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卒中? <p class="ql-block"> 脑卒中,是指由于大脑里面的血管突然发生破裂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从而导致脑部损害的疾病总称。通常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 </p><p class="ql-block"> 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是指脑组织动脉局部供血突然减少或完全中断,致使局部脑组织出现损伤。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局部脑组织出现损伤会导致相应的肢体或意识出现障碍。</p><p class="ql-block"> 出血性脑卒中即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p> 我国脑卒中的流行现状 <p class="ql-block">发病率:120~180/10万人口 </p><p class="ql-block">每年新发病例: >200万</p><p class="ql-block">死亡率: 80~130/10万人口</p><p class="ql-block">每年死亡病例: >150万</p><p class="ql-block">患病率:400~700/10万人口</p><p class="ql-block">全国脑卒中患者:600~700万</p><p class="ql-block">全世界每六个人中有一人可能在一生中罹患卒中;</p><p class="ql-block">每六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卒中;</p><p class="ql-block">每六分钟就有一人因卒中而永久致残。</p> 脑卒中有哪些特点? <p class="ql-block"> 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群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可导致肢体瘫痪、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症状。</p> 如何识别脑卒中? <p class="ql-block">1、突然面部、胳膊或腿麻木无力,特别是在一侧;</p><p class="ql-block">2、突然头晕,伴有恶心,呕吐,走路不稳;</p><p class="ql-block">3、突然神志不清或无缘无故想睡觉;4、突然不能说出物体的名称,说话或理解困难;</p><p class="ql-block">5、突然单眼或双眼视物不清,不能识别颜色;</p><p class="ql-block">6、突然不明原因,没有经历过的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p><p class="ql-block">如果发生上述任何一种症状,都高度提示中风,应该立即送到具有急性卒中诊治能力的医院就医!</p> 发生脑卒中怎么办——及早就医 ! <p class="ql-block">脑卒中的早期治疗最佳时机是在4.5小时或6小时以内。</p><p class="ql-block">最有效方法:溶栓治疗是应用药物将阻塞脑血管的血栓溶解掉,使血管可以再通,从根本上挽救缺血的脑组织。</p><p class="ql-block">溶栓治疗是目前循证医学证明的有效治疗脑梗死的方法,实际上也确实可以产生“戏剧性”的效果。经过溶栓治疗,病人瘫痪的肢体在很短时间内可恢复运动,不能言语的病人可很快恢复流利的语言表达。</p> 做哪些检查? 减少脑卒中风险,我们能做什么? <p class="ql-block">防发病(一级预防):从未发生过中风或TIA的人:应及早发现危险因素,并采取综合控制。</p><p class="ql-block">防复发(二级预防):已发生过中风/TIA的患者,应采取更积极的措施避免复发。</p>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p class="ql-block">戒烟:避免主动或被动吸烟;</p><p class="ql-block">控制体重;</p><p class="ql-block">合理饮食 :每天至少吃5种以上的水果或蔬菜降低盐摄入量 ;</p><p class="ql-block">每天适度体育锻炼至少30 分钟。</p> 脑卒中的认识误区 <p class="ql-block">误区一:每年春秋输两次液会预防脑卒中目前还没有科学研究来证明这种输液预防的方法是有效的。单靠短期静点一、二种药物是不能 起到预防的作用的,及时治疗相关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酗酒等)才是预防脑卒中的有效措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误区二:青年人不必担心会得脑卒中虽然脑卒中的主要患病人群是中、老年人,临床资料显示2/3以上的脑卒中首次发病者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但这并不能说明年轻人就可高枕无忧。现在,脑卒中已经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患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除了高血压、酗酒、吸烟、夜生活过度、高脂肪饮食外,还有代谢异常(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液病、心脏疾病、先天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因素。因此,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积极查找原发病并治疗乃是青年人远离脑卒中的关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误区三:血压高时服药、血压正常时就可以停药很多病人在应用降压药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到正常就立即停药。结果停药后血压又升高,还要再使用药物降压,这种间断和无规律的治疗不但造成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而且加重了动脉硬化和对心脏、脑、肾脏等器官的损害。正确的服药方法是血压降到目标范围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药。应注重平稳控制血压,减少血压大幅波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误区四:脑卒中治愈后不会再发脑卒中的特点之一就是容易复发,复发率可达25%。所有脑卒中治愈后仅仅是临床症状消失,其病理基础——高血压、糖尿病或动脉硬化并没有治好。因此,脑卒中恢复后一定要继续治疗原发病,加强自我保健,并定期复查,警惕和防止复发。</p> 总结 <p class="ql-block">卒中可防可控!</p><p class="ql-block">普及健康科普知识,提高卒中防控意识,早筛查,早诊治,早康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