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东北行之六:大唐由这里迈步</p><p class="ql-block">    6月24日,海拉尔,满州里,呼伦贝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早上,不知什么时候列车驶出了黑龙江境,进入了内蒙古境内。我醒来时,己是早上五点半了,列车刚好过内蒙古扎兰屯市火车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二哥说,早上四点多钟,列车过齐齐哈尔时,那几大片水稻,比龙麻大坝不知要宽,要大多少倍,真个是羡煞死人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扎兰屯市属内蒙古自治区,远处森林和绿草勾勒出的山际线外,种植有玉米、洋芋等粮经作物,在一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一边是绿草如茵的草坪,像极了一幅不规则太极图的山包上,白色的羊群像一张硕大的绿色地毯上散落的白色围棋子,在清晨的阳光下,醒目和耀眼地附着在缓坡的草地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列车在平坦的小丘陵地带上行驶,大片森林,大块牧场,成片庄稼,炊烟袅袅的村庄和懒洋流淌的小河流,以及森林与绿草勾勒出的小山包优美的山际线交替在眼中出现,令人目不暇接,绿皮火车相当于给我一个一百八十度无死角的观景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早穿过唯一的一个隧道,出口就是伊列克得站。伊列克得站在一座山下,是一个小站。过了这个小站,明显感受到森林面积在变小,绿草面积在增大,大片大片的绿草中插入一大块树林,是这里景象的一个标配。玉米等粮经作物几乎看不到了,在开满黄色的、白色的等不知名花草的山坡上,牛羊的只数与群数在增多,数十数百只一群的羊群、牛群不时在眼前出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说,扎兰屯市是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与蒙古大草原地形特征的过渡地带,那么过了伊列克得,就应该进入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边缘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午十一点,才到达海拉尔。坐上大巴车,从火车站出来就上高速,鄂温克族导游小伙说,顺着高速路往西开二十分钟以上,才真正进入只有青草,没有一棵树的大草原,我合着今天上午看的草原只能叫草坪或草坡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果然,二十分钟后,我们进入了只有青草,没有一棵树的大草原。在这里,你可以搜肠刮肚,把知道的关于描写“广阔”的词语全部用上来形容,比如一望无际,高远辽阔,望不到边边等等,都还难以全面表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朝著名民歌《敕勒歌》,把草原之美写到了极致。在这里,除了“风吹草低”的景象找寻不见外,其余皆能满足你对草原美的景象的所有期待,因为今天看到的牧草都是贴到土地生长的,长不过几寸,不存在风一吹,草就低了,牛羊就若隐若现了之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导游说,呼伦贝尔大草原并不是旅游区,所以说没有景点这个概念,但举目皆景,也可以说到处都是景点。现在的草原,都分给了一家一户了,党委政府为了控制载畜量,防治土地沙化,破坏生态环境,人是禁止进草原的,专门有草原警察管那些无视禁令的游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拉尔,是呼伦贝尔市的首府,主体民族是蒙古族。这块土地的早期主人是东胡人,匈奴人把东胡人赶跑后,这里成为了匈奴左贤王领地。匈奴被汉朝击败,分化成南匈奴和北匈奴后,在大兴安岭北部密林中的拓跋鲜卑成为这里的主人。后拓跋鲜卑一路南下,前面说的那首著名民歌《敕勒歌》就是拓跋鲜卑人首创。拓跋鲜卑融入中华,留下的空当成就了蒙古人的崛起,蒙古人成为这里的主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拓跋鲜卑是一个勇于抛弃狭隘自我,主动拥抱世界的伟大民族。他们施展马背雄风,一统中国北方,主动融入中华文化,具有汉鲜混血的李唐王朝把中国推向了世界民族之林的顶峰。历史学家说,鲜卑民族为诸子百家的颓废之躯注入了桀骜不驯、开放包容的精血。如果说,中国由山西大同走向大唐,那么大唐是由呼伦贝尔大草原上迈步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拓跋鲜卑融入中华文化,主要是在鲜卑人上头脑上动手术,全方位移植汉文化。它不是表面上的说汉话,用汉语,穿汉服,而是践行了汉制的灵魂,具体就是井田制,“三长”制和官僚体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巴车把我们带到了草原深处,一个蒙古包里吃午餐。蒙古包的四周都是绿草如茵的草原,旁边是一个明镜一样亮的湖泊,桌上摆了一大盘烤羊肉。可能烤羊肉没放辣椒之故,味道还没家乡的“地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吃完午餐,我们又坐上大巴车,到哈萨尔游牧部落看《蒙古马.颂》实景演出。这台剧讴歌了蒙古马精神,是一年一次的蒙古那达慕大会的翻版,表演了蒙古博克,马术等传统项目,然后又实景演绎了一个马背征战,平叛得胜,除害安良的故事。看到表演者灵巧如猴,身轻如燕,在冷兵器时代,他们的祖先能纵横欧亚大陆,一点都不会感到惊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到满洲里酒店的路上,说一口流利普通话的鄂温克导游说,今年高考考完蒙古语后,蒙古语不再作为必考科目了。他说,他的父亲会说蒙古话,他基本不会说,他上小学是骑着马上学,上初中、高中,他和同村庄的所有孩子一样,都到江苏南京上学了,大学是在上海,学的是建筑设计专业,现在却干上了导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晚住的是俄罗斯套娃酒店,据说一共住了四千人。这酒店是满洲里最高档酒店,由中国人投资,俄罗斯人经营。今晚八点,四千名游客,同时用俄式西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傍晚走进酒店时,心情别忸。我们一大群人,在中国的土地上,怎么会走进了一家不论外貌,还是内装修,都是全面俄罗斯化的酒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酒店灯饰漂亮,我写下最后这几个字,就此打住,想去照一下夜景,发个朋友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