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之路——赵燕燕

笑靥如花

<p class="ql-block"> 燕燕于飞 塞榆杏坛</p><p class="ql-block">‍ ——我的概况</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赵燕燕,榆林市苏州中学语文教师。1997年毕业于榆林高等专科学校,被分配至榆阳区上盐湾中学任教;2000年3月调到苏州中学至今。在学校任备课组长,在社会上曾任榆林市孔子文化研究会会长五年(2013-2018年),现受聘为榆林文学院指导委员会专家、武汉科技大学终身研究员、佳县燕翼堂中华人文经典文化指导专家、榆林市儒学学会副会长、榆林市长廊书院名誉会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被聘为“榆林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指导会专家”</p> <p class="ql-block">参与文学院人才培育方案专家论证会</p> <p class="ql-block">被聘为专家</p> <p class="ql-block">在文学院师范生综合素质大赛中做评委</p> <p class="ql-block">点评</p> <p class="ql-block">被陕教委认定授予的“全民终身学习品牌”的燕翼堂聘为指导专家</p> <p class="ql-block">被武汉科技大学聘为终身研究员及榆林传统文化研究弘扬领域首席专家</p> <p class="ql-block">被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儒学文化分会聘为特约研究员</p>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中,我的教学思路往往独特,曾设计出《春》、《土地的誓言》、《安塞腰鼓》、《唐雎不如使命》、《明月几时有》、《陋室铭》、《青山澹吾虑》、《变脸》等一系列颇受好评的公开课、赛讲课、送教下乡课。其中,2002年4月《唐雎不辱使命》获校评优课二等奖;2007年《安塞腰鼓》获校评优课一等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曾义务做市、区及学校通讯员数年,撰写输送优质通讯新闻,获“2010-2011年度优秀通信员”称号;在信息技术学习应运方面亦是先锋,于2007年便参加“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省级骨干培训并结业,并成为榆林市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的培训老师,假期在榆阳区一中、七中、三中,靖边、定边、安边等学校做培训老师参与全程。</p> <p class="ql-block"> 我也曾为学校编过书,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为长廊选编系列传统文化展示内容,拟撰对联等。多次负责并指导学生参加汉字听写大赛、成语大赛、诗爱词大会得奖并多次被评为校模范教师、师德标兵、新时代好教师;2012年9月,获区优秀教师奖;2023年被教育局评为优秀阅卷教师;2023年2月被区委区政府授予“最美教师”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p><p class="ql-block">‍ ——我的教育理念和特色领域</p> <p class="ql-block">  我奉行“美育”的教育思想,略有才情,好为诗文,用温柔敦厚,诗情画意的情感和言文去熏染学生。好读书,尤其古典诗文类,平常随笔不辍,谬得才名。历届学生在熏陶指导下皆善作诗填词,其诗文章情信辞巧,才华横溢,出类拔萃,广得认可赞赏,形成老师之特色名片。</p><p class="ql-block"> 尤其2008年以来,<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直苦于网络时代学生思想、语言、行为每况愈下而无力回天,深重忧心“那华衣美食却佝背缩肩的后生,那起早睡晚却行舟乏力的学子,那喋聒不止都言不及义的嘴巴,那出口成脏都恬不知耻的灵魂”的我,结识了佳县燕翼堂首席塾师韩海燕老师(燕翼堂现已被评为“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接触到四书五经,从此笃信</span>“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的传统经典对人构建脊梁、开襟笃志和熏染才华的高明的文而化之力,信奉天地四时自然的美育力,信奉“燕翼贻谋,养正则吉”及“