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场主是我的战友,他放弃京城衣食无忧的生活,抛家舍业只身一人在海南承租了100多亩地块,开办农场种起了果树,经过二十几年的精心打理,如今果树已是枝叶繁茂,硕果累累,成了名副其实的农场主。</p><p class="ql-block">场主从部队回到地方,几经折腾后来当上了首饰厂的经营副厂长,年年跑广交会,积累了不少营销经验,在改革开放热潮中辞职下海,可以说干得是风生水起。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他经过一番考察决定在海南投资种植热带水果,在朋友的帮助下,他以很低廉的价格盘下了海南保亭山坳里一个100多亩的地块,租期50年。这里就是一片荒地,既没水又没电,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说干就干,首先是选址盖房,建起了前后两院还有半山坡上共10多间平房,开挖排洪沟和鱼塘,买来发电机自己发电,铺设管道把山上泉水引下来,用了半年多的时间,一片生活区域总算建好了。在这里他又开始了第二次垦荒生涯(当兵前曾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干过一年)。</p> 农场院子的一角 <p class="ql-block">要知道,在海南种植果树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种果树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天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果树的生长,尤其是每年的台风对果树的影响更大,赶上大的台风会让你血本无归的,所以,一般在海南想靠种果树赚钱是件很难的事。一些内地人在海南也就是开点小片荒,小打小闹地种些果树,图个乐呵并不指望赚钱。可我们这位场主却很执拗,大有要品尝梨子滋味的劲头,一猛子扎进去不出来了。在行家的指点下栽种了100多亩品质优良,性价比高的山竹和红毛丹树苗,这两种果树的生长周期是很漫长的,从栽种到挂果红毛丹需要四五年时间,山竹需要七八年时间,真正产生经济效益要十年以上的时间,这就意味着要想有成果就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看这架势,他真的是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了。没有种植果树的经验没关系,他积极向专业人士请教,并聘请一两个有种植果树经验的技工,专事种植管理果树,另外他大兴水利配套工程,打井建造蓄水池,光埋设浇灌果树的管道就有数十公里,他还利用太阳能建立了自己独立的供电系统,基本保障了生活和灌溉果树的用电。后来用他的话说是党的阳光终于照到了他,结束自己发电供电的日子。再就是他与住在附近的一个朋友共同铺设了一条从公路通往他们住处的1公里的渣土路,一到雨天就泥泞不堪,留下很深的车辙印,天晴后再用土填平,后来也是党送来温暖,专为他们修建了一条水泥路,解决了出行难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政府为他们修建的一条水泥路直通农场</p> <p class="ql-block">就这样,没有外界的干扰,他在这里一个人过起了苦行僧的日子,白天钻在地里细心地观察果树的生长过程,亲自给果树修枝打药,晚上在屋里看书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种植管理果树的知识,注重在理论和实践中提升自己。这种半封闭的日子,关键是没有Wi-Fi ,手机网络信号覆盖也不好,基本是上不了网,你想想在网络时代这信息得缺失多少啊。买东西要开车到六七公里外的镇上去买,他自己搞起了副业,种菜、养鱼、养鸡鸭、养鸽子、还种了少量的榴莲、菠萝蜜、芒果、木瓜、椰子、火龙果、芭蕉等热门水果,为了防止附近村民偷摘果实,他特地养了狼狗专门看果树护家院,结果狼狗把村民的鸡咬死了好几只,还咬伤了村民,场主是又赔钱又道歉的,白天不得不把狗拴起来,晚上才放开。</p> 白天不得不把狼狗栓起来 <p class="ql-block">场主的日子过得孤单辛苦,很难想象他是怎么过来的,到了晚上寂静的山林里连个人影也见不到,更别说与人说话了,我曾调侃他名号“山野居士”,不谙世事闷头种果树,真不知他熬过了多少个艰辛的日日夜夜。</p> <p class="ql-block">一晃十年过去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山竹和红毛丹开始结果了,每年夏天收一季,从开始几百斤到后来几千斤上万斤,场主望着树上沉甸甸的果实,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多年的心血终于得到了回报。虽然收成逐年有所增长,但由于场主还是缺乏管理果树的经验,高薪聘的技工技术也不到位,再加上每年台风的影响,产量总是上不去,弄好了一棵山竹可结二百多斤,一棵红毛丹能接四五百斤,可他们始终就在百斤左右逛荡,每年下来也就是个收支平衡刚好保本,赶上灾年连本都保不住。亲朋好友都不看好他,场主太太多次劝他放弃吧,回北京过舒服日子去吧,也曾放话,看他折腾到70岁还折腾的动吗!