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马拉松之旅——吉林马拉松

海滨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吉马前的训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个冬天的冬训终于过去了,期间参加了两场马拉松,一个是厦马,另一个是锡马,都完成了破三任务。其实这个冬天的身体状态一点都不好,几个月的时间先后被病毒感染了几次都记不清了,跑跑停停的不知道重启了几次。尤其是锡马回来,似乎羊了,这一次最严重,持续时间长,经历了发烧、肌肉酸痛、拉肚子、头痛、嗓子疼、咳嗽、卡痰。每一个症状都没能拉下,最终打了几天点滴,吃了一段消炎药,经历了半个月的时间才算好利索。这半个多月停跑了,歇的时间是最长的一次,一切又要重头开始。半个月后,我第一次恢复了慢跑,平均配速455,跑了11公里,心率142,总体感觉尚可,跑完就连续的咳嗽有粘稠白痰,这样大概持续了一周时间。又到了季节转换的时候,我从夜跑改成了晨跑,每天4:30闹铃叫醒我,大概5点开始跑。就在晨跑后的第二个清晨,我偶遇了一姐,她说要415配速跑个半马,于是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跟她跑了10公里,心肺肌肉还是没有达到全程跟下来的程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这个冬天,其实身体状态不好,似乎对跑步也没有了当初的那股热情。如果想保持,不如去超越,才会重新拾起那份锐气。我知道这样算是一个新的起点,是站在连续破三的起点上,却因为种种原因始终没能pb,到8月份就要满一年了。我试图改变了训练方式,最简单的莫过于增加跑量和长距离训练。到了第二周跑量大概130公里,平均配速430,无论是距离还是配速,都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第三周又完成了与上周一样的间歇跑,十个一公里,配速比上周稍快了一点,而且体感上没有那么累。周末长距离终于跑到了30公里,而且平均配速比上周又快了3秒。一切都在逐渐变好,期间也兼顾了力量训练。阳后一个月了,正值五一放假,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训练时间。除了堆积跑量,有质量的长距离是不容错过的最好训练方式。与一群跑友约跑,414配速跑了31公里。从距离和配速看,这一次是这一个月以来跑的最好的一次。我感觉自己的身体已经恢复差不多了,训练成果已经显现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以赛代练的锦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虽然训练逐渐看到了成果,但为了让身体得到彻底的修复,期间没有再报名参加周边的赛事。直到家乡的马拉松开始启动,毕竟家门口的赛事要支持一下,时间定在了6月2日,而这也可以算作吉马之前的以赛代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东北的6月份,其实温度不低,恰恰那一天赶上了20-30℃的高温,事实证明我确实不禁晒,不耐热。这一次家乡的赛事首次设置了全马项目,确实想跑出一个好成绩,奉献给自己的家乡,也许这是一种家乡情结吧!但事与愿违,那一天跑出了我最差的成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比赛日早晨7:30,烈日当空,没有一朵云,连风似乎都被阳光烤焦了,掀不起一点风浪。其实本来想跟着破三的兔子,但出发后感觉状态不错,就提速了。跑在滨河路上,一路向东,沿河而行,但一路上没有树荫的遮挡,只能享受着阳光的炙烤。直到30公里,3小时兔子追上了我,心态有点崩了。这时候心里想着无法pb,就安全完赛吧!于是在31公里,我停下来走一走,缓一缓,那一公里配速就降到了5分外。这样走走停停,是我赛道上的第一次,我的配速也慢下来了。赛道上的水被太阳晒的热乎乎的,浇在身上,已经起不到降温的作用。到了39公里,感觉小腿肚肌肉抽了一下,就走了几步缓缓,但再跑的时候,反而抽筋更厉害了,我试图调整,但无法对抗这肌肉的紧张回缩。尽管赛道上有医护人员和蓝天救援队员,但显然他们的技术比较稚嫩,无法完全缓解我的症状。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跑起来,我已经顾不上我的跑姿了,只求快一点到达终点,还剩几十米的时候,终点拱门已经清晰可见,但这时候腿部肌肉紧张已经到达了极限,一步都走不了。我们跑团的工作人员和蓝天救援队员手忙脚乱的为我按摩,我已经疼得不由自主的大喊大叫,我也迫不及待的指导他们为我按摩。稍微好了一点,我在工作人员的陪伴下,一步一个脚印的向终点拱门挪动着。终于闯过了终点线,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时间定格在318。这时候来了5、6个医护人员,有的扶着我的肩膀,有的给我的双腿按摩,有的给我递红牛饮料,有的给我用筋膜枪按摩,左右开弓,紧张的为我治疗,肌肉紧张度稍微缓解了。