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简 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题:市太极书画院党支部组织党员和会员进行党性教育党课学习 </p><p class="ql-block">日期:2024年6月21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要内容:</p><p class="ql-block"> 在七一建党节前夕,即6月21日下午16:00点~18:00点在市太极书画院新地址:都市名门202室召开党员和会员领导大会。</p><p class="ql-block">1、学习长征精神,争做优秀党员</p><p class="ql-block">2、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p><p class="ql-block">3、传达《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资料</p><p class="ql-block">4、合唱毛主席诗词《七律-长征》</p><p class="ql-block"> 合唱萧华将军诗词《四渡赤水》</p><p class="ql-block">5、讨论交流</p><p class="ql-block">6、观看由张治云书记创作的视频《复兴之路正铿锵~献给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点概述:</p><p class="ql-block">用红色文化铸魂,与时俱进武装头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题诗总结:</p><p class="ql-block"> 太极书画院七一活动 </p><p class="ql-block"> 张治云</p><p class="ql-block"> 甲辰夏至白昼长,</p><p class="ql-block"> 太极书画学党章。</p><p class="ql-block"> 耳顺之年忆过往,</p><p class="ql-block"> 初心未改表衷肠。</p><p class="ql-block"> 2024.6.21日于潞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学习长征精神党日活动有感</p><p class="ql-block"> 王利民</p><p class="ql-block">九十年前始长征,血战湘江多英雄。</p><p class="ql-block">雪山草地多磨难,陕北会师聚群英!</p><p class="ql-block">全民抗日燃烽火,统一战线显威风,</p><p class="ql-block">同仇敌忾驱日寇,光复华夏普天庆!</p><p class="ql-block">人民江山据力争,三大战役胜利定,</p><p class="ql-block">宜将剩勇追穷寇,华夏儿女祝国庆!</p><p class="ql-block">建国七十又五载,全民追逐中国梦,</p><p class="ql-block">待到山花烂漫时,告慰先烈祭英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6.21日于潞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附件:活动学习资料及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u>第一项:学习长征精神,争做优秀党员</u></b></p> <p class="ql-block">学习长征精神 争做优秀党员</p><p class="ql-block"> ——王利民</p><p class="ql-block"> 尊敬的党员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共同学习和探讨一个极其重要的主题——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我们党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孕育形成的伟大精神,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长征结束后毛主席说:“长征是播种机,宣传即宣言书!”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大力弘扬。</p> <p class="ql-block">一、为什么要进行长征?</p><p class="ql-block"> 距今90年前,1934年红军的长征不仅是一次壮烈的战略转移,更是一段激荡人心的英雄史诗。但为何红军要踏上这段艰苦卓绝的征途?这背后的深层原因,不仅是军事和政治上的考量,更是时代背景和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p><p class="ql-block"> (一)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长征的直接导火线 长征的起因可以追溯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3年,蒋介石调集重兵围攻中央苏区,我党内部的“左”倾错误导致红军战略上陷入被动。这场“围剿”不仅是国民党军事压力的巅峰,也暴露了党内存在的严重问题(李德和王明等人的指挥错误)。红军面对兵力悬殊的局面,经过一年多的战斗,采取的防御战术未能扭转劣势,最终导致中央苏区的失守。 </p><p class="ql-block"> (二)战略转移:开创革命新局面的决策 面对严峻形势,中共中央做出了重要决策——战略性撤离中央苏区(瑞金),旨在重开革命新局面。这一决策基于对当时形势的深刻分析和未来革命发展的远见。红军的撤离,虽然是在逆境中做出的选择,但实际上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p><p class="ql-block"> (三)战略格局的改变:多方红军的集结中央红军的撤离引发了战略格局的重大变化。随着中央苏区的失守,其他红军根据地也面临着国民党军围剿的压力。川陕、鄂豫皖等根据地的红军部队,为了自身的生存和革命的继续,也不得不选择长征,寻求与中央红军的会师,共同为中国革命的未来奋斗。</p><p class="ql-block"> (四)抗日救亡:时代背景下的历史选择“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的步步紧逼使得中日民族矛盾成为时代的主要矛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不仅要考虑如何生存和发展,更承担着挽救民族于危亡的重任。长征的决策和方向,无疑与这一时代背景紧密相连。</p><p class="ql-block"> (五)长征:伟大转折与历史重塑 长征,是一次由失败中酝酿的伟大转折,是在艰难困苦中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壮举。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展现出了超凡的战略眼光和坚定的革命意志。他们不仅成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重重封锁,还在途中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最终实现了与其他红军的会师,共同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征不仅是一次军事战略上的转移,更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发展轨迹,更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辉煌史诗。</p> <p class="ql-block">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渡口——皎平渡</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二、伟大的长征精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b>长征,那是一段怎样的征程啊!