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政府决定出兵朝鲜。</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反复权衡利弊得失,最终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p> <p class="ql-block">1950年10月19日,在志愿军总司令兼政委彭德怀的指挥下,从安东(今辽宁丹东)、长甸河口、集安(今属吉林)三个口岸,跨过鸭绿江,秘密进入朝鲜战场。</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词作者:<span style="font-size:18px;">麻扶摇</span></p><p class="ql-block">1950年10月,志愿军炮兵第一师第26团5连指导员麻扶摇在安东四道沟召开赴朝动员大会上将战士们的誓言记录下来,写成诗歌形式的决心书,在部队流传开来。</p> <p class="ql-block">11月26日《人民日报》刊登这首出征诗。 作曲家周巍峙看到这首诗当天谱出曲。把“抗美援朝鲜”改为“抗美援朝”,发表于11月30日《人民日报》,1951年4月 1日《人民日报》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歌名再次向全国推荐这首歌。</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照片拍摄者:黎民</p><p class="ql-block">1951年2月 18 日,时任志愿军第64军政治部摄影组长黎民,在鸭绿江边为过江部队做宣传工作。当志愿军第64军军容严整、步伐坚定的队伍跨过浮桥,便以全景的方式,拍下了这个永恒的历史画面,为抗美援朝战争留下了珍贵的史料。</p> <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地(现丹东九连城镇马市村)。这张照片最早发表在《解放军画报》1951年4月第3期的扉页上,与周巍峙谱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同时发表,题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p> <p class="ql-block">自1950年10月25日首战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共经历了五次大的战役及多个战斗,先后有240万中华儿女浴血奋战,共计19.7万志愿军指战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全军共涌现出30余万名功臣。志愿军共有英雄、模范410余人,特等功臣231人。</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总部共授予:</p><p class="ql-block">“特级英雄”称号获得者、特等功臣2名:杨根思、黄继光。</p><p class="ql-block">这两位被称为“双特”,志愿军仅有两位,不愧是“堪为旗帜”的英雄人物!</p><p class="ql-block">“一级英雄”称号获得者、特等功臣51名。平均到每个军才不到两人。</p><p class="ql-block">徐长富、孔庆三、郭忠田、魏玉德、孙振禄、曹庆功、秦建彬、刘庆亮、王德明、刘维汉、吴志洲、陈德忠、雷宝森、曹玉海、王学凤、于泮宫、于喜田、谭炳云、王兆才、沈如根、卜广德、柴云振、郭恩志、毛张苗、崔建国、余新发、高景灏、周厚刚、贠宝山、李凤林、李延年、高成山、杨宝山、张永富、杨根思、伍先华、孙占元、黄继光、邱少云、胡修道、倪祥明、黄家富、杨春增、杨连弟、许家朋、李家发、杨育才、王海、张积慧、刘玉堤、孙生禄、赵宝桐、鲁珉。</p><p class="ql-block">“一级模范”称号获得者、特等功臣4名:</p><p class="ql-block">王兴记、孙凤钜、罗盛教、张益仁。</p> <p class="ql-block">朝鲜政府授予(或追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12人</span></p><p class="ql-block">彭德怀和杨根思、黄继光、孙占元、杨连弟、邱少云、伍先华、胡修道、杨育才、杨春增、李家发、许家朋12人为共和国英雄,颁发“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战役:接触之战</p><p class="ql-block">1950年10月25日~11月5日,历时12天</p><p class="ql-block">10月25日,打响抗美援朝第一枪,在东、西两线三处同时打响,这一天被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拉开抗美援朝续幕。</p><p class="ql-block">西线:</p><p class="ql-block">40军118师师长邓岳指挥两水洞伏击战</p><p class="ql-block">40军120师360团团长徐锐:云山阻击战</p> <p class="ql-block">东线:</p><p class="ql-block">42军124师370团4连连长盖成友——黄土岭战斗,荣获“黄土岭英雄连”一战成名。</p><p class="ql-block">志愿军歼敌1.5万人,志愿军伤亡1万余人。挫败“联合国军”在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机会,被从鸭绿江驱逐到清川江以南。</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战役:扭转之战</p><p class="ql-block">1950年11月7日~12月24日,历时48天</p><p class="ql-block">东线:血战长津湖。27军全歼美军王牌部队——第7师第31团,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p><p class="ql-block">西线:奇袭德川,穿插三所里,抢占龙源里,血战松骨峰。38军万岁军!</p><p class="ql-block">志愿军投入38万人,歼敌3.6万人(美军2.4万人)战线推至三八线,收复平壤。</p> <p class="ql-block">长津湖“冰雕连”,129名战士被冻成冰雕,一枪未发却吓坏美军。</p><p class="ql-block">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或者手榴弹,整齐的战斗队形和冲锋的战斗姿态,仿佛是时刻跃然冲锋的“冰雕”。</p><p class="ql-block">3个全军的“冰雕连”,他们分别是:</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9师177团6连、</p><p class="ql-block">60师180团2连、27军80师242团5连。</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战役涌现出特级英雄1人(杨根思),一级英雄5人(徐长福、孔庆三、郭忠田、魏玉德),一级模范2人(王兴记、孙风炬。