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之春 邂逅东林 2024年6月

好心情

<p class="ql-block">  2024年1月下旬,一场久违的冬雪洋洋洒洒飘入成都市区的上空,晶莹剔透的雪花让我们欣喜若狂……当雪花的晶莹还在脑海中若隐若现时,不经意间,惊蛰已到,天气回暖,正如唐代诗人元稹所诗: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p><p class="ql-block"> 三月,温润的春风把大地点点染绿,将花蕾悄悄孕育,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季节来到了!</p> <p class="ql-block">  朋友相约踏青去!</p><p class="ql-block"> 从网络上看到介绍成都郫都区德源镇东林艺术村是个踏青的好地方。它虽然距离成都不远,但对我们来说,东林是陌生的,于是决定趁着春光到这里踏青赏花观观景。</p> <p class="ql-block">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就到达了东林艺术村。</p><p class="ql-block"> 广阔的乡村大地上,空气清新香甜,到处洋溢着春天的朝气与生机,沿路不断出现一座座新的雕塑,让人感受到东林村浓浓的艺术氛围。</p><p class="ql-block"> 从停车场出来,是一个正在打造的广场。秋季收获后的谷垛,正一捆捆运来堆放在这里,它是我们眼中熟悉的乡村风光,免不了来上几张快照,自然又休闲!别看这些普通的谷垛,它们将通过文创艺术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成为东林村的一幅幅新景象!</p> <p class="ql-block">  我们满怀心中的喜悦,决定用脚步去丈量去感受东林村的肥沃土地,用双眼去发现去分享这里的一草一木……</p> <p class="ql-block">  漫步于乡村街道,远远就看到“东林音乐小镇”的指示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醒目的“东林”标识牌下,塑造了一个带着草帽的农人。我们刚才路过的一堆堆谷垛,已被文创艺人的巧手编织成栩栩如生的稻草人,为艺术村又添新景。</p> <p class="ql-block">  因为时间尚早,村中游人不多,我们得以在各兴趣景点悠哉乐哉,尽情抒发心中的愉悦之情!</p> <p class="ql-block">  东林音乐电台,一台老式交流电收音机,勾起了我们小时候的记忆,那时听音乐、学唱歌全靠它带给我们新知识。</p> <p class="ql-block">  草坪音乐广场的演出台上,有大蒜兄弟的架子鼓,时尚金发的吉他手,歌霸村姑的金嗓子,还有辣椒姑娘的啤酒相赠……</p> <p class="ql-block">  好火爆的音乐场景氛围,点燃了我们心中的激情 ,于是我们争先登上舞台,投入到欢乐的海洋中。</p> <p class="ql-block">  转换一个场景,我们“一起嗨郫”!一起赞颂郫都的美好,一起为郫都加油!</p> <p class="ql-block">  “一起嗨郫”的舞台上,小提琴手和大提琴手分列左右,把舞台让给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  我们毫不谦让的当起了舞者,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即兴表演了自创舞蹈,太高兴,太开心了!</p> <p class="ql-block">  意犹未尽的离开了草坪音乐广场。回眸远望,青翠草坪上的多彩舞台和一旁的营地帐篷,既喧嚣又宁静,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顺道前行,一组热爱机车的车模展示开阔了我们的眼界。</p> <p class="ql-block">  这里展示着艳黄色、鲜粉色和蓝灰色等等各式汽车模型,我们虽搞不清它的出生年代,但仍然卓有兴致的观赏着,毕竟,它给我们带来了新奇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拖拉机!因为当过知青下过乡,我们与拖拉机有着特别的感情,大家与拖拉机一起合影,仿佛又回到那个曾经的青春年代。</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艺术村鲜啤一条街,道旁全是大大小小的啤酒店、啤酒吧,可以想象节假日、啤酒节的时候,这里一定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  走出啤酒一条街,眼前豁然开朗,街对面是一望无际的良田,路边几棵大树上,鲜红的灯笼喜气洋洋,随风飞扬。树下是“东林艺术村”几个大字。