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领队:钟立英</p><p class="ql-block"> 编导:竹林深处</p><p class="ql-block"> 小D调葫芦丝领奏廖红燕</p><p class="ql-block"> 大D调葫芦丝王新年</p><p class="ql-block"> 扬琴: 蔡姣华</p><p class="ql-block"> 文字编辑:竹林深处</p><p class="ql-block"> 图片:竹林深处</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6.30</span></p> <p class="ql-block">祖国,我爱您</p><p class="ql-block">您经历了多少沧桑</p><p class="ql-block">您经历了多少风雨</p><p class="ql-block">您孕育了悠久的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您孕育了数以亿计的炎黄子孙!七月到,大江南北齐欢唱!祝福党永葆青春!让我们向伟大的党致敬!</p> <p class="ql-block"> 心怀感恩,启航梦想,庆《七一》文艺演出活动。</p> <p class="ql-block"> 茉莉花小乐队2023年首次登上时代广场后,2024年应大众乐团邀请,参加2024年嘉裕花园上海厅。心怀感恩,启航梦想,庆《七一》文艺演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廖红燕,王新年 两位葫芦丝老友的参加,乐队放弃了原选的《紫竹调》。最后选择了以葫芦丝为主旋律的《采红菱》。由王新年演奏大D调葫芦丝,王姐宝刀不老。廖红燕主吹小D葫芦丝。廖红燕拿到乐谱,第二天把《采红菱》全曲,跟伴奏吹的录音发到群里。优美动听的旋律,激发了乐队老葫友的葫芦情怀,增强了整个乐队的信心。多位葫友都想拿起久违的葫芦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采红菱属于江苏民歌体裁,具体而言,它是高淳民歌的一个代表作品。高淳民歌作为“吴歌”体系的一部分,融合了吴地汉族民歌、民谣特色,浸润江南水乡稻作文化、舟楫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民歌形式。采红菱以其优美欢快的旋律,描写了青年男女在采菱角时的喜悦心情,通过男女对唱的形式,表达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这首歌曲不仅在江苏地区广泛流传,还经过了改编和演绎,成为了华语乐坛的经典之作。</p><p class="ql-block"> 摘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乐队成员</p><p class="ql-block">钟立英,夏安平,王新年,廖红燕,蔡姣华,李琳娜,陈佑星,陈燕林,吴仙挑,扬艳红,李启英,陈诗英,刘翠娥,陈林,黄慧敏</p> <p class="ql-block"> 茉莉花全体人员5月8号开工合影</p> <p class="ql-block"> 没有编导,指挥,大家群策群力,茉莉花小乐队开始第一次排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小乐队排练场:陈诗英打节奏,廖红燕指导第一次排练就把全曲拿下。</p> <p class="ql-block"> 经过二次活动的排练,扬琴蔡姣华美女得到了锻炼,琴艺飞速提高。和弦打的棒棒哒……</p><p class="ql-block"> 陈林的竹笛一次比一次吹的好。</p><p class="ql-block"> 陈诗英因身体原因不能吹,当听到美妙的葫芦声,要求参加吹葫芦丝,陈佑星,黄慧敏,李琳娜也主动加入葫芦丝队伍。</p><p class="ql-block"> 有她们的加入,大家信心倍增。葫芦丝声音嘹亮,节奏稳准,六个人吹出来的声音,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人在吹。葫芦丝的节奏受到乐队潘老师的称赞。(后期排练得到潘老师和穆老师帮助)在这里我代表乐队全体队员,向两位老师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30号,小乐队正式登上上海厅大舞台。