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 陕 晋——2024.5

绿芽尖尖

<p class="ql-block">  每一处不曾去到的远方,都如磁石般强烈的吸引着我,一定要去翻看那一行行镌刻在大地的诗句。</p><p class="ql-block"> 这不,五月底,开启黄土地的自助之旅,跟随景锅信天游。</p> <p class="ql-block">桐柏 东方神木园</p><p class="ql-block">其实就是乌木也叫阴沉木。是在地下或者水里埋藏上千年形成的。它兼备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有“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称。</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p> <p class="ql-block">看惯了地上的风景,你见过地平线下的村落吗?</p> <p class="ql-block">这里,黄土源上却有着另一番别致风情的民居村落。那就是“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陕州地坑院。它古民居建筑之一,被誉为地平线下的古村落,人类穴居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地坑院也称天井院,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存,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形成了“地平线下古村落”,造就了“民居史上活化石”。这是中国农民生土建筑的绝妙之笔,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奇特的民居建筑。</p> <p class="ql-block">从空中鸟瞰,地坑院犹如一个个回字,镶嵌在平阔的黄土源上,它照示着陕塬的子孙们方方正正做人,召唤着每一颗远走的心。</p> <p class="ql-block">平地袅袅炊烟,不见村舍房屋,这是对地坑院的真实写照。4000多年前,陕塬先民道法自然,遵循八卦,融天地人和水土命为一体,在黄土塬上平地掘坑,四壁凿洞,依穴而居,世代繁衍,薪火相传,形成了“地平线下古村落”,造就了“民居史上活化石”。这是中国农民生土建筑的绝妙之笔,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奇特的民居建筑。</p> <p class="ql-block">每院每窑,一物一景都透着幽静与灵秀,古朴中凝聚着岁月的悠悠情思。漫步其中,令人感叹。</p> <p class="ql-block">滚滚黄河水至此,500余米宽的洪流骤然被两岸所束缚,上宽下窄,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声势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故名“壶口瀑布”。</p> <p class="ql-block">黄河岸边歌舞者</p> <p class="ql-block">枣园曾经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杨家岭 毛主席、周总理旧居</p> <p class="ql-block">猫巷大峡谷位于陕西省志丹县双河镇毛项村,被誉为“亚洲第一”雕岩谷景观,堪称世界级丹霞地貌地质遗迹之一。</p> <p class="ql-block">将靖边农舍带回家</p> <p class="ql-block">五年后再度走入波浪谷 </p> <p class="ql-block">19年这里正开始建设栈道,记得是以1—5的序号区分各个点。当地村民带领我们一行8人,免费深入到形状各异波浪山包上,投入到这么震撼的大自然后怀抱。</p> <p class="ql-block">今却以70元的门票再度进入,看到一个非常成熟的景区,当年1至5号已成为一个整体,以各自的姿态迎接着纷至而来游客。栈道、护栏都各司其职,游客再也不可以亲密接触到红沙山体。</p> <p class="ql-block">豁然开阔的谷底,又给了一回震撼</p> <p class="ql-block">靖边波浪谷,由红砂岩丹霞地貌构成,被称为时光的年轮。又称为波浪谷,其岩石的复杂层面,是由一亿五千万年前侏罗纪就开始沉积的巨大沙丘组成。</p> <p class="ql-block">米脂——姜氏庄园是清代财主姜耀祖监修的私宅,由院前、上院、中院、下院等部分组成。主体建筑为陕西地区的“明五暗四六厢窑”式窑洞院落,整个建筑布局合理,由上而下,浑然一体,同时有砖、木、石三雕艺术镶嵌其中,具有历史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米脂李自成行宫</p> <p class="ql-block">1948年3月21日,为适应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党中央领导机关自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出发在此东渡黄河,与叶剑英、杨尚昆率领的中央后委会合。</p> <p class="ql-block">李家山村位于黄河碛口古镇南3公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p> <p class="ql-block">它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是碛口水旱码头商贸经济辐射形成的周边村落之一,碛口巨商李氏家族在此修建了九十八院住宅群,砖雕木刻做工精细,依山而建叠置十一层。</p> <p class="ql-block">画家吴冠中说:我在山西有一个重要发现——临县碛口李家山村。这里从外面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p> <p class="ql-block">寂静的黄河</p> <p class="ql-block">碛口古镇——古老的民居,成为这里第一景观。明代、清代民居,构筑成一条条街道,这些街道又矗立在黄河边。</p> <p class="ql-block">民居,依地形斜坡状组合排列。街巷里,古老的黄河卵石铺成了街面。而那些古老的砖瓦构筑成了房舍,飘逸着一种古韵。房屋已斑驳失修,虽不致残破,但却风骨奇峻。有些当年曾是店铺的高墙大院,展示着这历史上商埠的痕迹。一条条青石,一排排大瓮,一个个油篓子,一座座饮马槽,充分让人们感受着这里历史的辉煌与商业氛围的浓郁。</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年—前782年),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扩修城池,是现今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整座城池宛如乌龟向南爬行,因此有“龟城”之称。</p> <p class="ql-block">张壁古堡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罕见的一处古代军事堡垒遗存,形成于一千六百年前的十六国时期。古堡三面临沟,一面与群山接壤,地势险要。高高的堡墙、复杂的街巷和一万余米地道等构成了古堡的坚固防御体系,可谓“堡中有堡,城中有城”,堪称一绝。</p> <p class="ql-block">张壁古堡的地道全长万余米,纵横交错,立体交叉,具有监视、指挥、通信、通水、通气设施及马厩、粮仓、屯兵万人等功能。</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穿行于大院中街巷</p> <p class="ql-block">乾坤湾得名于天地、日月、阴阳、刚柔以及乾坤之象,黄河在这里陡然急转,形成了一个320度的大转弯。</p> <p class="ql-block">黄河流经延川68公里时,蜿蜒流转,形成了漩涡湾、延水湾、伏寺湾、乾坤湾、清水湾五大弯道,为延川乾坤湾景区增添一抹别样风景。</p><p class="ql-block">清水湾是继乾坤湾之后的第二大湾,弯度达到305度。清水湾古称清水关,清道光十一年前,这里是黄河西岸上的一个重要关口,在其西北方向有清水河注入黄河,因此得名清水关。</p> <p class="ql-block">延川下榻的窑洞酒店</p> <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是清康熙朝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曾辅佐康熙朝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代名相陈廷敬的故居。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相府主人陈廷敬在朝为官53年,担任康熙皇帝的讲经老师长达35年,不仅是集满汉文化于一身的大学者,更是康熙朝的股肱大臣。康熙皇帝曾高度赞誉陈廷敬“房姚比雅韵,李杜并诗豪”,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和诗人。</p> <p class="ql-block">其由内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组成,御书楼金碧辉煌,中道庄巍峨壮观,斗筑居府院连绵,河山楼雄伟险峻,藏兵洞层叠奇妙,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p> <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占地10万余平方米,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是集官宅民居、宗庙宇、园林书院、纪念性建筑、防御工事为一体的明清双城古堡式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脚步丈量的行程,眼眸翻阅过的画卷以及被震撼到心灵的颤动,一一尽收囊中。不舍、回眸、眷念……镜头皆助我定格成永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