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 剑桥一日游

摄游视界 · 林达舟

<p class="ql-block">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牛顿苹果树,康河上的撑杆游船...... 剑桥的吸引力也许就是源于这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26日,我们开启了剑桥一日游。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伦敦的Liverpool车站出发,乘火车到剑桥约1.5小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把目的地设在了“牛顿苹果树”。从剑桥火车站到“牛顿苹果树”,有BUS,走路大约30分钟。我们决定边走边看边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按谷歌地图的指引,沿着Station Road, 转到Hills Road,然后一路向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先引起注意的是“剑桥战争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一名英国士兵的铜像,正大步迈向小镇中心,手上拿着钢盔和玫瑰花,肩上扛着来福枪,枪杆上挂着月桂花环,还挂的一顶德国头盔(象征着战利品),同时回头望着车站的方向。雕像底座上的文字表明:为纪念参与1914-1919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士兵。纪念雕像的主题是“回家"(The Homecoming,有时亦称 Coming Home)。</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铜像于1922年建成,最初的位置位于Station Road, 1952年被移到了Hill Road, 2021年又被移到了现在的位置 - 剑桥植物园的入口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纪念, 以一种胜利回归的姿态体现,战争,以获取战利品与和平而结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见:</p><p class="ql-block">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mbridge_War_Memorial</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路边的一座雕像,牌子上标着“H.R.H Prince Philip, Duke of Edinburgh”。</p> <p class="ql-block">原来这是菲利普亲王(英国女王的丈夫)的雕像, 查资料得知雕像于2023年建成,以纪念菲利普亲王曾担任剑桥大学副校长达35年。Googel 地图标示为 “The Do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广告牌表明这里是剑桥的“英语语言学校”, 广告语“你的未来,我们的关注”。</p> 语言学校,就在这样的房子里上课吗?看着好简朴,规模也不大。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广告牌的内容:圣安德鲁斯学院, 私立学校,进入大学之前的pre A-level 和 A-level学习。</p> 圣安德鲁斯学院看起来也是像住家房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继续往剑桥镇中心方向前行, 两三层楼的街面房多起来,感觉比较老旧。居然看到了红色的中文字“七十二栈”,一家中国餐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The Church of Our Lady of the Assumption and the English Martyrs, Cambridge" 缩写“OLEM”。这座建筑被誉为英格兰最美丽的罗马天主教堂之一。</p> <p class="ql-block"><i>“它于 1890 年 10 月 8 日奉献,并继续为所有经过其大门的人提供休息的地方。</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由Yolande Marie Louise Lyne-Stephens夫人创立,她是巴黎歌剧院和伦敦德鲁里巷的前芭蕾舞演员,也是一位富有的银行家的遗孀。正是在圣母升天节上,她承诺建造教堂,第一任校长克里斯托弗·斯科特(Christopher Scott)主教也希望纪念在1535年至1681年间去世的天主教殉道者,其中有30多人曾在大学居住。</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它是19世纪哥特式复兴的典范,由纽卡斯尔的Dunn&Hansom在1885年至1890年间设计建造,它是早期装饰风格的传统十字形结构,十字路口有一座大塔,一个多边形后殿和一个带有 65 米尖顶的西钟楼,这是剑桥周围数英里的地标。”</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参见:</i></p><p class="ql-block"><i>https://www.nationalchurchestrust.org/church/our-lady-english-martyrs-cambridge</i></p> 大教堂外围的一部分。 入口处的牌子,周六周日有弥撒活动。 教堂的内部。 远处的尖顶是“The Church of Our Lady of the Assumption and the English Martyrs, Cambridge" 。