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眨眼,小孙子周岁了,他的呱呱坠地,就象是昨天。</p><p class="ql-block"> 有了孙子,退休生活的“工作重点”又来了一次重大转移。俗说,隔代亲,这种亲情,也是有了小孙子才会有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三十多年过去,女儿小时候的情景,为父的感觉,现在尽力去回忆,却如焦距没对准的照片,只有轮廓影子而少了细部。今天看孙子,带来的感觉和心理上的冲击竟是如此强烈,不言而喻,里面夹杂有对女儿的情感,是两代血缘亲情的叠加,才这么轰轰烈烈、如诉如泣。</p><p class="ql-block"> 小孙子长的象女婿也象女儿,他两边都不得罪。双眼皮、小酒窝、白白的,活脱脱就是一个大玩偶,我偶尔调侃他“超级白”,太太会骂我,因为普通话与闽南话有误会。在家时太太特喜欢抱他,说他“圆呼呼”的,很爱逗着他咯咯大笑,当然这是他五个月后的事。</p> <p class="ql-block"> 小孙子满月后的头几个月,女儿带着他更多地和我们住一起。“二三月婴儿闹”,首当其冲是女儿,两小时要喂一次奶,夜里没有一个完整的觉,我们二老捎带帮冲个奶粉、换块尿布。时代在进步,记得生女儿时,婴儿尿布还只是纱布充当,如今尿不湿已成系列,既柔软舒适,又会变色感应,时尚方便极了。女儿从网上买了张婴儿床,天青色的,床沿铁架上附个尿布台,长六十五公分宽四十五公分。几个月的婴儿还不会翻身,换尿布时,小孙子放在上面,方便简洁。小孩子天性机灵,三下二下,很快也很“配合”了,躺上台面,自然地曲腿翘臀,静候换尿布。只是童尿无忌,好几次刚刚褪下湿尿布,又一泡呲出老高,猝𣎴及防,让我满脸“童子汤”。</p> <p class="ql-block"> 小孙子生来爱笑,每天清晨我们过去女儿房间,只要他醒了,他就会张开眼晴,向我们报以微笑。五个月后会翻身了,听到动静,更是立马从躲着的妈妈怀里,探出圆圆的脑袋,用两只明亮的眼睛看着我们,尔后小嘴一咧,送来一个经典的宝宝笑容。</p><p class="ql-block"> 常说婴幼儿是夜猫子,一晚上折腾几次是常态。小孙子头几个月一到晚上十点,总要哭一阵,女儿说他“闹觉”。于是帮女儿哄小孙子,如何抱着让宝宝更舒适,如何哄他入睡,成为夜里的工作主题。三更半夜了,小不点黑白不分,就是不睡,四五个月时十几斤重,抱着他在客厅里兜圈踱步,哼着催眠曲,十几圈下来,手酸腰硬,但黑暗中,怀里的小孙子依旧两只眼睛瞪着你,好几次,催眠曲没把他催睡,我自己却已昏昏沉沉了。</p><p class="ql-block"> 随着月份增长,经过“七坐八爬九发牙”,小孙子也和大家有了更多的互动。他与我太太似乎更有亲和力,用太太话说,小孩天性乐观,要多和他逗乐,唱个歌啍首曲,他就会喜欢你。越近周岁,一有熟悉的曲调响起,他必随节奏兴奋起来,一本正经的抖抖屁股、蹬蹬腿,动作夸张、稚态十足。小孙子十个月前后,需求反应日趋强烈,会用“唉唉唉”的音调招人注意,表达自己的喜好和追求,坐上推车,走出室外,更是激动,旁边一逗,便手舞足蹈,嗷嗷大叫。越大他越喜欢要人抱抱,东游西逛。抱着他,常常是你低头、他抬头,彼此相视一笑,天伦之乐,直入心田。</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小孙子出生恰逢农历端午,传统上中国最重三节,春节、端午、中秋,端午就在其中,日子之重,让人很容易地记住这一天。</p><p class="ql-block"> 粽子飘香、龙舟竞渡,端午节带来美好和舒展;稚嫩可人、老幼相亲,小孙子增添色彩与欣悦。上天如此慷慨地送给了我们一粒大“粽子”,顺其意,我给小孙子表了个雅号,叫他“粽子”。</p><p class="ql-block"> 值此“粽子”的公历生日,我以这些文字的表达,祝愿他健康、快乐成长。[玫瑰]</p><p class="ql-block"> 2024.6.22.写于上城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