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6月23日同学助理请大家到张坊品尝三峡石锅魚。贾老师为同学们设计了三个游览点。参加的同学贾老师、助理、坤姐、秀焕、玉兰、永玲、燕子、一姐、姐夫、阿季、田老师。</p> <p class="ql-block"> 三峡石锅魚店,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房易路红绿灯往西100米路北(张坊村委会附近)</p><p class="ql-block"> 用三峡特产的石锅,炮制青江鱼。口感很好,入口滑嫩,口味独特,回味悠香。</p> <p class="ql-block"> 清江鱼是产于湖北清江库区的鱼,被誉为“千湖之省”湖北的水产一绝。“清江鱼”商标已报国家工商局注册。以生长水域环境优良、肉质细嫩、无泥腥味、食用安全深受食客的青睐。</p> <p class="ql-block"> 石雕艺术园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北京大石窝,京石高速琉璃河出口转至房易路可达,距北京市中心60公里。是北京地区最大的石雕主题公园。</p> <p class="ql-block"> 艺术园1999年开始建没,占地面积一万余平方米。不同方位有三条道路贯穿园区。建筑以大型汉白玉雕塑、浮雕为主,风格精湛,体现了中西文化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在艺术园入口处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公园主体分为上下两层,园内主要设计标志型雕塑8座,四周建有莲花桥、如意吉祥钟亭、图腾柱等雕塑百余件。园内建有一条连体总长120米的喷泉,一处600平方米人工湖,一座晓月亭,栽植了各种花卉。</p> <p class="ql-block"> 汉白玉文化艺术宫、石牌楼、石神、石鼎、图腾石球、石艺浮雕长廊、健身广场、喷泉等景点。整个园区既供游人观光、娱乐,又展示传统精美石雕艺术,是园林绿化、石雕技艺、石雕工程及娱乐休闲健身为一体的大型公园</p> <p class="ql-block"> 园内的汉白玉文化艺术宫的用料全部采用质地精良的汉白玉石材,共使用汉白玉石料740多立方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个也是最大一个全部采用汉白玉打造的艺术宫。</p> <p class="ql-block">汉白玉打造的艺术宫侧面</p> <p class="ql-block">留念</p> <p class="ql-block">汉白玉文化艺术宫正面。</p> <p class="ql-block"> 房山镇江营村,西南紧邻河北界,旁边是拒马河。由此处拒马河便分为南拒马河和北拒马河。 </p><p class="ql-block"> 村口石碑后有一喇嘛塔,亦称和尚塔,为明代建造。</p><p class="ql-block"> 听村民介绍,为防水患,前朝设有兵营,随称镇江营。</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座南北长300米,东西宽50米的商周遗址。</p><p class="ql-block"> 现又增加了巨石滩景点。</p> <p class="ql-block"> 2023-7海河流域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拒马河一时成了咆哮和不羁的河流。</p> <p class="ql-block">贾老师带着同学们在寻找最佳的拍摄点位。</p> <p class="ql-block">贾老师和助理两个点位,一高一低,很有专业范。连我家的丫Y也认真的关注他们。</p> <p class="ql-block"> 拒马河发源于河北涞源县北部山区,流经北京西南的房山区,在张坊水文站下游不远处出山,分为南北拒马河两支,之后汇为大清河,最终流入海河。</p> <p class="ql-block">北拒马河镇江营村河段的部分河槽被一场洪水下切三四米深,一堆堆巨石“现身”河床,形成超过一公里长的巨石滩,大桥桥墩的洪水刷深留痕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 根据报道:2023一7洪水迅速上涨。洪水期间,实测到最大流量6200立方米每秒,通过调查获得最大流量7330立方米每秒。”所在河道整体下降了3米,主河槽从偏于左岸变成了靠近中心。”河床“惊现”巨石滩。</p> <p class="ql-block"> 在北拒马河的镇江营村河段,从镇江营大桥沿右岸河滩向下行走,两三百米宽的河床上,露出众多形状各异的白色巨石。2023-7洪水使镇江营村附近的北拒马河河床刷深数米,表层砂石被冲走,暴露出河床的基岩。”</p> <p class="ql-block"> 巨石阵是如何形成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苏德辰认为,巨石阵是至少几十万年来多次洪水冲蚀、堆积的遗物,又被后来的洪水所带泥砂覆盖,去年洪水把以前覆盖在基岩河床表层的泥砂冲走,形成了今天看到的壮观风景。</p> <p class="ql-block">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背景是镇江营大桥</p> <p class="ql-block">感谢大自然的恩赐</p> <p class="ql-block">好美</p> <p class="ql-block">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境内,距市中心70公里。