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经典,丰盈生命

若水

<p class="ql-block">微博上有这样一段话:一个人如果不看书,那么他的价值观就会由他身边的人决定,因为他没有别的输入途径。当他所有的眼界和格局都源于外界的声音,他便会失去所有的判断,变成一只提线木偶。</p><p class="ql-block">亲爱的孩子们,书香浸透的灵魂,注定会有不一样的格局与眼界。阅读,给你的,是一个可以随时到达的平行世界。如果把你的大脑比做会客厅,阅读就是把一些高贵的灵魂请进你的会客厅。当你被生活的琐碎打磨得精疲力尽时,当你被无形的孤独捆绑得手足无措时,当你被日复一日的平庸消耗的双目无神时……你所读过的书本中那些最丰富、最深刻、最有趣、最博学、最浪漫、最智慧的灵魂,就会跳出来与你对话,和你共情,给你力量。这力量,足以抵挡漫长岁月里的孤独、琐碎、繁杂、平庸。从而重新唤起对生活的热爱。</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们一起读书吧。✊🌸</p> <p class="ql-block">2月26日。天气有些阴冷,教室内却热辣滚烫。我们通过抽签,确定本学期经典分享的顺序。开始时,好几个同学双手合拢,做祈祷状。单雨馨同学尤为虔诚。抽完签,看她一脸通红。问她抽第几,她羞涩答道:第一。旁边同学欢呼起哄。</p><p class="ql-block">时间:每周一的语文课辅。</p><p class="ql-block">规则:每堂课老师第一个分享,起抛砖引玉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同学们按抽签顺序分享。每个同学五分钟,其中四分钟朗读文本,一分钟分享阅读心得。</p><p class="ql-block">后面的同学不重复前面所分享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3月4日。星期一。</p><p class="ql-block">“悦读经典,丰盈生命”的诵读分享活动正式开始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南渡北归》片段。 </p><p class="ql-block">诵读者:左朝辉</p><p class="ql-block">分享人物:赵忠尧</p><p class="ql-block">故事梗概:1937年,北平沦陷。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赵忠尧突然来到梁思成家,请求梁思成开着他的雪佛兰小轿车,从清华园里面抢出50毫克放射性镭,携带这份珍宝悄然隐于夜幕不见踪影。在北平夜幕中,与梁思成分手的赵忠尧把盛装镭的铅筒放在一个咸菜坛子里,夹杂在逃难的人群中,向长沙进发。一个多月后,当双手磨出道道血痕、破衣烂缕、蓬头垢面的赵忠尧,晃晃悠悠的来到临时大学的报道处,工作人员认为是一个乞丐未加理睬。待这个“乞丐”将坛子慢慢放下,声称要找梅校长单独说话时,梅贻琦正从室内走出来送客。赵忠尧一声低沉沙哑的“梅校长”,梅贻琦先是一惊,继而泪水涌出眼眶……</p><p class="ql-block">感悟: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一心为国,赤诚报国的精神,值得后世景仰。他们一路向南,颠沛流离,连换洗衣服都舍弃了,唯有书稿、典籍、文物等视为生命,一路呵护,他们要为中华民族保留下文化的种子。这种物质的极简,精神的丰富,铸就了他们灵魂的高贵、伟岸。</p> <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322到323面。</p><p class="ql-block">分享者:单雨馨</p><p class="ql-block">故事梗概:保尔因为战争导致眼睛患了严重的疾病,需要做手术,但身体状况不好,对手术又有极大影响。但保尔不屈服,与命运进行了顽强的抗争。</p><p class="ql-block">感悟:保尔的一生经历了许许多多困难的考验,但这些困难并没有把保尔击垮,反而炼就了他钢铁一般的意志。我认为一个人拥有坚强的意志,坚持与苦难进行抗争,是值得敬佩的。拥有顽强精神意志的人可以战胜一切绝境。</p><p class="ql-block">教师评价:表现落落大方,表达观点鲜明。</p> <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傅雷家书》第34</p><p class="ql-block">面。</p><p class="ql-block">分享者:邓涵钦</p><p class="ql-block">故事梗概:傅聪留学在外,父亲写的一封家书。</p><p class="ql-block">感悟:孩子儿时的点滴,于父母而言,是藏在记忆深处的珍宝。</p><p class="ql-block">教师寄语:充份的准备才可换来台上的轻松自如。</p> <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245面。</p><p class="ql-block">分享者:廖欣怡</p><p class="ql-block">故事梗概:保尔在烈士墓前的一段告白。</p><p class="ql-block">感悟:每当我遇到困难而退缩时,每当我受到挫折落泪时,我都会想起保尔在烈士墓前所说的这一段话。