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斷山區域處於地震带

李雁華·鴻僰文化

解谜横断山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横断山脉,在地壳运动中为年轻山系之一,亦称横断山系、横断山区,是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也是唯一兼有太平洋和印度洋水系的地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横断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是对川、滇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南北走向山脉的总称。据说该区域因山脉“横断”东西交通,出行不易,故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横断山脉介于东经97°~103°,北纬22°~32°05′之间,即东起邛崃山,西抵伯舒拉岭,北至昌都、甘孜、马尔康一线,南抵达中缅边境的广大区域,面积达60余万平方千米。境内山川南北纵贯,东西骈列,自东而西有邛崃山、大渡河、大雪山、雅砻江、沙鲁里山、金沙江、芒康山、澜沧江、怒山、怒江和高黎贡山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地壳运动造就世界第一峡谷</b></p><p class="ql-block">横断山脉岭谷高差悬殊,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为横断山脉最高峰,其西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相距最近处在北纬27°30′附近,直线距离仅76千米。金沙江石鼓附近的虎跳峡为世界著名峡谷之一。横断山脉山间盆地、湖泊众多,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屡见,地震频繁,是中国主要地震带之一,鲜水河、安宁河和小江等地震带都分布于横断山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横断山区处于多地震带</b></p><p class="ql-block">横断山脉地处中国西部地槽区与介于上述地槽区和中国东部地台区之间的康滇地轴。印支运动使区内褶皱隆起成陆,并形成一系列断陷盆地。盆地中地层为侏罗系、白垩系。燕山运动使其发生褶皱和断裂。直到第三纪中期,地壳缓慢上升,经受长期剥蚀夷平,形成广阔夷平面。第三纪末期至第四纪初期,构造运动异常活跃,统一的夷平面变形、解体,岭谷高差趋于明显。第四纪经历多次冰川作用。区内丘状高原面和山顶面可连接为统一的“基面”,“基面”上为山岭,下为河谷和盆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横断山脉岭谷高差大</b></p><p class="ql-block">横断山脉岭谷高差悬殊,邛崃山岭脊海拔3000米以上,主峰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其东南坡相对高差达5000余米。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为横断山脉最高峰。其东坡从大渡河谷底到山顶水平距离仅29千米,而相对高差竟达6400米之巨。沙鲁里山海拔一般在5500米以上,北部的高峰雀儿山海拔6168米。其西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即所谓三江),相距最近处在北纬27°30′附近,直线距离仅76千米。三江江面狭窄,两岸陡峻,属典型的“V”字型深切峡谷,金沙江石鼓附近的虎跳峡为世界著名峡谷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横断山是一个巨大的山原</b></p><p class="ql-block">横断山脉是一个巨大的山原,包括7列山脉;山脉间大河及支流。山川的展布密切受地质构造控制。一系列近于南北向山川构成平行岭谷地貌。山脉顶部有宽缓的山顶夷平面,以及耸立其上的高山和极高山。山顶夷平面除南部为向云贵高原过渡的海拔约3000米高中山外,绝大多数海拔超过4000米,属青藏高原的一部分。高山地区古冰川作用、现代冰川和冰缘作用分布较广。大河切割强烈,多呈深切峡谷。区内基本地貌类型明显有成层性,地貌外营力作用就明显有垂直分异性。横断山脉脉为典型的大起伏和极大起伏的山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横断山属于极大起伏、大起伏高山山旅地貌</b></p><p class="ql-block">横断山属于极大起伏、大起伏高山山旅地貌:本地貌区即沪水一丽江一线以北的横断山脉,约占横断山区面积的92%,属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本地貌区内七列山脉及六条大河相间,呈近南北向平行排列。山地海拔4500一7000米,起伏高度一般在150一3000米,大河谷地大多由狭谷和峡谷组成,全区为典型的极大起伏、大起伏高山峡谷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横断山区气候变化明显</b></p><p class="ql-block">横断山脉气候上受高空西风环流、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风环流的影响,冬干夏雨,干湿季非常明显,一般5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湿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以上,不少地区超过90%,且主要集中于6、7、8三个月;从10月中旬至翌年5月中旬为干季,降雨少,空气干燥。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横断山区降雨差异明显</b></p><p class="ql-block">横断山区由南向北跨越亚热带、高原温带和高原亚寒带,岭谷相间排列,并处于西南和东南两种季风影响的范围内,气候差异很大,降水和径流的分布也各不相同。在东南季风控制的东部地区,降水和径流由东向西递减。由于区内岭谷相间排列,降水和径流就不是均匀地减少,而是高值区与低值区交替出现。东南季风在向西北推进的过程中,在川西东部边缘山地受阻,形成了茶坪山、夹金山一大相岭等著名的多雨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横断山区是生物基因宝库</b></p><p class="ql-block">​横断山脉其间的河流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和岷江等。此外,横断山区还包括黄河上游河段,西南部有伊洛瓦底江支流大盈江和龙川江。除黄河、岷江、大渡河、雅砻江及一些小支流源出横断山区外,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腹地。区内所有河流都为外流水系,除怒江、伊洛瓦底江(两条支流在横断山区内)经缅甸流入安达曼海,属印度洋流域外,其余河流都分属于长江、澜沧江与黄河水系,属太平洋流域。横断山区河流源远流长,水量丰富,河道坡陡,落差集中,水能资源丰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执行主编 李雁華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