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大同(三)——大同博物馆

文慧

<p class="ql-block">图文创作/文慧</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62500</p> <p class="ql-block">去任何一座城市先去博物馆已成了我俗定约成的习惯,去大同也一样,开启旅程的第一站就去了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大同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不仅有国家一级博物馆,而且其无论从外观还是馆藏品都让我惊叹不已。尤其是北魏、辽、金三代的文物都非常的震撼!很多文物与我以往看到的也大不一样,不仅年代久远,弥足珍贵,其奇特的外形也让人忍俊不禁。整座博物馆的陈设造型十分考究,置身其中,不仅可以深刻领略到大同历史文化和地域融合的独特韵律,且极具人性化设计和观赏性。</p><p class="ql-block">走进博物馆的共享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以大同沙岭村出土的北魏壁画“出行图”为蓝本、由中央美院师生共同创作完成的高15.5米、宽50米的大型壁画《北魏贵胄出行图》。这幅巨作是目前国内室内面积最大的单体壁画,浑然天成,美轮美奂,堪称北魏时期社会生态的真实写照,不仅为我们揭开了北魏时期声势浩大的贵族出行场景,更有一种梦回1500年前魏都平成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大同博物馆外景</p> <p class="ql-block">北魏贵胄出行图</p> <p class="ql-block">青铜犀尊(春秋)</p> <p class="ql-block">釉陶牛(北魏)</p> <p class="ql-block">灰陶罐(北魏)</p> <p class="ql-block">大同为北魏中期的都城,其建城历史可追溯至公元386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古称大同为云中、平城、云州。北魏平城是在汉朝平城县之基础上扩建而成。从北魏道武帝拓跋圭于天兴元年(公元398年)七月迁都至此,至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共建都于此97年,前后历经了六位皇帝,成为当时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大同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锁钥”之称,被列为中国九大古都之一,曾是代国南都、北魏首都,辽、金、元初陪都,可谓天宝之地,物阜之城,由此而形成了众多的古迹、文物遗存和大同博物馆丰富多彩的藏品及典章之物。</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大同博物馆的展陈区域分为四层,包括地下一层和地上三层,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历史陈列包括“代地沧桑、北魏平城、辽金西京、明清重镇”四个展览,专题陈列有“大同恐龙”和“梵语清音”两个展览。主要以大同历史文化的地域特色为主线,通过丰富的文物和展品展示,呈现了大同多民族融合和发展的历程,诉说着人类生命的起源和演变,诠释着古代文明的繁荣与昌盛。</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代地沧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北魏平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辽金西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明清重镇</b></p> <p class="ql-block">大同博物馆的文物多以北魏时期最为精华。其中的镇馆之宝有司马金龙墓石板漆画屏风、司马金龙石雕棺床、司马金龙墓仪仗佣群、北魏蓝色玻璃瓶等。</p><p class="ql-block">司马金龙墓石板漆画屏风极为珍贵,以其鲜艳的颜色和细腻的绘画技法著称。文物出土时是围绕在司马金龙棺床周围的,可见墓主人对这件宝贝的喜爱程度。这幅石板漆画屏风也是国家禁止出国展出的文物。其真品现藏于山西博物院且不对外展出,现展品为复制品,但复制技法极高,看上去与真品无异。</p><p class="ql-block">司马金龙石雕棺床是一个由六块浅灰色细砂岩石板组成的棺床,雕刻十分精美,代表了北魏时期雕刻艺术的巅峰。</p><p class="ql-block">北魏时期的玻璃器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北魏降服北凉后,统一中国北方,打通丝绸之路的中段,玻璃器的制造技术于此随着胡商传入了平城。据史书记载,北魏曾采用月氏人的玻璃制法,玻璃质地为深蓝色半透明玻璃,器型仿自平城当地陶碗壶,不仅体现了北魏时期的审美,也反映了当时玻璃工艺的高超水平。馆内展出的北魏蓝色玻璃瓶则为当时域外玻璃器传入平城的见证。</p><p class="ql-block">还有声势浩大的司马金龙墓仪仗俑群,每尊高约十公分,几百塑沿着坡道展陈,神情各异,惟妙惟肖,其中大部分陶俑双眼外凸,鹰钩鼻子,一幅番邦使臣的样子,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木板漆画</p> <p class="ql-block">石雕棺床</p> <p class="ql-block">仪仗俑群</p> <p class="ql-block">北魏蓝色玻璃瓶</p> <p class="ql-block">鎏金高足铜杯</p> <p class="ql-block">石雕柱础</p> <p class="ql-block">石雕屋型龛</p> <p class="ql-block">北魏是中国南北朝史最重要的一个王朝,既为都城所在,又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持续近一个世纪,留下许多至今依然独领风骚、斑驳陆离的珍贵文物,见证着人类文明在交流融合中的辉煌,也为当今世界的发展提供了价值典范。</p> <p class="ql-block">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商旅通道,更是精神和文化传播之路。佛教传入中原,始于东汉,则大发展于北魏。北魏佛教具有浓重的国家色彩,太延五年(439)太武帝平佛教圣地凉州,沙门佛事俱向东传,佛教造像盛行。而随着北魏开窟造像的兴起,北魏的雕塑艺术也迅速发展,既有着宏大的仿木结构建筑,也有细致的生活用品、明器等,既继承了汉代浑厚的传统,又有写实风格,雕塑造像生动形象,表情丰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大同博物馆的布展以北魏和辽、金三个时代的展品和历史为主,重点突出两大特色:一是展柜设计匠心独运,突显巧妙。有金字塔形、拱形、圆形、梯形等,突破了一般博物馆橱窗式布展风格,更加便于从多角度观赏文物。另外司马金龙墓人俑和远古陶器两个“体育馆看台”式展柜彰显气势磅礴,也比较罕见。二是展示手段体贴用心。馆内摆放了各种大屏幕和多媒体互动屏,便于观者更加详尽的了解文物背景和演变轨迹,且都可以独自操作。</p> <p class="ql-block">大同博物馆带给我最深的感触是:旅程中如果不到一次大同博物馆,你永远不会知道大同历史文化曾经有多辉煌、多灿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