我可以站起来了,手里拿着鞋,光着脚丫慢慢走着,走到了赛后服务区,又让志愿者按摩了一阵,总算没再复发。这一次的赛道体验,真是有太多的第一次, 值得总结回味。之后,暴晒的天气让我的鼻腔里起泡,肩膀开始瘙痒褪皮,这些总算在吉马前都好转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终于等来了吉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终于等来了吉马的日子,与其说等,不如说它来的有点早,总感觉还没准备的特别充分,其实上半年出现的状况特别多,自己已经在努力的克服了,试图把影响降到最低,将训练强度慢慢的提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最后一周倒计时的时候,我贯彻着断碳充碳的时间,但充碳反而会让我的体重稍稍增加2斤,不知道这样是否适得其反呢?大家都习惯在倒计时的日子观察比赛日当天的天气,而那一天的天气始终在变化,从有雨变成了无雨,从阴天变成了晴天,天气确实会对运动员的发挥起一定的作用,身体和心理上都会受到影响。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临近比赛日,我的身体软绵绵的,找不到感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比赛日还是规规矩矩的来了,天上没有一丝丝云彩,烈日照亮了整个城市,不管是人,还是建筑物,都在尽情地吸吮太阳带来的热量,微风似乎让空气凝固了。人群从四面八方向检录口汇聚,检录口临时搭建的黑色钢网足有二米多高二十多米宽,这样进出的门显得有点狭窄,几个警察就站在门口,可见对于安保的重视,手里拿着的水瓶不允许带入场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因为全马只分两个区,所以没有热身就尽量往A区的前面站,毕竟前面会减少人群的阻碍。在等待中感觉时间过的好慢,我的手有点冰凉,是主导感觉的神经紧张了吗,但呼吸心跳还正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由于主持人最后说出来的每一句话,都很像马上起跑出发的样子,但每一句都还没有结束,结果站在最前面的精英选手随着引导起跑的学生跑出去了,发令枪并没有响,这些选手又重新回到了起跑线上。这种情况反反复复来了两三次,后来也成了吉马被诟病的热门话题。这一天的天气跟锦马非常像,所以想着降低一点配速跟着3小时兔子跑,前面大概有几公里是这样跟跑的,但围在兔子身后的选手比较多,反而容易发生碰撞,于是就打算稍微提一提,跑在了兔子前面一点。今天的状态确实不好,有几次腿软要踩空的感觉,一侧的身体也随着踩空的脚歪向了同侧,自己努力去调整。赛道旁的人们跟吉林的天气一样热情似火,有加油助威的,有递水和西瓜的,有拍照的。我一边跑着,一边想着,今天正值父亲节,我是为父爱出发,以跑马的方式向年迈的父亲致敬。道路旁的树荫也难以阻挡太阳的光和热,尤其过了半程之后,体能消耗带来的影响就突显出来。也就是大约在这个阶段,3小时兔子已经追上我了,跟了几公里,实在是跟不住了,想想无法pb,就降低配速安全完赛吧!最后又相继追上了2个3小时兔子,说明他们也因为天气的原因跑崩了,没能完成任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跑马的心气没有那么高涨了,没有特别刺激我的点,有点随意。过了30公里,有点意志薄弱,不愿意跑的感觉。最近这两次没有完成破三的底线,对自己的信心还是有点打击,不过这一次,我从半个月前的锦马阴影里走出来了,没有停下来走一步,小腿肚没有抽筋,也可以说是再次战胜了自己,坚持的力量会让人觉得神奇。42.195公里,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很远的距离,能够在关门前完成它,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尤其是最后几公里,显得漫长而遥远,就像人们在困境面前显得特别无助,间或有停下来走的人们,对自己的意志力都会产生影响。我们只有依靠自己,一步一步向前,最后的每一步都是一种煎熬,每一步都比出发时更沉重,每一步都伴随着急促沉闷的呼吸,但我知道跨出去的每一步,距离终点又近了一步,没有强大的意志力,真的很难完成,我说能够完成全马的人是个勇士,一点都不过分。最终我的吉马成绩是30713,大概排在所有选手的第200名,跑完后自己的身体没有伤痛,没有特别的疲劳,回来后的第二天就已经开始了夏训,一切如常。乍一看这个成绩还看得过去,但距离自己的pb成绩和心里的目标,还是有点差距,可能会把原因归结为天气炎热,可能跟没有物质奖励的刺激有关,但归根结底还是平时训练不到位。自从去年各大赛事破三人数的激增,跑圈呈现出越来越卷的势头,而我也在一场又一场赛事结束后进行反思,跑马的意义到底为何?它是永恒的话题,答案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次的完赛,都会有不同的思考。吉马的结束,宣告了上半年的赛事告一段落,开启了夏训,准备下半年再次出发。</b></p>