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3部队退伍老兵聚

沉默山巅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解放军6173部队退役军人庆七一,迎八一,听党话,跟党走,守纪律,多奉献,专场文艺演出,在程烈超和周荣超等战友的共同商量后,在习总书记视察重庆的大好时期,在全国上下认真开展党的纪律学习的热潮中,由程烈超精心筹备,全场指挥。于2024年6月22日上午8点在蔡家镇笋溪广场隆重举行。演出前全体战友列队走上大街,在乐队奏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乐曲声中,全场一路高呼,听党话,跟党走,守纪律,多奉献的口号。虽然战友们都年过七旬,依然雄赳赳,气昂昂的在街上行进。精神头不减当年。接着蔡家镇党委委员赵静亲临现场致辞。而后在程烈超发言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时,全场立即响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音乐,全体战友上台大合唱,拉开了演出的序幕。整台节目由战友们自编自演,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使500多名观众大饱眼福,也接受了程烈超倡导:“听党话,跟党走,守纪律,多奉献的启发和教育”。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抖音视频编辑版特分享给各位战友和朋友。</p> <p class="ql-block">蔡家镇曾经参加6173部队退伍老兵在永存学校邱校长的支持下整队在大街上庆“八一”迎“国庆”游行。</p> <p class="ql-block">退伍老兵们如今年过七旬,依然迈着当年在部队的整齐步伐,值得点赞!</p> <p class="ql-block">军人英姿依然当存。</p> <p class="ql-block">蔡家镇党委赵委员和永存学校邱校长在观众席上全神贯注地欣赏台上军人自编自演的精彩节目。</p> <p class="ql-block">6173部队退役军人与全体演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大力支持6173部队庆“八一”迎“国庆”活动的永存学校邱校长和师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退役军人和军嫂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退役军人和街道居民观看节目</p> <p class="ql-block">永存学校学生演员准备上场表演节目</p> <p class="ql-block">参与6173部队退役军人专场文艺演出活动录像的感悟——程积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活动背景与筹备</p><p class="ql-block">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的到来,同时展现6173部队退役军人的风采和爱国情怀,经过程烈超和周荣超等战友的共同商量和精心筹备,一场专属于6173部队退役军人的文艺演出于2024年6月22日上午8点在江津区蔡家镇笋溪广场隆重举行。</p><p class="ql-block">二、活动现场</p><p class="ql-block">1.战友列队行进</p><p class="ql-block"> 在演出开始前,全体战友列队走上大街,乐队奏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激昂旋律。伴随着乐队的节奏,战友们高呼“听党话,跟党走,守纪律,多奉献”的口号,展现出退役军人依然保持的军人本色和坚定的政治信念。尽管战友们都已年过七旬,但他们的步伐依然坚定有力,精神焕发,不减当年。</p><p class="ql-block"> 2.领导亲临致词</p><p class="ql-block"> 蔡家镇党委对本次活动高度重视,委员赵静亲临现场致辞。她对退役军人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并鼓励大家继续发挥军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p><p class="ql-block"> 3.文艺演出</p><p class="ql-block"> 在程烈超的指挥下,整台节目由战友们自编自演,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节目以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主题,通过歌曲、舞蹈、朗通等多种形式展现了退役军人的爱国情怀和军人风采。演出过程中,全场观众掌声雷动,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观众们纷纷表示,这场演出不仅让他们大饱眼福,更让他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听党话,跟党走,守纪律,多奉献”的启发和教育。</p><p class="ql-block">三、活动意义与影响:</p><p class="ql-block"> 本次6173部队退役军人专场文艺演出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这场演出,不仅展现了退役军人的风采和爱国情怀,也增进了军民之间的友谊和联系。同时,活动也传递了正能量,激励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展望未来。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退役军人将继续发挥余热,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7日稿</p> <p class="ql-block">下面将6173部队服役的李恒都之子李军锋的来信全文刊入,希望战友们共同回忆一下当年在部队服役的李恒都战友的有关信息和生活资料以及照片。并与本人联系:18623060036。</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尊敬的"沉默山巅"前辈:</p><p class="ql-block">展信安!当指尖颤抖着划过您记录6173部队战友重逢的美篇时,那泛黄的《退伍证》正静静躺在我的掌心。照片里一张张饱经风霜却神采奕奕的面容,让那个只存在于证件铅字里的"李恒笃"突然鲜活起来——他不仅是档案中的烈士,更是我从未真正了解过的父亲。</p><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李恒笃(1949-1983)曾服役于6173部队,1968年早春踏着齐鲁大地的薄雪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士、班长、副排长,1970年2月入党,1973年退伍后在原新汶矿务局潘西煤矿工作(现山东能源新矿集团万祥矿业)继续奉献。1983年3月那场突如其来的龙卷风,永远带走了在岗值班的他(时任潘西煤矿残采工区党支部书记),彼时我刚满6岁,姐姐7岁。四十余年来,全家仅能通过褪色的证件与零碎遗物拼凑父亲的轮廓,直到今夜,您镜头里那些与父亲同龄的老兵,让封存的记忆突然有了温度。</p><p class="ql-block">冒昧恳请您帮助:</p><p class="ql-block">1. 能否将父亲信息(附退伍证照片)传递至6173部队老战友群?</p><p class="ql-block">2. 若有前辈记得这位山东籍68年兵,可否分享些军营往事?</p><p class="ql-block">3. 父亲是否留有军旅影像?我们愿以余生珍藏这些时光碎片。</p><p class="ql-block">深知这请求如同大海寻针,但那些穿过半个世纪风霜的皱纹里,或许正藏着我们家族失落的历史拼图。若蒙相助,这封穿越生死的家书,或将补全三代人未能说出口的"以您为荣"。</p><p class="ql-block">随信附:</p><p class="ql-block">- 父亲退伍证影印(编号:(73)鲁退字第55351号)</p><p class="ql-block">- 李恒之子李军锋 联系电话13686347776</p><p class="ql-block"> 此致</p><p class="ql-block"> 革命敬礼!</p><p class="ql-block"> 李恒都之子李军锋泣笔</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2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