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远方吹来一阵秋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赶走了熟悉的树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此再没有温存的绿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啊,听不见,听不见,林中的宁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远方吹来一阵秋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挂起了满树的果实。只等到播种时节来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啊!遍地是,遍地是,生命的精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啊!我童年的梧桐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啊!我心中的梧桐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啊!我青春的梧桐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啊!我心中的梧桐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很喜欢这首歌,抒情的女中音,美好的意境,常常勾起我满满的童年回忆。为了心中童年的梧桐树,特录制并上传了这首歌,以寄托我内心深处那浓浓的梧桐情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正在5sing听 <十二道茶> 的歌曲<梧桐树>,你也快来听听吧。(</span><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长按下面网址打开</b><span style="font-size:22px;">) https://5sing.kugou.com/topic/share/song/#/?songid=8460514&songtype=fc&fromuser=5731997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小时候,应该是六十八年前吧,我们的学校——四川师范学院(现四川师范大学)的几个系(中政外数理化六个师范专业)从南充市迁到成都市东郊沙河铺狮子山,仍叫四川师范学院,另外一部分专业留在了南充市叫南充师范专科学校。多少年后四川师范学院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南充师专更名为四川师范学院(都升级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川师迁到成都市后就从成都市各重点中学选调了大量骨干教师充实学校师资,我父亲也从成都七中被调入川师化学系任教。学校同时也扩大了招生规模。校址建在离市区比较远的郊区——狮子山上,周边都是农村(因此我们直到现在都习惯称上街叫——进城)。据说当时学校负责选址的领导选在远离市区的狮子山是为了同学们有个潜心学习的环境。狮子山是一片乱坟岗,呈浅丘状,远处看去一座坟墓连着一座坟墓,当时基建时候经常性的一锄头挖下去就是森森白骨亦或是沾在一起的发绿的铜钱币,我记得我们这些调皮的娃娃些就用竹竿挑着骷髅💀和铜钱币到处跑去追着吓得那些胆小鬼满世界乱跑,哈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学校基建初期到处杂草丛生,没有围墙,都是用竹竿编织的简易围墙,那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呵呵!那时候只要独自(特别是晚上)走在校园的路上感觉都阴森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学校建设紧锣密鼓地进行。很快,一座座楼房(那时候没有高楼,最高三层楼)拔地而起:行政办公楼、中文系数学系等几个系的五栋办公楼、六栋学生宿舍、学生一二三食堂、图书馆、单身教工宿舍、教工食堂、回民食堂、教学一楼、教学二楼、物理实验楼(当时川师最高处,逢年过节站在楼顶平台上还能看见人民南路燃放的烟花哦)、卫生科、川师附中、川师附小、川师幼儿园等等配套设施相继建成并且投入使用。一所省属师范学院初具规模。后来陆陆续续又修建了教职工家属宿舍(六栋)、工人宿舍、印刷厂(即西平房)等等,同时校园绿化工程紧随其后全面铺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陆陆续续引进了一大批法国梧桐树。