人应该珍惜生命,不虚度光阴,要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傅雷家书》第二面</p><p class="ql-block">分享者:陈思琦</p><p class="ql-block">故事梗概:这是傅雷给儿子傅聪写的一封家书,作者对儿子之前过于严厉的教育感到悔恨,认识到自己以往暴风雨式的教育给了孩子伤害。</p><p class="ql-block">感悟:“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这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深愧疚的表达。爱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种,每一种方式都值得尊敬。</p> <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傅雷家书》第12到13页。</p><p class="ql-block">分享者:易润璀</p><p class="ql-block">故事梗概:傅雷为孩子指明奋斗的方向及对学问、艺术、与爱的认识。</p><p class="ql-block">感悟:这篇文章对我的影响是挺大的,让我对艺术,对学问有了一个新的认知;也让我学会以后如何教育孩子,陪伴孩子成长。</p> <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第14页。</p><p class="ql-block">分享者:陈艺</p><p class="ql-block">故事梗概:保尔知道弗萝夏被欺辱后,自己什么都做不了,深深愤恨。</p><p class="ql-block">感悟:这些文段,很真实的写出了那个时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辛酸。这是保尔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看到了这个社会的黑暗,发出了第一声呐喊,但这时他并没有改变这个现状的能力。令我欣慰的是,他并没有因周围人的麻木而自甘堕落,他的心底种下了一颗革命的种子,等待时机成熟,长成参天大树。</p> <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傅雷家书》中第61面到62面。</p><p class="ql-block">分享者:卢佳琪</p><p class="ql-block">故事梗概:傅雷对儿子不回信感到十分疑惑,写信给儿子告诉他一些人生经验与人生哲理。</p><p class="ql-block">感悟:我看到了长辈对晚辈长远的思虑,深度的思考。每一个爱孩子的父母,都会为之计深远。</p> <p class="ql-block">3月11日,星期一,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在这美好氛围中,开启了经典阅读的第二次分享。</p><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南渡北归》片段</p><p class="ql-block">诵读者:左朝辉</p><p class="ql-block">分享人物:梁启超</p><p class="ql-block">人物梗概:1925年2月,梁启超欣然接受了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聘书,成为与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并肩的清华国学院导师。他那宏廓深邃的思想,辞锋如箭的演说,如一道道耀眼刺目的闪电,在清华的讲台上放射出灼人的光芒。</p><p class="ql-block">具有远大学术眼光和强烈民族责任感的梁任公,怀着要让中国考古和建筑在世界上拥有极高地位的情怀,让长子梁思成赴美学习建筑,次子梁思永学习考古。这一安排,皆是为了让当时不受中国学术界重视的冷僻专业,能够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为中华民族在这一专业学问领域争一世界性名誉。”</p><p class="ql-block">感悟:一心为国的“饮冰室主人”,在为孩子做职业选择的时候,从来没有考虑过个人的名和利,想到的唯有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这情怀,比海洋更辽阔,比苍穹还深邃。</p><p class="ql-block">“他们(李济和袁复礼)的演讲里头还带着讲,他们两个人都是半路出家的考古学者,真正专门研究考古学的人还在美国一一梁先生的公子。我听了替你高兴,又替你惶恐,你将来如何才能当得起“中国第一位考古专门学家”这个名誉,总得非常努力才好。”</p><p class="ql-block">“以考古学家的眼光看,中国遍地是黄金,可惜没有人会捡”</p><p class="ql-block">“即使因时局动荡,无法外出做田野挖掘,在室内跟着李济整理那76箱器物,也断不白费这一年光阴……”</p><p class="ql-block">酣畅淋漓的翰墨,透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舐犊情深与殷切期望。</p> <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傅雷家书》第90页</p><p class="ql-block">诵读者:王想</p><p class="ql-block">故事梗概:父亲教育孩子如何面对挫折,以及追求理想的方法、方式。