</p> <p class="ql-block">活动后的心语:</p> <p class="ql-block"> 在夏姐的带领和大家共同努力下,优美欢快的采红菱被大家共同搬上了舞台!虽说在舞台上我出错了,舞台经验丰富的姐姐们能不着痕迹的把我的错轻轻带过!让我们的演出顺利完成!我要对姐姐们大声说谢谢大家了!这份带着感恩带着笑的经历,让我们的岁月有了一种沧桑的美!轻轻落下的文字里,有爱,有痕,有花香,有阳光,有梦,有希望,也有幸福。且将那些沁满芬芳的过往,一一收藏,妥帖安放,任凭沉淀成流年枝头一抹耀眼的光。在往后余生,只要我想起这些就会想起美好的姐姐们!七月,我们将迎来炙热的温度,风不再有六月的温柔。七月的渡口,绿意葱茏,荷香拂了还满。我们还要相约,一起看荷,听雨,听曲,吹笛!感谢姐姐们一路的不离不弃,与一如既往的支持。愿我们在新的一月,依然,且珍,且惜,且懂,且知!感恩岁月赠予我们这一份,可以同行的缘。既已懂得,何须多言。你们永远是我眉间心上,最美的水云间。 感恩我生命中美丽的姐姐们!有你们真好!</p><p class="ql-block">陈林写于2024.7.1</p><p class="ql-block"> 活动结束后,陈林有感而发。她是我们乐队年龄最小的成员,热情为乐队服务,为人谦虚,刻苦练习,开始学吹笛不久。第一次上舞台,表现不错。</p> <p class="ql-block">《为茉莉花女子乐队七一演出点赞》</p><p class="ql-block">洪湖岸边日月新,</p><p class="ql-block">采红菱曲悦耳听。</p><p class="ql-block">妙曼英姿欢颜展,</p><p class="ql-block">民乐齐奏颂党恩。</p><p class="ql-block">二0二四年建党节汇演有感</p><p class="ql-block"> 李琳娜</p> <p class="ql-block"> 小乐队在钟立英,夏安平,廖红燕组委的领导下,我们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排练,终于搬上舞台,展示了我们乐队晚年风采,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因为时间紧,队友水平不一,主要是几位扎实功底的老葫友挑重担,终于完成了《采红菱》以葫芦丝为主的器乐小合奏。最后受大众乐团团长的邀请,登上了庆《七一》心怀感思,启航梦想,的大舞台。</p><p class="ql-block"> 李琳娜写于7.1</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小乐队几次出场亮相都倍受关注,总算让劳心劳力的组委得到些许安慰!而不操心的我等也收获了太多的快乐,真诚致谢组委会的精心安排。</p><p class="ql-block"> 看了陈林小才女抒情散文式的发帖,更为这个小乐队感到骄傲!陈林才女的文笔真是了得!佩服!仰慕! 还有钟美女普星美女带着大家妖起来的各种姿态的美照,让夕阳里的我们绽放出一抹抹绚丽的风采。更有星星、慧敏等妹妹们谦逊温婉的处事待人,让我们感受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与和谐。有你们真好!爱你们!爱《苿莉花小乐队》!</p><p class="ql-block"> 陈燕林2024.7.1</p> <p class="ql-block"> 在葫芦丝十周之即,《采红菱》对我们大家更有深远的情义。让我们重新回到十年前的你我,相聚在老年大学初相识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葫友们时隔几年,重拾葫芦丝演奏。当优美动听熟悉的葫芦声在大厅响起时,仿佛把大家重新带回到十年前,大家初相识在老年大学葫芦丝班的情景。是刘老师手把手教我们吹,教我们识谱,风雨十年苍老了容颜,各种原因老葫友们改行学了其他乐器。但我们任然不忘初心,学葫芦丝十周年,舞台上重新响起远久的葫芦声,葫芦声又一次让我们相聚在一起。茉莉花小乐队为葫芦丝十周年而成立,为取消十周年庆而解散。</p><p class="ql-block"> 完成这次活动后,队友们就都要回到各自的团队。祝队友们在各自的团队继续操练,一路繁花似景,有空随时相约,愿我们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一起加油!</p> <p class="ql-block"> 一曲欢快的《采红菱》是我们献给刘老师教学十周年最好的礼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