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庆八一:井冈的革命历史与绝美风光

风吹麦浪随手拍

<p class="ql-block">“八一”建军节即将翩然而至,值此之际,我们深入学习党史,坚守初心,铭记使命,再次重温井冈精神。翻阅那一张张井冈山的照片,心中深深感慨革命历史的波澜壮阔,深切知晓今日革命的成功来之不易。</p><p class="ql-block">井冈山,那众多的革命纪念地,每一处皆承载着厚重深沉的革命岁月,铭刻着熠熠生辉的革命事迹,弘扬着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凝视那一张张照片,恍惚之间,仿若能听见往昔战火硝烟中革命志士们的慷慨激昂的呼喊与奋不顾身的冲锋。那些革命纪念地,宛如岁月的珍贵相册,默默诉说着曾经的血雨腥风、悲欢离合。从照片中还能领略到,被誉为革命摇篮的江西井冈山,呈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在那青山绿水之间,云雾悠悠飘荡,宛如人间仙境。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我曾两次登上井冈山,用相机捕捉下的这组图片,处处都满溢着我对井冈山的深厚热爱与深深眷恋。每一张照片,都是我心灵与这片红色土地交融的有力见证,是我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仰,也是我对优美风光的深情礼赞。在建党节来临之际,这更激励着我们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p> <p class="ql-block">大井毛泽东同志旧居是井冈山颇具历史意义和革命价值的一处重要遗迹。这里留存着毛主席当年生活和工作的痕迹,屋内的陈设简单而质朴,反映了当时艰苦的革命条件。旧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让人们能够亲身感受到伟人的革命精神和坚定信念。</p> <p class="ql-block">小井红军医院坐落在井冈山的深山之中,条件极为艰苦简陋。医院的房屋多是就地取材,用木头和竹子搭建而成。尽管医疗设施匮乏、药品短缺,但医护人员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尽最大努力救治伤员。然而,在敌人的疯狂围剿中,小井红军医院遭遇了惨绝人寰的迫害,许多伤病员和医护人员英勇就义。但小井红军医院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为革命无私奉献的情怀,永远铭记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中,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茅坪毛主席旧居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座旧居位于茅坪村,周围青山环绕,环境清幽。旧居建筑风格质朴,内部陈设简单。在这里,毛主席曾指挥革命斗争,思考中国革命的前途和方向。它见证了毛主席在艰苦环境中为中国革命事业殚精竭虑的日日夜夜,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奋斗历程。</p> <p class="ql-block">龙江书院,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镇,1927年11月中旬,工农革命军在龙江书院创办了第一期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1928年4月底,毛主席和朱德同志在龙江书院会面。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称红四军)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在龙江书院的中厅“明道堂”召开。</p> <p class="ql-block">黄洋界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位于江西原宁冈、遂川和湖南炎陵三县边界,海拔1343米,四周崇山峻岭,万峰竞险,时常弥漫着茫茫云雾,故又名“汪洋界”。1928年8月30日,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在这里打退了敌人四个团的进攻,成功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就是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毛主席得知胜利后,欣然赋词《西江月·井冈山》,赞扬红军临危不惧、从容应敌,守住了井冈山,保卫了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荆竹山是一个融红色人文、山水风光、民俗建筑于一体的综合景区。1927年10月23日,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入荆竹山。1927年10月24日,在荆竹山村村头旁的一片收割完的稻田里,毛主席在这支100人左右的队伍面前讲话。他站在雷打石上,热情地赞扬了官兵们冲破艰难险阻坚持革命的精神,向大家介绍了井冈山的形势和王佐的情况,并向大家宣布了三条纪律:一、行动听指挥;二、打土豪筹款子要归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随后,部队经双马石进驻大井村。这是中国红军“三大纪律”的最早雏形。</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地方性革命史类博物馆,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为《井冈山革命斗争史》,展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历程和重要历史事件。博物馆的展览通过丰富的文物、图片、场景再现等形式,生动地展现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画卷。此外,博物馆还设有多个专题展览,如《井冈山会师》《黄洋界保卫战》等,深入展示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各个方面。</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茨坪北面的北岩峰上,于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并开放参观游览。陵园整体建筑包括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雕像园、纪念碑五大部分。踏入陵园大门,顺山而上的宽阔平台台阶分为两组,第一组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p><p class="ql-block">纪念堂设有瞻仰大厅、陈列室、吊唁大厅、忠魂堂。瞻仰大厅正面汉白玉墙面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是毛主席1946年为革命烈士题写的。正面玻璃柜存放的是井冈山革命烈士的名册。大厅内放置的花圈、花篮,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井冈山时向烈士们敬献的,有社会团体及旅游观光团敬献而留下来作为纪念的。</p><p class="ql-block">碑林首先看到的“井冈山碑林”五个烫金大字,碑林分为碑廊、碑亭、碑墙三种碑刻陈列形式,因山就势,高低错落,配以亭、台、楼、阁相结合的整体建筑造型。全园四季绿树常青,素花点缀,显得庄重而肃穆。</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的街景别具一格,蜿蜒的街道于青山绿水间迂回伸展。街道中央矗立着毛主席的塑像,周遭干净整洁,青石板路在灿烂的阳光下闪烁着微微的光芒。道路两旁的店铺星罗棋布,琳琅满目的商品中,当地的特产和精美的手工艺品令人目不暇接。街头巷尾,绿树蓊郁成荫,微风轻柔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似在低吟浅唱。一些老旧房子的墙壁上,绿色的藤蔓肆意攀爬,仿佛在悠悠诉说着往昔的岁月故事。远处的山峦在缥缈的云雾中若隐若现,与静谧的街道相得益彰,共同勾勒出一幅美轮美奂、诗意盎然的绝美画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