</p><p class="ql-block">志愿军第一位特级英雄、特等功臣:</p><p class="ql-block">杨根思(1922-1950)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1950年11月29日,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坚守长津湖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战斗中,他率部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最后只剩他一人时,毅然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志愿军总部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命名其生前所在连为“杨根思连”。</p> <p class="ql-block">徐长富:一级英雄,歼敌64人。(1922-)吉林东辽人,志愿军40军119师355团8连班长。在二、三次战役中多次立功。在第四次战役中,连队奉命在诸鹤山725高地阻击敌军,完成任务后主动率领全班留守阵地掩护友军撤退。全班9人死守阵地五个小时,完成了掩护任务,他只身吸引敌军火力,等战友全部突围后,自己以手榴弹开路突出重围,毫发无伤。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p> <p class="ql-block">孔庆三,一级英雄,歼敌40余名,牺牲。(1926-1950)山东济南市人,志愿军第27军第80师炮兵团九二步炮连班长。1950年11月27日的新兴里战斗中,该部奉命炮击敌火力点,由于天气严寒,地面太硬,无法构筑发炮阵地,孔庆三以肩膀顶住支架,命令炮手开炮,摧了敌火力点,歼敌30余人,打通了前进道路,他自己则因火炮后坐力撞击负伤,又被弹片击中,壮烈牺牲。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一级英雄”的光荣称号。</p> <p class="ql-block">郭忠田,一级英雄,歼敌260人,67岁。(1926—1993)吉林公主岭人,志愿军第38军第113师第337团第1连2排排长。1950年11月30日,第二次战役价川西南之龙源里截歼逃敌的战斗中,他带领本排以灵活的战术,勇猛的动作,创造了歼敌200余人,缴获火炮6门、汽车58辆,而本排无一伤亡的战绩。郭忠田所在2排立集体一等功,被命名为“郭忠田英雄排”。郭忠田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p> <p class="ql-block">魏玉德,一级英雄,歼敌39人,66岁。(1924—1990)江苏沭阳县人,志愿军第20军第60师第180团第8连排长。第二次战役攻击社仓里战斗中,他带领突击组连续炸毁7座敌人碉堡,他自己就炸毁两座;第五次战役攻击上海峰战斗中,他带领本排连克5个山头,缴获重机枪3挺、六O炮2门、无后座力炮1门,歼敌近30人(内俘敌7人)。立一等功(两次),获一级英雄称号。复员回地方,一直担任基层干部。</p> <p class="ql-block">孙振禄,一级英雄,歼敌60余人,86岁。河北邢台人,志愿军第20军特务团班长。第二次战役攻击剑山岭的战斗中,他所在的班是突击班。他带领1个小组在陡峭的冰冻山坡上攻击前进,打退敌人多次阻击,和兄弟连队一起冲上敌阵地,歼灭了2个连的敌人。在第五次战役坚守734高地的战斗中,他孤胆作战九小时,毙伤敌60余人。立一等功(两次),获一级英雄称号。</p> <p class="ql-block">王兴记,一级模范,(无照片)江苏省东台市人,(1923— ),志愿军第20军第59师第177团第2营政治教导员。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工作干部。在第二次战役中,他身先士卒,鼓舞士气,保证部队坚守阵地七天七夜,圆满完成了阻击任务。立特等功,获一级模范称号。</p> <p class="ql-block">孙凤矩,一级模范(1926— )山东蓬莱县人,志愿军第27军后勤部第2医疗所副所长。第二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期间,他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在设备简陋、有时还有敌情威胁的情况下,经常日夜不停地工作在手术台,挽救许多危重伤员生命。立特等功,获一级模范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p> <p class="ql-block">第三次战役:声望之战 进攻之战</p><p class="ql-block">1950年12月31日~1951年1月8日,历时8天 志愿军损伤最小的一次战役。根据毛主席必须越过三八线再打一仗的指示,彭德怀统一指挥了这次战役。</p><p class="ql-block">中朝军队,为打破美国政府“先停火,后谈判”,争取喘息时间,卷土重来阴谋,突破“三八线”,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南朝鲜军进行的进攻战役。</p><p class="ql-block">中朝军队越过三八线占领汉城,并前进至三七线,经七昼夜的连续进攻,歼灭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1.9万余人,中朝军队将战线挺进80至110公里,解放汉城。我方共歼敌1.9万人(志愿军歼敌1.2万余人),绝大部分是南朝鲜军。中朝军队伤亡仅8500人。</p> <p class="ql-block">第四次战役:防御之战 </p><p class="ql-block">1951年1月25日~4月21日,历时87天。运动战阶段中唯一一次防御战役。为打破联合国军北进攻势,志愿军采取“西顶东攻”的战略。</p><p class="ql-block">西线:(阵地防御战)以38军和50军背水列阵,顽强顶住美军主力的攻击,以10万人代价歼敌7万人。</p><p class="ql-block">汉江阻击战:50军死守汉江50昼夜,彭总直言50军不会撤编。</p><p class="ql-block">东线:(机动防御战)志愿军集中4个军兵力进行横城反击作战,以图击破敌军的北进。</p><p class="ql-block">横城战役:40军118师师长邓岳蜚声世界。横城反击作战极大缓解中国军队在整个战场上面临的压力。</p><p class="ql-block">砥平里之战:9军、40军、42军共三个军,伤亡惨重,败走麦城。</p><p class="ql-block">毙伤俘敌7.8万余人(其中志愿军歼敌5.3万余人),完成防御任务,掩护志愿军后续兵团集结,为进行第五次战役创造有利条件。志愿军伤亡4.2万余人。</p> <p class="ql-block">防御战主要战斗有死守汉江南岸、攻打砥平里以及各高地防御等,涌现出一级英雄10人。</p><p class="ql-block">曹玉海,一级英雄,歼敌680余人,牺牲。(1923—1951)山东莒县人,解放战争中受重伤退役,为武汉市监狱监狱长,抗美援朝后申请回部队,参加前4次战役。志愿军第38军第114师第342团第1营营长。