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作者:阳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贺兰山岩画,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四A级景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贺兰山东麓。沿贺兰山自北向南,包括卫宁北山在内,在黑石峁、贺兰口、苦井沟、大麦地等27处都有岩画遗存,总计约有组合图画5000组以上、单体图像2.7万多幅;已被记录的岩画单体图像有19752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贺兰山岩画记录了远古人类3000~10000年前放牧、狩猎、祭祀、征战、娱舞、交媾等生产生活场景,成为研究远古人类文化史、原始艺术史的文化宝库。顺着这个多彩的岩画万花筒,可以窥见古代游牧人一幕幕富有生气的社会生活,唤起对人类一致性的认识,理解人类的发展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贺兰山岩画分布成点成片,数量很多,题材、内容丰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贺兰山岩画中较大量的是动物图像。根据古生物学家分析统计,共有野牛、野猪、野马、鹿、山羊、马、驴、狗、骆驼、虎、豹、狐、狼、熊等及禽类共35种,其中野生动物数量不少。动物栖息、捕食、嬉戏、交斗各有表现,构图简练,栩栩如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贺兰山岩画奇特形态:自然与文化的完美结合贺兰山岩画的形态各异,既有粗犷豪放的线条,也有细腻入微的色彩。这些岩画既展现了自然风貌,也反映了人类文化的精髓。观看这些岩画,就像是在欣赏一部精彩的历史长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贺兰山岩画:古代文明的神秘符号贺兰山岩画,是古代文明留下的珍贵遗产,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篇章。这些神秘的符号和图像,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寓意,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现代社会,贺兰山岩画的价值被重新认识和发掘。它所蕴含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同时,贺兰山岩画也启发着现代艺术家在创作中寻求原始、质朴的美学,对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贺兰山顶,俯瞰山下的宁夏平原,美景如画,令人心旷神怡。山峦起伏间,贺兰山矗立在天地之间,宛如一幅动人的画卷。贺兰山,如同一道天然的屏障,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与繁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17.4月底大西北自由行的最后一站,从西宁来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期间游历了,中卫沙坡头、银川沙湖,镇北堡影视城,贺兰山岩画等到银川必游景点。半个多月的旅行有些疲惫,银川市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吃、住、行,经济实惠,休息了一天,看了看市容市貌城市夜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时没有结识“美篇”,后来的日子里,先后制作了“我爱大西北”及“嘉峪关”二部美篇文章,翻看游记时突然发现著名作家冯骥才的金句出处之地,那就是贺兰山脚下的“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这句话是冯骥才先生在雄浑的贺兰山前,面对着原始古朴的岩画时,有感而题下的字。它的本意是指岁月逝去悄无声息,只有岩画记载了曾经的历史,诉说着原古先民的生活勇气和情感。这份呈现和记录,不仅是对保存至今的贺兰山岩画的一份致敬,更是对游牧民族文化内涵的一份尊重。场景往事历历在目,浮想联翩,于是提笔尽自己的所能写下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谢谢光临欣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