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博物馆

张玮拍摄(婉拒鲜花,接受点赞)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中国海关博物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直属的国家级行业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号,2014年3月30日正式面向社会开放。博物馆基本陈列位于主展区一层、二层,包括千秋古关、近代海关、现代海关三个部分。专题展厅和临时展厅位于地下一层。此外还有“海关902”艇专题展厅。</span></p> <p class="ql-block">“鄂君启节”,战国中期,复制品,原件现藏于安徽博物馆。</p><p class="ql-block">1957年、1960年先后出土於安徽寿县,系青铜铸造,共5枚,分车节、舟节两组,是战国中期楚怀王发给鄂地封君“启”的通关免税凭证,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通关凭证。</p> <p class="ql-block">“关字瓦当”,汉代。</p><p class="ql-block">为西汉时函谷关门楼所用的瓦当。旧关城在今河南灵宝县城东北,号称天险。西汉中期,函谷关被迁至河南新安。</p> <p class="ql-block">“钧釉盘”,宋代,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外销陶瓷器皿,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历程的证物。</p> <p class="ql-block">“影青弦纹罐”,宋代,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外销陶瓷器皿,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历程的证物。</p> <p class="ql-block">“三彩划花小罐”,辽代,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外销陶瓷器皿,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历程的证物。</p> <p class="ql-block">“青花缠枝莲纹碗”,明代初期。</p><p class="ql-block">海底打捞出水的古代瓷器,是我国对外交流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证物。</p> <p class="ql-block">“青花螭龙纹碗”,明代末期。</p><p class="ql-block">海底打捞出水的古代瓷器,是我国对外交流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证物。</p> <p class="ql-block">“九江关瓷碗”,清代前期,赵旸捐赠。</p><p class="ql-block">清雍正六年,内务府员外郎唐英被任命为景德镇督陶使,并先后调任粤海关、淮安关监督。乾隆初年,唐英复任景德镇督陶使兼九江关监督。</p> <p class="ql-block">“闽海关涵江口地契”,清道光十八年,福州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清康熙二十三年,闽海关设立,先后设有福州南台、厦门、泉州、涵江等20余处征税口岸。此为道光年间涵江口买地建房的原始地契。</p> <p class="ql-block">《粤海关志》,清道光十八年编撰,海关总署档案馆提供。</p><p class="ql-block">是我国较早的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海关志之一,共30卷,辑录鸦片战争前粤海关大量档案和原始资料。</p> <p class="ql-block">“粤海关十两银锭”,清咸丰元年。</p><p class="ql-block">海关征收税赋的银子,多为不同重量的碎银。此为粤海关把碎银溶解重铸后的银锭,以便上缴清点。这种形式的银锭,也称“砝码锭”。</p> <p class="ql-block">“外销缉捕巡船工艺品”,清代。</p><p class="ql-block">此为清末仿制清前期的缉捕巡船,系采用广东传统银饰工艺制作的缉捕巡船模型外销品,船尾有“缉捕巡船”的字样。</p> <p class="ql-block">“青花开光花卉纹盘”,清代,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外销陶瓷器皿,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历程的证物。</p> <p class="ql-block">“闽、粤、江、浙四海关税则”,清中期。</p><p class="ql-block">收录于《钦定户部则例》,分为“户口、田赋、库藏、仓庾、漕运、钱法、盐法。关税、税则、廩祿、兵饷、蠲恤、杂支、通例”等14门收录案例2700多条。</p> <p class="ql-block">“镶铜花卉纹短击发枪”,19世纪上半叶。</p> <p class="ql-block">“军用双筒望远镜”,20世纪上半叶,法国制造。</p> <p class="ql-block">“双轮铁炮模型”,20世纪上半叶。仿外国火炮的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厦门常关石碑“,1913年。</p><p class="ql-block">为石码常关改归厦门关税务司署管理并建造办公楼时的奠基石。</p> <p class="ql-block">“将海关大钟楼建築设计图”,20世纪20年代,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江海关大钟楼于1925年奠基,1927年建成,此为该建筑的设计效果图。</p> <p class="ql-block">“将海关大钟楼紫铜版”,20世纪30-40年代,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江海关大钟楼建成于1927年,由汇丰银行大楼的设计者英国人威尔逊设计,此为民国时期江海关的印刷铜版。