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Regent Street上的唐宁学院(Downing College).</p> 入口处的模样。 门前的花儿盛开。 校园布局图 <p class="ql-block">学院的建立源于乔治·唐宁的遗产。唐宁学院与唐宁街10号首相府有关,乔治·唐宁的祖父(Grandfather)建造了的唐宁街10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见:</p><p class="ql-block">https://www.dow.cam.ac.uk/about/downing-college-history</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乔治·唐宁的纪念牌,“乔治·唐宁爵士 1632-1684,文学士 哈佛, 第一届哈佛毕业生,第一位哈佛导师, 基金的财富源于他的勤勉”</p> <p class="ql-block"><i>乔治·唐宁出生于1623年,是英格兰的一位外交家和政治家。他在新英格兰长大,并成为哈佛大学最早的一批毕业生之一。在英国内战期间,他回到了英国,并成为奥利弗·克伦威尔(Cromwell)的重要智囊,拥有很大的权力。然而,克伦威尔逝世后,唐宁被新的继承者理查·克伦威尔撤换。</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唐宁意识到英格兰联邦的命运岌岌可危,于是决定投靠流亡的英国皇室。他自荐给查理二世(Charles II),并与以前的伙伴划清界线。结果,他得到了查理二世的任用,尽管他曾被关押在伦敦塔两个月。皇政复辟后,他获得了丰厚的赏赐。</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此外,唐宁还在伦敦建造了一条街,即现在的唐宁街。唐宁街10号、11号都与他有关</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参见:</i></p><p class="ql-block"><i>https://en.wikipedia.org/wiki/Sir_George_Downing,_1st_Baronet</i></p> <p class="ql-block">附近的The Heong Gallery门前枯树形成的艺术品。画廊10:00才开门,时间安排问题,我们放弃了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安德鲁斯街的浸礼堂(St Andrews Street Baptist Church), 1902年改建成现在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圣安德鲁斯街浸礼堂的周边建筑。</p> <p class="ql-block">St Andrew’s Street Baptist Church 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21年,当时基督徒们接管了一座前马厩和粮仓作为聚会场所。</p> <p class="ql-block">关于天主教与浸信教的主要区别:</p><p class="ql-block">洗礼观点: 浸信会强调成人洗礼,而天主教接受婴儿洗礼。这是一个重要的分歧点。</p><p class="ql-block">圣经权威: 天主教承认圣传和教宗的权威,而浸信会更加强调个人对圣经的解释。</p><p class="ql-block">教会治理: 浸信会采用会众制,而天主教有中央层级的组织。</p><p class="ql-block">祈祷对象:天主教徒向所有的圣徒和圣母玛利亚祈祷。浸信会信徒只向耶稣基督祈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新教与浸信教的主要区别:</p><p class="ql-block">浸信会是基督教新教的一个主要宗派,而英国新教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涵盖了多个不同的教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起源:</p><p class="ql-block">浸信会起源于17世纪的英国,由一群热诚研读圣经的基督徒创立。他们强调成人洗礼,并反对婴儿洗礼。</p><p class="ql-block">英国新教是指导致宗教改革的西方习俗的分歧,包括路德宗、加尔文主义、圣公会等。</p><p class="ql-block">洗礼观点:</p><p class="ql-block">浸信会只相信信徒的洗礼,主张只有明白得救真理的儿童和成年信徒方可受浸,且受浸者须全身浸入水中。</p><p class="ql-block">英国新教允许点水洗礼,不一定要全身浸没。</p><p class="ql-block">教会治理:</p><p class="ql-block">浸信会采用会众制,各地方教会都是独立、自主和自治。</p><p class="ql-block">英国新教包括多个教派,有些有中央层级的组织,如圣公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之,浸信会是英国新教的一个分支,但并非所有新教徒都是浸信会教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入剑桥,感受到了剑桥的宗教气氛, 多样、悠久、密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往牛顿苹果树的路上,偶遇旗袍女子,盛装出行,抓拍一张。