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小学艺术(美术)人教版新教材培训会

许昌市文峰路小学 刘柯

<h3> 教材改革如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带来了令人鼓舞的变化。在东区人不断学习的浪潮中,6月24日晚,东城区部分美术老师齐聚辉县,迎来了盼望已久的美术新教材培训活动,有幸聆听了著名专家的精彩讲解,收获颇多。</h3> <h3>🕙6月25日上午</h3> <h3> 一年级人教版编写者钟洁老师就《突显人文,协同育人—一年级上册教材解析与教学建议》做了分享。通过一年级教材管中窥豹来了解新教材的编写思路。</h3> <h3><br>  一、编写原则:<br>  1.把握政治方向,贯彻革命传统教育从娃娃抓起,落实培根铸魂,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源泉,培养学生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br>  2.体现课程标准理念,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线,加强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横向关联配合,使学生在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围绕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类艺术实践活动,突出主题化、生活化、情境化、项目式、任务驱动等学习理念和方式。<br>  3. 从美术学科自身特点出发组织和优化教材结构,分阶段设计课程内容。注重幼小衔接,注重学生实际,整体设计、螺旋推进。根据学生知识结构、认知特点、生活实际,提出相应的教育内容。<br></h3> <h3>  二、编写思路<br>  1. 落实二十大精神,强化主题教育,凸显以美育人。以革命文化为底色,植入红色基因。为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一年级教材重点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突出家国情怀和民族自素感<br>  2. 落实核心素养导向,强调生活逻辑。践行知行合一。注重“将学生所需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与自然、社会、科技、人文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探索与学习任务迁移,提升核心素养。<br>  3. 重视问题导向,创设教学情境,凸显以用带学。首先注重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发掘与学生生活相关或学生感兴趣的情境素材。其次,在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以问题为抓手实现以用带学的目的。教材在每个单元中设计一个情境,情境中生发一个基本问题,基本问题又分解为每课的小问题,以用带学,时刻引导学生解决问题。<br>  4. 突出课程综合,强调学习方式综合,发挥协同育人功能。强调了学科课程之间的联系,强调知识的拓展与迁移,在互相联系的同时保持美术学科的个性特征。<br>  5. 紧扣学业质量标准,优化评价功能,体现教学评一致性。每个单元都设置“单元目标与评估依据”,“单元目标”强调本单元学生应该知道什么,能够做什么,最终能够理解什么;每个单元结束还有“单元自评要点”,便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互评或自评。<br></h3> <h3>  三、教材结构与重难点解析<br>  1.基本框架<br>  一年级美术救材在内容设计上,巧妙地将自然、社会、科技、人文等主题作为明线贯穿其中,同时以美术知识、技能及思维方式作为暗线融入其中。明暗双线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学生美术素养的全面提升。<br>此外,为了以系统的方式呈观内容,教材将纷繁复杂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以任务群的形式进行结构化处理。每册的单元间以相关联的学习任务相连接,体现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br>  2.编排方式<br>  为了配合任务驱动学习,我们在每个单元前设置了“基本问题““单元情境”“关键词”和“单元目标与评估依据。每个单元都以前一个单元为基础,层层递进,不断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体现从小我到大我的升华。<br>  3.结构解析<br>  为了配合任务驱动学习,我们在每个单元前设置了“基本问题““单元情境”“关键词”和“单元目标与评估依据。</h3> <h3>  随后,老师将每单元的重难点进行分析。将课堂上可以发能的问题,给出了一定措施。第一,努力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第二,对于处于幼小衔接阶段的学生,建议在课堂上多运用富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第三,倡导教师发挥地域优势,巧妙地将本士文化元察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第四,鼓励教师们积极拓宽教学视野,引领学生们去发掘并感受身边的美。第五,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br>  总之,在对学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时,务必全面考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心理特征,同时兼顾其在美术领域所展现的现有能力及潜在素养,方能实现个性化的、固材施教的教学策略,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h3> <h3>🕒6月25日下午</h3> <h3>  沁阳市第一中学刘芳老师《依据新教材 开发新课程》开展了讲座</h3> <h3>  该校开发了以漆器制作为研究对象的校本课程《漆妙无比匠心独韵》。由于沁阳在秦汉时为野王县,沁水流经野王,地肥水美,漆树成林,红麻遍野。相较于其他漆器,夹红漆器具有坚实、轻便、耐用等特点,并且漆器干燥后,零污染、无毒无辐射,其环保性,是其他材料所无法比拟的。</h3> <h3>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设置了具体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内容,具有循序渐进和针对性。<br>  通过向学生介绍漆器的历史,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引导学生去研究,漆器为什么会如此神秘、独一无二:它是如何制作而成的?带着问题,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h3> <h3>  尽管制作流程复杂,担起千锤百炼的程序练就了学生坚韧的品质,色彩斑斓的纹理让人叹为观止。中华文化也由此在小匠人们的手中永流传。</h3> <h3>🕞6月26日</h3> <h3> 倾听了由马饮川老师分享的《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h3> <h3>怎样认识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br>不是单纯的技能教育,而是审美教育。<br>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而是素质教育。<br>不是简单的艺术教育,而是立德树人。<br></h3> <h3>  新课程理念:<br>  一是坚持以美育人<br>  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br>  三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h3> <h3>  对于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来说,“课程综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认识和理解:<br> (1)此次课标修订,《艺术》课程本身就体现了“综合性”<br>  (2)加强不同芝术门类之间的交叉与综合,促进课程的相互融合<br>  (3)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增强课程的丰富性<br>  (4)强调艺术与自然、社会、生活之间的关联,突出课程的综合性。</h3> <h3>  时间匆匆,培训接近尾声。回到岗位上,我们将扎实于教材,着眼于未来,采取积极行动,带着新的教材,新的理念,新的思考,迈出新的征程!</h3>

学生

单元

课程

美术

情境

教材

新教材

漆器

艺术

一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