记忆中学校里的每一条道路两旁都是整齐的梧桐树。整个学校进来由北向南呈逐渐上坡形式,沿学校大门(现在的北大门)进来道路两旁除了塔柏、桉树、香樟树就是法国梧桐树。沿大道上坡往校园深处走,经过中心花园,直接上石梯是喷水池(这是人们最喜欢拍照留念的地方),右拐到图书馆或左拐到(川师盐市口),再往前走,最后往南走到学校最里端的教职工家属宿舍大院以及往东走到工人宿舍区,每条道路两侧都是梧桐树,整齐划一。一到夏天到处都是郁郁葱葱一片,甚是壮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家住在教职工家属五宿舍三楼。那时候川师的建筑物都不高,我们宿舍地处学校最南端(最里面,楼后面就是围墙了),也是地势最高的地方,每当夕阳西下,站在阳台上,可以肉眼轻而易举清晰地远眺西岭雪山的金色顶峰(以前一直以为是贡嘎山)。也许是因空气没有被污染能见度非常好,更因太常见的原因,没有像现在这样感觉到稀奇和激动。往近处俯瞰,就是一条条被法国梧桐树庇护着的规整笔直的道路,几栋家属宿舍整齐的排列在道路两旁。被六栋家属宿舍和梧桐树围着的是川师幼儿园,那是我童年启蒙的地方,也是我从农村调回学校第一个工作单位,在那里兢兢业业工作了近十二年。幼儿园院子中有一个像童话世界里的小木屋带梭梭板的大型玩具,我们经常跑里面去办过家家游戏,轮流扮演公主或王子,很是开心惬意。院子中央有一个用水磨石修筑的圆形花台,中间栽种着一株铁树,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在夏日夜晚躺在花台上面观赏着满天繁星(那时候没有光污染),数着星星✨,寻找着北斗七星、北极星、被银河阻隔的牛郎和织女(扁担星),满脑子都是美丽的神话故事。。。。。。啊!童年美好的回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法国梧桐之所以被称为“法国梧桐”,是因为它最初是由法国人种植于上海法租界内的,并且因为其叶子与梧桐树的叶子相似,所以被冠以“法国”的名头,成了“法国梧桐”。 这种树实际上是指二球悬铃木(Platanus × acerifolia),属于悬铃木科悬铃木属,是一种高大乔木植物。尽管其名称中包含“法国”和“梧桐”,但它既不来自法国,也不是梧桐的种类。实际上,二球悬铃木是17世纪英国伦敦开始流行种植的,因为具有良好的杂交优势,生长快速,繁殖容易,叶大荫浓,树姿优美等优点而被广泛种植。这种树的名称来源于其球形的果实挂在枝头像铃铛,因此也被称为悬铃木,而因其果实常3个串生,故为“三球悬铃木” ———摘自百度百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随着校园内梧桐树慢慢长大,粗粗的枝干浓密的树叶,再加上塔柏、桉树、香樟树以及柳堤(小河沟儿)沿岸的杨槐树、柳树的陪衬,规范的布局,辛勤的花工坊的园丁们,使川师校园更加美丽得像公园一样,成为了城里人们羡慕向往的地方。每到周日校外的人们三五成群邀约一起来到川师校园内,拍照打卡留念,好不开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梧桐树长大了,枝繁叶茂,我也上初中了。仍住在家属五宿舍的三楼上,天气好的情况下除了依然能够看见远处的西岭雪山金顶外,已经不能俯视浓密枝叶遮盖着的梧桐树下的道路和行走的人流了。每天,我和发小们行进穿梭在茂密的梧桐树下来往于川师附中和家属宿舍之间。春暖花开时节,沉睡了一冬的梧桐树仿佛在一夜之间苏醒,满树发出嫩绿的枝芽,清新的空气使人陶醉;夏天,硕大茂密的树叶像一把把墨绿色的雨伞,为人们阻隔住强烈的阳光和阵阵热浪。树下可是纳凉的好去处哦!每当晚饭后,太阳快落山,大人们陆陆续续搬来小竹椅手摇蒲扇在树荫下乘凉摆龙门阵,夕阳斑驳的余晖透过树叶洒在人们身上和笑脸上。那时候左邻右舍常来常往,邻里关系相处得非常融洽。我们这些小娃娃就聚在一起玩各种游戏,喜欢“逮救救猫儿”(一种比较剧烈的追逐性游戏),经常跑得满身大汗,头发被抓乱、纽扣被对方扯掉是常事。另外最喜欢的就是爬树了。不知何时,校园里的梧桐树长得粗壮茂密,一颗颗紧紧挨着,已然连成了一片,为我们这些调皮的娃娃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游戏项目:我们像一群小猴子🐒🐒🐒🐒🐒一样经常爬上家门口的梧桐树然后一颗接着一颗地攀爬,只要树木不断开,我们可以一直不下地地爬到树廊的最远端,乐此不疲。哈哈,太惬意了!秋天时节,一夜秋风,满地金黄,树叶被踩在脚下嚓嚓嚓响,老老少少纷纷拿着捅蜂窝煤的铁签将树叶穿成一串,那是引火生炉子的好燃料;冬天到来,映入眼帘的是悬挂着球形果实的光秃秃的树枝,它们在寒风中摇曳着瑟瑟发抖,等待着春天的再次来临。。。。。。