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能够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p><p class="ql-block">通渭县中医医院2024年“冬病夏治”7月1日开始预约,脾胃病科利用穴位敷贴、中药熏蒸、中药浸泡、针灸、推拿等众多特色的方法治疗“冬病”。</p> <p class="ql-block">“三伏贴”适应症</p><p class="ql-block">1.呼吸疾病:</p><p class="ql-block">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慢性咳嗽、虚寒感冒、慢性咽炎等。</p><p class="ql-block">2.内分泌疾病:</p><p class="ql-block">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甲状腺疾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风湿性多肌痛、纤维肌痛综合征、痛风、雷诺氏病、体虚易感等风湿性疾病及免疫失调类疾病。</p><p class="ql-block">3.小儿疾病:</p><p class="ql-block">小儿反复感冒、厌食、消瘦、遗尿、尿床。</p><p class="ql-block">4.妇科疾病:</p><p class="ql-block">痛经、月经不调、产后头痛、月子病、四肢怕冷等免疫力低下疾病。</p><p class="ql-block">4.胃肠疾病:</p><p class="ql-block">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脾胃虚寒、消化不良等。</p><p class="ql-block">5.痹证</p><p class="ql-block">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疼痛。</p> <p class="ql-block">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1.着装:</p><p class="ql-block">由于很多疾病主要在颈背部、腰部、腹部、腿部贴,贴药当天建议不要穿连衣裙,选择深色、宽松衣服,避免药物弄脏衣服。</p><p class="ql-block">2.饮食:</p><p class="ql-block">贴药三天内,忌食“发物”,如牛肉、羊肉、鸭、烧鹅、花生、虾、蟹、海产品等生冷、辛辣、油腻食物,以免诱发过敏反应及减弱药效。 </p><p class="ql-block">3.时间:</p><p class="ql-block">贴敷时间:成人1~2小时,儿童30分钟左右,一般以自身能够耐受为度,如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p><p class="ql-block">4.对象:</p><p class="ql-block">3岁以上儿童及成年人。</p><p class="ql-block">5.禁忌人群</p><p class="ql-block">(1)孕妇、3岁以下儿童;</p><p class="ql-block">(2)皮肤过敏、敷贴处有破损者;</p><p class="ql-block">(3)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处于发作期者;</p><p class="ql-block">(4)恶性肿瘤、肺结核活动期、感冒发烧者;</p><p class="ql-block">(5)急性发作的心脑血管疾病等。</p><p class="ql-block">贴药后,部分患者局部可能出现麻木、温热、痒、刺痛等感觉,属于正常反应。贴敷后若出现较大范围、较重程度皮肤红斑、水泡、疹痒现象,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贴敷后不要剧烈运动,避免出汗,避免风扇直吹或空调房久待。</p> <p class="ql-block">节令贴敷时间</p><p class="ql-block">伏前:2024年7月5日-7月14日</p><p class="ql-block">初伏:2024年7月15日-7月24日</p><p class="ql-block">中伏:2024年7月25日-8月13日</p><p class="ql-block">末伏:2024年8月14日-8月23日</p><p class="ql-block">固本:2024年8月24日-8月3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