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我有一个彩色的梦!在梦里,我是主角,尽情地做着自己喜爱的事情;在梦里,我奔跑在色彩斑斓的世界,努力寻找着内心最深处绽放的那一朵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彩色的梦》是湘教版美术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学习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想象画练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梦是每个孩子都会有的经历,对于儿童来说,它既熟悉又模糊。梦中的情景让人感觉真实、离奇、有趣。</span></p> <p class="ql-block"> <b>梦想与梦不同</b>,<b>梦想</b>是指意识形态下对未来的选择性期待,而——</p> <p class="ql-block"> <b>梦</b>是一种<b>主体经验</b>,是人在睡眠时<b>产生想象的影像、声音、思考或感觉</b>,通常是非自愿的。研究梦的科学学科称作梦学。梦常常能<b>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b>。</p> <p class="ql-block"> 从<b>心理学</b>的角度来看,梦是<b>有意识看无意识</b>的一扇<b>窗子</b>。弗洛伊德与荣格是梦解析的开山鼻祖。也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做梦是大脑在虚拟环境中对如何处置危险情况的预演。尤其是噩梦,人类每年要做300到1000次,人类正是在噩梦中进行安全训练的。</p> <p class="ql-block"> 梦的<b>功能</b>: </p><p class="ql-block"> 1.经由任意突变、以"达尔文过程"来产生<b>新观念、新策略</b>; </p><p class="ql-block"> 2.<b>清除</b>脑中的“<b>垃圾</b>”,梦是对“垃圾”的最后一瞥; </p><p class="ql-block"> 3.<b>长期记忆的持续激发</b>,睡眠时梦的诡异来自长期记忆的储存格式,但清醒时的脑则能给它作正确的诠释;</p><p class="ql-block"> 4.把遥远但相关的记忆连结起来并<b>强化成一故事体</b>;</p><p class="ql-block"> 5.把<b>外来刺激转化</b>成梦境以防止被惊醒;</p><p class="ql-block"> 6.<b>自我满足、降低心理压力</b>,借由眼球运动<b>提供氧气</b>给角膜。</p> <p class="ql-block"> 教材以<b>几米的漫画</b>作为<b>主题图</b>,画中公共汽车在天空中行驶,梅花鹿尽情在广阔的蓝天中驰骋,脚下是宁静、美丽的村庄。原本属于陆地的公共汽车和梅花鹿在梦中属于了浩瀚的天空,这种“<b>空间重组</b>”,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离奇有趣、色彩梦幻的梦境。</p> <p class="ql-block"> 同样,原本属于海洋的<b>鲸鱼</b>游到了<b>森林</b>里,也属于“空间重组”。这就是几米的漫画绘本《森林唱游》的封面,所以在此例举出这幅作品来欣赏。几米原名廖福彬,台湾绘本画家,生于1958年,1982年毕业于中国文化大学美术系设计组学士学位。其作品开创出成人绘本新型式,风靡华人圈,美、法、德、希腊、韩、日、泰国等皆有译本。当他患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住院期间,对生命有了更深理解,更热爱生命,懂得了生命中每个平凡瞬间的可贵。他说:“生命的变化太快,太残酷,来不及准备,也无法预料。所有的美好都在当下,而所有的变化也变得美好。我感念那一段饱受折磨的伤痛时光,让我变得感性而敏锐,许多平凡小事变得重要,而许多非凡的大事又变得无足轻重”。大病带来几米绘画风格上的改变。</p><p class="ql-block"> 《森林唱游》描绘森林里举行的一场音乐会,胖猫、鳄鱼、老鼠、青蛙,通通粉墨登场。跳跃的指法、拨动的琴弦;低哑的呢喃、嘹亮的独唱,释放了苦涩的痛楚、焦躁的惊慌。真好,鲸鱼也开始唱歌了。心里重生了绿芽,微笑如花朵绽放,树影与月光的合音耐人寻味,让我们一同在森林里唱游,享受共鸣的梦幻时光。</p> <p class="ql-block"> 与梦有关的文学作品、绘画作品还有:</p><p class="ql-block"> 1.《爱丽丝梦游仙境》是英国作家路易斯·卡罗尔于1865年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梦中,爱丽丝追逐一只穿着背心的兔子而掉进了兔子洞,来到一个奇妙的世界,开始了漫长而惊险的旅行。