暑卫生处的干部都会到每家每户去检查卫生,有“最清洁(大红色),清洁(粉红色),不清洁(黄色),检查完后将这些纸贴在门上,我们家从来没有贴过不清洁。</p><p class="ql-block">有的时候我们会去沟里洗澡,因为沟里水不深是流动的,也比较干净。有一次我把小弟带到沟里去洗澡,沟上面有小拱桥,下面是拱桥洞,我叫小弟憋住气,把他往洞里一推,我在洞的另一边拉他出来,其实这个动作是很危险的,弟弟如果没有憋住气就很快就会呛水,不知道会有怎样的后果,难以想象,当时弟弟才六岁。</p><p class="ql-block">每逢下雨天晴后,我们提着小篮子去山上拾地木耳(本地人叫雷公屎)山上光秃秃的小石头上最多,有时候我们拾的到大半篮到河里去洗干净,再拿回家做菜吃。</p> <p class="ql-block">化成岩靠河的岩石边是水流急转处,这里经常有船只翻船,男孩们只要知道翻船了,会从几米高的岩石上直接跳到河里,憋着气钻入河底拾船上翻掉的荞头,稻谷。我记得那儿的水又深又急还有很多旋窝。但是住在化成岩的男孩个个是玩水的能手,无所谓惧。 </p><p class="ql-block">化成岩的女孩也是嬉水高手,那时候的秀江水很清潵,一眼能见水底的鹅卵石和水草。到了夏天我们女孩在河里玩游戏,捡一块鹅卵石先给大家看一下,然后记住这块石头的颜色和形状,由一人使劲投向远方水底,大家一同而跃钻入水底去寻找这块石头,谁最先找到,将这块石头高高举起,谁就是胜利者!</p> <p class="ql-block">夏天下河洗澡要路过老俵的一片菜地,菜地里种了很多黃瓜,我们小伙伴趁机会偷老俵的黄瓜藏在衣服下面,钻到河里边洗澡边吃。</p><p class="ql-block">无忧无虑的童年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秋天去农民种的桔子树下,捡掉下来的桔子吃,有时候也会做坏事,捡不到桔子了,趁守桔农不注意,抱着树干使劲摇几下,桔子就会一个个掉下来,我们快速捡起来,守桔农发现了追过来,孩子们撒腿就跑,比兔子还快! </p> <p class="ql-block">捡回来的桔子,妈妈会用几个空饼干盒装着,每天分一二个给我和弟弟妹妹,毕竟那时候家里孩子多,很少买水果吃。</p><p class="ql-block">每当夏天的晚上,爸爸在家门口地上洒很多水降温,然后把竹床搬到外面去乘凉,我们洗完了澡,拿上自己的枕头带一把扇子,放在竹床上抢位子,然后躺在竹床上看着奇妙的天空,那大大小小的星星,小脑袋里充满着幻想..那时候的星星比现在多,密密麻麻的,若恰巧有风拂来,很是惬意。</p><p class="ql-block">小伙伴会围着一圈讲故事,爸爸妈妈有时候也会跟我们讲打仗的故事。偶尔爸爸也会买一个大西瓜,放在水桶里,桶里放满水,降低西瓜的热气,晚上切开分给我们吃。那时候是我们最单纯,最幸福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栋房子旁边是一排平房,平房隔壁有一栋板式的工字楼是地委讲师团,我们放学没事就会在那里一会上楼一会下楼玩,因为是木板楼房,每走一步都有响声,小孩子就喜欢这样来回咚咚咚的跑来跑去。有一天我和芭依在讲师团楼上最左边的一个房间门口,发现一个用大锁锁住的门,我把门推开一条缝闭着一只眼往里看,看见里面的地上堆了很多书,我很兴奋!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的小孩正是求知欲很强的时期,突然间不上课了,课外书也看不到了,一下看到屋子里有这么多书,是什么书呢,都是大人看的书吗?但我俩还是想办法把门使劲推开一条大缝,缩着身子钻了进去,哇!好多好多的书啊,我心里还是很害怕,因为必竟还是想偷书啊!也不管偷不偷了,顺手拿了二本放在一起的厚书(也没看什么书名),赶紧从门缝钻出来,把书藏在衣服里面生怕被别人发现,急急忙忙往家跑,到了家拿出来定神一看,书名叫《山乡巨变》二本正好是上下集。这是我人生中看的第一本长篇小说,书里面的内容似懂非懂。