1951年2月5日,在京安里以北350.3高地抵挡美军骑一师7天。在1951年2月12日,战斗中打退敌人6次进攻,于第7次阻击时中弹牺牲。此战1营击毙美军680余人,创下志愿军营级单位歼灭美军的记录。战斗结束时,只剩2人。追记特等功臣,授一级英雄。</p> <p class="ql-block">曹庆功,一级英雄,歼敌100余人,牺牲。(1925—1951)第40军第119师第356团第一连副班长。第四次战役,1951年2月18日,他带领一个小组在洪川江北岸望日里附近286高地执行阻击任务。他与两名战士歼灭敌人一个排,他们打退敌人多次冲击,阵地上只剩下他1人。右臂被炸断,最后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p> <p class="ql-block">刘维汉,一级英雄,歼敌100余人,牺牲。(1925—1951)湖南桃源县人,1志愿军第40军第120师第358团第3连副班长。1951年3月,第四次战役作战中,他所在连在鹰峰山阻击敌人。他带领1个小组守卫前沿的一个突出阵地,七小时内打退敌人6次冲击,毙敌100余人。战斗到只剩他一人时仍孤胆杀敌,弹药告罄,被敌人包围,最后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p> <p class="ql-block">王学凤,一级英雄,歼敌100余人,牺牲。(1926—1951)安徽砀山县人,志愿军第40军第120师第358团第3连副班长。1951年4月初华岳阻击战中,他击毙敌人上百名,自己多处受伤,昏倒在工事里。在听到敌人冲上来时,他再度站起,双腿中弹后投出最后一颗手榴弹,自己跳崖牺牲。追记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p> <p class="ql-block">秦建彬,一级英雄,歼敌70余人,72岁(1928—2000)河北南宫县人,志愿军第26军第78师第232团第1连副排长。1951年3月,第四次战役运动防御作战中,他带领1个班守卫牌里附近212高地,打退敌人在飞机、坦克支援下的两个连兵力的进攻多次。四月二十一日,在反击金鹤山之敌的战斗中,他带领两个班克敌人4个制高点,消灭了敌人的营指挥所,毙伤敌70余人。《英雄儿女》里王成的原型之一。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一级国旗勋章。</p><p class="ql-block">1955年从朝鲜归国后,作为我军第一代守岛人随部队进驻渤海湾深处的长岛县南长山岛。曾任副排长、连长、营长、守备团副参谋长等职。1982年离休,享受师职待遇。2000年2月16日病逝。</p> <p class="ql-block">刘庆亮,一级英雄,歼敌17人,62岁。(1923-1985)山东沂水人,志愿军26军77师231团侦察排排长。因个子高大,英语流利,多次潜入敌人内部侦察,是有名的尖刀侦察兵。<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四次战役中,1951年3月的一个雨夜,他带领4名战士插入敌后,炸毁敌坦克4辆、装甲车3辆,毙敌哨兵3人。4月,他带两名侦察员深入敌后完成了侦察敌情的任务,并毙敌17人。第五次战役中,他带领1个小组参加袭击斗流峰的战斗,他们走在部队最前面,排除地雷13枚,炸毁地堡4个,查清敌人工事等情况。</span>荣立特等功1次、一等功2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获“一级模范”、“一级战斗英雄”等。</p> <p class="ql-block">王德明,一级战斗英雄,歼敌39人,80岁。(1925-2002)山东藏马(今胶南)人,26军76师227团5连担架员。在解放战争中多次身负重伤,有严重后遗症,他坚决请求,最后以担架员身份参战,主要负责运输伤员和弹药。第四次战役中,他所在连在汉滩川南岸152.2高地阻击敌人。他往返18次淌过冰冷的汉滩川运送弹药、抢运伤员。当连队干部相继负伤后,他挺身而出带领连队打退敌人3次冲击,守住了阵地。此战中他一人歼敌39名。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p><p class="ql-block">1951年4月,王德明晋升副排长。回国后任排长,部队领导一度让他到营里担任参谋,但战争给王德明落下了神经性头痛的后遗症,他主动提出了返乡务农的请求。虽然部队领导多方挽留,1956年8月,王德明与妻子丁桂申还是回到了诸城市桃林镇历家官庄村老家务农。</p> <p class="ql-block">20.吴志洲,一级英雄,歼敌50余人,牺牲。(1925-1952)河南阳武(今原阳)人,志愿军40军120师360团3营8连排长。1951年4月10日至15日,第四次战役中,他带领两个班守卫都平里以西503.9高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顶着飞机和坦克的轰击苦战4天4夜,一人毙伤敌人50余名。1952年6月5日,在朝鲜渡礼成江执行任务时,吴志洲不幸牺牲。被授予特等功及一级战斗英雄</span>,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战士荣誉勋章。</p> <p class="ql-block">陈德忠,一级英雄,俘敌100余人,牺牲。(1924—1951),山东省临朐县人,志愿军第26军第77师侦察营第2连连长。他带领侦察连经常深入敌后,侦察敌情,并不断予敌以突然袭击。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即以伤亡3人的代价,毙伤俘敌100余人,并取得不少情报。在1951年第四次战役中,他们连即两次获志愿军领导机关的通报表扬。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4月7日,他率20名侦察兵奇袭敌一坦克团驻地,炸毁30余辆坦克。6月12日在一次行动里中弹牺牲。追认他为“一级人民英雄”。</p> <p class="ql-block">雷宝森,一级英雄,<span style="font-size:18px;">击毁坦克11辆,85岁。(1924—2009)</span>南省上蔡县人,志愿军第26军第78师第234团第9连班长。第四次战役期间,他们班坚守七峰山阵地,防敌坦克进攻。他带领全班巧妙地利用地形进行伏击,用火箭筒和反坦克手雷击毁敌坦克11辆、吉普车1辆、毙敌多人。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p> <p class="ql-block">第五次战役:决胜之战</p><p class="ql-block">1951年4月22日~6月10日,历时50天。是朝鲜战争规模最大的一次。双方在三八线一带进行激烈的攻防作战,投入总兵力超过100万。</p><p class="ql-block">随着第3、19兵团陆续入朝参战,志愿军也由运动战转变为阵地战。</p><p class="ql-block">第五次战役主要有鸡雄山阻击战、华川阻击战、朴达峰阻击战和铁原阻击战等,我方共歼敌8.2万人(志愿军歼敌6.7万人),战斗减员达8. 5万人(志愿军损失7.5万人)主要发生在部队后撤阶段。</p> <p class="ql-block">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首次谈判在开城举行。左起依次为解方、邓华、南日、李相朝、张平山。