后来才知道6月26日是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也许还有其它的学院)的毕业典礼日,家长们身着礼服参加子女的毕业典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著名的"剑桥市场广场" (Cambridge Market Square), 露天市场,除了贩卖蔬菜水果以外,还有其它物品,比如书籍、小摆设,还有修自行车的,接地气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背后的建筑是“大圣玛丽亚堂”(Great St. Mary's)。</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终于到了“牛顿苹果树”,牛顿苹果树迷拿着苹果留影,或是挑选最佳拍摄角度。</p> 匆匆路过苹果树的剑桥人。 <p class="ql-block">注意左下角小小的白色立牌,那就是“牛顿苹果树”的介绍,说明这是在“圣三一学院”的牛顿苹果树。那么不起眼儿的牌子,有点儿没想到。种在这儿的原因是牛顿在这学习时,住在苹果树后面的房子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牛顿被砸脑袋的苹果树,是在他的家乡伍尔斯索普庄园(Woolsthorpe Manor in Lincolnshire, England),苹果树代表了牛顿爵士引力理论背后的灵感。</i></p><p class="ql-block"><i>虽然牛顿回忆的精确细节(由几位据称是牛顿讲述故事的目击者所报道)无法核实,但这一事件的意义在于它对牛顿科学思维的解释。所提到的苹果树今天仍然存在于庄园中,它是1666年他家花园中所见的苹果树的直接后代。</i></p><p class="ql-block"><i>苹果树已经成为人们珍爱的象征,它的后代和克隆物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找到。所以,世界各地有不少地方有“牛顿苹果树”。</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参见:</i></p><p class="ql-block">https://en.wikipedia.org/wiki/Isaac_Newton%27s_apple_tree</p> 中国的大学,也有扦插的“牛顿苹果树”的,天津南开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牛顿苹果树旁就是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的驰门(Great Gage)的大门口。正常情况下,游客可以从这里进入学院,还可以参加有导游讲解的游览。但我们到的时候,大门紧闭,立了一块牌子写着“Closed to visitors",不对游客开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能看一下大门了,该门始于1490,并于1535建成, 中间的雕像是创始人亨利八世。</p> <p class="ql-block">拜访大学一定要事先查询是否开放,通常在考试和毕业季不对游客开放。</p><p class="ql-block">详见:</p><p class="ql-block">https://www.trin.cam.ac.uk/about/visiting-trinity-college/</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紧挨着圣三一学院的是圣约翰学院(St John's College)。</p> <p class="ql-block">因为是毕业典礼日,不对游客开放。咨询了门口的工作人员,得知中午12点毕业生们会从大门口列队外出。好吧,我们就等着看一下偶遇的毕业生列队出门。</p> <p class="ql-block">12点前,门口陆陆续续汇聚了毕业学生的亲属与朋友们,等待着。</p> <p class="ql-block">正式场合,家人们身着礼服。从等待着学子的家人们的衣着,可以看出学子们多样性。</p> 十二点刚过,学子们从大门去来了。 人生的高光时刻。 <p class="ql-block">教员跟随在队伍的最后。</p> 一片欢呼之声。 <p class="ql-block">观看毕业生出门看完了,我们希望能进校门看看,但是还是不能进去,工作人员告知学院要到7月2日以后才开始对外开放。能看到学院的方式只能是乘游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剑桥大学乘船游码头在哪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到了三个码头,分别如下:</p><p class="ql-block">最南端的码头是 Silver Street Bridge 下的 “Scudamore's Mill Lane Punting Station";</p><p class="ql-block"><b>中间的码头是 Magdalene St. Bridge 下的 “ Scudamore's Quayside Punting Station"; </b></p><p class="ql-block">最北端的码头是" Lets Go Punting Cambridge" 。从中间码头到最北端的码头由 Quayside 木栈道链接。</p> <p class="ql-block">从Magdalene Street 桥上看游船在Cam河中前行。</p><p class="ql-block">河边停着不少的船,那是游客上船处。</p> <p class="ql-block">从中间的“ Scudamore's Quayside Punting Station"到最北端" Lets Go Punting Cambridge" 码头,有木栈道,距离不远。</p> 从木栈道看Magdalene桥及桥下的游船整齐摆列,这里是离圣约翰学院最近的游船码头。 <p class="ql-block">游船扁平,专有用词PUNTING,撑杆看起来是金属的,查资料得知大多是铝合金的, 一般有3到5米, 康河(Cam River)的深度可达4米, 在PUNTING过程中, 船老大会选择合适的航道。</p> <p class="ql-block">码头边有揽客的人员,介绍游船的行程及所见包括9座桥和8个学院。价格依据顾客的需求不同而不同,可以讨价还价。我们几番来回,出价25磅/位, 45分钟一个来回。</p><p class="ql-block">游船可以在网上提前预定,性价比更高。</p> <p class="ql-block">网上下载的剑桥游船行程路线图及介绍。</p><p class="ql-block">https://www.scudamores.com/uploads/nwh998PItrdW60TZ.pdf</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第一座桥Marylanene Bridge旁边的码头出发了。</p> 我们游船的“船老大”,是学院的学生。<div><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穿过Marylanene Bridge,就看到著名的“叹息桥”,建于1831年,密闭式拱桥。</p> “叹息桥”连接康河两岸的圣约翰学院。<div>南岸的老圣约翰学院,墙上标有1671。</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过的第三座桥为“雷恩桥”,以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的名字命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雷恩爵士是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在伦敦1666年大火后重建时期皇家指定的负责人,英国历史上有名的建筑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见:</p><p class="ql-block">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ristopher_Wren</p> <p class="ql-block">“雷恩桥”俗称为“厨房桥”,1831年新学院在北岸建成后,学生和研究员前往河对岸的黄油餐厅,需要穿过“雷恩桥”,因此得名“厨房桥”。</p> <p class="ql-block">雷恩桥/厨房桥是一座三孔桥。</p> <p class="ql-block">但这座桥是用一块石灰石雕刻而成的,并切成砖石的外观。由弗朗西斯·伍德沃德(Francis Woodward)雕刻。在中间拱形桥洞上方可以看到创始人玛格丽特·博福特夫人(Lady Margaret Beaufort)的成就。左侧的拱形桥洞上方是一朵都铎玫瑰,右侧是门廊。罗马淡水和海洋之神被放置在中央拱门左侧的立柱上方,右侧有“卡姆神父”的雕刻。</p> <p class="ql-block">游船行驶时靠右,穿过的桥洞与水面的距离有限,船老大展示了她柔软的腰肢。</p> 撑船的有美女、有帅哥,还有白胡子老爷爷。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了雷恩桥,北岸露出圣约翰学院的新院,剑桥最美的建筑之一,独特的造型被戏称为“婚礼蛋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四座桥是“圣三一学院桥(Trinity Bridge)", 它连接圣三一学院的康河两岸。 圣三一学院由亨利八世始于1546年将国王厅与米希尔屋合并而成。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著名人物,其中有:牛顿、霍金、拜伦等。</p> <p class="ql-block">圣三一桥最早建于1643年,在英国内战时期,石头桥被Crowwell的部队摧毁,1651年重建。我们现在看到的桥是在1764年由James Essex 建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两岸绿草如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过的第五座桥Garret Hostel Bridge,是座步行和自行车桥。</p> <p class="ql-block">Garret Hostel桥连接了康河两岸的女王学院。这座桥被认为是英国最早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桥之一,其中混凝土围绕着预应力钢缆。它的现代外观与相邻的克莱尔学院桥形成鲜明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它也是康河中部学院区三座对外开放的桥之一,另外两座位于康河游船行程的两端,也就是说其它的六座桥都是学院内部的桥。</p> 桥上的游客正对着我们按动快门。 桥边上的Trinity Hall's Jerwood Library。<div><br></div> <p class="ql-block">剑桥大学有上百座图书馆,这是最新的一座,由当地建筑设计师Freeland Rees Roberts为圣三一学院设计,于1998年建成, 而圣三一学院最老的图书馆已有4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过的第六座桥“Clare Bridge”。</p> <p class="ql-block">这座桥最初建于1639年,是剑河上现存最古老的桥之一,拥有优美的石拱设计。它连接了克莱尔学院的旧庭(Old Court)和纪念庭(Memorial Court),后者于1926年落成。</p><p class="ql-block">桥上有14个石球作为装饰,但实际上其中一个石球被切掉了一块。