啊,我们终于看到了乡村的广阔天地,闻到了泥土的芬芳!</p> <p class="ql-block">  往里走,广场上树立着一个巨大的牛头,双角冲天,双目炯炯,双耳聆听。它是乡村最常见的牲畜,是传统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有力助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眼前是一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田地中开出了一条条大道,整洁美观,为游人观景赏花提供了方便。</p><p class="ql-block"> 路边这座群雕,利用废旧的工件齿轮作为基座,上面几个运动小伙个个精神百倍,他们是在田间的绿道上健身跑步。这里是村民和游人健身的好去处,如今科学健康的生活品质已成为市民追求的生活模式。</p> <p class="ql-block">  此时正是油菜花开的大好时节,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在几天之内竞相开放,硬是把宁静的农田变成了沸沸扬扬花的海洋。春风轻拂而过,金色的波浪后浪追前浪,那个热闹劲儿,迅速感染了赏花人,还等什么?不负春光,我们迫不急待的奔向花海……</p> <p class="ql-block">  我们欢呼!我们雀跃!我们赞美春天!我们拥抱春天!还有什么比春天更美好?还有什么比春花更娇艳?</p> <p class="ql-block">  深入到金灿灿的花海之中,清新的空气中飘来阵阵菜花的清香,我们在垅上行,花中笑!我们愿与花为伴,陶醉在这美好的春光中……</p> <p class="ql-block">  向春天问好,向大地问好!我们兴奋的呼喊:东林,我们来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花海中兴奋的舞动,寻找春天在哪里?终于寻找到今年的春天就在东林肥沃的土地上,就在东林灿烂的花海中,涌动的花浪已预示着今年的油菜籽将又一次迎来丰收年!</p> <p class="ql-block">  欢天喜地的走出花海,不远处发现了几块彩色的花田,这是什么花?走近一看,原来这里是五彩油菜地,地里盛开着黄、粉、红等多色花朵,争奇斗艳,真是让我们开了眼界!</p><p class="ql-block"> 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五彩油菜花,感觉很新奇。猜想这五彩油菜品种,可能是农科所的试验品种吧。</p> <p class="ql-block">  顺着田间大道前行,路边时不时会出现一些塑型,形态各异,耐人寻味。对一些比较抽象化的作品,凭我们的认知水平,很难理解它的真知内涵。好在文创设计人给了我们帮助!每一塑型旁边,都有创作者对本作品的介绍,为我们解了难题。</p><p class="ql-block">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不妨将文创者的介绍原文照搬,我们看图说画般去学习和了解一些新的知识。</p><p class="ql-block"> 这幅作品名叫《种子的荣耀》,由保加利亚国际著名公共艺术家彼得.彼得洛夫设计,以抽象化的种子为创作元素,表象种子的生命脉动,寓意乡村振兴的种子在天府大地上生根发芽,充满无限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来到一片开阔处,田中矗立着几座高塔,近看,每一座塔都由农村常见的农具“耙”、“锹”组成。</p><p class="ql-block"> 作品名《塔—别样的风景》。作者是国家一级美术师赵莉。作品利用现场废弃的电杆,融合最常用的农具,诗性造塔,让自然农耕与艺术彼此关联。作品好似立于天地之间的丰碑,寓意天道酬勤,美丽天府大地的乡村振兴走在前列,起好示范。</p> <p class="ql-block">  男同胞没有参与我们的花海浪漫,此时终于找到机会,与立于天地之间的丰碑合照,形象顿时高大上!</p> <p class="ql-block">  目光穿过一片花海,远处一座白色的塑型在金黄的菜籽花映衬下,格外醒目,那如同喇叭形的圆盘参差簇拥,走,瞧瞧去!</p> <p class="ql-block">  作品名《春华簇锦》,作者钟朗。作品以农村常见的牵牛花为原型,以花簇的形态融入大田景观,创造了一个廊道空间,勾起大家儿时的牵牛花回忆。</p> <p class="ql-block">  牵牛花我们都熟悉,儿时没少去找它玩儿。这个作品比较通俗易懂,设计成廊道空间有点特别。游人热了可以在里面歇歇脚,如遇大雨,可以就此避避雨。我们一行朋友在此合影,真希望时光能返回到幸福的少儿时代。</p> <p class="ql-block">  这又是什么?怎么看都看不出一点门道。还是看看作者的介绍吧!</p><p class="ql-block"> 作品名《耕耘》,作者钟朗。