以亲身经历来告知儿子,传授给儿子人生的经验。</p><p class="ql-block">感悟:积极面对生活,笑对生活,笑对挫折,培养坚韧的性格。</p><p class="ql-block">教师寄语:挺拔地站在台上,由内而外散发出力量,才是青春最美的姿态。</p> <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傅雷家书》第12、13面</p><p class="ql-block">诵读者:刘欣怡</p><p class="ql-block">故事梗概:傅雷告诉傅聪,要扎扎实实地学习,对朋友要真心,在行动上要与说的一致,在时间上要合理安排。</p><p class="ql-block">感悟:追求速成是急功近利的表现,学习上一定要踏踏实实。做人要言行一致。</p><p class="ql-block">教师点评:仪态端庄,吐字清晰。</p> <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5、6、7面</p><p class="ql-block">诵读者:彭润</p><p class="ql-block">故事梗概:瓦西里神父与保尔的怨仇。</p><p class="ql-block">感悟:令人窒息的教育生态,残忍的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p><p class="ql-block">教师点评:文本解读深度不够。</p> <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65页</p><p class="ql-block">诵读者:李乐</p><p class="ql-block">故事梗概:保尔在烈士墓前,抒发了一段内心独白,道出了他志愿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p><p class="ql-block">感悟: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不求活得轰轰烈烈,但求活得无怨无悔。</p> <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傅雷家书》第104页</p><p class="ql-block">诵读者:文洁</p><p class="ql-block">故事梗概:这是傅雷给傅聪的一封家书,表达了一个父亲对孩子的期待与爱。</p><p class="ql-block">感悟:父爱如高山,伟岸挺拔。</p><p class="ql-block">父爱如细流,润物无声。</p> <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傅雷家书》第22、23页</p><p class="ql-block">诵读者:贺语涵</p><p class="ql-block">故事梗概:本章是傅雷给傅聪的一封回信。他以朋友的身份,分享了一些精读诗文的感悟,详细分析了傅聪身上的优点和缺点,表达了自己以前对傅聪太过严格的遗憾,希望傅聪能够更加信任他。</p><p class="ql-block">感悟:人生路上,有父亲一路陪伴、引导,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p> <p class="ql-block">3月18日,星期一,微雨,有些寒意。在春寒料峭中,开启了经典阅读的第三次分享。</p><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南渡北归》片段</p><p class="ql-block">诵读者:左朝辉</p><p class="ql-block">分享人物:金岳霖</p><p class="ql-block">故事梗概:金岳霖,出生于湖南长沙,19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先后留学美国、英国、外加游学欧洲诸国,总计留学时间将近十年。受欧风美雨的浸染,使老金的“参政意识”和“改变历史”的意识中少了土生土长的霸蛮之气,增添了现代主义的改良和民主性因子。</p><p class="ql-block">他用守望,表达着对林徽因别样的深情;他用“愚”与“憨”,书写生活最纯粹的底色;他用执着与热爱,铸就一位哲学大师的伟大丰碑。</p><p class="ql-block">感悟:在我的眼里和心里,他不仅是一位教逻辑和英国经验论的教授,而且是一位道德感极其强烈的知识分子。他是那么的质朴、严谨、和易、幽默,从来不拿恭维话送人情,在是非真妄之际一点也不含糊。</p> <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傅雷家书》</p><p class="ql-block">诵读者:潘娉</p><p class="ql-block">故事梗概:傅聪即将参加钢琴比赛,傅雷得知此消息后告诉他,不要紧张,时时刻刻注意放松,而且要与自己作斗争,减少患得患失之心。</p><p class="ql-block">感悟:这几段虽没有直接表达对傅聪的爱,可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对傅聪的关心。父母的经历要比我们多得多,他们在人生旅途中明白了许多道理,总结了许多经验,他们将这些道理和经验拿来告诫孩子,希望孩子过得更好。