</p> <p class="ql-block">“九龙关公署铜牌”,清光绪十三年,深圳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是年总税务司署在香港设立九龙关,专司稽征鸦片税厘和查缉走私,此为公署门牌。</p> “九龙关关印”,清末民初,深圳海关提供。 <p class="ql-block">“津海新关匾”,清光绪十四年,天津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是年津海新关办公楼竣工,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应邀题写“津海新关”四个大字,制成此匾额。</p> <p class="ql-block">“潮海关石碑”,清末民初,汕头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1858年签订的《天津条约》将潮州列为通商口岸。1860年1月,在广东筹办新式海关过程中,咸丰皇帝准予美国先行开市,7月潮海关于汕头妈屿岛正式开关。</p> <p class="ql-block">“粤海关税务司畅游珠江比赛冠军奖杯”,20世纪30-40年代,苗仁武捐赠。</p> “潮海关税务司关防印章”,1947年,汕头海关提供。 “潮海关税务司印章”,20世纪初,汕头海关提供。 <p class="ql-block">“闽海关涵江口地契”,清同治元年,福州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闽海关涵江口位于今福建省莆田市东部沿海,于清雍正七年设关,是福建四大常关之一,此为闽海关在莆田买地的地契。</p> <p class="ql-block">“闽县正堂致闽海关税务司函封”,清宣统三年。</p><p class="ql-block">福县辖境大致为今福建省福州市区和闽侯县的一部分。此为李姓闽县县令照会闽海关税务司的公文信封。</p> <p class="ql-block">“内班职员照片集”,清同治十三年,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自1874年起,凡首次任职“洋关”内班的职员,均需上交本人照片登记,按照入关顺序汇集成册,以便管理。</p> <p class="ql-block">《海关职员任调公报》,民国三十七年。</p><p class="ql-block">近代海关实行定期任调制度,每年4月和10月进行两次迁调提名,并通过定期编发的《海关任调公报》周知全国。</p> <p class="ql-block">《题名录》,1903-1905年,海关总署人教司、北京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1903-1905年《新关题名录》,详细记载了当年海关职员姓名、年龄、国籍、入关时间、现任职级等情况。</p> <p class="ql-block">《题名录》,1947年,海关总署人教司、北京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1947年《海关职员题名录》,详细记载了当年海关职员姓名、年龄、国籍、入关时间、现任职级等情况。</p> <p class="ql-block">《新关题名录》,1903-1905年,海关总署人教司提供。</p><p class="ql-block">近代海关人事档案,内容包括职员中英文姓名、入关时间、任职时间、任职地点、离职时间等。</p> <p class="ql-block">《海关职员俸给表》,20世纪20-40年代,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属于近代海关的“密件”。俸给类别有,行政人员、监察及验货人员、估验人员、海务人员、港务人员。从薪金种类和数额可以看到,华洋待遇相差甚远。</p> <p class="ql-block">“关员入关保证书”,20世纪40年代,福州、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被近代海关录用的人员需提供担保证书,如关员发生违章情事,担保人需承担法律责任及赔偿亏短欠款。证书背面附有“保证人调查表”。</p> <p class="ql-block">《中国海关人事管理制度》,1936年,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近代海关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职位分类管理、考试录用、专业化培训,考核考绩,升迁晋级、奖惩,迁调轮换、薪酬待遇制度等。</p> <p class="ql-block">“关员入关申请资料”,清光绪年间,厦门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包括进入海关的个人情况表格、资历证书等资料。</p> <p class="ql-block">“伪总税务司署工作证”,1941年,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伪接管上海总税务司署,拘捕了总税务司梅乐和,并委任日籍关员岸本广吉为总税务司,此为岸本广吉签发的伪总税务司署工作证。</p> <p class="ql-block">“伪总税务司署工作证”,1941年,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伪接管上海总税务司署,拘捕了总税务司梅乐和,并委任日籍关员岸本广吉为总税务司,此为岸本广吉签发的伪总税务司署工作证。</p> <p class="ql-block">“关员履历表”,20世纪30年代,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详细记载了关员的姓名、国籍、文化程度、工作经历、月薪等情况。</p> <p class="ql-block">“关员履历表”,20世纪30年代,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详细记载了关员的姓名、国籍、文化程度、工作经历、月薪等情况。</p> “财政部海关徽章”,20世纪40年代,胥大达捐赠;上海、南宁海关提供。 “财政部海关徽章”,20世纪40年代,胥大达捐赠;上海、南宁海关提供。 “财政部海关徽章”,20世纪40年代,胥大达捐赠;上海、南宁海关提供。 “近代海关胸章”,20世纪30-40年代,南宁海关提供。 <p class="ql-block">“近代海关制服纽扣”,20世纪20-30年代,孙大治捐赠。</p><p class="ql-block">近代海关制服梅花图案铜质纽扣。