</p><p class="ql-block">第五次战役打得最艰难、最激烈,诞生了一大批战斗英雄,一级英雄共计12人,一级模范1人。</p> <p class="ql-block">卜广德,一级英雄,歼敌85人,83岁。(1926-2008)山东莱芜人,志愿军20军58师173团6连2排排长。1951年4月25日,在第五次战役中率领本排连续攻占5个山头,歼灭敌人1个加强排,随后又在华川地区防御战中率8人连夜奔袭5公里,炸掉敌人炮兵阵地后安然返回,打退12次进攻,歼敌40余人,守住了阵地。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span style="font-size:18px;">2008年,因病去逝。</span></p> <p class="ql-block">谭炳云,一级英雄,炸毁敌坦克3辆,毙敌13人,80岁。<span style="font-size:18px;">(1921年~2001)</span>四川江津县人。志愿军第27军第80师第239团第7连副排长。第五次战役期间,1951年5月24日,他所在的连队奉命在麟蹄至自隐里公路旁一座小山上阻击敌人,掩护部队转移。他连续炸毁敌坦克3辆、汽车1辆,毙敌多名,<span style="font-size:18px;">堵塞公路,成功地将敌主力部队拖住长达8个小时。对保证部队安全转移起重要作用。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战士荣誉勋章。1953年,谭炳云转业回乡。此后,历任江津县公安局副股长,民政局科长、副局长。曾任江津县政协常委。1983年离职休养。2003年病逝。</span></p> <p class="ql-block">于泮宫,一级英雄,(1926-)歼敌150余人,83岁。山东平度人,志愿军20军58师174团3连排长,1951年5月29日的第五次战役华川地区防御作战中,率战士们奋战30多个小时,打退敌人13次攻击。毙伤敌150余人。在全排伤亡过半情况下,又率然剩余战士杀出重围,安全返回部队。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于泮宫所在排授予“于泮宫大功排”。</p> <p class="ql-block">柴云振,一级英雄,歼敌200余人,92岁。(1926-2018)四川岳池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第134团第8连班长。第五次战役朴达峰阻击战中,他带领4名战士对敌人进行反击,接连攻占3个山头,缴获机枪5挺、电台1部,毙伤敌200余人。当敌人反扑时,他在子弹打光后,即与敌人徒手搏斗,被敌人咬断1个手指,头部也被砸伤多处,后失去知觉,被后续部队发现送往医院。此战柴云振一人消灭一百余名敌人,负伤24处,重伤昏迷被送到后方,伤愈回到家乡,由于断了手指,认为不能再做贡献,遂自己回家种田隐姓埋名,与部队失去联系。志愿军总政治部于1952年发布第一号命令,授予柴云振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光荣称号。</span></p><p class="ql-block">经过33年艰苦寻找,1984年在邓小平家乡广安市下辖的岳池县找到他,1985年受金日成主席邀请,他访问朝鲜并被授勋。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柴云振“七一勋章”。2018年12月26日,柴云振安详逝世,享年92岁。</p> <p class="ql-block">毛张苗,一级英雄,歼敌100余名,60岁。(1925-1985)浙江奉化人,志愿军20军60师178团5连连长。1951年5月17日,该连奉命攻占位于交通要道旁边的山头五马峙,截断敌人退路,毛张苗率部急行军突进30公里,连续摧毁敌人阵地,12小时内战斗13次, 成功阻截南韩军第9师师部的车队,缴获汽车70余辆和大量军备物资,<span style="font-size:18px;">截断敌之退路,为主力部队歼敌创造了条件。毙伤俘敌500余人。荣立一等功(两次),获一级英雄称号。</span>1953年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三级国旗勋章。</p><p class="ql-block">1954年8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一七八团副团长,参加解放一江山岛战斗。翌年1月率领第二营强登北一江山岛,1961年3月参加军事学院学习。次年授中校军衔。1964年以后,历任第二十军第六十师副参谋长、副师长、师长。1985年12月20日逝世,享年60岁。</p> <p class="ql-block">于喜田,一级英雄,歼敌932人,90岁。(1919-2009),山东栖霞人,志愿军27军81师242团8连长。第五次战役中,该连于1951年5月15日奉命攻打鸡鸣山主峰掩护主力穿插,由于情报错误,他们打下了另外的阵地,敌人也从情报中的一个连变成了一个营。于喜田决定继续攻打主峰,一路上率部连续拿下11个山头,将敌人整营击溃,又在攻克主峰后坚守至主力部队通过为止。立特等功,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的二级自由独立勋章。</p> <p class="ql-block">郭恩志,一级英雄,歼敌800余人,65岁。(1927-1991)河北任丘人,志愿军63军18师563团8连连长。第五次战役中参加铁原阻击战,以一个连阻击美军骑一师的一个加强团,此战8连坚守6天6夜打退13次进攻,毙伤敌军800余人,而自己仅伤亡16人。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先后授予“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三级国旗勋章”和军功章。 1991 年 65 岁的郭恩志病逝在石家庄,骨灰安放于河北省双凤山革命陵园。</p> <p class="ql-block">王兆才,一级英雄,歼敌50余人,59岁。(1926—1985)山东蒙阴人,志愿军26军77师230团某部排长。1951年6月16日的鸡雄山阻击战中,王兆才排位于阵地最前沿,死守17昼夜,在敌人炮火覆盖下打退数十次进攻,又多次领受攻坚任务,与敌人反复争夺阵地,一人毙敌50余名,最后带伤孤身在阵地上与敌军对峙,而敌人始终不敢前进一步,直到增援部队赶来。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p> <p class="ql-block">沈树根,一级英雄,歼敌356人,83岁。(1927-2010)浙江诸暨人,志愿军20军60师179团<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8连排长。</span>1951年6月22日,该部接命令夺取并死守制高点鹫峰,沈树根率战士们抢先占领阵地,以一个排打退敌人以连级和营级为单位的13次冲锋,他自己一人就歼敌近200人,最终以牺牲2人,轻伤2人的代价完成任务。立特等功,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p><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结束后,回到国内,升任20军某团团长,1979年转业到浙江上虞市财贸办公室任副主任,1993年离休。