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呼仑贝尔大草原

新友

<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有四大草原,其中三个在中国,一个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分布在我国的三大草原内蒙一个、新疆两个。世界四大草原之首当属我国内蒙古呼仑贝尔大草原,总面积达11.3万平方公里,堪称是世界上最大、最好的草原。它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因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呼伦是蒙古语,意思是像大海一样的湖。呼伦湖面积2315平方公里,是内蒙古境内最大的湖。贝尔也是蒙语,"公水獭"的意思。贝尔湖面积614平方公里,是天然渔场,盛产多种鱼类。1962年《中蒙边境条约》签订,93.4%划给了蒙古国。</p> <p class="ql-block">呼伦贝尔大草原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牧场,还是众多游牧民族的发祥地。匈奴、鲜卑、室韦、回纥、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曾繁衍生息于此,被史学界誉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摇篮”,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祖先最早就生活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17日,天空格外晴朗。驱车驶入G10绥满高速,探访憧憬已久的呼仑贝尔大草原,走近印刻在脑海里的额尔古纳河。</p> <p class="ql-block">G10绥满高速建成于2013年,全长1500多公里,始于黑龙江绥芬河止于内蒙古满洲里。这条贯穿东西的大通道不仅有现实的经济意义,战略意义也十分重要。</p> <p class="ql-block">途经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的齐齐哈尔市。这是一座老工业城市,也是共和国的长子。</p> <p class="ql-block">“齐齐哈尔”源自达斡尔语,有"天然牧场"之意。世界珍禽丹顶鹤在此栖息,因而又称鹤城。发源于大兴安岭的嫩江从城中流淌而过,它是黑龙江水系最长的支流,全长约1370公里。</p> <p class="ql-block">对这座城市即陌生又熟悉。父亲曾在这座城市工作生活过,他把青春奉献给了共和国的国防事业。</p> <p class="ql-block">1936年由日本人建造的齐齐哈尔火车站。从空中俯瞰,建筑外型凸现出中国的"中"字,这位爱国的中国设计师因而引来杀身之祸。</p> <p class="ql-block">G10自内蒙古博克图至免渡河段大修,所有车辆都挤到了301国道。这条国道是战备路,年久失修,多处路基破损严重。</p> <p class="ql-block">无心插柳柳成荫。在颠簸中放慢了车速,欣赏着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美丽画卷。意外的穿越,收获了意外之喜。</p> <p class="ql-block">驶出301国道就进入了内蒙古呼仑贝尔市境内,天与地忽然开阔起来,山坡上是满眼的绿色,已经没了树的踪影。</p> <p class="ql-block">呼仑贝尔市是2001年撤盟设市的,原来的海拉尔市变成了海拉尔区。人们还是习惯称这座城市为海拉尔。善用"哲学"的语句主持访谈节目的央视主持人就是从这座城市走出去的。</p> <p class="ql-block">海拉尔,古称呼伦贝尔城,始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至今已有280多年的历史。现在的"呼仑贝尔古城"是2008年重建的。海拉尔是蒙古语,意为"野韭菜丛生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莫日格勒河距海拉尔约五十公里,弯弯曲曲的河道被称为"天下第一曲水"。可惜错过了最佳观赏时间,只能留下遗憾。</p> <p class="ql-block">海拉尔"要塞"值得一看。这个要塞是日本关东军从1934年开始在中苏边界修筑的17座要塞之一,是最大的也是保存最完整的。要塞深17一20米,里面配备了完善的军事和生活设施,被称做"地下之城”。</p> <p class="ql-block">从海拉尔沿332国道至黑山头口岸,半小时就进入了草原腹地。这应该是一条景观路,沿途壮美的草原景色尽收眼底,一望无际的草原似乎没有了尽头。</p> <p class="ql-block">正值六月中旬,草原上的青草刚刚发芽,满山的牛羊悠闲地吃着新鲜的嫩草。远远望去,好似粒粒珍珠撒落在草原上。</p> <p class="ql-block">由于水分不足、土层过浅以及气候条件不适合等因素影响,草原上的山无法生长树木。</p> <p class="ql-block">"千里江山绿,四野草色青"。身处草原腹地,微风吹过,草浪摇曳,仿佛置身于绿色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诗人对草原的眷恋和情怀。