作品通过抽象化来展现牛拉犁耕种的场景,从艺术化的角度展现农耕文明的典型特征。寓意着幸福美好生活,离不开辛勤的耕耘。</p> <p class="ql-block">  在景区来回几趟,远处近处都看到这座比较高大的造型,但总想不出这是个啥?</p><p class="ql-block"> 作品名《金雀鸣春》,作者钟朗。《金雀鸣春》将麻雀进行艺术化造型,建成庇荫遮雨的凉亭,唤起老成都的农村记忆,寓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  根据介绍,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那两个朝天的尖角可视为麻雀的嘴,鸣春嘛,一定要用嘴去歌唱春天。下面是可以庇荫遮雨的凉亭,凉亭外有农人、牛耕,展现出人勤春来早的景象,这一切表象,都与作者的寓意相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状态。</p><p class="ql-block"> 仔细观察这座塑型,金雀鸣春的嘴、农人和牛耕也是用稻草塑造的,我们可以体会到文创者的初心出自大地,材料出自大自然,佩服!</p> <p class="ql-block">  东林河畔风光秀丽,春日的艳阳早已催醒了池边的海棠花,红彤彤的花朵点缀在金灿灿的大地上,春色满园,春意正浓!</p> <p class="ql-block">  一路赏花一路观景,不觉间已走了半个景区,我们来到“东林里”,这里又是另一番天地。</p><p class="ql-block"> “东林里”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院士工坊及途远民宿三个功能区组成。2011年“成都分中心”选育的水稻品种创造了当时全国水稻单产最高产记录。</p><p class="ql-block"> 啊,真没想到,东林里还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袁老曾在这片肥沃的天府大地上抛洒汗水,呕心沥血,为中国的杂交水稻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袁隆平亲笔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题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院士工坊”以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创造良好人居环境、打造乡村生态旅游为中心,集会议会客、讲座路演和住宿休闲功能为一体,精准满足专家工作组的需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川西林盘茂密竹林掩映下的“院士工坊”楼。阳光充足,空气清新,环境幽静。工作组专家和科研人员常在这里搞科研,下农田搞研究。袁老每次到这里,无论酷暑或雨天,都坚持下田,拎把雨伞,带个草帽就去了,永远是一个老农的形象。杂交水稻的一个个研究成果,就是从这些第一手资料中不断总结研究而得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06年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在郫都犀浦镇揭牌运行。袁老当年专程赶来揭牌,亲临成都分中心作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并出任名誉首席科学家。</p><p class="ql-block"> (2019年成都分中心搬迁至郫都德源镇, 图为德源东林里成都分中心办公场所)。</p> <p class="ql-block">  2006年袁老在成都分中心亲手种下了“泰隆3号”和“二伏8815”杂交水稻,开始了超级杂交水稻的“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郫县实践。(用3亩田的水稻产出4亩地的粮食)</p> <p class="ql-block">  一年后的2007年8月20日,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在成都试种成功,川台记录下了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20年5月,以“袁隆平”命名的水稻园区正式开园,落户在成都郫都区,它也是全国唯一经袁隆平院士授权以其名字命名的科学园区。</p><p class="ql-block"> 袁老一生守望稻田,用毕生精力对水稻进行科学研究,他深知粮食对国家对人民的重要。袁老曾说:粮食是农民的汗水结晶,是国家的命脉所在。他把一生都献给了自己热爱的水稻研究事业,他的杂交水稻研究走在了世界前列!