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杭州大华饭店</h3><h3><br></h3><h3>告别了宜兴我们依然乘长途汽车去往杭州,这是很远的路程.中午没处吃饭,我带着昨天剩下的点心连水都没有,就这样干嚼.唐校长乐呵呵地说我看这些桃酥很好,我小的时候就喜欢吃这里的桃酥.不知道是为了安慰我,还是真的饿了.到了杭州,旅店服务部的人把我们介绍到大华饭店.大华饭店就座落在西湖边上.这里是专门接待政府官员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四星级宾馆.服务部为我们安排的房间相当于现在的标准间,有卧室和客厅.每天每套收费两元.</h3><h3>唐校长到了杭州心情十分兴奋.他说这是他第二来杭州,第一次还是在解放前,许多印象已经模糊了.放下了随身带的东西之后稍休息片刻,我们从窗旁的门走进阳台.阳台正朝着西湖.这时天正下着大雨,只见唰唰的雨点打在湖面上,激起了一个一个的小水涡.望远处则是茫茫的一片.我们站在这里一边观赏西湖的雨景,唐校长一边给我讲他从美国回来之后的故事.他说刚回国时在北大任教,开始给他的职称是付教授,时过七个月后便提升了教授.听说这么短的时间从付教授提升为正教授在北大是少有的.后来又说如何服从国家需要来到了吉大.于是我就自然地想起了我们刚入大学时有位风华正茂的唐敖庆教授去苏联讲学以及后来给我们讲物理化学课的情景.我们边谈边注视着眼前的西湖.雨渐渐的小了,首先能够辨认清楚的是苏堤和白堤,再过一会,断桥以及三潭潤月都看得清清楚楚了.</h3><h3> </h3> <p class="ql-block"> 西泠印社</p> <p class="ql-block"> 西泠印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昨天下午烟雨濛濛的西湖一直吸引着我们,早饭后就迫不及待地跑出了宾馆沿着苏堤向湖的对岸走去.在白堤的尽头我们来到了孤山,举头望去在一个古式建筑的门前挂着一片"西泠印社"的匾牌.我想这西泠印社好有名气呀!但名气从何而来,我却不记得.唐校长告诉我这西泠印社成立于清朝末年,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学术组织.社内存有大量的名人书画和雕刻.如大画家吴昌硕和大书法家郑板桥的作品这里都有收藏.西泠印社的下面便是西泠桥.我们依着西泠桥的栏杆,向孤山的最高处望去,那便是"文澜阁"了.唐校长说文澜阁是我国著名的藏书胜地.我国著名的古代图书馆有北四阁南三阁之分.北四阁有北京的文渊阁,文源阁,避暑山庄的文津阁,以及沈阳的文溯阁.南三阁有金山寺的文宗阁,杨州的文汇阁和这里的文澜阁.并说这里藏有"四库全书".听到此我心中便对此馆产生了肃然起敬的感觉.小的时候就听老师不只一次地讲过有关四库全书的故事.那是一部神圣而伟大的著作,它原来就放在这里.于是我们就怀着一种虔诚的心情爬上了孤山的顶端.这时的文澜阁并不开放,虽然进不去有点扫兴,但更多的还是兴奋.这里是西湖的至高点,地势高能观揽西湖全胜.我们转过身来再看文澜阁便在我们的脚下了.从这个角度望断桥和三潭印月,则和昨天在烟雨中所留下来的印象廻然不同.那堤上和岸边的游人,那在碧波上荡漾中的小船乃至整个西湖都呈现在眼前,令人心旷神怡.我们在这里站了许久,尽情享受这春光明媚的西湖风景.</p> <h3> 文澜阁</h3> <h3> 文澜阁</h3> <h3> 楼外楼</h3><h3><br></h3><h3>接近中午时分,唐校长看了看表说,现在已经十一点多了,我们先在这里吃饭,下午再去虎跑泉和六和塔.