2010年12月28日上午在上虞病逝。</p> <p class="ql-block">崔建国,一级英雄,歼敌50余人,66岁。(1926—1994),志愿军第15军第44师第130团第9连排长。在第五次战役向大水洞穿插作战中,他们排是尖刀排。他带领战士们十分钟内连克4个地堡,全歼守敌1个排,为主力部队打开通路。在继续插进中遭到敌人反扑,连长牺牲,他代理连长指挥。当子弹打光时,他跳出工事,带领战士与敌展开白刃格斗。他一连刺死6个敌人,俘虏6人。此战他共歼敌30余名。仅在抗美援朝中就荣立特等功6次,并授予一级英雄称号。</p><p class="ql-block">1956年部队转业,调湖北黄石市工作。1986年离休。1994年在黄石市病逝。</p> <p class="ql-block">余新发,一级英雄,歼敌228人,56岁。(1920-1976)浙江余姚人,志愿军20军58师175团3营机枪连排长。第五次战役千佛山阻击战中,他克服痢疾造成的虚脱,使用前不久刚刚缴获的美式重机枪,以机枪点射方式参加战斗,创造21发机枪子弹击毙12名敌人的纪录,在整场战斗中共击毙一百余名敌人。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p><p class="ql-block">复员后返回宁波居住,先后在宁波市检察院和硫酸厂工作。1976年10月27日,余新发因矿难不幸逝世,享年55岁。</p> <p class="ql-block">高景灏,一级英雄,歼敌170余人,75岁。(1930-2005)山东海阳人,志愿军27军80师238团1连指导员。1951年7月21日,他率领一个班夜袭位于金城东南的602.2高地,夺取阵地后又死守两天两夜,打退敌人一个营的8次进攻,12人歼敌170余人,他一个人歼敌18名,最后全班仅3人生还。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战士荣誉勋章”。曾任南京军区13分部政治部副主任,于1987年离休。</p> <p class="ql-block">一级模范</p><p class="ql-block">张益仁,一级模范,(1916—1969),湖北省京山县人,志愿军第20军第60师第178团火箭筒连连长。他领导的连队,是用缴获敌人的火箭筒装备起来的。他带领全连刻苦钻研射击技术,边学习边战斗。在第五次战役江口洞战斗中,他指挥两个班击毁敌坦克5辆,连队在3小时内击毁敌坦克、装甲车20辆,出色完成掩护步兵冲击的任务。张益仁荣立特等功,获“一级模范”称号。</p> <p class="ql-block">第五次战役之后的著名战役</p><p class="ql-block">1951年8月18日~9月18日和9月29日~10月22日 ,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分别发动了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p> <p class="ql-block">1951年10月30日至11月下旬间,志愿军发起局部反击作战,主要有上甘岭战役。1952年10月14日凌晨,“联合国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发动金化以北的上甘岭战役,在3.7平方公里的地区,共发射炮弹超过230万发,岭上泥土平均被炸翻出至少3米。志愿军顽强阻止美军攻击,在持续43天的战斗中,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击退敌人进攻900多次。</p> <p class="ql-block">597.9高地争夺战是上甘岭战役中一次非常漂亮的防守战,志愿军9名战士以零阵亡代价歼敌400余人。双方在表面阵地上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共歼敌2万余人,打出了国威军威。</p> <p class="ql-block">金城战役:1953年7月13日~27日,</p><p class="ql-block">志愿军发起金城战役,这是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的第三阶段,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此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歼敌5.3万余人,将南 朝鲜军4个师打残,收复阵地160余平方公里,有力地配合了停战谈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1年8月~1953年7月,志愿军涌现出特级英雄1人,一级英雄18人,一级模范1人。</p> <p class="ql-block">周厚刚,一级英雄,歼敌605名,牺牲。(1924-1951)山东荣成人,志愿军20军59师176团5连连长。1951年 五次战役后的谈判阶段,他所在部队奉命在华川郡广洞赤根山西北的785高地掩护主力撤退,785高地无险可守,周厚刚率领战士们打得机智顽强,死守八天八夜,打退敌人40多次进攻,打死敌人600余名,成功完成任务。但在撤出阵地时,周厚刚不幸误触地雷牺牲。追记特等功,同时授予“一级英雄”称号。</p> <p class="ql-block">贠宝山,一级英雄,(1930—1951),河南省安阳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认),志愿军第42军第125师第375团第九连卫生员。1951年9月7日,中马山战斗中,他奋勇抢救伤员,臀、臂、腿先后负伤,坚持不下火线。在腹部受重伤、肠子流出的情况下,仍忍受剧痛,爬上山头救护3名伤员,终因伤势过重而牺牲。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战士荣誉勋章。</p> <p class="ql-block">杨宝山,一级英雄,歼敌380余人,牺牲。(1919—1951),吉林省敦化市人,志愿军第47军第141师第422团第5连连长。1951年秋季防御战役中,10月1日,在坚守天德山阵地的战斗中,他指挥全连与敌激战8个小时,打退敌11次冲击,歼敌300余人。次日拂晓前,他又带领40多名战士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歼敌80余人。10月3日,敌人发动更为疯狂的进攻。最后,他在全连人员大部伤亡、弹药耗尽的情况下,销毁文件,砸坏手枪,抱起石头砸向敌群,只身与敌激战,壮烈牺牲。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所在5连记集体特等功,授“威震天德山”英雄连称号。</p> <p class="ql-block">李凤林,一级英雄,歼敌502人,牺牲。(1928—1951)河北省人,志愿军第68军第202师第606团第6连排长。1951年10月,他率部队坚守金城南928高地,七昼夜打退敌人近两百次进攻,歼敌500余人,最后阵地上只剩他一人,他端枪孤身发动最后一次冲锋,壮烈牺牲。是《英雄儿女》里王成的原型之一。追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p> <p class="ql-block">2019年获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p><p class="ql-block">李延年,一级英雄,歼敌630人,在世。