</p> <p class="ql-block"> 2.马克·夏加尔是俄国画家,以其梦幻式、奇特的意象且色彩亮丽的帆布油画闻名。夏加尔似乎是看到过这些被描绘的绿色的牛、马在天上飞,躺在紫丁香花丛中的爱侣,同时向左和向右的两幅面孔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与我的村庄(油画)1911夏加尔(俄罗斯)</span></p> <p class="ql-block"> 教材中选用<b>夏加尔</b>的<b>《我与我的村庄》</b>,选入时加了“我的”二字,便于学生理解。《我与村庄》是俄裔法国画家马克·夏加尔于1911年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现收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我与村庄》是夏加尔初到巴黎的成名作。画面的背景是典型的俄国农舍和堂的塔顶,记忆着艺术家故乡的风景。画面采用了立体主义的分割法,所有的物象通过画家心灵的重新发现,都被分割成了不同的形状,水乳交融地组合在一起。一个人与乳牛的侧面脸庞构成了画面的主要部分,他们好像正在亲切地对话,充满了温馨和默契的神态。 </p><p class="ql-block"> 在画中,夏加尔把立体主义的构图风格运用得十分娴熟,但他把这种分割的物象赋予了一种默默的深意和情怀,不像毕加索笔下的那样冷冰冰,甚至充满扭曲和恐怖的影子。他是怀着沉甸甸的感情来描绘这幅画的,同时也洋溢着一种梦幻和天真的赤子情怀,那倒立的人、房子以及这种种奇妙的组合,似乎让观看者进入了一个充满幻想的童话世界,也许这就是画家心灵中的故乡,那是一种把灵魂与故乡交融在一起了的情怀。色彩的运用也很大胆和强烈,绿色的人脸、白色的眼和嘴巴以及深红色的背景和黑色的远方,看上去色彩饱满、对比强烈,有一种热烈和醒目的力量,很好地衬托了画中超现实主义的幻想风格。</p> <p class="ql-block"> 这幅图的左半部分是教材中选取的美国二十世纪最卓越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的苏斯博士的双语经典《一条鱼,两条鱼,红色的鱼,蓝色的鱼》这部绘本中的插图。这部分内容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 We like our bike.</p><p class="ql-block"> 我们喜欢我们的单车</p><p class="ql-block"> It is made for three.</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三个人都可以骑的单车</p><p class="ql-block"> Our Mike sits upin back,you see. </p><p class="ql-block"> 你看,我们的Mike坐在后面呢</p><p class="ql-block"> We like our Mike and this is why:</p><p class="ql-block"> 我们喜欢MIke,原因是:</p><p class="ql-block"> Mike does all the work</p><p class="ql-block"> 每当遇到山的上坡时</p><p class="ql-block"> when the hills get high.Mike</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会使劲的骑呢!</p><p class="ql-block"> 他创作的图画书,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情节夸张荒诞,语言妙趣横生,可能这就是选入《彩色的梦》一课的理由吧!</p> <p class="ql-block"> 教材选入的达利的这幅作品,网上搜不到,只好拍照片给大家看,我们来欣赏:原本粗壮的象腿变得又细又长,在梦里,许多事物改变了原有的形象特征,也常常出现不同物体局部组合在一起,变成另外一个奇异的新事物,组成一个个离奇的梦境。</p><p class="ql-block"> 萨尔瓦多·达利是著名的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画家,因为其超现实主义作品而闻名。达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象力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把怪异梦境般的形象与卓越的绘图技术和受文艺复兴大师影响的绘画技巧令人惊奇地混合在一起,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画家。