占地面积70000多平方米。由云居寺、石经山藏经洞、唐辽塔群构成我国佛教文化特色一大宝库。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作为世界上保存石刻经版最多的寺庙入选“北京旅游世界之最”,同年云居寺塔及石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p><p class="ql-block"> 云居寺是佛教经籍荟萃之地,寺内珍藏着石经、纸经、木版经号称“三绝”。“石刻佛教大藏经”始刻于隋业年间(605年),僧人静琬等为维护正法刻经于石。刻经事业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绵延1039年,镌刻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象这样大规模刊刻,历史这样长久,确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壮举,堪与文明寰宇的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是世上稀有而珍贵的文化遗产。被誉为“北京的敦煌”、“世界之最”。</p> <p class="ql-block"> 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经过历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两侧有配殿和帝王行宫、僧房,并有南北两塔对峙;寺院坐西朝东,环山面水,形制宏伟,享有“北方巨刹”的盛誉。1942年云居寺被日军炮火夷为废墟。1985年成立云居寺修复绿化委员会,进行了一期修复工程和周边绿化。1998年后,进行了石经回藏及二期修复工程。目前,云居寺已恢复了昔日的庄严。</p><p class="ql-block"> 北塔是辽代砖砌舍利塔,又称“罗汉塔”,始建于辽代天庆年间(1111~1120年),高30多米,塔身集楼阁式、覆钵式和金刚宝座三种形式为一体,造型极为特殊。塔的下部为八角形须弥座,上面建楼阁式砖塔两层,再上置覆钵和“十三天”塔刹。这种造型的辽塔,十分少见。现在的云居寺已经成为国内外著名的佛教寺院,著名的宗教活动场所,享有“北方巨刹”的盛誉。云居寺特有的幽静地理环境,奇特迷人的秀丽风光,蕴涵着浓郁的佛教文化特色,是藏经纳宝之地、祈福迎祥之所。</p> <p class="ql-block"> 云居寺以佛舍利和石经而闻名于世,是京郊具有金石、书法、美术、佛教史等重大文化意义的古迹,在北京以至全国诸多古寺名刹和佛教界占有重要地位。1992年该寺被评为"北京十大人文旅游景点"之一。房山县西北部山岳地带,自隋唐以来石径山云居寺则是其中最有名的,向有"北京敦煌"之誉。</p> <p class="ql-block"> 根据史料记载石经一藏于山,一藏于穴。</p><p class="ql-block"> 1956 年专家学者对石经山九个藏经洞中的石经进行了整理工作,<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中有一位是黄炳章教授。</span></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他在考察中忙的口干舌燥了,正恰走到一位老乡家的门口,就走了进去找水喝。上一边喝水一边和老乡聊天,就在他无意间一低头的时候,看到了灶台上有一块被火光映亮的石头,上面仿佛还有文字,出于对工作的本能,他急忙凑到灶台边仔细的看果然上边镌有文字,当他看到" …… 发心磨莹贞石,镌造大藏经,以备法灭,相继至大辽天庆七年已镌了经近三帙,秘于东峰满八石岩。此塔前相去一步在地宫有石经碑四千五百条,因其舍利于东峰石岩名华严堂,苑法师秘于此石柱内,后因修饰,得其琉璃瓶内有舍利三百余粒,昼夜放光一月有余。 …… 当寺戒比丘常不减五百余众,庄菌典库,供瞻有余。"这时他惊呆了,再也没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黄炳章教授将这块碑的重要价值向老乡做了介绍,老乡毫不犹豫将经碑取下交给了教授。</p><p class="ql-block">1957 年8 月7日人们根据这块碑记发掘出辽、金石经 10082 块,此情此景正如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赵朴初所说"辽金宝藏,应机出现"。现如今这块重要的碑记就是在史料陈列馆中展出的《大辽燕京涿州范阳县白带山云居寺释迦佛舍利塔记》。</p> <p class="ql-block"> 房山石经是一部自隋唐以来绵延千年的佛教经典,不仅在佛教研究、政治历史、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蕴藏着极为丰富。</p><p class="ql-block"> 石经陈列馆1000平方米的展厅内还陈列着隋至明清的大量刻经碑记、题记及历代建筑构件、石经、拓片等,从多方面向观众展示云居寺的历史沿革和千年刻经史料。</p><p class="ql-block"> 1999年9月9日9时9分9秒,为保证不经不被风化、损坏。云居寺举办了石经回藏仪式,用玻璃进行密封,供大家参观。</p> <p class="ql-block"> 结束了一天的行程,意犹未尽,大家相拥,互道珍重,期待下次再聚。</p><p class="ql-block">同学们一一友谊万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