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同学

乐当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现在社会上非常流行各种同学会,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初中、高中到大学,还有战友会、工友会、知青会、同乡会等等。退休后我也经常参加高中的同学会和车间工友会,曾经在一起共同学习和工作,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认同,大家聚在一起回忆往事,交流感情,分享生活经历,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之余,让我常常想起东阳的小学和初中同学,我离开东阳50年了,和东阳的同学完全失去了联系,前几年尝试寻找东阳中学的初中同学。2021年10月向东阳中学校友会登记提交个人的相关资料和联系电话。在校友会的网站上留下了我初中的一张学费发票和一张去东中旧址参访的照片,在照片写上名字、班级和电话号码,希望在校友网上能被同学浏览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2年11月东中校友会的许晶霓老师为筹备校庆、成立校友会,通过我留在校友网上的电话号码加来微信,我让许老师拍了一张七五届初中(2)班同学名录照片,看着陌生又曾似相识的名字,只记得两位同学,一位是同桌杨伟国,1979年之前两人曾经通过信,中断以后再也没有联系过,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一位是坐我后一桌的女同学陈晓航,好象是当时校领导的女儿,就想以此着手找找看。我查阅了东阳中学简介,看看历任领导中有没有一位我们在校期间姓陈的领导,网页上显示1970年至1978年校长陈锡广,但也不能完全确定是晓航的父亲。后来我又查找陈校长的有关信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金华教委网站上,查到2012年12月有一则关于陈校长和五个子女的相关信息,给我寻找同学带来希望,此后再也没什么进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3年8月,东阳中学衢州校友会成立,让我再次相遇东中,漂流在外50年的学子终于找到了家。籍次机会我写了一篇《梦缠东中》的美篇,发在校友群里,希望东中校友会的老师和同学帮助我恢复同学间的联系,共同庆祝“面向更美好东中”111周年华诞。又过去了一年也没有什么消息,但我并没有放弃寻找同学的努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3月,老年大学的同学徐伟俊在聊天时说起是东阳人,东阳中学73届校友中有一位叫陈晓克的,在衢州科委当过主任,是东中校长的儿子。巧了,晓航的哥哥竟然是在衢州工作,但徐伟俊和陈晓克不是同班的,所以没有通讯方式。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期间又在微信上找到一篇海蓝《回忆父亲革命的一生》的美篇,回忆父亲陈锡广革命经历、随部队南下在金华等地的工作情况。我在文章后面留言中留下电话号码,希望某天陈家兄妹能看到。6月15日参加朋友女儿的婚礼,在婚礼上碰到朋友的姐夫、东中校友吕林火,得知是陈晓克同班同学,这下终于找对人了,从吕林火处获得陈晓克的电话号码,又从陈晓克处获得陈晓航的电话号码,几年坚持不懈的寻找终于有了结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6月21日晚我怀着激动和兴奋的心情致电陈晓航同学,同时感到一丝紧张和忐忑,不知道她是否还记得我,认不认我这个同学,是否还保留着学校的记忆。当电话接通的那一刻,传来晓航那平静而温馨的声音,像离别多年的好朋友重逢,一股暖流在胸中涌动,那些尘封已久的记忆重新鲜活起来。电话打了近1小时,我们聊起了过去的点点滴滴,我和晓航还是吴宁二小的校友,小学时徒步行军到义乌、爬西甑山、采草药等仿佛就在昨天。我们交流各自的生活工作成长经历,分享着生活变迁和人生感悟。虽然已经分别50年,但是感到同学之间的心灵却是那么的契合。相约以后保持联系,双方方便时见面,相邀参加毕业50周年同学会。我非常珍惜和同学恢复联系,目前晓航是我的唯一联系人,希望通过晓航能联系到更多的同学。我相信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那份纯真的同学友情都会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6.24杭州天鸿</p> <p class="ql-block">一年以后,初中毕业50周年之际,两位同学终于见面了,世纪之手握到了一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