(1928-)河北昌黎人,志愿军47军140师418团3营7连指导员。1951年10月8日,在上浦防反击346.6高地战斗中,打到第二天,全营伤亡惨重,7连只剩下4个班,他针对全连伤亡严重情况,进行政治鼓动工作,死守阵地,先后毙伤美军600余人,坚持到后续部队赶来。授予“一级英雄”称号、记特等功1次,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自由独立二级勋章、三级国旗勋章。</p><p class="ql-block">1979年,广西边防部队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任广西军区独立师政治部副主任,荣立三等功2次;1983年,李延年光荣离休。1988年7月,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1992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英模代表团访问朝鲜,荣获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授予的友谊勋章2019年获得共和国勋章。</p> <p class="ql-block">高成山,一级英雄,歼敌1800多人,牺牲。(1922-1951),志愿军第68军第204师第612团第1连连长。1951年10月,他带领全连坚守平安南道金化郡938.2高地。从16日早晨到19号在5昼夜的坚守战斗中,敌人每天在40余架次飞机配合下,以排到营的兵力发动进攻,他指挥全连一次次地将敌人击退,歼敌1800余人,最后英勇牺牲。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他所率领的一连,也荣立集体特等功。</p> <p class="ql-block">张永富,一级英雄,歼敌1200余人,45岁。(1928—1973),黑龙江方正人,志愿军47军139师416团5连连长。1951年10月在防守临津江东岸的严岘山时,率全连英勇作战,在三天时间里面对敌人以飞机和坦克辅助的优势兵力进攻,打退敌人28次进攻,毙伤敌人1200余人,其中包括击毙美军一名副团长, 直至8日深夜顺利换防。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级爱民模范</span></p><p class="ql-block">罗盛教,(1931—1952年1月2日)一级爱民模范,湖南省新化县人,志愿军第47军第141师侦察队文书。1952年1月2日晨,当他正在成川郡栎沼河边进行投弹训练时,一个名叫崔莹的朝鲜少年在河上滑冰时不慎掉进冰窟,营救落水少年时牺牲。追记特等功,获一级模范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战士荣誉勋章。</p> <p class="ql-block">倪祥明,一级英雄,歼敌100余人,牺牲。(1925—1952)河南省杞县人,志愿军第39军第115师第343团第7连副班长。1952年7月27日,在涟川西北222.9高地防御作战中,与战友们打退敌人多次进攻,与敌人肉搏,在被包围的情况下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拉响手榴弹与数名敌人同归于尽。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员。追记特等功,同时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称号。</p> <p class="ql-block">杨春增,一级英雄,歼敌200余人,牺牲。(1929—1952),河北省沙河市人,志愿军第12军第35师第104团第4连副排长。1952年8月5日,该部夺取江原道金城座首洞附近的541高地,随后突击部队撤回,杨春增和8名战士留守。第二天敌军以2个连兵力发动反扑,被连续打退十几次,毙伤200余人, 至黄昏时阵地上只剩杨春增和卫生员牟元礼幸存,眼见上百名敌军再次发动攻击,杨春增让卫生员后撤联络部队,他举起最后一枚手雷,扑进敌群,与敌同归于尽。追记特等功,追授一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p> <p class="ql-block">黄家富,一级英雄,歼敌211人,80岁。(1931-2011),四川璧山(现重庆璧山)人,志愿军12军34师100团2连副排长。1952年9月29日反击金城东南官岱里战斗中,主动参加爆破小组,清理路上的坑道和碉堡。在同组战友全部失去战斗力后,他孤军奋战,当晚一个人连续摧毁地堡15个,歼敌200余人,自己也被炸晕三次。打退7次敌人反扑,三处负伤不下火线,荣立特等功,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爆破英雄”和“模范团员”称号,并获朝鲜“一级战士”勋章。</p><p class="ql-block">回国后任南京军区某师副师长。2011年2月4日在四川成都逝世。</p> <p class="ql-block">伍先华,一级英雄,歼敌40余人,牺牲。(1927—1952)四川省遂宁市人,志愿军第12军第34师第100团第2连班长。1952年9月30日,他所在部队反击官岱里西山敌人坚固设防的阵地。当主攻部队被压制在半山腰,前去爆破的两名战士又相继倒下去后,他抱起10公斤重的炸药包,毅然跳进敌人坑道内,和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使主攻部队得以攻上阵地,全歼守敌1个加强连。追记特等功,追授一级英雄称号,追认模范共产党员,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p> <p class="ql-block">孙占元,一级英雄,歼敌80余人,牺牲。(1925—1952)。河南省林县人,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第135团第7连排长。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中,他带领突击排反击597.9高地二号高地。沿途攻克敌人火力点,在双腿被炸断的情况下,用缴获的两挺机枪掩护战士易才学爆破了敌3个火力点。在突击部队继续向前发展时,敌又从阵地侧后反扑过来,他用两挺机枪轮流射击,一连打退敌人两次冲击,毙伤敌80余人。最后因子弹打完,敌人拥上阵地,他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炸死冲上阵地的敌人,自己壮烈牺牲。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特级英雄</span></p><p class="ql-block">黄继光,特级英雄,堵枪眼,牺牲。(1931—1952)四川省中江县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通讯员。在1952年10月19日朝鲜上甘岭597.9高地争夺战中,黄继光在战友牺牲,身负重伤的情况下爬向美军地堡,靠近地堡火力点时,奋力扑起,用胸口堵住了射击孔,英勇牺牲。战后,黄继光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p> <p class="ql-block">邱少云,一级英雄,燃烧弹牺牲。