父爱无声,却十分的实在、质朴。</p> <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310页</p><p class="ql-block">诵读者:陈希平</p><p class="ql-block">故事梗概:这一段是保尔病倒时内心的独白。讲述了保尔因为被病魔打倒,想要自杀时的想法,但最终还是理智占据了上风,他选择了坚持斗争下去。</p><p class="ql-block">感悟:保尔是一个正常人,就如同我们一般。面对挫折时,我们会觉得自己很无助,觉得世俗的压力太大。保尔绝望时,想一死了之;我们绝望时,可能也会想到放弃自己。但就如同保尔说的一样,自杀是懦夫所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他鼓励自己站起来,继续革命。对待挫折,我们也应该像保尔一样坚强。我们应该想到自己的目标,理想与追求。我们应该从痛苦中走出来,重新为他努力、奋斗。保尔在那样的处境中都能够破局,我们为什么不能呢?⊙ω⊙</p> <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傅雷家书》</p><p class="ql-block">诵读者:卢张浩</p><p class="ql-block">故事梗概:傅雷参加了五天上海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发表了实实在在的言论。与许多爱国华侨共同商讨共建美好祖国的策略。</p><p class="ql-block">感悟:经历过动荡岁月,才得知幸福来之不易。在祖国形式大好的时候,傅雷心中充满对国家、对共产党的信任与希望。他积极参与各项会议,提出许多一针见血的,有建设性的意见,将自己的满腔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p> <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p><p class="ql-block">诵读者:王子轩</p><p class="ql-block">故事梗概:警备队来到保尔的家中抓捕他的哥哥。但庆幸的是,哥哥并没在家,保尔也在发电厂干活。回来后,保尔非常担心哥哥的安危。他出发去寻找哥哥,但一无所获,最后往床上一倒,陷入了不安宁的梦境。</p><p class="ql-block">感悟:从这部分内容可以看出,虽然平时哥哥对保尔非常严厉,但是哥哥对保尔深沉含蓄的疼爱,保尔心中很明白。当保尔听到哥哥的危险讯息时,对哥哥的担忧,甚至不惜为哥哥献出生命的想法,都能让人体会到保尔对哥哥深入骨髓的爱。爱,是相互的,从来都如此。</p> <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傅雷家书》第28页</p><p class="ql-block">诵读者:廖雨彤</p><p class="ql-block">故事梗概:傅雷提醒儿子的两个微小习惯,建议他予以纠正,注意在外的形象。</p><p class="ql-block">感悟:(一)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养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p><p class="ql-block">(二)日常交际中,待人态度要温和。对长辈、同龄人都应给予相应的尊重。</p><p class="ql-block">(三)父母爱的表达方式有千万种,或严肃,或唠叨。无论哪种方式,你理解了他,就会是一种幸福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3月26日,周二第九节。第四次经典分享。</p><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南渡北归》</p><p class="ql-block">诵读者:左朝辉</p><p class="ql-block">分享人物:傅斯年</p><p class="ql-block">故事梗概:傅斯年,山东聊城人,出生于书香门第,举人之家。先祖父傅以渐,是清顺治年间的首任状元。被誉为“开代文章第一家”。傅斯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后,更是表现杰出。毕业时,所有人文学科都是第一名,被夸张地称为“孔子以后第一人”“黄河沿岸第一才子”。</p><p class="ql-block">傅斯年留学欧美,在其他留学生都追求博士学位的风气中,傅斯年并未获得硕士学位。但他渊博的学问无人不认可。</p><p class="ql-block">傅斯年力挺胡适。北大哲学系学生对胡适的学术和讲课风格产生了争议,傅斯年亲自旁听后,认为胡适的学术观点有新意,决定支持他,平息了学生的不满。</p><p class="ql-block">傅斯年是中国最忠诚的爱国者。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之一。</p><p class="ql-block">傅斯年特别孝顺。傅斯年虽成了学界、政界呼风唤雨的人物,霸气十足,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然而,遇到母亲发脾气时,仍不敢怠慢,长跪不起,听母亲训斥,直到母亲发完脾气,让他起来方才站起。</p><p class="ql-block">傅斯年很重情。在李庄时,梁思永与林徽因长病不起。