在那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上,红军战士们面对的是恶劣的自然环境,是敌人的围追堵截,是无数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他们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史诗。凝炼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坚定信念,永不放弃的精神;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一)是坚定信念、永不放弃的精神。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红军战士们心中的信念从未动摇,他们坚信革命必将胜利,为了理想不惜付出一切。这种信念的力量,让他们在绝境中一次次崛起,在黑暗中找到了希望的曙光。下面几个感人的事例,足以说明他们的理想信念是多么的坚定。 </p><p class="ql-block"> (1)用一条腿走完了长征路。 红五师政委钟赤兵。在长征出发之前娄山关的激烈战斗中。右腿被九颗子弹打伤.骨头被打断。做了截肢手术。在当时条件极其艰难的万里长征路上。他拖着一条腿走完了长征路。 1955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最高职务升到了广州军区副司令。国防科工委副主任。1975年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p><p class="ql-block"> (2)砍掉脚趾头也要坚持走。姜秀英作为众多女红军战士中的一个,她从来没有喊过苦、叫过累,还总是能注意到那些不舒服的战士们,帮助他们继续前行。在翻越雪山时,姜秀英的脚趾因为极度寒冷的天气,被早早地冻坏了。但她始终没有宣之于口,而是忍着疼痛继续前行,坚决不掉队。后来在躲避敌方袭击的时候,她不小心把脚趾撞骨折了,走路时疼痛难忍。有战士心疼她,想要她前去百姓家休养,可她却说:“不行!我坚决不能掉队。”为了继续跟着队伍长征,她还专门向附近的村民借来一把斧头,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已经溃烂坏死的脚趾砍了下来。望着滚到一旁的脚趾头,姜秀英不仅丝毫没有觉得难受,甚至还有一种把“累赘”卸掉了的快感。因为没有医疗条件,她只能草草地在伤口撒上草木灰,简单的包扎后忍着疼痛继续前行。而姜秀英不知道的是,他们一家人(她的母亲和姐姐)都参加了长征,在这一路上都如她一样坚决不掉队,直到陕北。</p><p class="ql-block"> (3)最后一次党费。红军战士刘志海在爬雪山时,实在坚持不住了,他从怀里掏出党证和唯一的一块大洋,攥在手里。举过头顶。就倒在了雪地上。后面部队的同志看到后。掰开他的手,取出刘志海的党证和大洋。流着泪说道,刘志海同志,你的党证和最后一次党费,我们一定替你转交给党组织,安息吧,革命同志。</p><p class="ql-block"> 红军将军肖华在长征组歌《过雪山草地》中写道:“雪皑皑,夜茫茫。</p><p class="ql-block">高原寒,炊断粮。</p><p class="ql-block">红军都是钢铁汉,</p><p class="ql-block">千锤百炼不怕难。</p><p class="ql-block">雪山低头迎远客,</p><p class="ql-block">草潭泥毡扎营盘。</p><p class="ql-block">风雨寖衣骨更硬,</p><p class="ql-block">野菜充饥志越坚。</p><p class="ql-block">官兵一致同甘苦,</p><p class="ql-block">革命理想高于天。</p><p class="ql-block"> (二)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 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啃树皮,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困苦。但红军将士们毫不畏惧,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了革命事业前赴后继,无数英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牺牲铸就了不朽的丰碑。从1934年十月到1935年十月,一年的时间里,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过600余次战斗,最为惨烈的就是湘江战役。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关键的一仗,我军(8万多人)与优势之敌(当时国民党军30万人)血战七天七夜,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5军团和在长征前夕成立的少共国际师损失过半,8军团损失更为惨重,34师被敌人重重包围,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直到弹尽粮绝,绝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当地群众三年不食湘江鱼,十年不饮湘江水。因为这些鱼都是吃着红军的尸体长大的)</p><p class="ql-block"> 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红军34师担任后卫部队,最后全师官兵弹尽粮绝,英勇牺牲。师长陈树湘被俘后不忍受辱,自己扯断肠子英勇牺牲。 </p><p class="ql-block"> 湘江战役,中央红军经过英勇奋战,虽然突破了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挫败了蒋介石企图歼灭红军于湘江以东的计划。但此战役也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损失最大的一次(牺牲了53000多名红军将士,绝大多是14岁到20来岁的青少年)。</p><p class="ql-block"> 参加长征的各路红军到陕北时人数的变化情况:</p><p class="ql-block"> 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朱德毛泽东等领导),出发时86000人,到陕北时,剩下了7000多人,与15军团会师后有14000人;</p><p class="ql-block"> 红二方面军(贺龙元帅领导),出发时17500人,长征途中与9军团会师后有13000人,长征结束时还有8500人。</p><p class="ql-block"> 红四方面军(张国焘领导),出发时100000人, 张国焘另立中央南下,使这支队伍遭到了国民党部队围剿,损失了四万多人,由于张国焘的内部肃反扩大化,又损失红军4000多人。长征结束时还有35000人,其中包括5军团的4000人。之后又抽出了两万多人组成西路军进行西征,结果西路军惨败。最后在李先念带领下一路靠要饭乞讨才回到延安1000多人。</p><p class="ql-block"> 25军(徐海东率领),出发时2900人,到陕北时有3400人。</p><p class="ql-block"> 从上面红军队伍的人数变化可以看出,红军在长征初期有二十万多人。到达陕北时,不足两万人了。</p><p class="ql-block"> 红军某部四连翻越夹金山大雪山时,不少同志身体虚弱,加上高山缺氧,倒下去再也爬不起来……连长喊到:“不准停留、不准停留”。因为在雪山里,只要停留下来,就要失去生命!翻过雪山后清点人数,该连44人没走过来。</p><p class="ql-block"> 在四川班佑河畔矗立着一座赭红色的大理石纪念碑,它记录着红军走出草地前,最后一场悲壮的牺牲。</p><p class="ql-block"> 1935年8月底,红三军在草地里走了整整七天,终于抵达班佑河,这里已是茫茫草地的边缘,当时,不少红军战士缺乏食物,体力不支,实在是走不动了。