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惟一经”的古道统,在学生和家长间义务开展读经教育,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克服一系列困难,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早读、课前、课间、周末、假期,带领学生从《弟子规》到《三字经》《声律启蒙》《孝经》;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到《诗经》《道德经》……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河滨到广场到科技馆,从春夏到秋冬,从本班学生到全校国学社团,矢志不移,坚持不懈于继往圣绝学,养浩然正气的文化承扬事业。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将经典一部部完整读过,构建了一个系统、完整、欢快的常态化读经体系。同时注重知行合一,时常带学生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去游学、去福利院、看守所,看望弱势群体,到传统文化课堂做义工,培养学生了解关注社会他人需求并热心予以的愿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p><p class="ql-block">‍ ——我的美丽收获</p> <p class="ql-block">  经过17年的实践,更形成自己的内容和风格独特的美育教学体系——在美境 、读美经、说美话,为美事,做美人,通过美的风景,美的文字,美的声音,美的心境,美的态度,美的方式,美的语言形成美的感染力去美育学生。在物欲横流,精神局促的时代,与学生培养了文化的精神和语言共同体,共建了一个连扎根性、滋濡灵性的精神后花园。使得自己和学生不时心有灵犀,教学相长;使得学校教育和经典教育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使得彼此成为即便毕业了仍书香不已连接不断的永远的文化共同体。所带学生前后有一千多人受益,培养了一批批意诚心正、知行合一、底蕴深厚、文采斐然的才俊。时间久了,我惊讶地发现,每届学生上高中后,无论在哪所学校,纷纷兴奋给我反馈他们的语文学习容易,靠吃老本,成绩名列前茅已经成了普遍现象。不仅家长感谢,有些学生甚至自己跑来参加晨读给学弟学妹们分享读经好处,勉励他们好好读……乃至上大学,甚至工作后,我都不乏收到读经大益的反馈和感谢。</p><p class="ql-block">单是写作就功底深厚、下笔有神——</p><p class="ql-block">2011年4月指导学生马楠在“神七杯”榆林市第12届校园文学大赛中获特等奖,本人也获得“伯乐奖”;</p><p class="ql-block">2017年指导学生高思琳、任艺伟分别获榆林市青少年文学创作大赛二等奖、三等奖。(榆阳区初中组共11人获奖);</p><p class="ql-block">2024年指导学生李桐羽获“语文报杯”全国性征文大赛金奖,本人也获最佳指导特等奖;</p><p class="ql-block">从2010年至今,在历届“榆林市作文教学成果”评选中多次荣获优秀指导奖、最佳指导奖。</p><p class="ql-block"> 我对他们作文的珍爱程度超过了他们自己,作文本保留着,无论多么频繁地更换办公室,我都不会舍得丢弃他们的作文本,以至一次帮忙搬东西的学生帮我搬作文时,惊诧不已,感慨不已。我于2013年主编了《燕翼学子作文集》一书,把三届读经学生作品收录其中,近几届的正在选稿编辑中。</p><p class="ql-block">读经读出了怎样的文字呢,你来窥斑见豹地读一读——</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晨间寒气未散尽,河滨风景与时新。</p><p class="ql-block">绿柳成丝迎风舞,桥下河水却未清。</p><p class="ql-block">春还未觉夏已近,只因春花落满亭。</p><p class="ql-block"> 你能相信这是一个七年级的孩子写的吗?</p><p class="ql-block"> 渔家傲 晚自习</p><p class="ql-block">各科作业多如蚁,时间飞逝难留意。子夜钟声催学子,教室里,收书熄灯孤门闭。本想一梦归故里,成绩滑坡发愁绪,月色悠悠枕书睡,人才寐,梦中多少苦和累。</p><p class="ql-block"> 你能感受即便疲惫也能用如此经典的方式来表达的文化之优美吗?</p><p class="ql-block"> “真真切切的开始接触传统文化,有“经典”的意识时,是在刚上初中的时候。现在回想起来,遇到赵老师,说是“三生有幸”也不为过。