有朋友也劝他把果树转包出去,花点钱把房子装修好做民宿搞旅游。然而这些善意的规劝并没有动摇场主继续种植果树的决心。但这种入不敷出,捉襟见肘的日子确实是不好过,场主能不着急吗!为此付出了安放一个心脏支架的代价。他咬牙挺住,自己总结经验教训查找原因,向有经验的专业人士请教,并几次更换了技工。此时的场主整个身心已然完全融入了这片用心血浇灌的果园,你看他往那一站,皮肤黢黑,头戴草帽,圆领短袖T恤,大裤衩子,脚蹬拖鞋,一副地道的海南农民打扮,与原来浓眉大眼,白净皮肤,帅气标准男的形象判若两人,回趟北京,看见车多人多眼晕,嗓子发干不舒服,很不适应北京的气候,一般三五天办完事赶紧打道回海南,一刻也不耽误,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一海南农民,过不惯北京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的确,场主的农场地处海南中南部五指山余脉的山丘地带,介于北纬18度,东经109度之间,气候条件非常好,不冷不热,不干不湿,森林覆盖率高达85%,负氧离子浓度很高,是个宜居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每年一到冬天,场主的农场就热闹起来,家人、发小、同学、战友、朋友接踵而至,好客的场主迎来送往忙得不亦乐乎,有时一天要来两三拨。我非常喜欢农场那种田园式的氛围,每年冬天我都要和太太到农场住上一段时间,在那里日子过得很惬意,扛着专用勾杆去摘木瓜等应季的水果;背着电锯爬到果树上剪枝;端着装满谷物的食盆去喂鸡鸭、鸽子;拎着狗食桶去喂狗;到菜园子里一面浇地一面摘新鲜蔬菜为午饭或晚饭做准备;最过瘾的事是想吃鱼了,就拿着鱼竿并在鱼钩上插一小块生猪肉到池塘边,把鱼钩甩到水里再撒一把鱼食,不出半分钟准有鱼咬钩,一般都是一斤左右的罗非鱼,一次池塘里10多斤重的鱼王咬上钩了,弄得我不知所措,结果把鱼竿给扯断了;再有开车到六七公里外镇上的农贸市场购物也是很愉快的事情,农贸市场很规范,不差于内地城市,各类新鲜的海鲜、肉蛋、鸡鸭、蔬菜水果、以及五花八门的副食品一应俱全,价格算不上便宜,但货源充足,品质不错,每次都是大包小包,满载而归。简言之,在农场的生活是身心放松,悠闲自在,仨饱一倒,烦事全无,同时也体会到“劳动最光荣”的好处。</p> 农场的木瓜 农场的榴莲 农场的菠萝蜜 摘果实 在菜园里浇水 在菜园里摘菜 喂鸡鸭 农场的鱼塘 清运垃圾 <p class="ql-block">喂狗食</p> <p class="ql-block">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在场主不离不弃的努力下,果树的产量终于上去了,虽不是最佳产量但也很可观了,山竹和红毛丹各有两三万斤的收成,利润翻了N倍,场主的日子好过了。一年中他最高兴的事就是收果子的时候,坐在院子里的地秤旁,商贩们把摘下的果子一筐筐的过秤,场主眉眼顿开,哗哗地点着钞票,嘴都合不拢了,这可是真金白银啊!</p> 收获的山竹 <p class="ql-block">收获的红毛丹</p> <p class="ql-block">丰收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前两年他旧房改造在院子里盖起了三层楼房,有七个标准间,实现了Wi-Fi全网覆盖,屋屋有电视,电梯上下楼的现代化生活,最可观的是一层四五十平米的开放厨房加餐厅那叫一个敞亮,灶台上两个煤气灶眼火力那叫一个冲,偌大的备料台可同时容纳四五个人备料,电饭煲、微波炉、烤面包机、电饼铛、电蒸锅等各类厨房小家电顺墙一字排开,在这做饭可以甩开膀子可劲儿造,毫无遮挡那真叫一个爽,做十几人的饭菜是绰绰有余,而且做出的饭菜肯定是美味可口的。原来场主的太太和女儿都嫌他这脏乱差不愿意过来,每年春节期间,农场的工人放假回家了,场主太太就从北京过来陪伴场主,过了正月十五,工人回来后,场主太太再返回北京,女儿是基本不来。现在可不一样了,每年春节场主太太和女儿必来农场,太太一住就是两三个月,女儿利用假期和年假怎么也得住个十天半月的。前两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来农场的人少了许多,但从去年开始一到冬季,家人和朋友们又乌泱乌泱的往这跑了,山清水秀空气好,有吃有喝又有住,谁不愿意过来啊!</p> 新建的三层楼房 一层的厨房和餐厅 一层的客厅 一层的客房 一层的电梯间 二层主人的房间 农场的晨曦 俯瞰农场的果树 农场的日照金山景色 <p class="ql-block">农场的院门前</p> 在三层楼顶极目远眺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场主已是七十往上的人了,人活七十古来稀,体力和精力大不如前了,但经历了劳其心志,劳其筋骨磨砺的场主精气神儿还处在最佳状态,每天依然忙忙碌碌过得很充实,还在盘算着如何让果树增加产量,规划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今年在原有两辆汽车(一辆汽油车一辆柴油车)的基础上,又添置了一辆最新款的suv电动汽车,一人三辆车,想开哪辆就开哪辆,真牛掰!当然到了冬天朋友们过来车就不够用了。总之,现在年过七旬的场主仍在继续折腾着。</p> <p class="ql-block">场主仍在规划蓝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