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75年高中毕业,我送一本书藉给董惠明同学。是一本长篇小说《较量》。当时在书店大多是政治书藉,文艺类的读物很少。《较量》是一部反映工业战线阶级斗争的长篇小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政治书藉。当时没得选。如果有选择,可以是徐志摩的诗集或《林徽因经典文集》。这是一段历史,改不掉的。当时在书上写了赠言。表达一种心情。今天和董惠明微信聊天,她说书还在,一直珍藏在书柜里。她发了图给我。我记得书的样子,仿佛又回到1975年。我在书的扉页写道:</p><p class="ql-block"> “书献董惠明</p><p class="ql-block"> 我的入团介绍人</p><p class="ql-block"> 您的同志:建英</p><p class="ql-block"> 1975年9月30日”</p><p class="ql-block"><b>用了献字,表示尊重和敬意。这句话当时是没毛病的。现在看感觉有宣誓主权的意思。董惠明我的XXXX人,您的XX建英。开个玩笑。董惠明在我心中一直是亦师亦友的存在。纯洁的友谊天长地。</b></p> <p class="ql-block">过去了快50年了,书还在。我感动了。看到了50年前写的字,很高兴。听董惠明说她奶奶还读过这本书,奶奶说:“这小伙子喜欢你。”我不知道董惠明是如何回答的,我同意奶奶的说法,这不是问,是答案。董惠明热情,正直,善良,聪慧。我喜欢,很正常。我和董惠明在九中从初中到高中,同窗4年,结下了革命的友谊。同学情,一生情。希望董惠明同学健康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