光阴似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祥和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在梧桐树的陪伴下像涓涓溪水一样慢慢流淌着,直到WG的到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场史无前例的运动打破了规范化管理的校园生活,更是搅乱了家属宿舍的宁静和祥和。噩梦开始了!接近疯狂的佩戴红袖章的人们常常在深夜成群结队地穿梭在梧桐树间,一拨拨的肆无忌惮地冲进老师们的家里,将无辜的人们从睡梦中拽起,不知所措的人们瑟瑟发抖地站在一旁,目睹家中被红袖章们翻得乱七八糟,然后被洗劫一空而不敢言。红袖章们抄家,其手段之野蛮,行径之恶劣,令人一辈子都忘不了。我家被抄家四次(算少的了)。父亲被戴上臭老九和反动学术权威等等帽子关进了牛棚,母亲在离家十几公里的中学也不准回家,家中只有读中学的我们四兄妹。记得一九六六年七月的一天,中午放学回家,走到离家不远的二三宿舍之间梧桐树坡道上,远远听见有呼口号的声音传来,由于被茂密的梧桐叶遮挡着看不见实况,心想不知道又是哪家遭殃了。待离家越走越近才发现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在我家单元门前梧桐树下,正在批斗谁?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慢慢靠拢,只见人群中央有个高大的身影头戴报纸做的高帽子,上写着打到臭老九XXX几个字 ,正被踩在木凳上的红卫兵摁着头。仔细一看,是爸爸!爸爸一米八二的身高带着高帽子站在人群中央非常显眼,身后的两棵梧桐树干上拉着一条横幅:打到反动学术权威贾 X X !人们嘶喊着口号,要我爸爸交代莫须有的罪行。不到十四岁的那时候的我除了惊恐害怕就是无助,只能默默的站在人群外,等待这场闹剧结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WG运动中狂热的人们你方唱罢我登场,派性斗争此起彼伏,最后演变成武斗,愈演愈烈。我等半大娃娃什么都不懂也就什么也不敢参加,又不上学了,成天昏耍(这样也好)。大人们为了躲避无休止的批斗和打击早已经逃离学校到相对安全的地方。家中常年只有我和最小的六姐相依为命。天天伙食团打饭吃,虽然粗茶淡饭日子到还过得马马虎虎。直到1968年下半年复课闹革命,要求所有学生返校上课,这样自由自在的日子才结束。上课了,但是没有正常的学习文化知识,每天无休止地批这批那,写千篇一律的批判文章,还是在混日子。直到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很有必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九六九年一月二十日,我家四兄妹随着川师附中老三届六个年级的近一千名同学插队落户到四川省青神县。清晨六点,我们兄妹四人背上行囊,留下一位铁将军守门,告别饱受摧残的家,告别从小陪伴我成长的梧桐树,去学校和同学们汇合然后被闷罐火车拉到一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地方,从此开始了长达七年的农村生活。黄金年华在蹉跎岁月中流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梧桐树,川师的梧桐树,童年的梧桐树,承载了我太多的喜怒哀乐,陪伴我度过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时光,也见证了那段动乱的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规矩,照片均列最后。</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幼儿园大门前的梧桐树,依然枝繁叶茂。</p> <p class="ql-block">家属宿舍一带的梧桐树,还好,基本保留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家属宿舍都被拆除,修建成了南大门停车场。周边的梧桐树基本保留了。</p> <p class="ql-block">我家门口的第一棵,工作后天天上下班从它面前经过,它见证了我的青年和中年时代。</p> <p class="ql-block">历经磨难,顽强不屈</p> <p class="ql-block">一宿舍前面的梧桐小道,左边是停车场(以前的幼儿园,我启蒙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WG前我家(三楼)门口道路。</p> <p class="ql-block">笔者于1970年10月摄于自家楼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