(1926-1952)四川铜粱(今重庆铜梁)人,志愿军15军29师87团9连战士。1952年10月11日,所在部队准备攻击金华以西的联合国军阵地,提前潜伏于敌阵地前沿。次日中午,美军发射侦察用燃烧弹,邱少云的棉衣被引燃,为了不暴露部队,他以惊人毅力保持不动,任凭火势蔓延全身,最后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他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荣誉称号,并追记特等功一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经中央军委批准,将其画像制作印发全军,在连以上单位悬挂、张贴。</p> <p class="ql-block">胡修道,一级英雄,歼敌280余人,71岁。(1931-2002)四川金堂人,志愿军12军31师91团5连战士。1952年11月的上甘岭战役中,第一次上战场的胡修道与两名战友防守597.9高地旁边的3号阵地,他在打退敌人两次进攻后就被默认为“老兵”除了防守自己阵地外还要到处支援其他地方,在3号和10号阵地间来回穿插作战。最后他一个人守在3号阵地上死战不退,打退敌人数十次进攻,一人击毙280余名敌军,最终成功守住了阵地。记特等功,同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p><p class="ql-block">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集团军副参谋长的胡修道在 1988 年恢复军衔制前退休。退休后,他经常深入基层连队为官兵作传统报告,还担任多所中、小学的名誉校长或校外辅导员,被聘为徐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2002年3月病逝于南京,享年70岁。</p> <p class="ql-block">杨连第,一级英雄,12次搭桥,牺牲。(1919-1952)天津人,志愿军铁道兵团1师1团1连副连长。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多次冒着美军的空袭轰炸完成抢修铁路大桥的任务,1951年7月,在洪水中奋战30余日,搭设浮桥12次,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钢轨架浮桥”,保证了清川江两岸的物资畅通。1952年5月15日下午, 在修复清川江上的桥梁时,因敌机投下的一枚定时炸弹突然爆炸而牺牲。牺牲后被追记特等功,并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质奖章、一级国旗勋章等,生前的连亦被命名为“杨连第连”。</p> <p class="ql-block">许家朋,一级英雄,堵枪眼,牺牲。(1931-1953)安徽绩溪人,志愿军23军67师200团战士。1953年7月6日,部队奉命反击铁原西面的石岘洞北山阵地,许家朋所在的突击排冒着大雨前突拔除敌人火力点,途中遭遇敌人暗堡的机枪扫射压制。他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带着炸药包前进至暗堡附近,却发现炸药包因下雨受潮无法使用,遂自己扑向射击孔,以生命掩护战友完成任务。</p><p class="ql-block">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一级英雄”称号。追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p> <p class="ql-block">李家发,一级英雄,堵枪眼,牺牲。(1934-1953)安徽南陵人,志愿军67军199师595团1连通信员。1953年的金城战役中,所部攻打轿岩山,被路上的碉堡火力点压制,他主动接受爆破任务,炸毁三个地堡,自己身负重伤,仍坚持扑向最后一个地堡,以身体挡住机枪口,壮烈牺牲,年仅19岁。</p><p class="ql-block">追记特等功,授予其“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并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12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追授李家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授予其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p> <p class="ql-block">杨育才,一级英雄,歼敌97人,73岁。(1926-1999)陕西汉中人,志愿军68军203师607团侦察排副排长。“奇袭白虎团”行动指挥员。1953年7月10日,金城战役发动前夕,侦察排奉命突袭南韩军首都师第一团团部, 他率领12人化装成南韩军和美军顾问,一路胆大心细混入敌指挥部后发动攻击,毙伤敌97人,俘虏19 人,缴获第一团的白虎团团旗,然后安然返回后方。立特等功,获一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p><p class="ql-block">回国后,杨育才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连长、营长、副团长、师副参谋长、副师长等职,是中国共产党第九、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四、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离职休养后,杨育才积极承担起培养教育青少年的社会活动,是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和德育顾问,他作革命传统报告的足迹遍及全国,被山东省评为精神文明先进个人。1999年5月26日,杨育才在北京病逝。</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空军激战美军空军</p><p class="ql-block">1949年11月11日,中国空军成立,当时飞行员只有68人。能够飞行的飞机只有战斗机36架、轰炸机10架、运输机12架。1950年6月,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成立,称空军第四混成旅(后改为师)。</p><p class="ql-block">1950年11月,中国空军赴朝参战。志愿军空军在朝鲜战场作战2年8个月,前后出动10个歼击机航空兵师和2个轰炸机航空兵师轮番参战,共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784名空军飞行员在战斗中经受锻炼,涌现出一级英雄6人。</p> <p class="ql-block">王海,一级英雄,伤落9架敌机,94岁。(1926-2020)山东威海人,志愿军空3师9团第1大队大队长。