传说中,建筑师在完工后只收到15便士的设计费,于是故意切掉一个石球以减少成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过的第七座桥“国王学院桥(King's College Bridge)” </p> <p class="ql-block">在15世纪,这里曾有一座木桥。现在的石桥由著名的英国建筑师William Wilkins于1818年设计,由Francis Braidwood于1819年建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的船老大饶有兴趣地问我们是否知道“XU ZHIMO”,当然知道。再问是否知道XU ZHIMO的诗“再别康桥”中的“康桥”在哪里, 我们没有答案, 她指着国王学院桥,“就是这座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桥的西岸,有一座石碑,许多中国游客去哪儿了打卡,碑上刻着徐志摩1928年写下的著名诗篇《再别康桥》的首尾两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石碑的由来,有两种说法。</p><p class="ql-block">一种说法:在2008年,国王学院在国王桥畔为徐志摩立下了大理石诗碑,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p><p class="ql-block">另一种说法是:石碑是2008年由剑桥的一位中国朋友在北京制作后带到剑桥,经院方同意放置于此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惜遇到学院不对外开放,我们这次无法拍到那块纪念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徐志摩与剑桥,“1921年10月,徐志摩作为研究生来到剑桥,在国王学院学习了一年。为了纪念徐志摩到剑桥100周年,将徐志摩和他的诗介绍给更多的国际听众,Stuart Lyons, 剑桥大学的学者,于2021年出版了<b>《徐志摩在剑桥-生活与诗歌》</b>,这是<b>第一部</b>将徐志摩的诗介绍给英语世界的书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见:</p><p class="ql-block">http://www.cwliterature.org/uploadfile/2022/0525/20220525112759357.pdf</p> <p class="ql-block">图片源自网络</p> 透过国王学院桥的桥洞,看到国王学院的教堂和旁边的Clare学院。 刚毕业的学子们站在康河的西岸(The Backs), 以此为背景与父母相拥拍照留念,亲朋好友在一边同喜同乐,好一幅令人感动的画面。 东岸学院内的学子,在岸边沐浴在阳光下,轻松自在。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继续向前行,经过第八座桥,木质的“数学桥”。</p> <p class="ql-block">很久以前谣传:它是牛顿设计的,而且未用一个螺钉和螺母,全靠精确的数学计算,巧妙地搭建而成,故被称为“数学桥”, 而现在看到的木桥是有螺钉螺母的,是因为后人拆开研究,但无牛顿之才,而无法装回,迫不得已才加上了螺钉螺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实际上这是给牛顿的一段传奇,这座桥实为James Essex(1722-1784)按照William Etheridge(1709-1776)的设计于1749年建造,此时牛顿已去世23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最初建造木桥的橡木逐渐腐烂,现在看到的是1905年采用柚木重建的,有铁质铆钉用于固定。</p> 近数学桥西岸新建筑。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了“数学桥”,我们来到了康河最南端码头附近的“银街桥”。</p><p class="ql-block">白房橙伞骄阳,仿佛到了南法,英国难得一见的明媚。</p> 银街桥后边的建筑是王后学院(Queen's College) 游船到达银街桥之后,掉头开始回程,一路再次欣赏康河风光。 岸上的野鸭正准备下水。 鸭子跟着船前行,希望能给点儿吃的。 租一条船,自己撑起来。 又见叹息桥,45分钟的游程很快结束了。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岸后,沿着Bridge Street向东南方向前行,看到“圆形教堂”,好奇特的造型。</p> <p class="ql-block">圆形教堂的历史:</p><p class="ql-block"><i>“复活教堂——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圣墓——建于耶路撒冷,并于 335 年 9 月 13 日奉献。这座教堂矗立在著名的耶稣墓地之上,成为著名的基督教地标,几个世纪以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朝圣者。</i></p><p class="ql-block"><i><br></i></p><p class="ql-block"><i>剑桥圆形教堂以圣墓教堂为蓝本,建于 1115 年至 1131 年间,由“圣墓兄弟会”和“纪念上帝和圣墓”建造。这个神秘的兄弟会没有其他记录,其确切目的仍然未知。</i></p><p class="ql-block"><i>.........</i></p><p class="ql-block"><i>自 2001 年以来,圆形教堂一直是基督教遗产的所在地,这是一个非营利组织,旨在思考信仰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欢迎游客探索基督教信仰如何塑造剑桥和西方。”