</p> <p class="ql-block">  东林里的“途远民宿”是一家致力于打造以乡村景观为底板、以住宿旅游为核心品牌,一直不断在民宿领域尝试着创新。</p> <p class="ql-block">  走出东林里,远远就看见一片金色大地中树立着一只“眼晴”,塑型形象生动,新颖别致。</p> <p class="ql-block">  看看设计者是如何介绍这幅作品的。</p><p class="ql-block"> 作品名《稻田之眼》,作者姜杰议。设计灵感显然来源于人类的视觉器官一一眼睛,拟眼睛的形态,旨在为观赏者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觉和视觉体验。它巧妙的设置在稻田之中,运用“框景”的造景方法,引领人们的目光聚焦于院士工坊所在的川西林盘。透过“稻田之眼”的框接,以不一样的视线连接林盘,仿佛赋予景观新的生气与秩序。此装置不仅充满了创意与艺术的气息,而且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联动,创造出一幅生动而又引人入胜的田园画卷。</p> <p class="ql-block">  我们透过“眼睛”,望到了东林的金色大地春意盎然,也仿佛望到了金秋的东林硕果累累;我们透过“眼睛”,看到了川西林盘中的院士工坊,又仿佛看到了袁老从工坊直奔稻田,去研究和察看杂交水稻的长势……</p> <p class="ql-block">  春天的蓬勃与生机,为我们展现出眼前这幅美丽的田园画卷,我们是画卷中的一棵树、一朵花、一株稻,我们深深地热爱着家乡这片多情的热土!</p> <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座塑型,作品名《禾下乘凉》,作者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教授邱光平。</p><p class="ql-block"> 作品釆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禾苗像舞动的飘带,托着金色巨型谷粒,回应了袁隆平院士的一个梦:梦见水稻像树一样高,自己在禾下乘凉……</p><p class="ql-block"> 啊,一条条舞动的飘带,不仅仅托起了金色巨型谷粒,它更托起了袁老的水稻梦,搭起了梦想与现实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  袁老的确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用自己的全部心血付之实践。巨型稻自2017年在湖南成功培育以来,全国多地已种植成功。2022年9月湖北巨型稻株高达1.8米一2.2米,亩产1700斤以上。袁老的“禾下乘凉”梦正在变为现实!</p><p class="ql-block"> 袁老的“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老曾说,如果全世界都种上了杂交水稻,可以增产一亿五千万吨粮食。目前已有20多个非洲国家种植了中国的杂交水稻,全球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杂交水稻试验试种和推广,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也将变成美好的现实!</p><p class="ql-block"> 袁老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三年,但杂交水稻的研究仍后继有人,成果喜人。今天,我们可以用沉甸甸的丰收告慰袁老,您毕生热爱并为之奋斗的水稻事业,发展越来越快,成果越来越多!此时此刻,我们更加深切的怀念袁老!</p> <p class="ql-block">  从田边地头走来,我们观赏到很多青蛙的塑型,有竹编蛙、石头蛙、瓦片蛙等等,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 作品名《祈福蛙》,作者蔡菊松。设计者通过最常见的乡土素材,分别象征健康、事业、爱情、财富、智慧、快乐、幸福,表达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祈福蛙,以田园为家,与农作物为伴。夜闻蛙鸣声,晨见彩虹飞,愿祈福蛙把好运带给所有勤劳善良的劳动者!</p> <p class="ql-block">  三月踏青满园金黄,相隔二十多天后的四月初,为了给美篇补充点资料,我再次走进东林艺术村。这时,东林村的田地已成为一片绿色的屏障!地里一人多高的油菜长势良好,浑身结满饱满的菜籽,密密匝匝,微风吹来岿然不动!看着它们茁壮的株形,抚摸着它们结出的硕果,真让人喜形于色,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油菜地中的小道上,远处一个绿荫拱形走廊幽静的佇立于小道中,两旁植物整齐排列,伸出的藤枝便是走廊的圆顶,打造得非常精美!