大家可以看到画面中的“大象”,世界文化中有许多大象的图像,由于它们的大小和重量,它们通常被视为力量,统治和力量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达利通过将大型动物放在细长的肢体上,来打破这些典型的联想,他曾经称其为“多关节的,几乎看不见的激情双腿”。“大象”是超现实主义作品的生动例子,体现了幻象般的现实感。动物代表了空间的扭曲:它们脆弱的腿违反了我们的构造感和失重感,与重量和空间相对立。不幸的是,由于它是私人收藏,因此很少展示该图片。</p><p class="ql-block"> <b>达利《奇异的梦》</b>中出现的奇怪大象和<b>苏斯《一条鱼,两条鱼,红色的鱼,蓝色的鱼》</b>中有趣的骑自行车的插图,都让我们感受到<b>梦境既来源于生活又区别于生活</b>,梦境中似乎一切皆有可能发生。再来例举一幅达利比较知名的画作:</p> <p class="ql-block"> 1931年西班牙画家达利的油画《记忆的永恒》,我们能看到平静的可怕的风景与正在熔化的时钟......时间仿佛在世界尽头停滞。世界一战后,达利从此开始戏谑人生,他说过:“我同疯子的唯一区别在于我没有疯,我同人类的唯一区别在于我是疯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幸福的期待(油画)2000曹力</span></p> <p class="ql-block"> 曹力,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壁画研究室,现任该院壁画系教授、系主任。担任课程:素描、油画、色彩重构、线构成。江苏南京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曹力的画,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大自然的美,在曹力的画上经过夸张变形,带给人一种想像力。他的画以乡村、田园为根基来幻想,既有现代倾向,又有民族气息;曹力的画还常常能使你感到一种诗的意境、音乐的旋律。他的画是有争议的,但他那独特的风格却引起了美术界的关注。有人说,曹力的画是从他心灵深处流出来的诗歌,是他的灵魂唱出来的现代神话。</p> 梦境的组成: <p class="ql-block"> 梦境中的一切让人感觉非常真实:我们熟悉的亲人、朋友、喜爱的动物……我们熟悉、向往的地方……难以忘怀的事情,梦寐以求的愿望……生活中的人、事、场景在梦境中常常被夸张地拼组在一起,编织着我们美丽而又神秘的梦境。梦境里的景象既真实又梦幻,找找画面中的景象与真实景象的不同。</p> <p class="ql-block"> 瞧,小兔子变得比人还大,月亮满街都是,小朋友站在会飞的花朵上……一切都变得奇妙起来,梦里的一切既真实又离奇。通过对名家作品的欣赏与解读,体会感受梦境景象与真实景象的不同。</p> <p class="ql-block"> 教材中选用的学生作品以水彩为主要媒材创作而成,以蓝色、紫色为主色调,画中长有翅膀的小女孩身着梦幻的裙子,轻轻地飘在空中,那样的惬意、享受,似乎谁也不愿意去打破那个美丽的梦,给人神秘梦幻的视觉享受。</p> <p class="ql-block"> 以上四幅作品也突出了“彩色的梦”这一主题,以“梦境采集器”去<b>抓住梦境中某一个最精彩最离奇的片段描绘</b>下来,难的是<b>依据记忆中的梦境片段进行想象创造</b>,重点是可以运用重组的方法,夸张地描绘奇异的梦境片段。重组的方法,除了前边说过的“<b>空间重组</b>”,我们还可以<b>物体重组</b>,比如下边这两幅作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梦境中蜻蜓的翅膀与房屋完美的组合</span></p> 木瓜树与人完美组合 <p class="ql-block"> 有位小朋友因为担心吃了木瓜籽会长出大树,梦见自己头上长了一棵木瓜树,小朋友们一起围过来,站在椅子上的说:“我要吃木瓜!”振臂高呼的:“我要乘凉!”跑过来的长辫子女孩接过一牙木瓜,满面笑容。多么奇特又有趣的梦啊!</p> <p class="ql-block"> 我们欣赏了关于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彩色的梦》教材中的画作,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无论是古人的,还是今人的,无论是大家的,还是小朋友的,无一不透露着梦幻与真实、离奇与有趣。你做过梦吗?是想语言描述?还是绘画表现?都可以。如果画了关于梦的、彩色的梦的想象画,可以给我看看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