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晴雨变无常 手竿轻松抽鲢鳙

洞庭麻雀

<p class="ql-block">  自立夏以来,今年的雨水较多,晴一天雨两天的变化无常,温度是时高时低,高时达34一35℃,低时为18一20℃,湿度、气压也有较多的变化,鱼在水中出现缺氧的情况,严重的还有死鱼的现象出现。6月18日阴天,温度25一34℃,早晨6:00象往常一样到上琼湖垂钓,但到了河边却看到的是特别壮观的场景,大量的鲢鳙、翘嘴、鲫鱼和黄骨浮在水面,看来今天是无法开钓啦,只得欣赏起这难得遇见的景观!也向朋友们秀秀我们的垂钓资源吧!</p> <p class="ql-block">  这种情况在6月19日、20日连续两天的小雨中慢慢得到了缓解,湖面恢复了往日的样子。于是我20日清晨冒雨开始了早钓,采用7.2米大物竿,5+3mm的线组,13#依豆双钩,钩距6cm左右,浮漂来用杉木3号漂,吃铅较重,空漂12目钓目3目,鱼饵采用的是草莓味的鲢鳙饵料。</p> <p class="ql-block">  6:00开始下竿,垂钓深度1.2m左右,连续的不断抽窝诱鱼,20多分钟后迎来了第一个大顿囗,提竿中鱼,目测和手感,这条花鲢的重量在5一6斤之间,但这条鱼在老张的帮助下成功逃脱。老张人很热情,爱帮人,看我中鱼主动帮忙抄鱼,他不会钓鱼,可天天来看大家伙钓鱼,抄跑鱼的情况时常发生。跑鱼时他自己也很内疚,可过后他还是乐意帮别人抄鱼,可大家也不怪他,照样让他帮。毕竟我们钓鱼不为鱼,只为娱快乐就行!</p> <p class="ql-block">  咱整装继续,鱼口是真的漂亮。在10分钟后,再次中花鲢一尾重达7.6斤,这次还是老张抄上来的,鱼上来后他比我还高兴。此时时间为6:40分,继续下竿6:46分再中花鲢一尾重5.1斤,7:02分中了第三尾花链重6.4斤,7:10和7:20分又中两尾花鲢,分别重7.3斤和4.8斤。这两条鱼是公园卫生管理的老李帮忙抄上来的,于是我将这两条鱼送给了老李头。7:31分再次中鱼一尾,是尾重达9.5斤大板鲢,这条我送给了老母亲。7:40结束这次早钓,自己带回3条。</p> <p class="ql-block">  这三条鱼带回家,老婆感觉腥味太重,于是送给小舅子两条,亲家一条,3条鱼也有了它们的归属。这次垂钓虽然只有1小时40分钟,但真正的体验了一把搏大物的感觉,心情特别愉悦。现我把此次的垂钓心得体会分享给大伙:(1)垂钓鲢鳙鱼竿可选择较长些,用6.3m_8.1m较合适,因为大个体鲢鳙基本在湖中央活动。线粗选择大点较好,防鱼拉力过大而跑鱼,至少4#胶线以上为佳。(2)天气气温较高时,饵料用草莓味的较合适,气温较低时,用酸臭味的较好。气温高时钓水深在1.2_0.8m较好,气温低时在1.8_1.2m较合适。(3)抽钓鲢鳙首先靠的是抽频率诱鱼,开始当饵料下水,鱼漂立起来就提竿,让饵料快速散落。这动作反复重复,至水下形成大面积的雾化柱诱鱼成功才可正式垂钓了。(4)双钩钩距相距6㎝左右较好,上钩挂饵下钩空,这样能提高中鱼的效率。因为鲢鳙口大且采用吸食散落饵料进食的方法,钩距太大或太小都不适合鲢鳙上钩。(5)注意观察浮漂的变化,鲢鳙吸食时,浮漂有上顶下顿的小动作,要抓住快速下顿的口,迅速提竿将钓刺穿鱼嘴以防止鱼脱钩。溜鱼的话,大线组保持75_85度角稳住就行,小线组不要太用力拉,根据鱼发力而做好协力,防断线跑鱼。(6)饵料的揉制方法较简单,主要是饵水比例,约2:1,太稀不粘钩、太粘雾化差,两者均不好。以上观点为个人体会,仅供参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