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大理姐妹行(二) <p class="ql-block">十一日,我们前往大理。</p><p class="ql-block">我们打卡的第一站是位于苍山脚下、洱海边的旅拍点。</p><p class="ql-block">旅拍,又称旅摄,旅行拍摄的简称。在行走的途中,用光圈、快门记录下旅行过程中的美好。过去广泛应用于婚纱摄影,随着人们的消费升级,现在传统旅游、亲子写真、户外运动等群体也加入了旅拍的元素。丽江有,大理也有。</p><p class="ql-block">旅拍点是苍山脚下的一片花田,红的花、粉的花、紫的花,成片铺展开来,草地交错其间。远处苍山如黛,白云缭绕,近前绿草茵茵,鲜花灼灼。如此美景,怎能辜负。那就嗨起来吧,人生又有几个姿意绽放的六十岁呢。</p> <p class="ql-block">我们打卡的第二站是双廊古镇。</p><p class="ql-block">双廊古镇,是一个拥有深厚历史底蕴和迷人自然风光的古镇。这里曾是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如今则以其独特的白族民居、古朴的街道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着众多游客。</p> <p class="ql-block">走在小镇的街头巷尾,你会被一座座古朴的民居、古老的城墙和清新的花草所吸引。远处是苍山洱海,近处是美丽的湖光山色。古镇的石板路、小桥流水、杨柳依依,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那个久远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漫步古镇,仿佛时光都慢了下来。这里紧邻洱海边,从古镇可以直面南诏风情岛,让人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风情。在双廊的洱海边,修建了许多供游人休闲的地方,有桌椅板凳、靠背椅和遮阳伞等设施,还有许多咖啡馆、冷饮店和小食店。</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可以坐下来,吹着微风,看天空的云卷云舒,观洱海的滨海风光,感受那份独特的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杨丽萍的太阳宫和月亮宫。</p><p class="ql-block">作为杨丽萍曾经的居所,很有民族特色,非常值得去参观。可以提前预约。</p> <p class="ql-block">这里,沿着洱海边还有一条花廊。一路走来全是花,花朵开合的随心所欲,在那个艳蓝的天里面的红色,是何等贵重和奢侈。</p><p class="ql-block">花儿在提醒我们,应该热烈地活!</p> <p class="ql-block">大理,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地方。这里有着苍山洱海、风花雪月的美景,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还有特色美食的加持。寻一个晴朗的日子,来到双廊村吧,清清碧波,巍巍苍山,天高云淡,静静的小渔村,品品普洱茶、小粒咖啡,晒晒太阳,剩下的便只剩惬意了!</p> <p class="ql-block">午饭就餐点是在一家白族院落,大门、庭院、整体建构都是鲜明的白族民居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白族民居以白色为主基调,青瓦白墙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别有韵致。</p> <p class="ql-block">门楼是白族建筑风格的一大特点,建新房时,讲究的人家会选用殿阁造型,飞檐串角,斗拱重叠,辅之以泥塑、木雕、彩画等组合成丰富多彩的立体图案,气派精致又透出朴实大方。</p> <p class="ql-block">白族民居可舒适居住,也可诗意地表达,一面照壁就是一个文化的符号。</p><p class="ql-block">照壁集“文化墙、风水墙、采光墙”等于一体,是白族独特的文化符号之一。通常被雕刻或绘制上精美的图案,彩绘是其中一种,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照壁中心有四字题字,如“延年益寿”“富贵吉祥”“清白传家”等,这些题字或表达美好祈愿、高雅情趣,或带有寓意典故。</p><p class="ql-block">现实与诗意结合的白族民居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p> <p class="ql-block">白族小粽子软糯劲道,清淡可口。</p> <p class="ql-block">白族人家喜欢用银制餐具,盛米饭的银碗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我们打卡的第三站是金梭岛。</p><p class="ql-block">金梭岛是洱海中的最大岛屿,呈长锥形,形如织布机上的一只梭,故名“金梭”,白族话叫“串诺”,意为海岛。</p><p class="ql-block">在大理一带的传说中,天上一位善织彩锦的仙女将自己的金梭遗落洱海,金梭幻化为岛,成为人间美景。</p> <p class="ql-block">踏上金梭岛,洱海风光尽收眼底,远处,高山尽着绿装,掩映着宁静的渔村;近处海面银帆点点,海鸟在脚下嬉戏。</p> <p class="ql-block">岛的四周碧水清波,岛上存有天然溶洞,名曰“龙宫”。外面夏日炎炎,龙宫里却是清凉舒适,曲径通幽,钟乳石千姿百态,令人神往。</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岛上,看到的更多是灰砖、楹联、白墙……犹如置身水墨画中一般,金梭岛的古朴、诗意肆意地泄露在阳光下。</p> <p class="ql-block">金梭岛不仅有秀丽的风景,而且还有优美的历史与传说。南诏时,因小岛幽静秀丽,气候宜人,花木四季常青,鸟雀终日欢鸣,南诏王曾在这里修筑避暑行宫,海滩上还备有雕龙画凤的花船供人泛舟游海。每年盛夏,南诏的皇亲国戚就纷纷上岛避暑。</p><p class="ql-block">昔日的皇家风范早已坠入尘埃,现在的金梭岛已成为游人避暑休闲的胜地。岛上居民,悠闲自在,过着半与世隔绝的生活,洱海、苍山、蓝天、白云为他们提供了充分的生活资源,客栈、饭馆、手工艺品和海鲜的经营是他们的主要谋生手段。旅游业的发展带给他们更为富裕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我们打卡的第四站是理想邦度假小镇“圣托里尼”。