西湖的著名餐馆"楼外楼"就在我们的脚下.我们迂回来到了楼外楼门前,抬头往上看门楣上三个黑色的大字"楼外楼"跃然眼前.我心中暗笑,观看古建筑门楣上的横批,往往由于习惯于从左向右念而出笑话.这个名字好,怎么念都不会出错.这是一栋古式的建筑,其风格与周围的其它建筑物浑然一体,十分匹配,只不过陈旧了些.我们走进了店内,见人不多,这是因为十一点钟开门,客人刚开始进来,我们则抢了个先.于是就挑选了一个靠窗户的桌子坐下.这里向外能看见西湖.按往常的习惯是我安排唐校长坐下之后我便到柜台前点菜和付款.这个年代吃饭一定要先付钱的.当我正要走向柜台时,唐校长说今天我请你,由我来付钱.边说边站起来和我一起走到柜台前.能够选择的菜一共有十几种都写在柜台后面的墙上.唐校长说我们要吃有本店特色的菜,收款员很热情地向我们推荐了几个名菜并介绍了它们的特点.唐校长选了一个西湖醋鱼,一个东坡肉.收款员说,西湖醋鱼是本店百年名菜,又名"叔嫂传珍",它的来历可讲出一个感人的故事.鱼就是从西湖中打来的,保证新鲜.东坡肉名气也很大,那是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在杭州为官时因治理西湖有功,为民造福,从而得到百姓爱戴.人们听说苏东坡喜欢吃红烧肉,就不约而同地给送去猪肉,以表心愿.东坡又命家人将肉用他的烹调方法与百姓们送来的酒一起烧制,再送给百姓.因烧法奇特,可口好吃,趣闻传开便成了佳话,东坡肉便如此得名.位于西湖之畔的搂外楼,得天独厚的环境使得东坡肉名声远扬.以致于我在美国时去中国餐馆吃饭,在菜单上也常看到东坡肉的名字.点完菜不久只见服务员提着一杆装有活鱼的盘子秤送到我们面前,说是一斤六两.突然间只见那鱼一打挺就滚落到地上.果然是条活鱼.我到柜台前付款,鱼钱为1.96元,东坡肉1.6元,再加上每人四两大米饭共计3.76元.唐校长再三的嘱咐我这个钱要计在他的帐上.餐厅的人越来越多了,柜台前排起了队,我们暗自庆幸早来的英明.不多时那条活蹦乱跳的西湖鱼已变成了西湖醋鱼摆在我们的餐桌上了.很快东坡肉和米饭送上来.我享受了这平生少有的一次美餐.以致于在与唐校长分别多年之后再见面时总是要谈论一番当年在楼外楼吃西湖醋鱼和东坡肉的情景.若干年后我再去西湖时,见那楼外楼旁又建了一栋新楼.我只是在外面转了转没有进去,因为我想这新楼肯定比当初我去的老楼豪华气派,但我不会找出当年的感觉.为了保持我那旧梦还是不进去的好.下午我们游览了灵隐寺和虎跑泉.晚上唐校长说明天我们应该去钱塘江口观日出.</h3> <h3> 六和塔</h3><h3><br></h3><h3>于是第二天早晨我们起得较早,吃过早餐后我们依然乘公共汽车从西湖往南来到了钱塘江口的六和塔下.六和塔位于江畔的月轮山上,从外面看有八面,共十三层.我们从下面进去沿着塔内的木制的台阶向上爬去,可以通向每一层.我们就这样边上边停一直爬到了最高层.唐校长看上去爬得很吃力,但兴致十分高涨.当我们爬到最高层时站在塔上,只听得塔檐翘角上的铁铃被风吹得叮铛作响.向远处望去景色秀丽,江水汹涌澎湃,只见那初升的太阳向江水洒下点点的红波,随着波涛上下起浮,唐校长发出了感慨顺口吟出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我们在那里站了很久,转过身来见那滔滔的江水滚滚地向大海流去!</h3><h3><br></h3><h3> THE END 全篇终 再见!<br></h3><h3><br></h3><h3>岳贵春 二零零六年四月 于亚特兰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