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27/28特快

侏罗纪

<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30日,北京至丹东K27/28次列车迎来了开行70周年的日子,该列车前身是1950年开通的北京至沈阳1/2次列车,1954年至安东,车次为 13/14次,开启了中朝国际联运任务;后来更为27/28次;1981年1变更为K27/28;每周k28两次加挂的国际列车车厢,继续前行过鸭绿江大桥前往平壤,同样也有平壤过来的国际车厢,到达丹东后隋k28次驶往北京……</p><p class="ql-block">k27/28特别快车,早年是丹东到北京的绿皮车,后来又有了红皮车,从丹东出发,途经凤凰城、本溪、沈阳、锦州、山海关、唐山,天津,终点北京站,全程一千多公里;八十年代凤城地界的桥头曾经有过停车一分钟的阶段,说是那里有一个驻军的军部……</p><p class="ql-block">k27/28特快,承载了无数的故事。出差旅游上学进京,不知坐了多少次,八十年代硬座全程22.3元,第一次调价为硬座50元,直接翻了一倍多……</p><p class="ql-block">​很多年这趟车挂有国际联运的名号,以前每周有几班去往朝鲜平壤的车厢,与k23/24北京开往蒙古乌兰巴托的列车齐名。全部司乘人员都来自北京铁路局……</p><p class="ql-block">k27/28列车员基本都是男子,穿着平地板鞋,嘟嘟囔囔。上世纪有一次,在车上捡到一个精致带孔的桶状盒,与水杯大小差不多,我知道里面是蛐蛐,估计丢失的人会急死了,于是我等在原地,不久一个列车员出现了,样子十分滑稽,通红的脸上头上满是汗水,沿车厢通道四处张望寻找什么,显然他是失主……</p><p class="ql-block">当他再次拿到蟋蟀桶时,激动幸福之情溢于言表!帝都皇城历来声色犬马,盛行文玩撸串文化,顽主遗少遗风不绝,想必此列车员休班之时必定趣友相随,不乏一番打斗……</p><p class="ql-block">六零后都记得,普通慢车的纸板车票上印着出发地---到站,而快车票上印有一道红杠,称为直快,特别快车经停的车站更少,票上平行印有两条红线,k27/28是特别快车,简称特快。k27是北京发往丹东,k28是丹东开向北京,向着首都方向的为上行车,驶离京城就是下行车了……</p><p class="ql-block">纸板车票之后是打印的泛红色纸票,再后来是具有电子信息淡蓝绿色纸票,甚至无需车票了……</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每周两次加挂国际列车车厢</p> <p class="ql-block">中国丹东市与朝鲜新义州市隔江相望</p> <p class="ql-block">朝鲜机车。朝鲜没有铁路制造工业,机车及车厢都是中国制作</p> <p class="ql-block">国际联运中国车厢</p> <p class="ql-block">国际联运朝鲜车厢</p> <p class="ql-block">丹东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不同的朝鲜车厢</p> <p class="ql-block">丹东至平壤的车厢</p> <p class="ql-block">鸭绿江公路铁路两用桥,1943年启用</p> <p class="ql-block">相距不足百米的两座铁桥,右侧1911年使用,朝鲜战争中被美军炸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