在全队平均飞行时长不足20小时的情况下,于1951年4月25日 赴朝鲜战场,王海共击落击伤敌机9架,先后荣立过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被空军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他所带领的“王海大队”,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击伤敌机29架,荣立集体一等功。</p><p class="ql-block">先后任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司令员等职,1988年9月被中央军委授予空军上将军衔。2021年2月17日,王海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2020年8月2日,逝世,享年94岁。</p> <p class="ql-block">张积慧,一级英雄,伤落5架敌机,96岁。(1927—2023),山东省荣成县人,志愿军空军第4师第十二团第3大队大队长。在空战中,他先后击落敌机4架。1952年2月10日,击毙美"空中英雄”、喷气机王牌驾驶员”乔治.戴维斯。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p> <p class="ql-block">刘玉堤,一级英雄,伤落8架敌机,94岁。(1923—2015)。河北省沧县人,志愿军空军指训班训练团团长。在空战中,他先后击落敌机6架,击伤2架。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p> <p class="ql-block">孙生禄,一级英雄,伤落6架敌机,牺牲。(1928-1952)河北定兴人,志愿军空3师9团第1大队中队长。随大队长王海一起奔赴朝鲜战场,主要担任王海机组的掩护任务,先后击落6架敌机。1952年12月2日的战斗中,战机受创20余处依然将其飞回机场,在次日战斗中又击落一架敌机,返航时因遭遇多架敌机突袭,壮烈牺牲。追记特等功,并追授其“空军英雄”和“一级战斗英雄”称号。</p> <p class="ql-block">赵宝桐,一级英雄,伤落9架敌机,75岁。(1928-2003)辽宁抚顺人,志愿军空3师7团副大队长。先后击落包括两架P-86在内的敌机7架,击伤2架,是志愿军空军的最高击坠纪录保持者。创造志愿军飞行员个人战绩最高纪录,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两次荣立特等功,成为中国空军历史上的“空战之王”。</p><p class="ql-block">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3师7团团长,空军第6航空学校训练团团长,空军第6航空学校司令部副参谋长,空军第3航空学校副校长,北京军区空军副参谋长等职。2003年12月1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5岁。</p> <p class="ql-block">鲁珉,一级英雄,击落5架敌机,74岁。(1926—2000),山东省黄县人,1926年生,志愿军空军第12师技术检查主任。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击落敌机5架。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p><p class="ql-block">1969年任空军司令部作战部部长。后因涉嫌林彪反革命集团谋害毛泽东的活动,在“9·13”事件后被革职查办。1980年鲁珉被判有期徒刑十年,服刑一段时间后,他就因为生病保外就医。被释放后,鲁珉被安置在女儿所在的洛阳,不久返回北京。2000年鲁珉因病去世,终年74岁。</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战争以中国胜利而告终</p><p class="ql-block">1953年7月27日,在汶山联合国军司令部,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上将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成为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p> <p class="ql-block">当晚22时,顷刻间,万籁俱静,志愿军官兵冲出战壕,相互拥抱,到了第二天黎明,从这一刻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所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至此胜利结束。</p> <p class="ql-block">1953年7月2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于开城在朝鲜停战协议和补充协议上用毛笔写下“彭德怀”三个正楷大字。</p> <p class="ql-block">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有一张颜色泛黄且边角缺失的报纸,历经70多年,字迹依然清晰。那是一张记录朝鲜战争停战这一历史时刻第194期《志愿军》报。</p> <p class="ql-block">有多少志愿军离家时还是少年身,归来却已成报国骨。特级、一级英雄模范是志愿军指战员中的杰出代表,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让我们铭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功勋和荣誉,大力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期盼我们的祖国永远和平!</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在入朝作战初期(第一次至第三次战役时期),还没有统一的立功标准。</p><p class="ql-block">第三次战役后志愿军政治部统一立功标准。制订出《中国人民志愿军立功条例(草案)》。</p><p class="ql-block">英雄”称号授予在战斗方面有突出功绩者;“模范”称号授予其它方面的,如工作、生产、遵守纪律等方面突出者。英雄称号和模范称号享有同等的功绩和荣誉。</p> <p class="ql-block">由于种种原因,志愿军统一的奖章和纪念章并未下发,而只是停留在条例中,在实际中只是在立功证中记载各级功和英雄模范的等级、次数。</p><p class="ql-block">志愿军代表们佩戴的军功章主要是朝鲜政府为志愿军颁发的勋章奖章。</p> <p class="ql-block">国家原计划对志愿军功臣进行一次总结性表彰。1955年2月12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关于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有功人员勋章奖章的决议》,因故未能实行。</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功勋和荣誉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