傅思年想尽办法,予以帮助。并写信向朱家骅求助,以帮助梁家度过难关。</p><p class="ql-block">感悟:一个时代总要有她的英雄,而傅斯年就是20世纪初中国的英雄。我们敬佩他的学识,钦佩他的胆识,更应铭记他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开拓者的精神;是进取者的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伟大精神。</p> <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傅雷家书》</p><p class="ql-block">诵读者:刘唯雅</p><p class="ql-block">故事梗概:傅雷一家送傅聪出国,所有人都很舍不得。</p><p class="ql-block">感悟:傅雷十分的爱傅聪,离别之时,傅雷自责对儿子的管教过于严格,手段过于“残忍”,使自己“良心永远不得安宁”。仔细想想,没有哪位父亲会去虐待自己的亲骨肉啊,其实就是爱之深,责之切。</p> <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傅雷家书》</p><p class="ql-block">诵读者:王睿骞</p><p class="ql-block">故事梗概:在这封信中,傅雷教育儿子傅聪不可轻信人言,告诫他为人处事方面的忌要,万不可随口吐露心腹。</p><p class="ql-block">感悟:我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严格中,更多的是关心和关爱。他时时刻刻为傅聪考虑,大事小事,事事皆关注。充分表现了傅雷对儿子炽热而深沉的爱与期望。其中我感触最深的一句是:“爸爸不为儿子烦心,为谁烦心?爸爸不帮助孩子,谁帮助孩子?孩子苦闷不向爸爸求救,向谁求救?”我自身同父亲的沟通很少,几乎没什么话题可聊。不过从此之后,我会花更多的时间与父亲沟通交流,理解父亲,尊重父亲。</p> <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p><p class="ql-block">诵读者:辜鸿铭</p><p class="ql-block">故事梗概:保尔双腿瘫痪,双目失明,但仍想为祖国出一份力。</p><p class="ql-block">感悟: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正是有了这样甘于奉献,愿意报效祖国的人,才能使国家强大起来。虽然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团结起来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钢,是在烈火中淬炼而成。人,也只有经过磨砺,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傅雷家书》</p><p class="ql-block">诵读者:刘子喻</p><p class="ql-block">故事梗概:宋家婆婆突然因病去世,我和你妈妈因此非常伤心。</p><p class="ql-block">感悟:我觉得大多数人在面对生老病死时都是悲伤的,有些人会因为生老病死,整天沉浸在悲伤中无法自拔,从而失去对生活的希望。而我认为,我们更应该在生活的困境中,寻到照亮生命的那束光,引领我们向光而行,最终成为光。</p> <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傅雷家书》</p><p class="ql-block">诵读者:欧洁钰</p><p class="ql-block">故事梗概:傅雷先生对儿子事业、人生、艺术等方面的关怀。</p><p class="ql-block">感悟:这封家书教会我们如何提高自身修养,让自己成为品行高雅的人。通过阅读,我意识到,父爱的表达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是严格的教诲,也可以是温柔的关怀。爱自己的父亲吧,他永远是我们身后最坚强的后盾。</p> <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傅雷家书》</p><p class="ql-block">诵读者:刘博</p><p class="ql-block">故事梗概:傅雷知道傅聪得了伤风咳嗽,于是给他讲了楼上婆婆的故事,对他的生活很是关心。</p><p class="ql-block">感悟:傅雷在书信中对儿子细节之处的叮嘱,让我很是感动,是严父,更像慈母。我想到了自己的父亲,虽然平日对我话语不多,但我还是能感受到他对我的爱。</p> <p class="ql-block">时间:2024年4月10号,周三,第九节课辅,第五次经典分享。</p><p class="ql-block">经典诵读者:左朝辉</p><p class="ql-block">分享内容:《南渡北归》</p><p class="ql-block">经典人物:陈寅恪</p><p class="ql-block">人物梗概:陈寅恪,1890年7月3日,出生于江西省义宁县。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p><p class="ql-block">陈寅恪少时博闻强记,后留学日、德、法、美等国,能阅读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种文字,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别精通。