</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参见:圆形教堂历史-剑桥圆形教堂</i></p><p class="ql-block"><i>https://roundchurchcambridge.org/round-church-history/</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查资料时得知,目前是“圆形教堂剑桥游客中心”,有剑桥故事展、《圣徒与学者》电影等。在其网站上可以预定导游带领游剑桥。<i>详见:圆形教堂游客中心-剑桥圆形教堂</i></p><p class="ql-block"><i>https://roundchurchcambridge.org/round-church-visitor-centre/</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网上可以看到小电影《圣徒与学者》,看了之后,理解了剑桥的发展历程:康河,利于贸易;贸易,聚集人气;人气旺,各种层次的人都有,各种宗教场所都需要;教会、修道院、医院亦聚集;恰巧有牛津闹别扭出来的学者,教会收留;有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财富转移到皇家,需要普及新教,逐渐开始规模化的宗教学习需求,学院模式产生..... 所以,我们看到了学院与教堂密切相关,圣徒与学者融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漂亮的建筑 Old Divinity School, St. John's College 圣约翰神学院。</p> <p class="ql-block"><b>神学</b>在剑桥有很长的历史,从1209年开始,至今依然持续。该建筑由Basil Champneys设计,建于1878-1879年,仿都铎时期风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王街(King’s Parade)</p><p class="ql-block">国王街是英格兰剑桥中心的一条历史街道,北接三一街(Trinity Street)和圣约翰街,南接特兰平顿街。这里是剑桥主要的旅游区,也是剑桥大学的中心位置。</p> <p class="ql-block">上图的最远处的尖顶建筑是冈维尔和凯斯学院(Gonville & Caius College), 简称“凯斯学院”。</p> <p class="ql-block">该学院由来自法国血统的绅士家庭的神职人员埃德蒙·冈维尔 (Edmund Gonville) 于 1348 年创立,当时名为冈维尔大厅。冈维尔在英国教会中担任过各种职务,担任三个教区的校长,这些职业为他提供了足够的财富,以至于他能够借钱给爱德华三世,这一行为使他被任命为国王的书记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十六世纪,学院年久失修。1557 年,它由校友约翰·凯乌斯 (John Caius) 根据皇家宪章重建为冈维尔和凯斯学院。凯乌斯在1529年至1533年间在学院学习神学,后来前往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在帕多瓦大学学习医学。回到英国后,凯乌斯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医生,并担任过许多任期的皇家内科医学院院长。在学院重建时,他曾担任两位英国君主爱德华六世和玛丽一世的医生,后来又为伊丽莎白一世担任同样的职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凯乌斯于 1559 年 1 月 24 日被任命为该学院院长,他一直担任这一职位直到 1573 年去世前不久。他为学院提供了大量资金,并大大扩建了学院的建筑。Caius 负责发展学院在医学领域的强大全球声誉,这种声誉一直持续到今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565 年,Caius 在现在被称为 Tree Court 的地方种植了一条林荫大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凯乌斯还负责建造学院的三扇门,象征着学术生活的道路:</p><p class="ql-block"><b>“谦卑之门(Gate of Humility”)</b>位于校园中心的搬运工小屋(Porters' Lodge)附近,入学时学生会经过这里; 树苑和凯乌斯苑之间的<b>“美德之门”,</b>在他们学生时代经常经过;邻近的参议院的<b>“荣誉之门”</b>,在获得学位的途中经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Gonville & Caius 学院的学生通常将学院的第四道门称为 Tree Court & Gonville Court,该门还可以通往一些洗手间,戏称为<b>“必要之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剑桥大学的“四扇门"就在凯斯学院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恰逢毕业季,我们未能进入学院,未能看到这些对学生的入学、学习、毕业、及日常生活有象征意义的“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见:</p><p class="ql-block">https://cai.cam.ac.uk/whoweregonvilleandcaius</p> <div><br><div>凯斯学院门前人头攒动。</div><div><br></div></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紧邻凯斯学院的白色建筑是剑桥大学的议事厅(Senate House)。一片白色,在剑桥各个古老学院建筑间分外显眼。