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焕庸线

蹉跎岁月

<p class="ql-block">来到黑河市,发现有座特别的公园,它就是:瑷珲腾冲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主题公园</p> <p class="ql-block">胡焕庸线,也被称为黑河-腾冲线,是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一条人口密度的对比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条线从黑龙江的黑河开始,经过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昌都,到云南的腾冲结束,大致沿着45°倾斜的直线延伸。胡焕庸线的提出,反映了中国东西部之间的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差异。</p> <p class="ql-block">线的东南部,即43.8%的国土上居住着94.1%的人口,而线的西北部,即56.2%的国土上只居住着5.9%的人口。这种人口分布的不均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分割线。胡焕庸线的存在,不仅是一条人口地理分界线,也是中国地理环境空间分异的直观写照,深刻反映了中国自然、经济和人口等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p> <p class="ql-block">胡焕庸线还与中国400mm的降水线重合,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同时也是生态条件的突变带,形成了中国生态环境的脆弱带。这条线的影响已经超出了人文地理甚至地理学的范围,成为广为人知的中国国情分界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