</p> <p class="ql-block">刚搬到化成岩时,我家养了几只鸡。有一天爸爸拿出一把小刀用酒精消好毒,准备给一只鸡开刀,爸爸说这只鸡的胃涨的很大,消化不好,要给它治一治。我看到爸爸抓住鸡,用小刀一划把鸡胃里面吃进去的东西倒出来,又非常熟练的重新缝合起来,更奇怪的是给鸡缝好针,这只鸡马上就能站起来拍拍翅膀走了。</p><p class="ql-block">战争年代,爸爸在部队里就是卫生兵在前线打仗,他们在战场上负责抢救伤员的工作,轻伤员就地包扎,重伤员由担架队运往后方。爸爸这支部队从抗日战争一直打到抗美援朝。所以爸爸是我最佩服的军人,我很骄傲有一位军人爸爸!</p> <p class="ql-block">本来家家户户都种了菜,原本每家种的菜都能自供自给。但在文革时不能种自留地,这叫割资本主义尾巴,没办法,各家各户都把菜地铲平了,鸡也不准养了。</p><p class="ql-block">记得1967年、1968年各单位揪出来很多人,打成反革命右派份子,有时候我放学回家,路过操场上的篮球场,看见一排排所谓“反革命右派份子”脖子上挂着牌,站在烈日下晒太阳。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这样没有人性?让他们站在太阳底下晒呢?,太惨忍了!当时我非常想不通。</p><p class="ql-block">有一次,大姐从江西共大回来,不知道为什么在吃饭的时候和爸爸吵起来了(辨论),越吵越凶,爸爸把饭碗往桌子上使劲一摔,差点把桌上的菜掀翻在地。大姐和爸爸一样的性格,都很刚烈。</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大姐坐火车回南昌,叫我去送她,在火车站排队进站时一直蹲在地下,用围巾盖住脸然后跟我说,如果有人靠近立即告诉她,印象中大姐那时候是“老保”,怕造反派抓她,当时我也小,很多事情并不清楚,心里也很紧张。</p><p class="ql-block">那时候总看见红卫兵抄家,不是抄这一家就是抄那一家,有一天几个红卫兵到我家来了,我以为开始抄我家了,原来他们进来是借我家里的桌子写东西,虚惊一场。</p> <p class="ql-block">有一天放学路过食堂,我看见贴了爸爸的大字报,用毛笔写“打倒军阀朱景夫”“朱景夫伸向食堂的黑爪牙!”回家后跟爸爸说,我看见贴了你的大字报,爸爸说“扯蛋!老子当兵跟着共产党,冒着生命在前线打仗,还成反革命了?”爸爸什么都不怕,在我心目中,爸爸就是一个真正的硬汉!因为我看到很多叔叔揪出来后都是低着头走路,爸爸却依然走路如风,雄纠纠,气昂昂!军人气质永远不变,爸爸没有挂过牌,他永远一身正气!</p><p class="ql-block">单位上贴了爸爸的大字报后被我们班上的高胜利同学看到了,他带一把弹弓到学校里,下课时就用厚厚的纸叠成的“子弹”瞄准我弹,我强忍眼泪没流下来,我不相信爸爸是坏人!</p><p class="ql-block">有一天我们那片区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招集我们十一二岁的孩子们晚上开会,成立“红小兵”。开会的内容我完全没听清楚,两眼盯着那堆红袖章,“大家排好队,开始发红袖章了!”我马上跑过去排队,领了一个红袖章,请一位姐姐帮我带戴上,我记得要戴在左胳膊上。</p><p class="ql-block">戴上了“抗大红小兵”字样的红袖章,精神抖擞的回到家里,挺着胸膛自豪的走来走去,向弟弟妹妹炫耀,他们很羡慕,想摸摸我的袖章,我说“不要动,弄脏了”小时候就知道虚荣。</p> <p class="ql-block">我是左撇子,吃饭用左手,爸妈就会呵斥,我没办法,只好用笨拙的右手练习拿筷子。所以小时候只要爸妈能看到的我就用右手,看不到的就用左手,比如:吃饭、刷牙用右手。而拿剪刀、刷鞋、切菜都用左手。</p>

爸爸

糖纸

我们

桑叶

桔子

弟弟

时候

红袖章

家里

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