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二十九)

景福

留声机 <p class="ql-block">  人们从生活中早已感知,声音是物体振动的现象。说话,吹口哨,咳嗽等,是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物体受到撞击振动而发出声音; 雷电激发空气振动而发出声音……。然而随着振动停止声音则消失。千万年来,人们无法把声音留住。直到1877年8月15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用他发明的留声机居然把声音留住了。这是一个伟大的发明。</p> <p class="ql-block">爱迪生发明留声机图</p> <p class="ql-block">  爱迪生发明留声机,源于他的两个发现和设想: 一个是: 爱迪生在实验室里研究改进电报机时,听到收报机在纸带上打印电报符号时发出一种声音。经研究,这种声音是纸带在小轴压力下发出的。改变小轴的压力,声音也随之改变。爱迪生则设想: 可以用小轴在运动载体上打出深浅变化与声音关联的纹路来记录和回放声音。另一个是: 爱迪生在研究改进电话传话器时,发现传话筒里的膜片会随着声音震动。于是,他找来了一根针立在膜片上,用手指轻触针的上端作试探。当他对着膜片讲话时,手指感觉到声音可振动膜片,膜片又可带动针杆; 音量愈大,颤动愈重;音量俞小,颤动俞轻。这坚定了他发明留声机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1877年8月15日,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让助手克瑞西按图样制出一台由刻有螺旋沟槽的金属圆筒、曲柄、膜片受话器组成的怪机器。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指着这台怪机器对助手说:"这是一台会说话的机器"。接着,他取出一张锡箔,卷包在刻有螺旋沟槽的金属圆筒上; 又取出一根钢针,平端夹接到授活器的膜片上。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摇转了包着锡箔的刻有螺旋沟槽的金属圆筒,再把夹在授话器上的钢针针尖放到了圆筒螺旋沟槽的起始处,对着受话器唱歌: “玛丽有只小羊羔,雪球儿似一身毛……”。歌曲唱完,针尖在螺旋沟槽里也走了一段距离。爱迪生再把针尖放回起始处,继续一圈一圈地摇动着机器。这时,爱迪生不唱歌了,却听到了机器在唱“玛丽有只小羊羔,雪球儿似一身毛……”; 与刚刚唱过的歌声的音素、音色一模一样。尽管机器声音微弱,还常变调,在一旁的助手们却惊讶得说不出话来。</p> <p class="ql-block">爱迪生发明无喇叭留声机图</p> <p class="ql-block">  接着,爱迪生对机器进行了两项完善: 用发条驱动替代手摇驱动; 利用喇叭共鸣放大声音。这解决了机器回放留声时变调和音量弱小的问题。同时把这机器命名为留声机。</p><p class="ql-block"> 1877年12月,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公开表演了他发明的留声机,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舆论马上把爱迪生誉为“科学界的拿破仑·波拿巴”; 把他的留声机发明誉为19世纪最引人振奋的三大发明之一。</p> <p class="ql-block">爱迪生发明带喇叭留声机图</p> <p class="ql-block">  然而,爱迪生发明的圆筒式留声机推广实用很不理想。尽管他的研发团队做了一百多次实质性改进,还存在着锡箔包着的金属圆筒制成留声筒后不能取出复用和每个留声筒的录音纹路播放五,六次就会变形报废的致命问题。1887年,德裔美籍技师艾米利·伯林纳把爱迪生留声机的金属圆筒改为平放的旋转圆盘,用树脂代替锡箔先制成母盘,再在母盘上镀金属取下作为模具,然后用金属模具压制硬腊(后改用虫胶)唱片回放留声。这就解决了留声简的复用和使用寿命问题。从此,唱片和留声机像其他工业商品一样开始大量生产,推广全世界应用,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p> <p class="ql-block">大喇叭唱片留声机图</p> <p class="ql-block">  我是在一九六五年小学三年级时有幸体验留声机的。当时,我的一个邻居叔叔陈松寿在外当国家干部,假日回家时带回了一台留声机,茶余饭后就摆出门厅播放唱片欣赏。很多邻居都来傍听享受。我倍感新奇,从人缝中钻到最前面,既能耳闻又可眼见,十分得意。</p> <p class="ql-block">小喇叭唱片留声机</p> <p class="ql-block">  严格来说,陈松寿带回家的只能叫唱机,因为它没有刻录功能,只有放唱片的功能。这留声机靠发条驱动唱盘旋转,唱盘上放的唱片也随着转动。唱片上一圈圈地绕刻着一条螺旋形沟槽,沟槽是由声音控制雕刻的,深浅粗细记录的就是声音的音素、频率和强度。唱头夹着的唱针针尖放到转动的唱片上时,会沿着唱片的沟槽旋进并按照录音时的声音信息振动。唱针的这种振动发出的声音与录制时的声音一模一样,经喇叭加强放大后,听起来觉得很悦耳动听。</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用的留声机基本上还是艾米利·伯林纳初期发明的那类留声机。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后,留声使用了电信号刻录和电机驱动旋转的电唱机。</p> <p class="ql-block">电唱机图</p> <p class="ql-block">  往后,科技发展非常快速,留存和回放音响的技术也突飞猛进。上世纪九十年代普及使用了激光碟机留存和回放声音。</p> <p class="ql-block">激光碟机图</p> <p class="ql-block">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又研发和普及使用了数码播放器留存和回放声音。</p> <p class="ql-block">数码播放器图</p> <p class="ql-block">  留声机的使用实实在在只有一百年的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