</p> <p class="ql-block">  我深吸着田野上的清新空气,缓缓独行于绿色走廊之中,享受着乡村这难得的幽静,好惬意!</p><p class="ql-block"> 走到尽头,才发现这又是一个塑型,作品介绍的小木牌在向我招手。嘿嘿,差点被蒙了!</p><p class="ql-block"> 作品名《好雨知时节》,作者四川美术学院教师张增增。创作者以现代测绘语言定格雨落下的瞬间,营造了五彩斑斓的诗意场景,寓意新时代乡村振兴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p> <p class="ql-block">  看了文字介绍再细观这条走廊,猛然领悟:拱形门的绿色枝叶上,布上了许多白色小条状灯珠,在日光下一反光,肉眼便可看到“小雨滴”无声无息从天而降定格在空中的瞬间……若是在夜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如诗情画意般清新!细细品味这一缕缕春意,一絲絲春雨,更让人浮想联翩,沉浸在春夜喜雨的情境之中……</p> <p class="ql-block">  此时看到的艺术村大广场上,搭成了一个大舞台,半圆形稻穗造形立于舞台正中。上方“央视频《村光灿烂看中国》天府粮仓东林艺术季”熠熠生辉。以田园风光为背景的大地舞台,千余亩油菜已结硕果,丰收在望。</p><p class="ql-block"> 怪不得,我们三月上旬来这里时,稻穗雏形初具,还有不少工作者正在忙碌打理,原来这正是为央视直播开幕式做准备。</p> <p class="ql-block">  3月16日,央视在郫都区现场直播《村光灿烂看中国》天府粮仓.东林艺术季开幕式,当时这里还是菜籽花开的金色海洋!</p><p class="ql-block"> 灿烂的花海,激情的演出,热情高涨的观众,让东林沸腾了!这是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它让更多的普通民众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脉搏跳动!</p> <p class="ql-block">  四月的德源稻蒜现代农业园区,油菜籽已到收获期,广阔的田园中,株株油菜身负重任,硕果累累;棵棵蒜苔成长茁壮,等待采摘……天府大地一片丰收景象!</p> <p class="ql-block">  真没想到,龙年的踏青赏花之行,我们邂逅了有美景有故事的东林。在东林的所见所闻,带给我们许多新奇!感动!感叹!</p><p class="ql-block"> 东林,田间地头矗立的每一座塑型,都与天府大地紧密相连。肥沃的土地、茁壮的庄稼地之中,高雅的艺术造型与农田融为一体,既新颖又接地气,田园的蓬勃生机与浓郁的艺术氛围形成了乡村一道美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灿烂的油菜花海中,享受着春光的美妙;我们在广阔的田野上,感受着大自然的青翠和馨香;欢乐开心、忘情疯狂伴随着我们一路欢声笑语……</p><p class="ql-block"> 东林里,让我们有幸了解到更多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以前只闻其名的老专家,今天总算“近距离”感受到他的卓越贡献,他的家国情怀、他的赤子之心。他是和平时代的英雄,他的事迹让我们感动!他是我们深深敬仰的老前辈!近在咫尺的爱国主义教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东林艺术村,既是肥沃的天府农田,又是新颖的艺术公园。它随四季轮回而风光变幻,时时带给我们惊喜!三月,金黄的油菜花海,展示了东林的春意盎然;四月,饱满的油菜籽挤满田间、茂盛的蒜苔一望无际,吹绿了田野;五月,菜籽入仓播下稻秧,那嫩嫩的秧苗在波光粼粼的水田中翩翩起舞,妩媚了天地……待到金秋收获季,东林的风光将会美得让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肥沃的天府大地,充足的“天府粮仓”,是人民丰衣足食奔小康的保障。乡村振兴,东林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我们翘首以待,祝愿东林的明天更美好!</p><p class="ql-block"> 一次欢快又难忘的东林踏青之行!</p><p class="ql-block"> 东林,今天邂逅你,明天我们还将与你再次相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本文中有关袁老及杂交水稻的部分资料和图片源于百度百科)</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完稿</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