</p> <p class="ql-block">“上海总税务司署储金股印章”,20世纪20-40年代,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总税务司署于1861年在上海初设,几经迁徙至北京、南京、重庆等地。此为总税务司署上海办事处财务科下设储金股的专用印章。</p> <p class="ql-block">《梅乐和总税务司荣膺爵位及任职三周年》,1932年,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1932年,总税务司梅乐和任职三周年之际,适逢英国国王授予其勋爵,上海地区海关员工于1月9日在海关俱乐部开庆祝大会,并将大会主席致辞、梅乐和答谢词等及合影照片印制成此纪念册。</p> <p class="ql-block">“赫德铜像紫铜版”,20世纪30-40年代,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1914年,赫德铜像安放在上海汉口路外滩。1943年,赫德铜像被驻上海日军拆除熔铸。此为民国时期江海关的印刷铜版。</p> <p class="ql-block">“吴淞分关征进出船只税银数目表、吴淞分关征税税银清单”,20世纪20年代,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吴淞分关原为海关监属下的江海关常关机构,1901年11月按《辛丑条约》划归税务司制江海关管辖,为此吴淞分关的税收清单。</p> “中华民国进口税缴纳证”,民国二十五年,上海海关提供。 <p class="ql-block">“关金券”,1931-1948年,上海海关提供、翁重德捐赠。</p><p class="ql-block">关金券是“海关金单位兑换券”的简称。1930年,民国政府废除关平银,改用“海关金单位”作为海关征税的币制单位。1931年发行关金券,1942年推出关金券流通政策;1948年废除关金券。</p> <p class="ql-block">“外班监管工具箱”,清朝晚期,福州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英国制造。闽海关外班配备的监管工具箱,用于放置货样与查验工具。</p> <p class="ql-block">“施封锁、铅封”,20世纪40年代,上海、汕头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海关用于封存货物物品的锁具。</p> <p class="ql-block">“旋转式印章架”,清末民初,厦门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英国制造,可同时悬挂10枚印章,多用于报关大厅办理报关手续。</p> <p class="ql-block">“潮海关税务司放行货物专用关防印章”,20世纪30年代,汕头海关提供。</p> <p class="ql-block">“起钉器”,20世纪30-40年代,广州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英国制造,粤海关职员检查邮包时用于拔钉开箱的工具,广州海关一直使用至20世纪90年代。</p> <p class="ql-block">“显微镜”,20世纪20-40年代,福州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德国制造。近代海关对进出口的化学产品,需使用显微镜等化验仪器确定其性质、成分以及是否能够进出口,是否与申报相符等。</p> <p class="ql-block">《报关须知》,民国三十六年出版,周修东捐赠。</p><p class="ql-block">此书收录办理海关报关的各项须知章程、事项、手续等,是指引报关人员工作的工具书。</p> <p class="ql-block">“财政部护照”,1946年,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运输军事物资须凭上级部门颁发的护照向海关报关。财政部关务署系总税务司署直接上级机构。</p> <p class="ql-block">“望远镜”,20世纪30-40年代,深圳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海关巡缉舰配备的望远镜。</p> <p class="ql-block">“永安号缉私艇的铜钟”,20世纪30-40年代,深圳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永安”号缉私艇是驻于九龙关华南缉私艇队中的一艘缉私船。抗战期间,许多舰艇被日军炸沉,抗战胜利后,华南缉私舰队于1945年重新组建。。</p> <p class="ql-block">“关警胸章”,20世纪30-40年代,南宁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关警为民国时期的海关专业武装人员,其主要任务是协助关员执行查缉工作、保护关产及警卫。</p> <p class="ql-block">“海关关警训练所第二期结业纪念手册”,民国三十七年,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此为海关总税务司署在上海举办的关警训练所第二期培训班毕业纪念册。</p> <p class="ql-block">《会讯船货入官章程》,清同治七年,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会讯船货入官章程》是针对外商违反海关章程的处理约章。其规定由外国驻华领事、海关监督和税务司组成会讯公堂,剥夺了我国处理走私违章案件的管辖权。</p> <p class="ql-block">“禁烟督察处上海市办事处查获私土毒品收据”,20世纪30年代,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私土即国产鸦片,此为江海关查获的私土毒品上缴给禁烟部门的收据。</p> <p class="ql-block">“贸易统计资料”,1859-1948年,海关总署档案处、档案馆以及上海、南宁、昆明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近代海关编制了年报、季报、月报等各类海关统计报告。分别有《通商各关华洋贸易总册》、《贸易统计年报》等。</p> <p class="ql-block">“手摇计算器”,20世纪20-40年代,石家庄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美国造“门罗”牌手摇计算器。