在此等待后续部队,而就在等待中战士们背靠着背坐着全都都牺牲了(被冻饿夺取了生命)。时任红三军十一团政委的王平(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奉命去接战士们过河,他用望远镜看到河滩上坐着至少七八百人,可等他走近了,却发现战士们背靠背坐着一动不动,他用手想扶他们起来,可这700多人,全都没了气息。班佑河畔,河水静流,当年700多名14岁到16岁的红军小战士就在此长眠不起了。那寂静是如此悲壮,这也是红军长征过草地,有史料记载的牺牲人数最多的一次。</p><p class="ql-block"> 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们靠着无坚不摧的理想信念,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其间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在飞夺泸定桥和强渡大渡河的战斗中,红军队伍中的共产党员更是挺身而出,英勇战斗,在最危险的时候冲在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打开了红军前进的通道。</p><p class="ql-block"> (三)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在红军队伍中,战士们相互扶持、相互帮助,为了共同的目标携手前行。这种团结的力量,让他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战胜的困难。</p><p class="ql-block"> 1935年6月12日,红军翻越夹金山时,有个同志穿着单薄的旧衣服被冻牺牲,指挥员让把军需处长叫来询问为什么不给这位同志发棉衣,结果发现牺牲的这个同志就是军需处长。这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军需处长,把棉衣让给了战友,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了战友的生存,展现了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有一位普通的红军叫做谢益先,过草地时,他分到了四斤干粮。在行军过程中,他看到了一位女红军带着两个孩子跟着部队长征,母子三人饿的走不动了,谢益先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她们,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凉水充饥,最终,因体力不支,就这样牺牲了。直到那母子三人来还这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时,部队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谢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粮食,都是救命的“宝贝”,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毅然把自己的粮食给了那位红军母亲。</p><p class="ql-block"> 1935年11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面临着冬天来临,而部队官兵们,衣衫褴褛,比要饭乞丐穿的还寒酸。就连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身上也只是穿了一件破棉袄,当时部队面临着忍饥挨饿受冻,毛主席试着向当时红四方面军(属于张国焘部)15军团的徐海东军团长写了一张借条,准备借2500块大洋,解决当时中央红军的燃眉之急。当徐海东了解到中央红军极为困难的情况后,从自己部队仅有的6000多块大洋中拿出了5000块大洋,支援中央红军,用于购买棉衣和粮食,帮助中央红军渡过了难关。这种团结协作的大局意识深深感动了中央红军。毛主席说“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立下大功的人。”尽管从1938年徐海东因身体有病就再也没有参加过战斗,但是在1955年授衔时,还是被授予了大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三、红军长征精神给我们的几点启示:</p><p class="ql-block"> (一)我们要用长征精神激发信仰之力。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关键在于他们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坚定信念。新时代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p><p class="ql-block"> (二)我们要用长征精神砥砺担当之勇。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以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争史上的奇迹。新时代我们要敢于担当、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热情投身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p><p class="ql-block"> (三)我们要用长征精神锤炼严实之风。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发扬这种严实之风,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p><p class="ql-block"> 四、我们要用长征精神的大局意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胸怀全局,提高思想站位,克服个人狭隘的思想意识。真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把事情办好,在工作和生活中磨练自己,成为一名高尚的人,一名有道德的人,一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成为对社会和人民有用的人。同志们,长征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弘扬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u>第二项: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u></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u>第三项:梁书记传达《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资料</u></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u>第四项:</u></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u>合唱毛主席诗词《七律-长征》</u></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u>合唱萧华将军诗词《四渡赤水》</u></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u>第五项:讨论交流</u></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u>第六项:观看由张治云书记创作的视频《复兴之路正铿锵~献给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u></b></p> <p class="ql-block">会议圆满完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