在海外留学23年却不拿半个文凭,在他眼里仅是废纸一张而已。</p><p class="ql-block">1937年北平沦陷,日军占领清华园。吴宓与陈寅恪商量讨论方法,吴密不愿南下,欲留北平暂避读书,陈寅恪表示支持。但叹息说:日本人已经注意到自己的身份,并开始拉拢,日后还会前来纠缠。身为富有民族骨气的学界名流,要想不受日本人的拉拢、胁迫,甘当汉奸,做有辱人格和民族气节的事,就必须离开北平,远走他乡。于是,两人奔赴长沙临时大学。</p><p class="ql-block">1942年,日军占领香港。恰好陈先生在香港。有日本学者给军部写信:“不可为难陈寅恪,务必照顾陈家”。当时物资极为匮乏,日本司令部并派人给陈家送去好多袋面粉,但陈寅恪坚决不吃日军面粉,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景:日本宪兵一边往屋里搬面粉,陈寅恪和夫人人唐筼一边往外拖。</p><p class="ql-block">陈寅恪上课有三不讲: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开始有人不信,后来发现陈确实纵横古今、贯通中西。因此,他的课,就连朱自清、冯友兰、吴密那样的知名教授也一堂不漏的来听。</p><p class="ql-block">感悟:梁启超说:我梁启超虽然著作等身,但我的著作加在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p><p class="ql-block">傅斯年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p><p class="ql-block">胡适说:我30多个博士头衔,也比不过陈寅恪一篇五百字的文章。</p><p class="ql-block">陈寅恪先生生逢乱世,一生跌宕起伏,历经战乱之苦,却身残志坚,从不向命运屈服。他对学术研究的执着和痴迷,不畏权势的傲骨,特立独行的气节,以及与夫人生死相依的爱情,一直被后人所称颂。</p> <p class="ql-block">经典诵读者:邓坚</p><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经典常谈》第13面</p><p class="ql-block">内容分享:仓颉造字说。文字在不断演变,对“一个人独创是不可能的”这一观点进行论证。</p><p class="ql-block">感悟:《说文序》中关于仓颉是黄帝的史官的记载的质疑,更体现了作者治学的审慎态度,独立严谨的精神,以及不拘守一家学之说的包容胸襟。</p> <p class="ql-block">经典诵读者:邓涵邦</p><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经典常谈》</p><p class="ql-block">分享内容:识字,是教育的初步。秦以前,字体非常庞杂。秦以后,统一了文字,改为小篆。到了汉代,考试只测试识字程度。最早的字书是《史籀篇》。</p><p class="ql-block">感悟:更加认识到了汉字的重要性,更坚定要将汉字发扬光大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经典诵读者:刘琬君</p><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经典常谈》</p><p class="ql-block">分享内容:文字的进化史很久远,从秦、汉、魏以至晋,文字渐渐从复杂到简便,字体也逐渐变得好看了。</p><p class="ql-block">感悟:字体演变过程中,我可以领悟祖先创造汉字的伟大智慧。传承文字过程中,书写演变又具备创新精神。汉字是鲜明的、是鲜活的。在历史长河中,汉字保持了多种读音,同字不同音现象,体现了汉语言文字的神圣。因此,我们要应该敬畏汉字,传承汉字。</p> <p class="ql-block">经典诵读者:阳鑫艳</p><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经典常谈》第35到37页</p><p class="ql-block">分享内容:三国末年,魏国有个叫王肃的人,他是个既博学又有野心的人。他协作了《孔子家语》《孔丛子》,还伪作了《故尚书》。他十分聪明,采集群籍中所引“逸书”,以及历代嘉言,改头换面,巧为联缀,就写成了这部书。时间不断推移,这本书慢慢露出马脚,但王肃是武帝的外祖父,当时即使有人怀疑,但也不敢说出来。</p><p class="ql-block">感悟:作者大胆质疑,字里行间闪烁出真知灼见,具有的批判精神,值得我们学习。</p> <p class="ql-block">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第六次经典诵读。</p><p class="ql-block">经典诵读者:左朝辉</p><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南渡北归》的片段</p><p class="ql-block">经典人物分享:刘文典</p><p class="ql-block">内容梗概:刘文典,字叔雅,祖籍安徽怀宁,1889年生于合肥,既是一位才高学广的“博雅之士”,又是一位恃才自傲的“狷介”之人。