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期的收获与感悟

博野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

1.给这节课打分86分。优点:从整体上看,各环节的衔接过渡很顺畅,在每个环节都围绕教学目标提出了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们在体验中感悟、思考和收获,老师的教态自然亲和,师生互动和谐。从细节看,把热身活动的天气变化与情绪变化相联系,导入主题,很巧妙,体验感很强;活动形式多样,身体活动、冥想、绘画等,并与主题相融合,与教学目标一致。<br>可改进的点:在课堂上呈现了我的情绪是什么,引发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在如何对待情绪特别是如何对待消极情绪上,再探讨些办法,采取什么行动,会让这节课更有行动倾向, 在促成学生思考、感受、行动三方面都有成效,对指导学生生活更有意义。<br>2.这周三老师们的分享都很有含金量,伙伴们在各自的学段不断的学习实践和精进,非常赞!<br>张京老师分享的鸟笼效应,告诉我们要突破惯性思维,针对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孩子,作为老师,要打破思维定势,不给每个孩子下最后的定义,积极的去引导和影响每个孩子,激发他生命中向阳的一面,我特别感动于张京老师对孩子那份纯真的爱与呵护。<br>范亚丽老师讲到社团活动中附加现实技术的运用,她学以致用,运用后及时反思和完善,如果让学生自己选择角色进行扮演,会更能激发他们的参与度,让我也学习到了。也很羡慕职教中心有这样一个心理学团队,大家共同实践,共同复盘提高。如果每个学校能有这样的团队,大家抱团学习会进步更快。<br>郭卫敏老师讲到非暴力沟通《爱自己》,当我不是出于羞愧和自责去改变,而是出于爱去改变时,我们会更有力量去经验这个过程,这样人的生命状态也会不一样。还有,讲到“我选择做”代替“不得不做”时,我大概想了想,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我选择做的部分还是很多的,我选择去上课,因为我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感受青春气息的感觉,我选择去看老母亲,因为我要少给自己留遗憾,等等,当我们拿回对生活的主动权时,我内心是富足丰盈的。<br>海娟老师讲的强迫性人格,提醒我们要适度,它对个人对社会有一定积极作用,而如果每天花在强迫性行为和仪式性的无用行为上的时间超过一小时,就成为病态的强迫症了。了解各种人格,可以学会更有经验地了解别人和自己,与各种人格的人相处。<br>秀云老师讲的心理剧理论,让我们在线下体验之后回归理论,能更好的帮我们去理解,这让我感受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相得益彰,是一种特别好的学习方式。<br>我感受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相得益彰,是一种特别好的学习方式。<br>感谢张老师把大家聚拢到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感谢大家的贡献,让我们在学习交流运用心理学于学生中,感受人间好时节! 孟海娟:给这节视频课,打分90.<br>亮点很多:1、老师在课程开始前首先带领学生说出规则,利于创设安全、平等、尊重的课堂环境。2、热身活动与课程内容有效连结,利于学生进入体验过程。3、冥想环节能让学生从“动”到“静”,很好的去觉察自己的情绪。还有就是把情绪“外化”过程,其实也帮助学生加深对情绪的觉察和释放。整节课,学生参与度比较高,问题设计巧妙,活动形式灵活,课堂效果较好。<br>1、如果老师能在学生回答的问题基础上再关注一下就更好了,比如,有了负面情绪什么感受?我们能做点什么让我们的感受好一些?这样会更加对学生的情绪调节有指导意义。<br>2、老师的板书也可以再灵动一些。<br><br>每次周三老师的分享我都非常期待。<br>郑老师分享的“礼让行人”,让人们再一次思考“车文化”的源头;“自主学习”对我来说感觉真的是需要毅力和动力的。<br>焦老师的开学第一课,目标清晰,流程顺畅,是可以借鉴的一节好课。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班集体,并且构建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这就会涉及到好多可能的矛盾和困扰,焦老师从多角度中聚焦人际关系的处理,我觉得抓住了学生的大部分困惑。关于换位思考案例的选择可以提前调查,有课前的预设,也有课堂的生成部分,老师的灵活应对能力非常重要。<br>范老师的分享给我们重现了对我们来说特别有价值的一节课。范老师及时的反思和整理是我需要提升的部分。<br>张京老师的“鸟笼效应”平时教学的应用让我真的好羡慕她的学生和家长。如果多一些这样的老师,我们的孩子们会生发出更多的勇气和毅力来应对学习路上的困难的。真的就应该从我们教师开始,去打破惯性思维,冲破“鸟笼”,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才能去影响更多的人。<br>郭老师分享的“我选择”代替“不得不”让我生发出更多的力量,没有“逼迫”,而是主动性大大增强。<br>代老师的心理剧的理论补充,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回顾,让我们有一个身体体验到理性思考的过程,这次课程中,我主动去体验,身体的感受性加深了,再加上秀云老师的理论,真的感觉挺棒的。<br>张老师给我们准备的好课,让我开阔了眼界,让我去更深入的思考一些东西,感谢张老师。<br>非常感谢老师们精心准备的每周三的“礼物”! 张兰欣:这节课我打85分。理由:1、暖身环节,可以加入情绪感受,这样暖身不只是暖身,还可以去感受同样的天气,不同的情绪感受。这样更贴主题;2、多样的情绪动画设计虽然很贴切,一般来说,有了暖身,再有视频,去表现如此简单的情绪的多样性,似乎有点为了放视频而放视频,视频,可以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知识,对于有难度难理解不懂得的问题可以用视频强化,帮助理解。这些似乎没有什么意义;3冥想时读稿,有些不太合适,学生没有全情投入,对于没有投入的学生,老师没有关注;4、情绪最重要的是如何认识和调节。对于自己的情绪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是难点,却没有突破。

老师

学生

情绪

感受

我们

视频

这节

学习

分享

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