</p><p class="ql-block">理想邦,坐落于洱海边,与苍山相伴,是中国版的圣托里尼,大理典型的“希腊风情”。据说它诠释了人们对希腊爱琴海生活风情的无尽向往和热爱。</p> <p class="ql-block">造型精美,结构紧凑,灰白相间的理想邦“希腊风情”建筑,点缀着游泳池的蓝色。</p><p class="ql-block">在明媚的阳光下置身其中,是否有穿越希腊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除了独具异域风情的建筑,这里也是观景的好去处。远处隐隐绰绰的苍山,碧波荡漾的洱海,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下的理想邦景观,一幅浑然一体的自然画卷。满足和寄托了众多人们的希腊爱琴海生活梦想。</p> <p class="ql-block">山脚下,洱海边,来杯蜜雪冰城,中式茶饮与地中海风光的组合。</p> <p class="ql-block">夜宿大理,也是湖景房。风花雪月,在风吹来的地方,我想听听大理的风。夜半,确实听到了呼呼的风声,但最终被瞌睡打败,没有专一于此。早上醒来,觉着很是对不起大理的风。</p> <p class="ql-block">十二日,游览大理古城,打卡洱海S湾,返回丽江。</p><p class="ql-block">我们行程的第一站是大理古城。</p><p class="ql-block">古城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承载着大理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p> <p class="ql-block">城内由南到北,一条大街横贯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东纵横交错,全城清一色的青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青石板铺设的街道,古朴、别致。</p> <p class="ql-block">养花种树,已成为传统的习俗,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大小不等的花园。各种花木争奇斗艳,鲜花枝蔓伸出墙外,连成一条条花巷,芬芳的花香弥漫了全城。</p><p class="ql-block">清洌的泉水,从苍山流进城里,穿街绕巷,经过一家家门前,大街小巷,叮咚的水声不绝于耳,如弹奏的三弦。</p><p class="ql-block">“家家流水,户户养花”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红龙井,是大理古城的水井一条街,西起古城西城墙,东连古城复兴路,全长408米,溪水轻轻抚过四个盘形石水槽,奔流向东,形成“清泉石上流”的美景。路两旁绿柳成荫,鲜花盛开,沿街修建了“玉白菜”、“十二生肖”、“叠水台”、“石拱桥”等景观,将美丽的传说融入其中,平添了古城无限的静谧与温柔。</p> <p class="ql-block">五华楼是大理古城地标性的一个建筑,最早是南诏王的国宾馆,是南诏国王招待外宾的地方。元世祖忽必烈征服大理时,曾经驻兵楼前。五华楼历经千年沧桑,多次被焚毁和重建,最后遗存的是明代初年的五华楼,后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拆除。1998年,大理州政府拨款重建五华楼。</p><p class="ql-block">登上五华楼,就是站在古城的中心,可观苍山洱海以及俯瞰整个大理城。它是古城的至高点,它也见证着整座城池的兴盛与变迁。</p> <p class="ql-block">南城门是古城四门之首,是大理古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古城最古老雄伟的建筑,是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标志。古城墙四面各长约1500米、高6米、厚达12米。城门上“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游览大理时亲笔所提,“大理”是国号,意为“大治大理,富国兴邦”之意。</p> <p class="ql-block">总统兵马大元帅府,以前是云南的提督府。1856年,杜文秀领导的回民起义占领了大理古城后,把它改名为元帅府。现在是大理的博物馆,大理的历史文献以及碑林、文物都收藏在里面。</p> <p class="ql-block">在风景中陶醉,在历史中徜徉,在清净中放飞。但美食也不可辜负。</p> <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还有同行的新加坡朋友送我们的伴手礼,祝愿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幸福安康!</p> <p class="ql-block">我们打卡的第二站是洱海S湾。</p><p class="ql-block">S湾位于大理市银桥镇磻溪村,在洱海西岸,是洱海生态廊道的一小段。这里海天一色,环境清幽,公路沿着洱海蜿蜒曲折,在磻溪村这一段,形成了一个好看的S湾,非常适合拍照片和视频。</p> <p class="ql-block">沿着湖岸漫步,你会被S湾那独特的曲线所吸引,它宛如一条蜿蜒的丝带,在青山绿水间轻轻飘动,优雅灵动。</p><p class="ql-block">苍山若隐若现,云雾缭绕,宛若仙境,湖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畅游。</p><p class="ql-block">S湾,仿佛是大自然赐予这块土地的一份珍贵礼物。</p> <p class="ql-block">在S湾的岸边,白族民居错落有致的分布着,这些民居,大多采用传统的白族民筑风格,白色的墙壁,青色的屋檐,精致的木雕和彩绘,古朴而典雅。阳光洒在这些民居上,映出斑驳的光影,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让人感受到一种岁月静好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碧波荡漾的洱海,素墨丹青的白族民居,生动而唯美。</p><p class="ql-block">弯弯曲曲的湾道,每一个转角处都是绝美的打卡点,阳光,蓝天,湖水,海鸥,青瓦白墙的村落,鲜花簇拥的咖啡厅,湾道上骑着单车、盛装出镜的帅哥美女,以及车前篮子里花束点缀的标准配置,都是构成蟠溪成为网红的基本元素。