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军旅生涯】之九 《外科专业从湖州起步》

紫兰

<p class="ql-block">1976年是共和国历史上特别悲壮的一年。1月8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7月6日,敬爱的总司令朱德委员长逝世;9月9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与世长辞!全国人民陷入在极度的悲痛中,也深深地为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担忧着。同时,当年四月还发生了天安门广场事件;七月的唐山大地震使数以万计的同胞在无情的天灾中失去了生命。十月的一声惊雷,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我们基层官兵,心脏始终与全国人民同步地跳动,有悲伤、有痛苦、有担忧,最后也有欢庆... </p> <p class="ql-block">7月中旬,经领导联系落实,我与曹智毅军医一起,去浙江湖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现为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进修。我的科目是外科,计划进修一年;曹军医进修内科,计划半年。曹原本是外科医生,为什么要进修内科?我不清楚,也没有问过他。但据我猜测,应该是为转业地方作准备,因为从医的人都知道,内科知识和经验是临床各科的基础。 </p> <p class="ql-block">湖州是浙北最重要的城市,是浙江、江苏、安徽三省的交界之地,毗邻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湖州历史文化悠久,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文房四宝中的湖笔就产自湖州练市。湖州当时还是嘉兴地区的地委所在地(后重新划分为嘉兴湖州两市,所属辖区也作了分割)。我老家海宁当时也属于湖州管辖。湖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简称湖州二院,现称湖州市中心医院)创建于1944年,是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位于湖州市西门附近的红旗路198号。</p> <p class="ql-block">湖州二院是教学医院,上海第二医学院(后并入复旦大学)在二院设有数学基地,每年都有一大批学生来医院实习。来二院毕业实习的还有嘉兴卫校的护理专业学生。二院的外科实力较强,是苏浙皖交界处城市中最强的。外科主任俞善吾曾是国民党少校军医,解放后留任至今,他医术高超,经验丰富,在群众中有相当高的知名度。</p><p class="ql-block"> 我和曹军医报到后,安排在二院食堂旁边的进修医生宿舍。因用房紧张,只能睡高低床。曹军医长我10多岁,肯定让他睡下铺,我则就在上铺了。来二院外科进修的有七、八个人,大多是县级医院的。外科当时有160张床位,分东西两病区。外科医生有费斯英、陈方敏、顾凤元、刘淇英、宋子英、姜蔚等。工作量十分巨大。我被分在西外科病房,第一位带我的老师是刘淇英医生,他曾参加中国赴马里医疗队,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刘医生十分风趣,喜欢讲笑话以活跃气氛。报到次日上班,早上八点钟准时交班,使我印象深刻的是交班护士口中的“屁”字。“xx床晚上已放过屁”,“xx床还没有放屁”....西外科(外科西部病区)一共80张床位,护士一个交班共讲了二、三十个“屁”字。待我慢慢习惯了以后,才真切地感受到,“屁”对于手术后尤其是腹部手术后病人的重要!我的进修进度安排是前半年以下腹部手术为主,后半年转向上腹部和甲状腺、乳腺癌手术。二院住院病人多,外科以腹部疾病为主,也包括甲状腺、乳腺、肛肠和其他需要外科解决的疾患,这倒挺适合我这种在部队基层医疗机构工作者的需求。交班并查完房后,护士长通知刚收了一位急性兰尾炎患者,老师让我上手术台。第一次上台,心中不免有些紧张。由一位已经进修了半年的县级医院余医生担任主刀。我暗自庆幸前面在部队时的基本训练,以致于在半个小时的手术中包括递血管钳,出血点丝线打结结扎止血,关腹时腹膜、皮下组织和皮肤的缝合等辅助操作还算勉强凑合。</p> <p class="ql-block">西外科的护士们对我十分照顾,总是把适合我手术的病人如急性兰尾炎、腹股沟疝、大隐静脉曲张等安排在我的那一组分管的病床上。每天至少可以上手术台两三次甚至更多。由于医生少,经常有別的组的手术,老师也会让我上台当助手。除交班、查房、换药等病房必须完成的工作外,我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会在手术室,或自己有手术,或仔细观察学习各位老师的手术操作。晚上大多有急症,当时自己仅24岁,强烈的对外科手术的兴趣和求知欲,加上年轻力强,老师们在做急症手术时也常常会喊我去帮忙当助手。不管是半夜还是次日凌晨,我也肯定召之即往。外科手术其实就是熟练生巧,在小病拖、中病抗、大病急病才投医的当时,每天都有手术操作的情况下,仅三个月时间,就基本上掌握了下腹部手术的操作技巧。甚至可以带教新来的进修医生和上医大实习生了。外科俞主任对我也很关心,給我定期开小灶上理论课。还让其他主治医生轮流带教我。进度上提前进入上腹部和其他难度较大的手术。</p> <p class="ql-block">二院由于是教学医院,学术气氛挺浓厚。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教授也隔三差五来院作学术报告。这对我来说可谓是雪中遇炭,求之不得。只要没有手术,我都会去参加,并认真做好笔记。然后结合授课内容,讲座后再阅读大学教科书中相关章节,消化吸收。遇上我认为既好又适合我们卫生队医务人员需要的,我也会在请示部队领导后,邀请并陪同主讲教授去长兴,为战友们送去上海教授的精彩演讲。为了能在进修结束后回部队更好地为病人服务,除大量的手术锻练外,也十分注重对外科各种疾病的基础理论学习,尤其是诊断与鉴别诊断上。我发现,同一种病,每个老师的治疗手段是不尽相同的,各有各的绝招。这就要求我取各人之长,尽量琢磨出属于自己的门道来。在老师们的毫无保留且精心带教下,在一年进修期即将结束时,我已可以为上腹部常用手术如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和胆道探查术,脾切除术,肠切除术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乳腺癌切除加周围淋巴清扫术等担任主刀,还基本掌握了外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p> <p class="ql-block">(照片拍于湖州二院,住院部周边休息亭内) </p> <p class="ql-block">湖州.七星级月亮酒店</p><p class="ql-block">(照片为湖州太湖边标志性建筑,七星级月亮酒店,也称为马桶盖酒店) </p> <p class="ql-block">作者沈明兴,男,1952年8月生,浙江海宁籍,卫生管理本科学历。科普作家,军旅生涯22年,空军部队外科军医,技术副团职。曾因断指再植荣获三等功。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科研项目10余项,获奖多次,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一部,发表文章300多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照片</p><p class="ql-block">沈明兴 散文</p><p class="ql-block">撰文2018-11-0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