(注:图片源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一座令人印象深刻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具有丰富的历史。</p><p class="ql-block">由建筑师詹姆斯·吉布斯(James Gibbs)于1720年代设计,使用波特兰石建造。建筑工程始于1722年,于1730年完工。西侧部分在1768年后完成。虽然最初计划作为一个四合院的一部分,但现在议事厅是旧校区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上,议事厅是大学参议会(治理机构)会议的场所。如今,它主要用于毕业典礼。毕业生从大学的31所学院中按照成立或认可的顺序前往议事厅。在典礼上,毕业生穿着他们毕业前有资格获得的学术服装。毕业生由各自学院的Praelector(教授/导师)介绍给副校长,领取即将获得的学位。</p> 剑桥大学的议事厅前的毕业生们。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国王学院始建于1441年,由英格兰国王亨利六世建立。最初创立时只有1名院长和70名学生,全部来自伊顿公学。该学院专门为亨利六世创办的伊顿公学的毕业生而建立,不收其他学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显示国王的雄厚财力,学院建立之初就追求宏伟壮观的建筑,入口是雄伟的19世纪哥特式门楼,学院中庭的绿地上矗立着创造于1879年的亨利六世青铜雕像。</p><p class="ql-block">学院内富丽堂皇的一角被称为“凯恩斯角”,以纪念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他也是国王学院的校友。</p><p class="ql-block">国王学院还涌现出其他大师级人物,如政论家奈翁纳德·伍尔夫、哲学家和评论家路威士·狄更生、画家邓肯·格兰特以及作家E·M·福斯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王学院礼拜堂是剑桥大学中最壮观的哥特式建筑之一,其唱诗班在每年的圣诞夜都通过BBC向全英国广播颂歌,已经成为一项传统。</p> <p class="ql-block">右边的双塔建筑是国王学院礼拜堂,它耸入云霄的尖塔和恢弘的哥特建筑风格已经成为整个剑桥市的标志和荣耀。</p> 美丽的建筑前,草地上搭满了帐篷,标志性的红绿黑白组合。 "Money for education not for war + occupation"“钱用于教育而不是战争+入侵”。 <div>这次校园运动波及面颇广,在欧洲与英国旅途的其它地方,也看到类似的活动,如爱丁堡大学、阿伯丁大学、维也纳市政厅广场。</div><div><br><div>祈祷世界和平。</div></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位于Bene't Street 和 Trumpington Street的交界处的“圣体钟”亦称“蚱蚂钟”。</p> <p class="ql-block">这座时钟由约翰·C·泰勒构思和资助,于2008年9月19日由剑桥大学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揭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体钟的钟面是一个24克拉镀金不锈钢圆盘,直径约1.5米。</p><p class="ql-block">辐射的涟漪暗示着大爆炸,这是形成宇宙的开创性事件,可以被认为是时间的开始。138亿年来,时间在镀金的波浪和低谷中不断向外起伏。</p><p class="ql-block">它没有传统的指针和数字,而是通过蓝色LED灯透过三个同心圆上细缝来显示显示小时、分钟和秒的时间。</p><p class="ql-block">圆盘的顶部是一个昆虫状的生物(被称为“时间吞噬者”),当秒经过时,它似乎“吞噬”秒。它偶尔眨眼,似乎很满意。时钟敲响时,钟链会发出叮当声,钟链会进入隐藏在时钟内的小木棺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钟的下方铭文为拉丁文的约翰一书2章17节:“mundus transit et concupiscentia eius”(“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如果我们将这句话完整地写出来,那就是:“Et mundus transit et concupiscentia eius qui autem facit voluntatem Dei manet in aeternum. (约翰一书 2:17)”</p><p class="ql-block">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然而遵行上帝旨意的人将永存。” </p><p class="ql-block">在基督教中,它是一种对人类欲望和世俗追求的警示,提醒我们关注更高尚的价值和永恒的事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体钟被列为2008年最佳发明之一,其独特的设计和寓意备受赞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考:</p><p class="ql-block">https://corpus-christi-college.shorthandstories.com/time-flies/index.html</p> 看一下录像,感觉蚱蜢有点儿狰狞。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剑桥大学基督圣体学院(英语:Corpus Christi College, Cambridge)</p> 它由剑桥市民于1352年创立,是剑桥大学唯一一所由市民建立的学院。