</p> <p class="ql-block">“大龙邮票”,清光绪四年,天津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套邮票,山海关总税务司署驻上海的造册处承印发行,集邮界称其为“大龙邮票”,该邮票曾被国际邮政局长协会列为世界上最早发行的邮票之一。</p> <p class="ql-block">“大清邮政加紧信件壹角邮票”,清光绪三十一年,南京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海关邮政发行的快信邮票,英国吉本斯公司1979年出版的《集邮图鉴》中,其被列为世界上最大的邮票之一。</p> <p class="ql-block">“红印花票”,清光绪二十二年。</p><p class="ql-block">红印花票因被误认为是印花税票而得名。江海关原拟用于贴在报关单上的收费凭证,因商人反对而未能实施。1897年,清朝国家邮政为应急需,将未正式发行的红印花票加盖面值改作邮票。</p> <p class="ql-block">“蟠龙邮票”,19世纪末。</p><p class="ql-block">蟠龙邮票是清光绪皇帝御准开办国家邮政后,正式发行的第一套普通邮票,全套共12枚。</p> <p class="ql-block">“大清邮政舆图”,清光绪三十三年出版,海关总署档案处提供。</p><p class="ql-block">1907年,海关总税务司署造册处印制的反映中国邮电、邮政分布情况的大型地图集,是研究中国邮政史的重要资料。</p> <p class="ql-block">《邮政章程》,民国七年出版,海关总署档案馆提供。</p><p class="ql-block">1899年,大清《邮政章程》颁布,民国期间多次修订。</p> <p class="ql-block">“赫德使用过的邮袋”,清同治年间。</p><p class="ql-block">此邮袋系从上海寄往北京总税务司署,收件人为罗伯特 赫德。</p> <p class="ql-block">“琼海关1893石碑”,清光绪十九年,海口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是年琼海关在海南岛临高角海边建造临高灯塔,此为建塔划地时所立的界碑。</p> <p class="ql-block">《同文馆题名录(第四次)》,清光绪十四年出版,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中英文对照版本,收录馆政、掌教、学生名单、考试日期、放假日期、大考题、薪水膏火、馆务奏疏等资料,是清代同文馆的人事管理手册。</p> <p class="ql-block">“以关税为抵押的借款债券”,清光绪二十三年。</p><p class="ql-block">为支付中日《马关条约》赔款,清政府以关税为抵押,向英德等国借款1600万英镑,此为当年发行的债券,面值分别为25镑、50磅、100磅,年息5厘,中国不得加项归还,不得提前一次还清。</p> <p class="ql-block">《奏准天津新议通商条款》,清代末期,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清廷与美、英、法、俄等国签订的《天津条约》以及补充条约的合本。其中特别规定,任凭清朝总理大臣邀请英、美、法人帮办税务并严查漏税,是中国丧失海关行政管理权的条约依据。</p> <p class="ql-block">《中外条约集》,1908、1917年,昆明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海关总税务司署出版,收录了中国与英、法、美、俄、德、日等国签订的各种条约。</p> <p class="ql-block">“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纪念章”,清咸丰二年。</p><p class="ql-block">这是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也是中国人第一次以私人身份参与的世博会,主办机构为英国驻广州领事馆自行组建的专门委员会。</p> <p class="ql-block">《商标注册试办章程》,清光绪三十年,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由海关总税务司署草拟,商部呈请光绪皇帝钦准颁发的我国第一部商标注册章程。规定商部设立商标注册局办理注册事务,津沪两地海关设商标挂号分局。由于列强反对,商标注册局未能设立,但海关商标挂号分局如期开办业务。</p> <p class="ql-block">“各类商标”,20世纪初,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海关代办商标挂号期间办理的各类注册商标。</p> <p class="ql-block">“各类商标”,20世纪初,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海关代办商标挂号期间办理的各类注册商标。</p> <p class="ql-block">“各类商标”,20世纪初,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海关代办商标挂号期间办理的各类注册商标。</p> <p class="ql-block">“各类商标”,20世纪初,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海关代办商标挂号期间办理的各类注册商标。</p> <p class="ql-block">“各类商标”,20世纪初,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海关代办商标挂号期间办理的各类注册商标。</p> <p class="ql-block">“各类商标”,20世纪初,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海关代办商标挂号期间办理的各类注册商标。</p> <p class="ql-block">“银质餐盘”,民国时期,汕头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潮海关生活用品。</p> <p class="ql-block">“银质象牙柄西餐刀叉”,民国时期,福州海关提供、张丽玉等捐赠。</p><p class="ql-block">闽海关生活用品。</p> <p class="ql-block">“墨地五彩梅花纹盘”,晚清时期,厦门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厦门关生活用品。