</p><p class="ql-block">1909年,刘文典走出国门,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1916年回国,对军阀混战、商业凋零的残酷现实大为失望,在彷徨中决意以学问报国,不再过问政事。刘氏以《淮南鸿烈集解》《庄子补正》两部巨著一跃成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文史大家之一,为学术界广为推崇,一度被蒋介石抬举为“国宝”,堪称国学领域唯一可与陈寅恪过招并有一拼的重量级大师。</p><p class="ql-block">少年得志,中年成名的刘文典逐渐形成了狂狷孤傲的性格,不但不把一般学者文人放在眼里,一旦火起,还要给对方以拳脚相加的教训。</p><p class="ql-block">感悟:刘文典一生治学严谨,一字之微,便征集万卷,是他的治学态度。他一生从事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在学术上的地位和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贡献值得我们永远怀念。</p> <p class="ql-block">经典诵读者:陈锦梁</p><p class="ql-block">诵读经典:《经典常谈》第74和75面</p><p class="ql-block">主要内容:苏秦因游说不成功,变得越来越穷,自己最亲近的家人也瞧不起他,。但苏秦没有因此颓废,而是用心揣摩别人的心思,不断挑战自己。一年后,他成功了。</p><p class="ql-block">张仪与楚相喝酒时,楚相丢了一块玉璧,而手下却以张仪十分贫穷,判定是张仪偷盗,打了他几百板子,他没有抱怨,而是庆幸自己头还在,还能坚持这份工作。最后,他做了秦国的宰相。</p><p class="ql-block">感悟:我们在遇到挫折时,应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去克服。相信终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那一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经典诵读者:戴浩</p><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经典常谈》第43面</p><p class="ql-block">经典分享:上古的时候,没有字,人们表达自己情绪是用唱歌的方式。如果唱歌也表达不清自己的情绪,于是手舞起来,脚也蹈起来了。歌谣是很多的,虽然没有记录,却通过唱的方式,深深的映入了脑海之中。</p><p class="ql-block">感悟:从这里,我看到了诗歌的起源,感受到了它历史的悠久。把真情实感宣泄出来,表达出来,就是最美的诗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经典诵读者:张粮俊</p><p class="ql-block">经典诵读内容:《经典常谈》第51面</p><p class="ql-block">经典分享:从“天、地、国、亲、师”引入到儒家所称道的“礼”。讲述了远古时期礼制的由来和社会秩序的建立。</p><p class="ql-block">感悟:本段是整篇文章的中心。礼,是人类社会永不过时的文化。礼,教人节制,教人平和。让我想起了孔子说的“不学立,不以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是成长中必须学习的思想规范。以礼待人,不仅让人觉得自己非常有教养,也是对生命的尊敬。</p> <p class="ql-block">经典诵读者:刘心雨</p><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经典常谈》第97.98面</p><p class="ql-block">经典分享:在春秋末年,奴隶制度开始崩坏,社会动荡不安,各种思想观念横生,社会思想成百花齐放之态,出现百家争鸣的荣盛情景。</p><p class="ql-block">感悟:中国人在不同境遇之下会产生各种各样想法。在得意时相信儒教,失意时相信道教,在所有教义与私己之欲相悖时,人们会说“人定胜天”。中国人的信仰危机是:人们总是在改变信仰。其实,我认为最可贵的,是拥有一颗坚守信仰的心。</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孩子们,这个学期我们完成了六次经典分享。《南渡北归》中的经典人物,一个个清晰、丰满的走进了你们的心中。三十二个同学(其余同学下学期分享),分别赏析了《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经典常谈》中的一些片段。在台上,你们落落大方地对经典进行阐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从你们闪着光的眸子里,从你们稚嫩的思想里,我看到了成长。</p><p class="ql-block">语文学习的终极任务是让自己做一个幸福的人。无论处在何种境遇,都有掌控幸福的能力。孩子们,当你的阅读积累到一定的量,你会发现,你说话时语言柔软了,你看人时目光慈善了,你处事时心境开阔了,你看问题时角度深邃了……你拥有了更多奔走在人生旷野上的底气。</p><p class="ql-block">认真读书吧,在书中去寻找生命中的糖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