</p><p class="ql-block">这里,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谐,也可以感受到白族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当晚,返回丽江。</p><p class="ql-block">我去过很多地方,去了,还想去,永远都不会忘记的地方,洱海便是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十三日,丽江古城。</p><p class="ql-block">在玉龙雪山下的蓝月谷,耸立着一块巨石,上面镌刻着藏族作家阿来的一篇散文《一滴水经过丽江》的一部分。这篇散文通过一滴水的旅行,讲述了丽江的风情。</p><p class="ql-block">我们的丽江古城之旅,就跟随着阿来笔下的这一滴水,在它的喜悦和快乐中开启和完成。</p> <p class="ql-block">我是一片雪,轻盈地落在了玉龙雪山顶上。有一天,我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坚硬的冰。和更多的冰挤在一起,缓缓向下流动。在许多年的沉睡里,我变成了玉龙雪山冰川的一部分。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张望的时候,我被阳光融化成了一滴水。我想起来,自己的前生,在从高空的雾气化为一片雪,又凝成一粒冰之前,也是一滴水。</p><p class="ql-block">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山下。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做杜鹃,叫做山茶。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他们都在说:丽江坝,丽江坝。那真是一个山间美丽的大盆地。从玉龙雪山脚下,一直向南,铺展开去。视线尽头,几座小山前,人们正在建筑一座城。村庄里的木匠与石匠,正往那里出发。后来我知道,视野尽头的那些山叫做象山,狮子山,更远一点,叫做笔架山。后来,我知道,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p> <p class="ql-block">四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p> <p class="ql-block">我已经奔流到了丽江坝放牧着牛羊的草甸上,我也要去四方街。</p><p class="ql-block">但是,眼前一黑,我就和很多水一起,跌落到地底下去了。丽江人把高山溪流跌落到地下的地方叫做落水洞。落水洞下面,是很深的黑暗。曲折的水道。安静的深潭。在充满寂静和岩石的味道的地下,我又睡去了。</p><p class="ql-block">再次醒来,时间又过去了好几百年。</p><p class="ql-block">我是被亮光惊醒的。我和很多水从象山脚下的黑龙潭冒出来。咕咚一声翻上水面。看见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人们在桥上,在堤上,说着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语言里,都有那个词频频出现:丽江,丽江。这时的丽江已经是一座很大的城了。城里也不是只有最初筑城的纳西人了。如今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要来丽江,看纳西古城的四方街,看玉龙雪山。</p> <p class="ql-block">我记起了跌进落水洞前的心愿:也要流过四方街。</p><p class="ql-block">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进城之前,一道闸口出现在前面。过去,把水拦在闸前,是为了在四方街上的市集散去的黄昏,开闸放水,古城的五花石的街道上,水流漫溢,洗净了街道。今天,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作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p> <p class="ql-block">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在这里,我有些犹豫。因为河流将要一分为三,流过古城。作为一滴水,不可能同时从三条河中穿越同一座古城。因此,所有的水,都在稍作徘徊时,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着前行。来不及作出选择,我就跌进了三条河中的一条。叫做中河的那一条。</p><p class="ql-block">我穿过了一道又一道小桥。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但我停不下来,没有看见。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蘸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p> <p class="ql-block">在又一座桥边,一个浇花人把手中的大壶没进了渠中。我立即投身进去,让这个浇花的妇人,把我带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p> <p class="ql-block">黄昏时,主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这些人在自己所来的远处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p> <p class="ql-block">好像是因为那些鼓点的催动,水流得越来越快。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一些露珠从树叶上落下,加入了我们。在宽广的丽江坝中流淌,穿越大地时,头顶上是满天星光。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p><p class="ql-block">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p> <p class="ql-block">一滴水经过丽江,伴随着这一滴水,我们的“丽江大理姐妹行”也完美收官。</p><p class="ql-block">十四日,我们乘坐西藏航空从丽江飞回太原。我们将继续奔赴山河,追寻我们的诗与远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