</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是个有古风情结的女孩子,第一次见到赵老师,我就知道,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导师。赵老师让我意识到,腹有诗书气自华并不是书中虚妄的描写,是真真实实存在的。那惊人的词汇量激发了我想要接触经典的浓厚兴趣,我也不得不感慨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仅仅是接触了宋词的一点皮毛,便已经让我乐不思蜀了。背诵《弟子规》的全篇后,心中油然而生的一股自豪之情让我那一段时间都心潮澎湃。后从《三字经》的“人之初,性本善”,到《大学》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又于《论语》的“乐之者,不如好之者”,最后到《诗经》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这一步步走来,一部部读完,一页页翻过,见证着我三年来一次次的蜕变。</p><p class="ql-block"> 因为赵老师,我学会了发现美、接触美;因为读经典,我学会了感受美、创造美。</p><p class="ql-block"> 经典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不足之处,我也因经典,去一点点完善自己,不求完美,只为成为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那河滨湖畔,总有一位衣裙飘飘、长发及腰的女子立着,手中握着一卷书,身后带着一长串的孩子,走着,读着。走过溪流解冻,新燕翩飞;看着花开蝶舞,绿意盎然;听到黄叶落地,秋风飒飒;赏这漫天飞雪,枯树星草。四时变换,只有那朗朗书声,经久不散。那金黄落叶中银铃般的笑声;那绿草地上躲水龙头的轻松;那手挽手过石子路的开心,凝聚着书香,跃然纸上。</p><p class="ql-block"> 七百多个日夜我们与书香为伴,一万多个小时,我们醉于经典,从最初的不知所措,到如今的熟能生巧,不知不觉间,一扇崭新的大门向我打开,曾经看见古文的忧愁,化为如今的乐于接受。或许这只是一点进步,但我想,只要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一直走,我终会看见一扇又一扇门,推开一个又一个窗。”</p> <p class="ql-block">  承扬传统文化,我也多次参加港澳大陆全国性研讨会并演讲,多次在社会各种机构、单位进行相关讲座。如被市教育局聘为宣讲师,为四所直属小学选定传统文化教材,并在市教育的组织下,为几所学校做讲座;在市宣传部开展的传统文化活动中为19小、王家楼小学、横山小学等学校做讲座;在区委榆阳宣传开展的夫子庙“榆阳小论坛”做第5讲的讲座;在市健康教育中心、区民进、区统计局及全国各种传统文化课程及活动中做讲座。</p><p class="ql-block"> 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厚土,我在语文教育中推崇道统(原道),善反思,2003年《走进语文教学的蓝天绿原》在首届榆林教改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2008年论文《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被发表在《榆林学院报》和北大哲学系逄飞先生的“一耽学堂”网站全国交流;2010年10月,《春风偏度玉门关》在榆林“书香家庭建设言讨会”上交流;2011年10月论文《燕翼贻谋 养正则吉》发表于榆林学院报并在家长中多次交流;2013年7月,在区委大礼堂举行的全国国学研讨会上关于教育美育的发言《且听风吟,静待果熟》(四千五百多字论文)得各地高等学府及民间的知名学者的盛赞并拷贝。</p><p class="ql-block"> 因为浸泡并义务弘扬传统文化这件自觉的事,我得以认识并秉持教育的根本和大道,2012年5月被区委区政府评为“教子有方好家长标兵”并作为代表发言;</p><p class="ql-block"> 因为这件事,2012、2013、2015三年,我曾三次被榆林市慈善协会授予最高级别“金星奖”,他们说,教育是最大的慈善!</p><p class="ql-block"> 因为这件事,我曾被市教育局局长多次碰到,切切勉励,并因此于2016年给我校拨了30万国学专项基金以支持此项事业;</p><p class="ql-block"> 因为这件事,我指导学生背诵诸多不易被听懂的国学经典,在区大美榆阳的经典诵读比赛中,获得初赛二等奖,决赛三等奖。