基督圣体学院是剑桥大学仅次于彼得学院规模第二小的学院,也是招收本科人数最少的学院。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剑桥有许多的博物馆,我们去了菲茨威廉博物馆(Fitzwilliam Museum),从古代到现在,菲茨威廉博物馆收藏了世界知名的五十多万件精美的艺术品、杰作画作和历史文物。</p> 菲茨威廉博物馆的大厅 博物馆的穹顶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建立:理查德·菲茨威廉(Richard Fitzwilliam,1745-1816 年)——第七代梅林子爵菲茨威廉——在他的遗嘱中,将他收藏的大量艺术品和物品,连同他的图书馆和 100,000 英镑的巨额资金留给了剑桥大学。1816 年他去世后,这笔遗赠资助了博物馆的建设,该博物馆以他的名字命名,并继续支持今天的菲茨威廉。</p><p class="ql-block">他是Anglo-Irish, 其家族通过联姻与商业获得了都柏林的大片土地,他在圣三一学院学习,于1764年获得M.A (Master of Art)艺术学硕士学位,他对都柏林东南部城市的发展影响颇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详见:</p><p class="ql-block">https://en.wikipedia.org/wiki/Richard_FitzWilliam,_7th_Viscount_FitzWilliam</p> 博物馆里的雕塑<div><br><div>大理石的作品</div></div> 木质的作品 精美的瓷器 以及各种各样的瓷盘。<div>展厅中可以休息聊天的地方。</div> <p class="ql-block">子爵曾是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学生,是一位充满激情和受过良好教育的收藏家。在他的一生中,他收集了欧洲最著名艺术家的大量绘画、素描和蚀刻版画。</p> 各种油画。<div><br></div> 博物馆二楼最显著的位置 <p class="ql-block">"An 18th Century Family" 2022 by Joy Labinjo (1994)</p><p class="ql-block">"一个18世纪的家庭” 2022年作品,作者 Joy Labinjo (1994)</p> <p class="ql-block"><i>“菲茨威廉的财富很大一部分来自他的祖父马修·德克尔爵士(Sir Matthew Decker,1679-1749 年)的财富,这些财富部分是通过跨大西洋贸易与被奴役的非洲人民进行的贸易积累起来的。德克尔是一位出生于荷兰的英国商人,他于 1711 年帮助建立了南海公司。南海公司获得了将非洲人贩运到殖民地西属美洲的垄断权,并从奴隶贸易中获利。</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我们今天的部分工作是专注于解决这一遗产的方法,包括通过展览和干预,如黑色大西洋:权力、人民、抵抗。菲茨威廉博物馆(Fitzwilliam Museum)和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其他博物馆承认,在财务和藏品方面,我们仍然受益于大西洋的奴役,并致力于赔偿性正义。”.</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i>.......源自菲茨威廉博物馆网页</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参见:</i></p><p class="ql-block"><i><span class="ql-cursor"></span>https://www.fitzmuseum.cam.ac.uk/about-us/founding-the-fitzwilliam</i></p> 小圣玛丽教堂Little St Mary Church, 又见教堂。 小玫瑰餐厅 Little Rose, 感觉英国乡村味儿浓浓的建筑。 至此,剑桥一日游覆盖了以下紫色标记的部分,在菲茨威廉博物馆附近乘公交U2/U1前往剑桥火车站,返回伦敦。 经验教训:<div>1)出发前,上网查询学院的开放情况,避免与校方活动安排冲突。</div><div>2)剑桥火车站附近可看的景色不多,时间有限,可乘车到国王街(King’s Parade)附近。</div><div>3)没有试过自行车,感觉它是不错的交通工具。</div><div>4)剑桥的BUS容易误点,且班车较少(长的约15-30分/班次),赶火车的话,需打足提前量。</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论如何,剑桥一日游,看到了剑桥主要学院的外景,很遗憾没能进入学院内部,但也非常幸运,遇到了毕业典礼,体验到了毕业典礼的气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顶着骄阳在康河上PUNTING了,虽然拍的照片光线不理想(原来设想是在落日时分上游船),但河面上游船不多,居然还有野鸭与游船同行,嬉戏了一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没有明显感受到想像中的现代化与科技领先,却嗅到了剑桥各学院与教会、皇室、富豪在过往岁月里千丝万缕的关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着毕业生家人们丰富多彩各种风格的“礼服”,看到了剑桥的国际化和包容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剑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4.07.09. 于上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