</p> <p class="ql-block">"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呼仑贝尔大草原不仅浩瀚壮美,更是大气奢华,"世界第一"当之无愧。</p> <p class="ql-block">野花盈盈浅草开,云山挽手少人来。这是大自然的恩赐,让人在这广袤之处获得宁静与安适。</p> <p class="ql-block">草场是不设防的,牲畜可以在公路与草场之间随意穿行,驾驶要格外小心。路边的牧场不可以随便进入,每一株花草都有主人。</p> <p class="ql-block">在草原上穿行大约两个半小时后驶入331国道,到达额尓古纳市的黑山头口岸。景区大门紧锁,已经停止参观,何时纳客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从黑山头囗岸折返,沿904县道前往乌兰山景区。这是一条蜿蜒且平坦的景观路,闻名遐迩的额尔古纳河就在路边。</p> <p class="ql-block">额尔古纳河清澈透明,悄无声息地流淌着。额尔古纳是蒙古语"奉献"之意。它发源于大兴安岭余脉,全长约1600多公里,是黑龙江的正源。它虽然不是名川大河,却早已载入史册。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自额尔古纳河至贝加尔湖(即北海,汉使苏武牧羊的地方)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了沙俄。</p> <p class="ql-block">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描述的鄂温克人已经很难遇见,官方数字称这个民族尚有三万多人,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鄂温克族已经与汉族同化了。</p> <p class="ql-block">"五卡",即中方额尔古纳河边境上的第五个边防哨卡。这栋房子是一处林场办公地,可供游人临时休息。再往前走就是"七卡"、乌兰山观景台,那里可以登高远眺额尔古纳河。</p> <p class="ql-block">"五卡"的对面是俄罗斯的一个小村镇,是一个"鸡鸣惊两国"的地方。这在俄罗斯荒芜的远东地区是很少见的。</p> <p class="ql-block">从五卡折返,沿331国道向满洲里前行,一路上依然是美丽壮观的草原风光。</p> <p class="ql-block">草原茫茫天地间,朵朵白云在天边。行进在大草原,走走停停,惊喜不断。</p> <p class="ql-block">车行三个多小时进入满洲里市。这是一个人囗仅有八万多人的边境小城,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与蒙古、俄罗斯接壤。小城整洁干净,给人以舒适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市中心商铺林立,车水马龙。俄罗斯人、蒙古人、内地游客摩肩接踵,十分热闹。</p> <p class="ql-block">早上6:00 ,随旅游团去对岸俄罗斯的红石市参观游览。没有想到的是,总共不到300人,竟然在边境口岸等待了七个多小时才过边检。</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的边防人员一遍又一遍地查验,大大降低了通关的速度。</p> <p class="ql-block">通往红石的公路大约一百多公里,坑洼不平。据说,这条路整整修了十年。公路两旁也是一望无尽的草原,但景象却逊色中国很多。这里的草原基本上处于原始状态,没有专人管理。</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红石市建成于1968年,人囗与中国的满洲里市相当。铁路、公路、机场一应俱全。距"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地(俄称涅尔琴斯克)二百多公里。城市因储有制造原子弹的铀矿而诞生,居民多数是科研工作者的后代,热情大方,素质高,懂礼貌。</p> <p class="ql-block">城市基础设施陈旧,环境杂乱,如同弃管一般。</p> <p class="ql-block">大街上看不到急匆匆走路的人,也听不到嘈杂喧闹的噪音。俄罗斯对车辆没有报废限制,老旧的丰田、拉达四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城区新建了一座教堂和一个坦克广场,这两座建筑应该是为迎合中国游客而建的,否则这座小城实在是索然无味。</p> <p class="ql-block">超市里的商品较丰富,肉制品、奶制品虽不限量,但不可带出国境。因俄乌战争,俄罗斯已被剔除Swift国际结算平台,银联、微信、支付宝已经无法使用,只能用卢布结算。</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的汽油价格要比中国便宜得多,每升至少便宜二元多人民币。</p> <p class="ql-block">当天晚上七点半回到国内,中国的边防警察热情周到,效率也高,让国人感受到了温暖。</p> <p class="ql-block">"我的心爱在天边,天边有片辽阔的大草原,草原茫茫天地间,洁白的蒙古包散落在河边…… ",降央卓玛浑厚悠扬的歌声缓缓响起……六天的草原之行结束了。再见,魂牵梦绕的呼仑贝尔,再见,流连忘返的大草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