</p><p class="ql-block"> 因为这件事,我的“国学课程建设”在榆林市教育局的课程建设成果展示中获得三等奖;</p><p class="ql-block"> 因为这件事2023年我被区委区政府评为“最美教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p><p class="ql-block">‍ ——我的愿望</p><p class="ql-block"> 承扬优秀传统文化任重道远,我希望余生可以做让普遍同学皆能扎根传统经典的文化厚土,在老师每天切实地开展、指引下,真正地读万卷书,腹有诗书,行有格局,文可化人,才可济世;真正地行万里路,天地灵秀,四海才俊,古今浩气,尽为我吞! 让他们具有民族深厚文化底蕴,宏大家国天下格局,能<span style="font-size:18px;">自觉自主运转人生体系,成为</span>君子不器的创造型人才!</p> <p class="ql-block"> 燕过留痕 雪泥鸿爪</p><p class="ql-block">‍——历届学生晨读集锦及我们的其他活动</p> <p class="ql-block">世纪广场晨读——2008年2006级学生</p> <p class="ql-block">2014级</p> <p class="ql-block">河滨晨读</p> <p class="ql-block">2011级</p> <p class="ql-block">2014级</p> <p class="ql-block">2017级</p> <p class="ql-block">2020级</p> <p class="ql-block">2024级</p> <p class="ql-block">科技馆晨读</p> <p class="ql-block">渡渡美术馆晨读</p> <p class="ql-block">城墙晨读</p> <p class="ql-block">红石峡晨读</p> <p class="ql-block">带学生参加各类校外活动</p> <p class="ql-block">和美国朋友学英语</p> <p class="ql-block">带学生东山书院游学</p><p class="ql-block">‍——参加建党百年红色展和传统过年系列活动</p> <p class="ql-block">带学生参加关爱老人活动——诵读经典,表演手语舞《跪羊图》</p> <p class="ql-block">带学生中秋慰问鳏寡孤独残疾者</p> <p class="ql-block">带学生去榆林市福利院慰问孤儿并联欢</p> <p class="ql-block">在传统文化课堂做公益并学习</p> <p class="ql-block">学生中考后做志愿者服务并华服参加生日礼</p> <p class="ql-block">带学生在大街及白家院游学</p> <p class="ql-block">2009年带学生参加市宣传部“书香榆林”读书节启动仪式——背诵《弟子规》</p> <p class="ql-block">带11级学生在第三届读书节背诵《大学》</p> <p class="ql-block">学生获书香个人奖</p> <p class="ql-block">在夫子庙文化艺术中心为榆阳区委宣传部组织的小论坛公益讲座</p> <p class="ql-block">在榆林学院传统文化研讨会上发言</p> <p class="ql-block">暑假东沙路金华社区公益讲读《大学》八天</p> <p class="ql-block">寒假在电大带学生为社区公益讲读《了凡四训》一周</p> <p class="ql-block">在全国夏令营公益讲座</p> <p class="ql-block">在书香家庭建设研讨会公益讲座</p> <p class="ql-block">在青岛参加全国国学研讨会并发言</p> <p class="ql-block">在榆林区政府全国国学教育研讨会上发言</p> <p class="ql-block">在香港中文大学参加国学研讨会</p> <p class="ql-block">去青海玉树孤儿学校交流</p> <p class="ql-block">在世纪广场世界读书日主持读书活动</p> <p class="ql-block">因公益开始经典诵读获得市慈善组织最高级别金星奖并作为代表发言</p> <p class="ql-block">金星奖</p> <p class="ql-block">被评为区“教育有方好家长”并作为标兵代表发言</p> <p class="ql-block">书香届届传——那些一起走过的日子(一)</p> <p class="ql-block">书香届届传——那些一起走过的日子(二)</p> <p class="ql-block">书香届届传——那些一起走过的日子(2024级)</p> <p class="ql-block">书香届届传——昔日弟子给学弟学妹们分享</p> <p class="ql-block">榆阳电视台对我读经的专题报道</p> <p class="ql-block">报纸报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