</p> <p class="ql-block">“广彩开光人物花卉大碗”,晚清时期,厦门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厦门关生活用品。</p> <p class="ql-block">“青花山水大盘”,晚清时期,厦门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厦门关生活用品。</p> <p class="ql-block">“英文打字机”,20世纪30年代,昆明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美国制造,蒙自海关办公用品。</p> <p class="ql-block">“报警钟”,清代,厦门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厦门关使用的火情报警钟。</p> <p class="ql-block">“粤海关乐器”,民国时期,许学山捐赠。</p><p class="ql-block">粤海关乐队使用过的萨克斯、长笛、单簧管、小号等乐器,解放后作价变卖给海关关员。</p> <p class="ql-block">“税专第二分校历届毕业派关学生名册”,20世纪30年代,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1908年,清政府税务处在北京设立税务学堂,1913年改名为北京税务专门学校,1928年后隶属南京国民政府,1930年在上海办了两个分校。</p> <p class="ql-block">“财政部关务署税务专门学校毕业证书”,1948年,龚定鑫捐赠。</p> <p class="ql-block">“税专校服纽扣”“税门学校校徽”,20世纪30-40年代,上海海关提供。</p> <p class="ql-block">“税专影集”,20世纪20年代,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税专同学纪念影集,收录有丁贵堂等人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抗战时全国海关华员爱国捐章程及有关的通启案》,1933年,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章程规定,自1933年3月起,凡《题名录》列名之华员,每月由各关会计科扣缴正薪5%,汇解总税务司署转交海关华员爱国捐管理委员会,专作慰劳抗日军队之用。</p> <p class="ql-block">“大连关东海口管理处关旗”,1946年,大连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1945年11月8日,大连市政府成立,旅大地区成为由苏军军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特殊解放区。次年10月23日,关东海口管理处成立,履行海关职能。</p> <p class="ql-block">“印章”,20世纪30-40年代,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海关同人俱乐部封”,“上海海关仝人俱乐部筹备处”,“海关下级同人俱乐部”,“海关下级仝人俱乐部”,“海关下级同人俱乐部章”。</p> <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一年同盟胜利公债债券”,1942年,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从1937年9月起,海关华员开始购买救国公债以支持抗战,此为海关购买的公债债券。</p> <p class="ql-block">“茅丽瑛烈士挽旗”,1949年,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茅丽瑛生前系江海关职员,1937年辞职参加江海关同人救亡长征团,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被日伪特务杀害。1949年12月12日,上海各界人民举行茅丽瑛烈士殉难十周年悼念大会,上海医务工会制作了此挽旗。</p> <p class="ql-block">“海关纠察臂章”,1949年,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上海解放前夕,江海关地下党组织港警、关警和下级员工,建立海关纠察队,开展护关运动。</p> <p class="ql-block">“海关通行证”,1949年,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解放之初,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驻海关接管专员印制的海关通行证,凭此证方可进入江海关大楼。</p> <p class="ql-block">“上船工作证”,1949年,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解放之初,中国海员工会华东区委员会印制的码头出入上船工作证袖章样本,凭此证方可出入码头上船工作。</p> <p class="ql-block">“特种委员会出入证”,1949年,上海海关提供。</p><p class="ql-block">1949年2月,海关当局成立应变委员会,企图阻挠破坏解放军进驻上海,江海关地下党组织派员深透并成功控制了该组织,将其更名为特种委员会,成为群众迎接解放的合法组织。</p> <p class="ql-block">“海关荣誉纪念章”,1987年起,海关对长期在海关任职的关员颁发荣誉纪念章,工作满30、20、10年者,分别获得金、银、铜质纪念章。</p> “海关902缉私艇“,于1989年7月20日在拱北海关投入使用,先后查获1000多起海上走私案件,案值3.5亿元。曾先后50多次安全接送中央领导同志。于2009年11月19日正式退役后被征集为中国海关博物馆藏品。 “902艇会议室”,1992年1月23日,邓小平乘坐该艇前往珠海经济特区视察,并在这间会议室发表了重要的“南巡讲话”的一部分。 “902艇小会议室”。 “902艇双联机关炮”。 近代海关税务司办公室复原场景。 近代海关查验复原场景。 海关查获的旧电器走私货柜。 海关查获的洋垃圾走私货柜。 馆内展陈。 馆内展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